下石盒子组论文-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

下石盒子组论文-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石盒子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阻气层,砂泥岩薄互层,高不动水饱和度,粘土矿物

下石盒子组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1](2019)在《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低阻气层地质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盒8段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低阻气层。受地质条件、测井仪器精度等原因所限,无法有效识别低阻气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岩心、分析化验、试气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入手,通过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的对比,对低阻气层的形成的地质成因进行分析。较常规高阻气层,低阻气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约为0.008~0.17μm,粘土矿物总量为16%~19%且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5%~47%和32%~76%,造成了储层的高不动水饱和度。储层中发育的厚度8~15 cm砂岩与厚度为4~6 cm泥岩薄互层使电阻率测量值偏小。以上成因导致了低阻气层的发育。(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曹桐生[2](2019)在《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质量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发育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岩石学特征分析、物性分析,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其不同沉积微相发育的砂体储层质量不同,以心滩最优,其次为辫状河道;岩石类型与碎屑组分的相对含量也影响着砂岩物性特征,与石英、岩屑含量有关;成岩作用对沉积物的改造表现为有利改造和破坏性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岩石致密,胶结物的类型和含量对储层岩石孔隙质量有重要影响,溶孔为主要的储层孔隙类型。(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任泽强[3](2019)在《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孙疃煤矿位于淮北矿区,其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与控制机理至今不明,成为制约生产计划的重要因素。论文以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钻孔岩心、测井、地质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煤矿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对其主采煤层赋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了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的控制因素。(1)结合淮北煤田区域构造背景,通过统计孙疃煤矿构造类型,确定了主要受两期构造运动。燕山早期是以正断层为主的断层发育期;燕山中期,岩浆岩大规模侵入,侵入主要层位为8_1煤层。二期为燕山晚期,采区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正断层基础上形成控制性断层(F9、F7、F5)和内部小型NE向正断层。(2)利用煤质特征,测井、岩相组合等资料,绘制了相应等值线图,确定了研究区各个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8_2煤层厚度为0-4.31m,平均厚度为1.70m,其煤层变异系数为81%,可采指数为0.80,为不稳定煤层;7_2煤层厚度为0-3.62m,平均厚度为1.14m,其可采指数为0.58,煤层变异系数为88%,为极不稳定煤层。从8_2煤层到7_2煤层,整体研究区煤层含硫量呈下降趋势,灰分呈上升趋势。(3)利用沉积相标志、岩石组合特征、XRD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主要为叁角洲沉积环境。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和泥炭沼泽四种类型。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界面特征和沉积旋回分析,将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叁级旋回、6个四级旋回。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划分为4个五级旋回。采用现代沉积环境分析方法,重建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本别在五级旋回时期的岩相古地貌。(4)利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对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厚度各个控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区煤层厚度变化受沉积相控制为主,地质控制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沉积环境>后期冲刷>岩浆侵入>地质构造。(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胡莹莹[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迭系重点露头剖面下石盒子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多旋回迭合盆地,该盆地内已发现多个大型气田如苏里格气田、米脂气田、榆林气田和子洲气田,其中盒8段和山2段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勘探的主力层段。虽然在下石盒子组中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目前石油生产中多见井下资料,露头分析资料较少。本文从沉积相分析着手,探索储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弄清储层的成因及分布特点,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地质依据。本论文通过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及区域地质背景资料,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剖面、韩城剖面和宁武剖面进行实测,获取岩性、地层厚度及古生物等资料。基于实测剖面资料,确定地层划分标志,自下而上可将下石盒子组划分出盒8段、盒7段、盒6段、盒5段四个岩性段,并对不同地层单元进行横向对比,建立地层对比格架。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标志、沉积构造标志、古生物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志等沉积相识别标志对沉积相类型进行识别,认为下石盒子组发育河流叁角洲相和湖泊相,河流叁角洲可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叁角洲和曲流河叁角洲,共识别出叁角洲平原、前缘2种沉积亚相及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等9种沉积微相,湖泊相发育滨浅湖亚相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2种微相,并建立了各个剖面不同时期的沉积相模式。通过研究下石盒子组不同沉积相中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结构,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石盒子组最有利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道微相。(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段治有,李贤庆,陈纯芳,马立元,罗源[5](2019)在《杭锦旗地区J58井区下石盒子组气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J58井区下石盒子组是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段,目前对其气水分布关系以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极大地制约了天然气的有效开发。在研究区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30余口井的测井资料、试气资料及地层水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弄清了J58井区的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地层水矿化度为24 176~76 917 mg/L,地层水水型为CaCl_2型,反映了地层水封闭性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纵向上气水分异不明显,气水层连续性差,多数为气水同层,盒1段气层较发育。平面上气层集中分布于河道砂体连片区,水层主要位于砂体边部。气水分布主要受生烃强度、沉积相、有效砂体厚度及含砾砂岩厚度等因素控制,气层主要分布在生烃强度大于15亿m~3/km~2的区域,储集层距烃源岩越近,气层相对更发育;沉积相、有效砂体厚度和含砾砂岩厚度进一步控制着气产量及气、水层的展布范围。该研究成果对确定研究区天然气有利靶区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冯小哲,祝海华[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及高压压汞实验等手段,对苏里格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及分类表征,计算了各类致密储层的分形维数并阐明了分形特征对于研究致密储层渗流特征的意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12%,渗透率大多小于1×10~(-3)μm~2,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同时可见少量的原生粒间孔、黏土微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组合可划分为3种:大孔隙主导的Ⅰ型孔隙结构、小孔隙主导的Ⅱ型孔隙结构及大孔隙和小孔隙共同控制的Ⅲ型孔隙结构;储层宏孔的分形维数为2.941 6~2.994 0,中孔的分形维数为2.546 8~2.921 1,微孔的分形维数为2.053 6~2.893 5,说明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为宏孔>中孔>微孔;在计算致密砂岩储层宏孔分形维数时,应注意对孔隙形态进行合理的简化,以避免在计算过程中造成较大误差;微孔分形维数小于2.5的储层渗透率通常小于1×10~(-3)μm~2,说明微孔数量多的储层渗流能力通常较差,而形态规则、分布均匀、受胶结物与自生黏土矿物改造较弱的、宏孔发育的、致密储层有利于天然气的充注与储集。(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3期)

邱隆伟,穆相骥,李浩,张军,乔雨朋[7](2019)在《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其下石盒子组以岩屑砂岩为主,属于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透储层。根据岩石铸体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毛管压力测试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结合孔渗数据,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建立成岩演化序列并分析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进而构建孔隙度演化定量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发育以次生孔隙-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致密砂岩储层,其成岩作用类型多样,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少约20.25%;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物性,早期和晚期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度分别减少约5.58%和6.06%;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增加约5.20%。(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2期)

周逃涛,何金先,董守华,齐亚林,任泽强[8](2019)在《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7~2煤层煤质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北煤田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72煤层的煤质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利于后期煤矿进行勘探开发部署工作。通过对孙疃煤矿钻孔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淮北煤田孙疃煤矿72煤层的宏观煤岩特征、显微组分特征、无机矿物含量、元素特征,以及煤的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等工业分析指标,并从沉积环境、大地构造背景和岩浆活动等地质因素分析其对煤质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该区72煤层主要为河控叁角洲沉积环境,其水体较浅,为弱还原环境,处于海退时期,是煤质发育的主要地质控因,煤层的埋深主要控制煤的变质程度,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影响程度较弱,只对部分区域煤质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景琛,孙文凯,李翔,李光耀,陈斌[9](2019)在《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地层压力与天然气富集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牛地气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气藏剩余潜力预测、动用程度评价逐渐成为老区挖潜的工作核心。以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层系地层压力、天然气分布特征,分析地层压力与天然气富集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超压主要集中在盒一段、盒叁段,盒一段压力系数相对较低,最大值为1.40,超压中心集中在工区中部、北部,该区域天然气较富集;盒叁段压力系数较高,工区中部发育规模较大的超压中心,压力系数最大值为1.50,西南部存在低压中心,天然气主要富集在西南部压力系数较低的地区。不同层系地层压力与天然气关系存在明显差异:盒一段天然气分布与地层压力分布关系符合超压控藏理论,地层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天然气富集;盒叁段天然气分布与地层压力分布关系则相反,压力系数越低,天然气越聚集。(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01期)

陈东阳,王峰,陈洪德,魏新善,孙诗[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为主力产气层,其储层内部构型是控制油气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选取盆地东部与苏东地区具有相似物源体系与沉积环境的府谷天生桥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剖面砂体构型进行精细解剖能为苏东地区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分析、构型解剖、砂体规模精确测量等方法,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特征分析,对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盒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盒8段辫状河发育12种岩相类型;其储层内部可划分出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单砂体、落淤层及增生体、层系组、层系及纹层等6级构型界面;共识别出河道充填(CH)、纵向砂坝(LB)、斜列砂坝(DB)、横向砂坝(TB)、废弃河道(ACH)和越岸沉积(OF) 6种储层构型单元,其中砂坝作为辫状河主要储层构型单元,纵向砂坝厚度介于2. 5~5. 8m,宽/厚比约为27. 6~37. 7;斜列砂坝厚度介于2. 2~6 m,宽/厚比约为34. 8~42. 1;横向砂坝厚度介于1. 5~3. 6 m,宽/厚比约为47. 0~61. 8。在对不同构型单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空间迭置样式,建立了府谷盒8段辫状河复合砂体叁维的构型模式,研究成果为苏东地区盒8段气藏精细描述提供了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下石盒子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发育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岩石学特征分析、物性分析,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其不同沉积微相发育的砂体储层质量不同,以心滩最优,其次为辫状河道;岩石类型与碎屑组分的相对含量也影响着砂岩物性特征,与石英、岩屑含量有关;成岩作用对沉积物的改造表现为有利改造和破坏性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岩石致密,胶结物的类型和含量对储层岩石孔隙质量有重要影响,溶孔为主要的储层孔隙类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石盒子组论文参考文献

[1].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低阻气层地质成因分析[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

[2].曹桐生.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质量控制因素[J].石油化工应用.2019

[3].任泽强.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胡莹莹.鄂尔多斯盆地二迭系重点露头剖面下石盒子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分析[D].长江大学.2019

[5].段治有,李贤庆,陈纯芳,马立元,罗源.杭锦旗地区J58井区下石盒子组气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9

[6].冯小哲,祝海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9

[7].邱隆伟,穆相骥,李浩,张军,乔雨朋.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8].周逃涛,何金先,董守华,齐亚林,任泽强.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7~2煤层煤质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因[J].中国煤炭地质.2019

[9].景琛,孙文凯,李翔,李光耀,陈斌.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地层压力与天然气富集关系研究[J].中外能源.2019

[10].陈东阳,王峰,陈洪德,魏新善,孙诗.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标签:;  ;  ;  ;  

下石盒子组论文-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