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卒中单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单元,卒中,脑卒中,缺血性,重症,中西医结合,护士。
卒中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廖洵[1](2020)在《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能够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刘汝茜,韩敬哲,王婷婷[2](2019)在《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方法 PS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即采取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住院时间、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8、12 w后,HAMD、NIHSS、FMA、 BI及牛津残障评分(OHS)评分具有显着差别,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及OH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FMA运动功能评分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能力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画钟试验、积木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频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88,P=0.032)。结论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PSD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内科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易于被患者及临床工作者接受,能够培养患者及其家属治疗疾病早期康复意识,显着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致残率,减轻或消除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应,为PSD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新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李霖[3](2019)在《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卒中单元超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常规干预手段和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为37.50%(15/40),P<0.05;通过SF-36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并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王本国,曾伟英,杨楠,林棉,何宇峰[4](2019)在《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SPAS)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为基于不同病因的SPAS患者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脑卒中患者2 585例,登记人口学基线资料,进行肩痛的专科评价,包括患侧肩痛、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及NIHSS上肢肌力评分等;对患侧肩关节行MRI扫描,对肩痛的病因进行多学科的一致性评估,统计SPAS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病因。结果: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SPAS的发病率为12.50%,SPAS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复发性脑卒中、肩关节活动受限、BrunnstromⅠ~Ⅲ期、Ashworth 3~4级、NIHSS上肢肌力评分3~4分及感觉障碍;SPAS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肩袖肌腱病发病率58.64%,冻结肩48.14%,肩袖损伤40.34%,肩关节半脱位36.27%,肩手综合征26.44%,肩关节痉挛23.73%及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10.85%,多种病因常混合存在。结论:SPAS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复发性脑卒中、肩关节活动受限、BrunnstromⅠ~Ⅲ期、Ashworth 3~4级、NIHSS上肢肌力评分3~4分及感觉障碍;肩痛的病因复杂,多种病因常混合并存,并互相影响;建议对SPAS患者行肩关节MRI检查,并对肩痛的病因进行多学科的一致性评估,明确肩痛的病因对于肩痛的个体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康复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玉莲[5](2019)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卒中单元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饮水试验结果以及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护理结束后,2组患者饮水试验结果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SSA量表评分(21. 77±0. 96)分,低于对照组的(28. 83±1. 17)分,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7. 15±1. 41)分,低于对照组的(12. 88±1. 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89. 88±5. 41)分,高于对照组的(80. 65±4. 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美莲[6](2019)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质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质量受品管圈活动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该院2018年1—6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缺陷进行统计,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整改;并与2018年7—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文书书序缺陷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方面,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达到99.07%,高于实施前的8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中,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提高书写合格率,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19年29期)
赵洁,常红[7](2019)在《美国开业护士为主导的移动卒中单元工作团队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的预防及救治是我国重要的卫生保健问题,卒中护士在脑卒中防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享美国具有神经血管开业护士(ANVP)专科资质的开业护士主导移动卒中单元(MSU)小组进行医疗救治的经验,为我国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开辟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护理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费菲[8](2019)在《移动卒中单元将革命性改变脑卒中救治模式——徐如祥教授解读“移动卒中单元”中国专家共识2019》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卒中是医学上的急症,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同样需要在第一时间快速救治。移动脑卒中单元由普通救护车、移动CT扫描仪、生化检查设备、远程医疗系统及专业的脑卒中救治团队组成,可将脑卒中诊疗带至院前,缩短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相当于搭建了"移动急救室",革命性地改变了脑卒中救治模式。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徐如祥教授介绍了移动卒中单元的构建与初步应用,并对中国卒中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国家脑卒中专家委员会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刘晓梅[9](2019)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护理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办理重症监护的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相同时间范围内在普通病房进行常规护理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不同病房接受监护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且监护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提供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显着,有助于改善其病情状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郭琳琳[10](2019)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由脑卒中引发的偏瘫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runnstrom)、以及叁级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obath)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判。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IHSS、Brunnstrom、Bobath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可显着改善由卒中引发的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平衡能力,此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18期)
卒中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方法 PS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即采取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住院时间、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8、12 w后,HAMD、NIHSS、FMA、 BI及牛津残障评分(OHS)评分具有显着差别,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及OH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FMA运动功能评分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能力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画钟试验、积木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频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88,P=0.032)。结论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PSD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内科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易于被患者及临床工作者接受,能够培养患者及其家属治疗疾病早期康复意识,显着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致残率,减轻或消除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应,为PSD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新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卒中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1].廖洵.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20
[2].刘汝茜,韩敬哲,王婷婷.脑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3].李霖.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4].王本国,曾伟英,杨楠,林棉,何宇峰.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研究[J].康复学报.2019
[5].赵玉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的效果[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6].吴美莲.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
[7].赵洁,常红.美国开业护士为主导的移动卒中单元工作团队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9
[8].费菲.移动卒中单元将革命性改变脑卒中救治模式——徐如祥教授解读“移动卒中单元”中国专家共识2019[J].中国医药科学.2019
[9].刘晓梅.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10].郭琳琳.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