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丽丽李简薇张睿邓淑芝李淑华(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62-01
【摘要】目的讨论肌酸激酶的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血清中CK酶活性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8h就开始增高,较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出现早,10~36h达高峰。AMI时CK升高至少要在参考值2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但该酶生物半衰期短,活力增高持续2~4d后就恢复正常,不适于晚期诊断,参考时需考虑时间因素。
【关键词】肌酸激酶检验
(一)生化特性及病理生理
在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该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催化肌肉中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CK存在于需要大量能量供应的组织,除肌肉组织外,还常见于肾脏、脑组织。CK相对分子质量86000,在肝脏被灭活清除。CK水平在人群中呈非正态分布,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男性因为肌肉容量大,血清CK活性要高于女性。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受到损伤和短暂的缺氧,可引起CK释放,故血清CK水平为成年人2~3倍,出生后7个月可降至成年人水平。女性的CK水平在成年之前呈下降趋势,成年后变化不大。男性的CK水平在15~20岁期间处于生理高峰期,其后随年龄增大呈缓慢下降趋势。老年人以及长期卧床者由于肌肉容量减低或肌肉活动少,其CK水平低于成年人水平。白种人平均CK水平低于黑种人。
CK的酶蛋白由M和B两种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的组合将CK分为CK-MM,CK-MB,CK-BB三种同工酶。骨骼肌中99%为CK-MM,只含有少量CK-MB,胎儿肌肉及富含平滑肌的器官中CK-BB含量较高,脑组织中CK-BB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心肌中CK-MM占55%,CK-MB约占45%,所以心肌是唯一含CK-MB较高的器官。20世纪60年代,CK开始被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CK、CK-MB对于诊断AMI贡献巨大,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诊断指标。
(二)血清总CK的检测
1.测定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连续监测法(速率法),可测定正向反应物,也可测定逆向反应物,逆向反应因速度较快,酶敏感性高,是目前国内推荐的主要方法。
磷酸肌酸+ADP肌酸+ATP
ATP+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ADP
葡萄糖-6-磷酸+NADP+6-磷酸葡萄糖内酯+NADPH+H+
上述偶联反应中,生成的NADP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吸收,NADPH的生成速率与CK的活性呈正比,通过测定NADPH吸光度增加的速率即可计算出CK的活性。
CK对温度敏感,血清保存室温4h,CK活性下降45%;置56℃lmin,活性全部丧失;储放于4℃,酶活性每天降低14%;置-20°C4周,酶活性不变,测定时加入含巯基的还原性物质,可使其活性恢复。CK也受光和pH升高的影响而失活,所以标本宜避光密闭保存。标本CK水平超出方法学测定线性范围,如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可导致2倍稀释标本的测定结果高l0%,这是由于同时使血清中CK的内源抑制物被稀释相对减少的缘故,所以尽量用正常血清来稀释。血清CK总活性测定受样品溶血情况的影响较小,柠檬酸盐和EDTA等抗凝剂对CK有抑制作用,应选择肝素抗凝。
2.参考范围男性:38~174U/L;女性:26~I40U/L
(三)检查指征
1.怀疑有心肌疾病
(1)有临床和ECG异常的典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有禁忌证的患者。
(2)治疗血栓溶解的评价。
(3)对心绞痛患者危险分级,心肌炎。
(4)排除心肌梗死。
2.怀疑有骨骼肌疾病。
(四)CK升高的常见病因
1.生理性升高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CK活性升高,运动负荷越大,持续时间越长,CK升高的幅度越大。一般对于平时运动较少的人,运动时间及运动负荷与CK的升高呈明显正相关。而对于长期锻炼的人或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同等运动条件下CK升高幅度有限。妊娠、新生儿血清CK也可明显升高。
2.病理性升高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缺氧、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横纹肌溶解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黏液性水肿时、骨骼肌挫伤、手术、某些恶性肿瘤、发热等。
(五)临床思路
1.血清中CK酶活性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8h就开始增高,较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出现早,10~36h达高峰。AMI时CK升高至少要在参考值2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但该酶生物半衰期短,活力增高持续2~4d后就恢复正常,不适于晚期诊断,参考时需考虑时间因素。
2.CK测定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的效果,如果溶栓成功出现再灌注,会使CK峰值提前。
3.AMI发病8h内检查CK不升高,不可轻易排除AMI,应继续动态观察。24h测定CK小于参考上限,或48h内多次测定CK无典型升高、下降的过程,可怀疑或排除AMI的诊断。但是对于心梗范围很小的病例,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时CK可能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
4.血清CK活性与心肌梗死区的定位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心前壁、前侧壁发生梗死者的酶活性极高,后壁、后侧壁及前间壁发生梗死者次之,心内膜下梗死者最低。
5.对于AMI患者,CK总活性极高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心肌梗死后发生休克者比无休克者的酶活性高5倍。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4倍以上的患者中,有81.8%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差。
6.病毒性心肌炎时CK水平升高明显,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风湿性心肌炎时CK也可升高,可达对照值5倍,治疗后,随病情好转酶活性下降,至第6天回复正常。心肌炎CK酶活性与AMI时的不同点在于:患者血清CK、AST和LDH活性升降的幅度较大,且几乎同时升降。在AMI时,血清AST和LDH活性则上升较晚,下降也快。测定CK总活性可提高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正确性,动态测定酶活性变化尚可辅助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对某些病毒性感染一过性心肌受累及潜在心肌炎,具有筛选作用。
7.在心血管的其他疾病,如心肌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CK总活性正常,对鉴别是否同时并发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都可导致CK活性升高,且升高幅度与肌肉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06.
[2]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