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论文_沈斌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异家庭子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策略,学生,互动,未成年人。

离异家庭子女论文文献综述

沈斌华[1](2019)在《浅议离异家庭对子女教育影响及帮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环境,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永久性的。然而,有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夫妻之间没有了爱情,在感情上甚至相互折磨。这样的婚姻名存实亡,当一切都无法挽回时,离婚也是一个积极的方法。离异家庭的出现导致家庭结构不完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残缺和思想扭曲,因此由于家庭变故出现的问题要积极解决,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和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25期)

姚燊燊,谢爱林,徐玉莲[2](2019)在《离异家庭子女社会融入障碍与基本应对策略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发展下离异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父母离异给子女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的伤害。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后可能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心理缺失、情感障碍等。离异家庭、学校、社会需要认真重视其适应性问题、性格缺陷问题、反社会问题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积极应对,父母要创造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多些关心与辅导,社会要在各个方面积极配合。(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7期)

冯诗洁,张婕,杨解玲[3](2019)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城乡22名离异家庭子女,采用半结构访谈,使用计算机辅助MAXQDA软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影响因素涉及两方面:离异后父母生活适应状况和离异家庭的社会支持状况。其中,离异后父母生活适应状况包括叁方面:离异后父母的情绪状态、父母的关系状态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研究表明,现今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影响是有限的;通过改善父母对离异后生活的适应状况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利于提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陆婷婷[4](2019)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甚至呈现不断攀升的状态,根据民政部颁布的数据,2016年的离婚率高达千分之叁,一二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离婚率甚至更高。离婚率过高与之相伴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问题,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疏导,防止心理异常也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将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关辅导建议。(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思雨[5](2019)在《离异家庭子女亲密关系建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子女亲密关系建立问题。方法:1.半结构式访谈。对76名离异家庭子女的亲密关系问题进行了访谈。2.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分别使用异性交往意愿感知问卷对120名健全家庭子女和120名离异家庭子女进行了调查,使用异性图片吸引力评价方法对60名健全家庭子女和120名离异家庭子女进行了测试。3.统计法。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来自健全家庭的男生(HF-B)、父母离异后跟从父亲生活的男生(LWF-B)和跟从母亲生活的男生(LWM-B)叁组在题目2(说出称赞“我”的话)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着性(F(2,87)=3.549,p=0.033),多重比较结果发现,LWF-B比HF-B在女生对其说出称赞话语时有更高水平的交往意愿感知;来自健全家庭的女生(HF-G)、父母离异后跟从父亲生活的女生(LWF-G)和跟从母亲生活的女生(LWM-G)叁组对男生行为的交往意愿感知差异不显着。2.离异家庭男生(DF-B)与离异家庭女生(DF-G)在题目6(让“我”单独和Ta出去旅游)和题目8(提出让“我”晚上和Ta两个人出去喝酒)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着性(t=2.242或2.275,df=58,p=0.027或0.019),具体表现为DF-B对女生这两种行为的交往意愿感知水平高于DF-G对男生这两种行为的交往意愿感知水平,在其他行为得分和总分上差异不显着。3.LWF-G和LWM-G两组对异性交往意愿感知的差异不显着;LWF-B和LWM-B两组比较时,LWF-B和LWM-B对女生行为的交往意愿感知在题目6(让“我”单独和Ta出去旅游)和题目9(对“我”做出暧昧的肢体动作)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着性(t=2.304或2.095,df=58,p=0.025或0.041),具体表现为LWM-B对女生这两种行为的交往意愿感知水平高于LWF-B,在其他行为得分和总分上差异不显着。4.对HF-B、LWF-B、LWM-B进行叁组比较,发现叁组对女生图片的吸引力评价具有显着差异(F(2,87)=3.476,p=0.035),多重比较结果发现,LWF-B比LWM-B对女生图片的吸引力有更高水平的等级评价;对HF-G、LWF-G、LWM-G进行叁组比较,发现叁组对男生图片的吸引力评价也具有显着差异(F(2,87)=5.406,p=0.006),多重比较结果发现,LWF-G比LWM-G对男生图片的吸引力也有更高水平的等级评价。5.DF-B与DF-G对异性图片吸引力评价的性别差异不显着;两组比较时,LWF-B和LWM-B对女生图片的吸引力评价差异不显着,LWF-G和LWM-G对男生图片的吸引力评价差异也不显着。结论:1.离异家庭子女与健全家庭子女的亲密关系问题存在差异性。2.离异家庭子女与健全家庭子女对异性交往意愿的感知存在差异性。3.离异家庭子女与健全家庭子女对异性图片的吸引力评价存在差异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秦世超[6](2019)在《浅议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多元,家庭观念更现代,婚姻理念更自由,这些因素导致离婚率逐年攀升。而每一个破碎家庭的背后,都有可能出现一个性格偏激的孩子,这些孩子暴躁的行为表现,自卑的心理状态,封闭的内心世界,极易滋生报复社会的犯罪心理,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隐患。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关注离异子女的心理疏导,要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这些特殊群体正确认识自我,合理控制情绪,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健康茁壮成长。(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15期)

张广和,刘兴虎[7](2019)在《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及辅导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呈现出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更多的家庭面临着不完整的现象。在离婚事件中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的子女。目前离异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文中对陇东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辅导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11期)

石春林[8](2019)在《父母离婚,“我”怎么办——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在今天,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成长于离异家庭之中。这一群体普遍面临亲情残缺、教养失衡等问题,如何了解、掌握他们的心态,帮助其适应父母离异的现状,平衡他们的心理,是当今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一、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A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皓明[9](2019)在《破裂与纠葛: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及其与家庭互动的叙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离婚率逐年递增的背景下,离异家庭子女问题成为日益被关注的社会议题。“高考离婚潮”等现象显示,许多遭遇离异危机的父母开始越来越多的思考,为了子女着想,他们是否该等到孩子成年再离婚。本文即希望从父母不同离异时机选取的角度,透过子女主体性感知的视角,来理解成年与早年遭遇父母离异的子女,其所受心理影响和其对于亲子关系的主观感知各自呈现出怎样的形态以及差异。本文的研究采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叙事导向探究模型,透过对19位成年早期离异家庭子女受访者(包括11位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8位成年离异家庭子女)的叙事访谈,采用类别-内容分析、叙事主题分析,以及生命故事撰写等多种叙事探究策略,分别对早年与成年两类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形态的差异进行了质性编码分析与叙事性诠释。其中,对两类子女心理自我的探索聚焦于关系自我的感知差异,两类子女家庭互动形态的探索分别聚焦于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和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研究者希望藉此归纳出不同离异家庭子女离异叙事的多元形态与典型特征。研究发现包括:1.两类子女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与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感知呈现出了相似的类别形态与显着的内涵差异。其中较为典型的表征包括只有早年离异家庭子女存在对于家庭归属的困惑;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责任上的角色感知存在阶段性特征;两类子女都对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感知,以及对婚恋的回避态度;许多早年离异家庭子女存在完美主义倾向的自我要求等等。此外,子女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感知会移情性的影响到其他两个场域中子女的关系自我感知。2.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的典型形态,依据子女对其消极情感程度与现实互动频率两个维度,可分为“疏离型”、“矛盾型”、“亲近型”与“疑惑型”四类。其中,在位父母对于子女的感知与观念影响,以及替代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状态,是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单亲家庭的子女会深受在位父母对不在位父母感知评价的影响;而对于重组家庭子女而言,他们则可能是在无法从替代性父母处满足情感需求时,才会转向寻求不在位父母的情感支持。3.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依其介入程度,可以分为积极介入与消极介入两类,而消极介入依其主观态度,可进一步分为无介入意愿与无法介入两类。研究还发现子女早年家庭生活与父母形成的家庭叁角关系形态与程度对于子女成年后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有着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叁角关系中子女高亲职化程度与积极介入类型存在关联;叁角关系中亲子联盟与替罪羊表征对应于子女无介入意愿的消极介入形态;而低家庭叁角关系程度则与子女无法介入父母婚姻的消极介入形态相关。此外,大部分子女对父母婚姻感知与介入形态在早年和成年后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变化。4.两类子女不同的家庭互动的情境与形态,与子女在原生家庭中不同的关系自我感知存在密切关系。其中,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和替代性父母的关系状态,会影响到自己对于新家庭的家庭归属感知;成年离异家庭子女早年生活中的家庭叁角关系表征及与父母的家庭互动形态,与子女对于家庭责任的阶段性感知存在关联。本文在讨论部分,首先总结了影响子女福祉的原生家庭因素,以及父母不同离异时机选取对子女的利弊分析,以供面临离异危机的父母作为参考;然后提出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叙事治疗策略及其适用性,为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成长,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工作思路提供多元思考的路径;最后回到了叙事研究的社会向度,从“身体—话语—权力”的视角探讨了离异家庭子女的污名建构及其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2-27)

蔡晓莲[10](2018)在《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尽管我国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对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保护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可行性不高而导致离异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异后很有可能因为监护不妥当而遭受二次伤害。通过对监护制度、抚养制度、探望权制度以及未成年子女财产保护制度进行评析,根据"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提出建议,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离异家庭子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乡村振兴发展下离异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父母离异给子女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的伤害。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后可能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心理缺失、情感障碍等。离异家庭、学校、社会需要认真重视其适应性问题、性格缺陷问题、反社会问题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积极应对,父母要创造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多些关心与辅导,社会要在各个方面积极配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异家庭子女论文参考文献

[1].沈斌华.浅议离异家庭对子女教育影响及帮扶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

[2].姚燊燊,谢爱林,徐玉莲.离异家庭子女社会融入障碍与基本应对策略简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3].冯诗洁,张婕,杨解玲.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19

[4].陆婷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5].李思雨.离异家庭子女亲密关系建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秦世超.浅议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方式[J].学周刊.2019

[7].张广和,刘兴虎.农村初中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及辅导策略研究[J].情感读本.2019

[8].石春林.父母离婚,“我”怎么办——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J].湖南教育(A版).2019

[9].黄皓明.破裂与纠葛: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及其与家庭互动的叙事探究[D].南京大学.2019

[10].蔡晓莲.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年M社区居民家庭结构对比图年M社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及其自...综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第六部分 部分获奖情况西南师范大学2001届...第六部分 部分获奖情况西南师范大学2001届...一12关联规则结果

标签:;  ;  ;  ;  ;  ;  ;  

离异家庭子女论文_沈斌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