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1]2018年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音乐主导动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主导动机是瓦格纳在其乐剧中创造的音乐技巧,即通过主导动机(一般为一小段旋律)的反复出现来标记某个人物、场景或抽象概念,并通过主导动机的变化暗示故事的发展、人物状态的变化,最终建立一个大的音乐结构。受其启发,乔伊斯将该技巧借鉴到小说创作中来。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重要的意象作为音乐主导动机反复地出现,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的意识活动。在小说形式上,主导动机给表面上支离破碎的意识描写带来了内在的条理,其反复出现形成了循环结构。在内容上,众多极具暗示性和多义性的意象主导动机同时出现,建构了多元主题。《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音乐主导动机技巧的使用展现了小说的真实美、结构美和深刻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胡冬[2]2013年在《象征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象征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被大量运用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作品的张力,而且还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力,成功地表达了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此同时,也成为作家乔伊斯的一个极为伟大的艺术成就。
胡艺[3]2017年在《中国清代西洋肖像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西洋肖像画是18至20世纪初中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包括用玻璃油画,布面油画,水粉、水彩等几个重要的西洋画画种绘制的肖像画。无论远渡重洋来到南方通商口岸的西方画家、进入宫廷西方传教士画家,抑或他们的学生——中国本土西洋画家,在西洋肖像画的创作上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这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成批的西洋肖像画家及其西洋肖像画作品。本文通过对现存的清代西洋肖像画及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运用传播学分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如何引发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中西商人、外交人员、旅行家、海员的艺术赞助对西洋肖像画在中国南部沿海的兴起和发展所起的推波助澜的历史作用。采用风格学、图像学和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厘清南方通商口岸和北方宫廷的西洋肖像画的发展格局和脉络,对清代西洋肖像画的艺术风格与发展特征进行分期系统研究,论证中西美术交流对清代西洋肖像画的艺术风格演变所产生影响;对佚名和有歧议的清代西洋肖像画进行鉴定和断代研究,包括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风格、创作年代以及作者的考证分析等。旨在用这些创新研究成果,揭示清代西洋肖像画之于中国油画史和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的意义价值,填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建构中国油画专门史,达到从理论和学术上促进美术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为现代中西美术的交流作出独特的理论贡献。
李霖[4]2016年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3部长篇小说体现了他从告别传统到步入现代主义的高峰继而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历程。作为迈向革新的开山之作,《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为作者日后艺术上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李玉梅[5]2010年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象征手法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爱尔兰着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半自传体小说,是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转变的实验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乔伊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通过众多的意象,典故等用有限的篇幅带来丰富的内涵,赋予了这部小说强大的生命力。
贾晓霞[6]2013年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写作手法解析》文中研究说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极其敏感、多思的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道德和宗教普遍“瘫痪”的状态中的精神发育和心理发展过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乔伊斯历时十年的创作成果,是其写作风格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的标志。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出乔伊斯作为世界文学巨匠的个性魅力。论文主要从叁个方面,即象征、顿悟和意识流,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创造性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以此探讨人物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揭示斯蒂芬的成长模式,反映主人公与社会各种势力的冲突与顿悟,最终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瘫痪状态以及斯蒂芬形象的历史意义。通过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艺术手法的分析,本文旨在深入考察乔伊斯的写作风格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这对当AI写作作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叁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简单扼要地说明本文的写作目、乔伊斯简介及其写作特点、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本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叁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象征艺术。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象征手法的定义以及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体现。本章运用的理论依据是象征主义及其意象的表达。意象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典故,静态形象,动态形象和女性形象,对这四种形象的细致分析,对于深刻挖掘其潜在的象征意义,揭示当时社会的瘫痪腐败黑暗,凸显人们的孤独敏感和反抗,体现主人公从幼稚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顿悟技巧。本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述:顿悟手法的定义和顿悟手法在文中的体现。本章运用的理论依据是顿悟理论即“顿悟说”。本章主要从叁个方面挖掘《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顿悟技巧的运用:史蒂芬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史蒂芬第一次与天主教价值观的抗争以及史蒂芬从狂热的宗教追随者到艺术和美的献身者的转变。主人公史蒂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变,其实这就是他灵魂的转变,是他由幼稚到成熟的顿悟过程,揭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恨厌恶和对当时束缚人、压迫人的宗教的反抗,反映了他寻找自由之路的艰难过程,直到最后终于成为艺术和美的献身者,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第叁章主要介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意识流手法。本章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意识流手法的定义和意识流手法在文中的体现。本章运用的理论依据是意识流理论。本章主要从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叁个方面来阐述意识流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运用。这几个方面的描写能够直观展现主人公意识活动的跳跃性和流动性,使其内心活动能直接展现在我们眼前,全方面多层次再现人物的内心感受,真实体现人物的心里活动。第叁部分是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并点出本文的主旨。本部分进一步分析总结了象征、顿悟、意识流这叁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意义,最终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瘫痪状态,以及斯蒂芬形象的历史意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尽管在写作和叙事技巧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部试验性作品为爱尔兰和西方现代小说和艺术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它的艺术成就滋养着后代作家和全世界的读者和观众,它的精神力量将唤起更多的人重新寻找自我,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冲破一切枷锁,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陈明园[7]2016年在《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为题,主要研究对象为20世纪20至40年代期间,留欧女性艺术家群体的西画创作实践。其同样可视作管窥20世纪前期本土西洋画活动的一个历史切口。女性西画家们顺应时代潮流,负笈西行,对西方传统写实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进行研习与实践,并有机地撷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为实现中国现代美术“中西融汇”的重要命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案。与此同时,留欧女性西画群体作为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参与者与受惠者,她们的艺术创作兼具了特有的女性视点和感知经验,因而承载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乱等诸多原因,这批女性西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就此被历史所遮蔽,鲜少为当今的美术圈及普罗大众所认知,存在美术记忆的“失忆”问题。故此,有必要在当代重读此群体所携有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第一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之形成”,本章通过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中国本土西画东渐进程及表现的系统梳理,来回顾并剖析留欧女性西画家群落的生成原因;第二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写实主义”,此章重点分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在国内及国外时期分别接受的写实主义绘画启蒙与教育,同时深入解读她们在西画实践中以写实主义手法作为主要创作语言的具体表现;第叁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表现主义”,对应前一章的“写实主义形式语言”解读,本章首先关注了20世纪前期表现主义绘画语言在中国的共振效应,并着重剖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们趋向于表现主义形式语言的创作实践;第四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之形式语言与中国语境”,本章开篇指明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无论是坚持古典的写实主义语言,还是拓展现代的表现主义方式,在各自的西画实践中,均自觉地吸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她们在西画创作中注入中国语境的叁大形式语言倾向;第五章为“民国女性西画艺术的当代思考”,重点引出相关拓展性问题的探讨。自20世纪前期起,西画本土化的实践便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议题。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画本土化原有的自然发展步调开始失序。以表现外部民族危亡的本土现实主义题材升级为时代主流,而以展现内部个人经验的本土化语言探索则趋向边缘化。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以留欧女性西画家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大多仍在创作中坚持表现其个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独特体察和理解,且含有女性意识中显着的“自述性”特征。因此,本文旨在将民国时期女性艺术家所普遍共有的“自述性”表达模式,与中国地缘性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语言探索,归纳为西画本土化的“女性路线”。并试图通过解析多位留欧女性艺术家对于西画本土化“女性路线”的具体实践,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提供一些给养与启示,亦可使中国近现代以油画为主的西画文脉研究得到多维度的补充与完善。
陈超[8]2016年在《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重点从人物塑造、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艺术语言及主题内容等层面进行阐述,说明特定时代的文艺观念、创作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诉求对于这一题材创作的深刻影响。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做出阶段性的特征划分,梳理这一题材雕塑在新时期叁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并探讨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亟待面对的课题,瞻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和整体走向。文章的第一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主要以1980年代几届全国性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和这一题材的公共纪念性雕塑作品为例,论述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1980年代的先期实践;第二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重点分析了“七一”美展和“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并从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空间环境等层面论述了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多元化探索与实践;第叁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主要从人物塑造、艺术语言、核心价值叁个方面对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进行重点阐述。在此部分,文章重点关注了当代雕塑发展的几个热点话题,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创作,阐述这一题材雕塑在民族化、时代性与人文性、民族悲剧精神表达叁个方面发展与演化的历程;第四部分为“回顾与反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题材雕塑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开拓的新的疆域做出个人主观的认识和思考。
程秀丽[9]2017年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陌生化研究》文中提出詹姆斯·乔伊斯是当今世界文坛上一位至关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他对西方传统小说诗学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实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小说在语言、叙事、结构上都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模式。本文主要从语言和叙事两个方面,通过文本细读,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陌生化效果及其审美特征。陌生化的实质就是一种创新,作者对小说中语言、叙事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陌生化的张力,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语言陌生化特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修辞手法与超常规的词语搭配来对小说的语言进行变形,以此赋予词语更丰富的内涵;在叙事手法上作者通过巧妙的变换叙事视角隐匿作者,让读者更多的参与到小说阅读中来;对于情节结构也不再延用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模式,作者极力淡化小说的情节,但同时赋予淡化的情节以更深一层的意义。结尾使用开放式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如此的创新赋予了整部小说陌生化的效果,挑战了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本文的最后通过结合文本又进一步论证出陌生化的审美特征,分别从陌生化的可感性、陌生化的新奇性、陌生化的审美拓展叁方面阐释出陌生化在小说中的具体的体现以及这种体现所取得的审美效果。陌生化不仅使小说具有新奇性和可感性,而且还打破读者原有的接受定势,拓宽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程娟, 葛亮[10]2007年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象征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象征手法是现代主义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手法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运用既扩大了小说内部的张力,又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是乔伊斯取得辉煌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音乐主导动机研究[D]. 周晶. 黑龙江大学. 2018
[2]. 象征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应用[J]. 胡冬. 语文建设. 2013
[3]. 中国清代西洋肖像画研究[D]. 胡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J]. 李霖.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5].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象征手法的运用[J]. 李玉梅. 才智. 2010
[6].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写作手法解析[D]. 贾晓霞. 辽宁大学. 2013
[7]. 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D]. 陈明园. 上海大学. 2016
[8].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D]. 陈超. 上海大学. 2016
[9].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陌生化研究[D]. 程秀丽. 黑龙江大学. 2017
[10].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象征艺术[J]. 程娟, 葛亮. 文教资料. 2007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乔伊斯论文; 艺术论文;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论文; 象征手法论文; 文化论文; 美术论文; 陌生化论文; 意识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