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COOK双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并引产,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产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引产采用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干预,研究组则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对比两组患者引产结局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且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引产孕妇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安全性比较高。
关键词: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
在产科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引产的情况,而引产是否成功取决于产妇宫颈成熟情况,当宫颈还未成熟时会出现引产失败的情况,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引产但宫颈尚未成熟的孕妇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宫颈成熟。以往通常会应用催产素促进宫颈成熟【1】,但近些年逐渐引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本研究特针对其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产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孕妇年龄大都在22岁至37岁之间,其年龄中值为(26.5±3.6)岁,怀孕周数大都在38周到42周之间,平均为(40.2±1.2)周;研究组:孕妇年龄大都在23岁至36岁之间,其年龄中值为(27.3±3.2)岁,怀孕周数大都在38周到42周之间,平均为(40.5±1.6)周。进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催产素进行干预,催产素为2.5u,将其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每分钟静滴8滴,观察宫缩调节情况;
研究组:采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采用促宫颈成熟球囊导管,插入宫颈管中,两只球囊都放进宫颈管中,在子宫球囊中将40ml生理盐水注入,向外牵拉导管,使子宫球囊顶住宫颈内,逐次进行每次20ml注入,直到生理盐水达到80ml。
1.3观察指标【2】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引产情况
研究组有132例产妇引产成功,有5例进行剖宫产,有3例引产失败,引产成功率为94.3%;对照组有120例产妇引产成功,有11例进行剖宫产,有9例引产失败,引产成功率为85.7%.进行比较,研究组引产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具有显著差异x2=10.739,p=0.005。
2.2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32.2±98.2)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92.2±102.4)ml,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t=20.813,p=0.000。
3讨论
在产科中,引产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当产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延期妊娠、羊水过少等情况,为了保证母婴的安全,通常会采用引产措施。而对引产情况造成直接影响的是宫颈的成熟情况。临床经常采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主要是催产素和宫颈扩张球囊。应用催产素或者前列腺是比较传统的促宫颈成熟方式,主要是让催产素和其受体相结合,从而发生作用,但在宫颈内的受体比较少,因此应用催产素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不理想,进行催产素的静滴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产妇长时间卧床等待,很容易出现宫缩乏力等情况,安全性也不够理想。
近些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逐渐引入了COOK宫颈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导管和宫颈口内外双球囊压力,对宫颈管起到机械性刺激的作用【3】,从而可以促进宫颈内部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释放,有利于宫颈的软化成熟,没有宫缩的情况其宫颈口开大至2cm至3cm,有利于产妇引产效果。并且相比于催产素,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机械扩张力可以对全段进行覆盖,同时起受力比较均匀,会直接作用于宫颈,宫颈球囊的应用也不会对患者的活动造成限制,孕妇存在的不适感比较低,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的胎心监测,且时间也不会有催产素用时那么长,减少产妇宫缩乏力发生几率。本研究针对我院引产产妇选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产妇引产成功率比较高,且产妇产后出血量也比较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璐,宁佩佩,孙利华.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17-118.
[2]陈淑瑜,黄丽梅,陈姣姣.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7):83-84.
[3]龚明霞,杜丹,潘东娜.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哈尔滨医药,2018,38(0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