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王岱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伦理,伊斯兰,无极,正教,归真。
王岱舆论文文献综述
宋洁[1](2019)在《也谈以儒释回》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斯兰教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其本土化的顺利完成,一方面依赖于其信仰主体中国穆斯林群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穆斯林学者开展的学术活动。在明清时期,这具有推动影响力的特殊活动就是指“以儒释回”。“以儒释回”的学术活动之所以能够得以开展,一大前提正是基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存有的共通之处,当然,从其本质上来说,二者之间仍然是存在着差异的。王岱舆可以说成是全面化、系统化阐释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第一人。他对“天命”思想的解说,恰如其分地体现着共通与差异这一特点。王岱舆先生立足于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宗教信仰立场,借用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天命”观念,并对儒家“论天”进行了批判与再阐释,将其打造成了符合伊斯兰教教义学的内容,从而为广大中国穆斯林所接受。因而,他提出的“天命叁品”论是中国伊斯兰教思想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亮点。金贵曾评价王岱舆先生的思想为“扬先秦,贬宋明”,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儒家思想,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其内涵发生了变化与充盈;另一方面,儒学的发展也为王岱舆先生的借鉴提供了契机,并为成功地开展“以儒释回”的学术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扬先秦”的立足点出发,旨在探求王岱舆“天命叁品”论与儒家“论天”之间存在的共通与差异,以期能对王岱舆的“天命叁品”论研究有所助益,并且能够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智伟[2](2018)在《王岱舆着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汉文译着关系分析——以《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为参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正教真诠》与《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比较,可以发现真一、数一、知认、见认等概念先于王岱舆使用,这反映出王岱舆的着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教汉文译着的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穆斯林》期刊2018年03期)
季芳桐[3](2017)在《论王岱舆对伊斯兰教汉语话语体系的构建及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斯兰教中国化首先是语言的汉语化,王岱舆是这方面的开拓者、先行者。他认为汉语不属于"哈他",完全能够翻译、诠释伊斯兰教教义。在翻译、诠释的实践中,他不仅翻译了阿文的范畴、概念,而且创造性地诠释了汉语的词汇,将伊斯兰教与儒家的思想内容注入其中,并构建了伊斯兰教的汉语话语体系框架与表述方式,从而为伊斯兰教中国化,为确立汉语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世界的地位,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徐雁晖[4](2015)在《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中所体现的文明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以降原本作为蕃人、异族的在华穆斯林群体逐渐华化,从日常生活、语言甚至是体质特征都逐渐的接近中原人士。到明末清初时在中国的穆斯林群体于文化层面又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是穆斯林经堂教育的兴起,其次就是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出现。这两者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当成中国穆斯林诞生的标志。其中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独特形式,同其用他语言体系所表达的伊斯兰教有很大不同,这就赋予了伊斯兰教来自中国的特殊影响。对于汉语词汇的使用有时会影响到伊斯兰教教义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伊斯兰文明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圆融释家、道家文化的中华文明之间的交流。本文则以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王岱舆先生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罗列梳理了王岱舆的生平、着作乃至于他的思想体系。并力图从中寻求一种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交往的脉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顾玉军[5](2015)在《王岱舆伊斯兰认主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是其经学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包括"真一"论、"数一"论、"体一"论。本文分别论述了这叁方面的思想,并对其关系进行了评析。总之,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为明清时期的回族穆斯林恪守伊斯兰教信仰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清代的回族学者构建回族经学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和参照。(本文来源于《中国穆斯林》期刊2015年03期)
白甲龙[6](2015)在《王岱舆伊儒融合的伦理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王岱舆是开启“以儒诠经”汉文译着活动之先河,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系统阐释伊斯兰教义,打造兼具伊斯兰宗教气息与儒家传统文化气质的中国伊斯兰教义学、宗教哲学思想体系,并刊行其汉文译着,从而打开回汉文明对话与交流之道的第一人。王岱舆在他的叁大汉文译着中建构的中国伊斯兰哲学伦理体系抛却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如果加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合理利用仍然可以对当下的少数民族素质提升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巨大作用,其研究价值难以估量。然而,据笔者考证发现,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回汉文化交流登上新台阶,中阿文明对话进入新高度,伊斯兰教内外学者在加大对中外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王岱舆的哲学思想。但是学术界的普遍做法只是把王岱舆放在伊斯兰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加以涉猎,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岱舆的宇宙观、教道观、叁品论、哲学本体论、认主学、人性论等方面,对包蕴于其叁大译着中的伦理思想关注甚少。即使仅有的两部专题讨论王岱舆思想的经典作品,也并未对其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和专章论述。专门论述王岱舆伦理思想的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也只是从政治、家庭等小的方面把王岱舆的伦理思想切分开来进行粗浅解读。将它放置于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之下,视作一个脱胎于伊、儒两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完整而独特的思想体系,进而从伊儒融合的角度来加以深入挖掘与系统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有鉴于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伊儒融合的角度对散见于王岱舆叁大译着中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解读和诠释,挖掘其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渊源,从社会政治、婚姻家庭、经济和个人道德修养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其伦理思想之基本内容,总结其伦理思想的特点,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伦理思想的社会影响,力求通过这种系统、深入、客观的挖掘、整理和剖析,呈现其具备伊儒融合独特气质的伦理思想体系。为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保证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将文献考证法、对比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理论分析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并且在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时,又做了符合逻辑的严密布局。在第一章引言部分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突出了选题意义、指出了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布局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之后就从伊儒融合的视角,分叁个章节对‘‘回儒”王岱舆的伦理思想展开了系统论述与深入分析:第二章,对王岱舆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学术渊源进行了挖掘;第叁章,从社会政治、经济:婚姻家庭和个体伦理道德修养这四个方面分别对王岱舆伊儒融合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钩沉。最后在第四章结论部分,首先分析了王岱舆伦理思想的特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全面剖析了王岱舆伊儒融合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本项研究发现:1)明末清初社会政治格局的动荡和儒家主流文化的猜疑、排斥、抵制,甚至敌对情绪带给伊斯兰教的生存压力以及由于儒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导致的穆斯林信仰危机是王岱舆开启“以儒诠经”汉文译着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动力。2)王岱舆的伦理思想主要是在伊斯兰教神学伦理和儒家纲常伦理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伊斯兰教神学伦理思想,尤其是这一思想体系中的“两世幸福观”、“善恶报应论”、“敬畏”、“顺从”、“坚忍”、“克己”、“公正”、“守中”等伦理学说与规范和儒家世俗纲常伦理所倡导的“天命论”、“扬义抑利”、“克己复礼”、“忠”、“恕”、“孝”等相关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一道构成王岱舆伊儒融合伦理思想的学术渊源。3)王岱舆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由社会政治伦理、婚姻家庭伦理、经济伦理与个体伦理道德修养观这四部分构成。其社会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顺主忠君”自下而上的二元忠诚和“忠主”、“恕人”、“公平治世”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君王之德两部分内容;其经济伦理主要涵盖了“贫富命定”、“扬义抑利”、“谨守中道”、“公平交易”和“施济贫穷”的财富观、义利观、消费观、贸易观和人道主义伦理观等内容;其婚姻伦理主要由“结婚乃真主‘明命…和“鳏寡不宜独守”这两个伊斯兰教宗教道德规范构成;其家庭伦理主要围绕中华传统伦理和伊斯兰宗教道德共同倡导的‘‘孝道”思想展开,主要包括“忠孝两全,方为正道”和“不孝有五,失学为大”这两种观点;其个体伦理道德修养观则由“认主”与“认己”、“听命”与“克己”、“正心”与“正学”和“叁品”与“十条”等主体修养原则构成。4)王岱舆的伦理体系表现出本质的民族宗教性,鲜明的世俗现实性和灵活的伊儒融合性等既有别于阿拉伯伊斯兰神学伦理又与儒家世俗纲常伦理有异的独特气质。5)王岱舆伦理思想的社会影响既表现出其积极的一面,又不失其消极的一面。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顺主忠君”政治伦理思想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作用;“扬义抑利”、“公平交易”等经济伦理思想对社会商业行为的匡正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婚姻家庭伦理对家庭关系的协调作用。而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伊斯兰宗教世界观的制约下产生的“君权神授”、“甘贫”、“安分”、“男尊女卑”等不合时宜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4-01)
白甲龙[7](2015)在《略论王岱舆的家庭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孝"是中华传统家庭伦理的思想核心,也是"回儒"王岱舆在构建自己的家庭伦理思想体系时所重点强调的内容。他不仅继承了儒家的"忠孝"思想,而且还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了解读,赋予了其宗教神学伦理色彩。此外,他还对儒家"不孝有叁,无后为大"作了伊斯兰教化的改造,使其呈现出明显的"伊儒融合"特征。(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5年03期)
帕林达[8](2015)在《王岱舆——在宗教比较中阐扬伊斯兰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岱舆是明清时期系统阐释中国伊斯兰教信仰体系的着名学者,他对伊斯兰教思想的阐释过程中,不仅借用了中国社会普遍熟悉的儒学和佛教、道教的概念,还在诸信仰之间进行比较,实难能可贵。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这样做既能使伊斯兰教为更多教外人所了解,也能使穆斯林更好地坚持信仰,谨守正教。(本文来源于《中国穆斯林》期刊2015年01期)
孙智伟[9](2014)在《中国穆斯林对“无极”概念的理解——以明代王岱舆的解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国的穆斯林学者王岱舆依据伊斯兰文本,尤其是波斯文本的思想资源参与讨论"无极"问题,对中国传统的宇宙论进行思考。1他认为无极可以对应伊斯兰教哲学中的"穆罕默德灵魂"这一概念,无极与太极一体而二分,无极为体,太极为用,无极对应精神世界,太极对应形质世界,无极与人极相统一,无极为人极的先天范式,人极是无极后天的完美体现。这样的解释即是对儒家无极观念的丰富,也较好地沟通了伊斯兰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金贵[10](2014)在《由天人关系思想看王岱舆的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王岱舆那里,天是与地相对应的一自然存在,其在宇宙中的位置,虽很重要,却不显赫。人却不然,他认为,人在宇宙中地位显赫,为万物之灵。对于天人关系,提出叁个基本的判断,即天人同源、天人相依及天人相通。立足于人,却又不轻视天是王岱舆天人关系思想的一大特点。王岱舆的天人关系体现出他深刻的伊斯兰文化认同的立场。(本文来源于《回族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王岱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正教真诠》与《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比较,可以发现真一、数一、知认、见认等概念先于王岱舆使用,这反映出王岱舆的着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教汉文译着的紧密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岱舆论文参考文献
[1].宋洁.也谈以儒释回[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孙智伟.王岱舆着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汉文译着关系分析——以《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为参考[J].中国穆斯林.2018
[3].季芳桐.论王岱舆对伊斯兰教汉语话语体系的构建及贡献[J].西北民族研究.2017
[4].徐雁晖.早期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中所体现的文明交流[D].西北大学.2015
[5].顾玉军.王岱舆伊斯兰认主思想探析[J].中国穆斯林.2015
[6].白甲龙.王岱舆伊儒融合的伦理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5
[7].白甲龙.略论王岱舆的家庭伦理思想[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
[8].帕林达.王岱舆——在宗教比较中阐扬伊斯兰思想[J].中国穆斯林.2015
[9].孙智伟.中国穆斯林对“无极”概念的理解——以明代王岱舆的解释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
[10].金贵.由天人关系思想看王岱舆的文化认同[J].回族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