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琴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采茶戏曲,钢琴化,改编艺术,演奏艺术
钢琴化论文文献综述
贺小珈[1](2019)在《浅析传统采茶戏曲的钢琴化改编及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艺术,并不是一种源自我国的艺术形式,作为世界音乐艺术体系的精髓,从该艺术传入我国开始,便与我国本土音乐艺术与文化内涵之间相融合,造就了极具价值和地域色彩的文化形式。在该艺术发展时,传统采茶戏曲艺术,不断被改变、融入,从而使其发展成为传统茶文化的焦点与典范。本文拟从传统采茶戏曲钢琴化改编的时代背景分析入手,结合传统采茶戏曲的钢琴化改编及演奏的内涵认知,从而探究传统采茶戏曲的钢琴化改编及演奏的实践策略。(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1期)
张宏[2](2015)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陆华柏《大同府》钢琴小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音乐以多声思维为其基本特征,而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则以单声思维为基本形态,这二者的结合,向人们展示了欧洲音乐文化与内蒙古西部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13期)
赵洋[3](2015)在《肖邦“钢琴化”音乐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肖邦一生不会离开钢琴,钢琴已经成为了肖邦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途径,更是可以将创作发挥到至高的乐器。与钢琴的"合作",肖邦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以及自己独到的演绎形式传送给听众。《第四叙事曲》、升F大调船歌、玛祖卡等作品的横空出世,是肖邦对于音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更是人们缅怀肖邦的凭借。本文作者带领大家对肖邦的创作进行客观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10期)
张怡[4](2015)在《少数民族音乐的钢琴化实践探索——基于少数民族音乐发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民族性和艺术性双重特性。少数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交流融合不可避免。基于民族音乐的民族和艺术两个特性,结合现有民族音乐的钢琴化实践,对钢琴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在保留特质基础上的创新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钢琴文化的影响力是民族音乐发展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任小芳[5](2014)在《“去钢琴化”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在当前中国声乐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见证并成就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但由于钢琴源自于欧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音乐体系,更是西方音乐价值观的体现,所以在调式以及音乐表现上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去钢琴化"声乐教学是实现中国特色声乐艺术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去钢琴化"声乐教学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逐步削弱钢琴的作用和影响力,发掘和探索更加适合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乐器来替代或部分替代钢琴成为新的声乐教学工具,从而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22期)
王盛[6](2014)在《中国传统乐曲钢琴化的“韵”味》一文中研究指出"韵"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它根植于古老的华夏文明,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审美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特征,而"韵"就是我国音乐审美体系中的重要标准。利用我国传统美学观点来阐释钢琴化了的传统音乐,是促进我国钢琴发展的必要环节。我们要把"韵"合理地贯穿于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中,以便更好地把握我国钢琴音乐的深刻内涵。(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4年07期)
廖彬[7](2013)在《对民族音乐《山祭》钢琴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祭》是着名音乐作家莫尔吉胡在一九九六年八月整理、完成的钢琴独奏曲集,该钢琴曲集主要包含《清晨》、《出猎》、《山祭》等十首作品,其中有两首是作家莫尔吉胡的早年作品,上海出版社也曾出版过。在这一整套钢琴独奏曲集中,笔者认为《山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巧妙的结合了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蒙古族的钢琴曲创作特点。(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3年22期)
刘志遥[8](2013)在《肖邦“钢琴化”音乐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肖邦的音乐作为时代和生活的反映,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其对钢琴音乐语汇的创新尤为突出,并且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肖邦深入挖掘钢琴本身特有的音响,本文对他音乐中所出现的"钢琴化"的语汇做出初步探讨,以揭示肖邦音乐中最珍贵的精华。(本文来源于《音乐大观》期刊2013年08期)
张宏[9](2013)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黎英海《打连成》钢琴小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汉族民歌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方式中彼此社会生活逐渐交融而形成和发展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与钢琴艺术的结合,使得这些钢琴小品成为多种文化融合下的产物。(本文来源于《音乐大观》期刊2013年04期)
郑明顺[10](2012)在《透过歌剧《费加罗婚礼》浅析乐队钢琴化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是人类音乐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页,他的歌剧创作对整个歌剧史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莫扎特歌剧写作特色不仅仅局限于对歌剧的戏剧性紧密结合,更体现于其对管弦乐队的演奏的创新,这与同时代的歌剧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作者通过本文结合其歌剧《费加罗婚礼》来谈谈钢琴在为歌剧伴奏时对整个管弦乐队的把握。莫扎特的这部《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喜歌剧作品写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当时启蒙主义运动最杰出的标志。歌剧的管弦乐部分与唱段完美的融合更好的推动了整部歌剧的戏剧性,成为增强歌剧表现力最好的手段之一。而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以其渲染能力强、点与面兼具等特质,成为了歌剧演唱最为重要的伴奏者,与演唱者共同完成歌剧的演出。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开展了新的路径,他提高了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并积极使音乐与戏剧紧密的结合。与之前的作曲家相比,莫扎特歌剧更加显得全面而丰富。他将音乐(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钢琴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琴音乐以多声思维为其基本特征,而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则以单声思维为基本形态,这二者的结合,向人们展示了欧洲音乐文化与内蒙古西部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琴化论文参考文献
[1].贺小珈.浅析传统采茶戏曲的钢琴化改编及演奏[J].福建茶叶.2019
[2].张宏.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陆华柏《大同府》钢琴小品分析[J].北方音乐.2015
[3].赵洋.肖邦“钢琴化”音乐创作研究[J].才智.2015
[4].张怡.少数民族音乐的钢琴化实践探索——基于少数民族音乐发展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5
[5].任小芳.“去钢琴化”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音乐时空.2014
[6].王盛.中国传统乐曲钢琴化的“韵”味[J].大舞台.2014
[7].廖彬.对民族音乐《山祭》钢琴化研究[J].黄河之声.2013
[8].刘志遥.肖邦“钢琴化”音乐创作研究[J].音乐大观.2013
[9].张宏.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黎英海《打连成》钢琴小品分析[J].音乐大观.2013
[10].郑明顺.透过歌剧《费加罗婚礼》浅析乐队钢琴化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