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块金属玻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玻璃,金属,合金,能力,晶形,体积,离子束。
大块金属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鹏,王志勇[1](2019)在《基于动态叁点弯曲实验的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大块金属玻璃断裂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研究了金属玻璃分别在预刻Ⅰ/Ⅲ缺口和Ⅰ型缺口条件下断裂行为的差异性。发现在冲击载荷下,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发生Ⅰ/Ⅲ型断裂的起裂时间相对于Ⅰ型断裂明显被延迟;并且Ⅰ/Ⅲ型断裂的卸载过程明显被延阻。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试样所承受的峰值载荷呈现出随着冲击速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当冲击速度相近时,试样发生Ⅰ/Ⅲ型断裂比发生Ⅰ型断裂承受了更大的峰值载荷。通过对试样电镜扫描图的分析,从形貌学和剪切带形成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乔吉超,Pelletier,Jean-Marc,姚尧,葛渊[2](2019)在《Zn_(38)Mg_(12)Ca_(32)Yb_(18)大块金属玻璃的晶化动力学行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Zn_(38)Mg_(12)Ca_(32)Yb_(18)大块金属玻璃的在等时和等温状态下的晶化动力学行为。在等时条件下,不同的理论模型来分析特征温度的名义激活能。结果表明,采用Kissinger模型,Flynn-Wall-Ozawa模型和Augis-Bennett模型计算的名义激活能相互吻合。再者,采用Johnson-Mehl-Avrami模型分析了等温过程中晶化转变动力学机。Avrami指数n的分布区间介于3.25到4.12。分析发现,在等温晶化过程中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的激活能比在等时晶化过中采用Kissinger方程的激活能要大,这可能是由于等温退火过程中能垒比等时晶化过程中的要高所引起的。(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Masoud,MOHAMMADI,RAHVARD,Morteza,TAMIZIFAR,Seyed,Mohammad,Ali,BOUTORABI[3](2018)在《具有最优玻璃形成能力的Zr-Co(Cu)-Al大块金属玻璃及其压缩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铜模吸铸法在叁元Zr_(56)Co_(28)Al_(16)和四元Zr_(56)Co_(28)-xCuxAl_(16)(x=2,4,5,6,7,摩尔分数,%)非晶合金中形成大块金属玻璃(BMGs)。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到四元Zr Co(Cu)Al合金中形成大块金属玻璃的最优成分,并提高母合金的塑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透射电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非晶合金的结构及其玻璃形成能力(GFA)。此外,利用压缩试验、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和扫描电镜(SEM)讨论塑性提高的可能机制。含铜合金中玻璃形成能力最强的是Zr_(56)Co_(22)Cu_6Al_(16)合金,与基体合金相似。此外,Zr_(56)Co_(22)Cu_6Al_(16)大块金属玻璃的塑性从基体合金的3.3%显着增加到6%。最后,结合铜和钴的正混合热,讨论合金塑性和GFA的变化。(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08期)
C.E.BORJA,I.A.FIGUEROA,O.LOZADA-FLORES,M.ESTRADA,G.A.LARA-RODRíGUEZ[4](2018)在《ZrCuAlNi系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热学和力学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ZrCuAlNi系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热学和力学性能。运用密实堆积和动态脆性指数模型从理论上确定合金的成分。采用铜模吸铸法在氩气保护下制备圆柱形和圆锥形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圆锥形铸锭以便确定非晶结构。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临界非晶直径为3 mm。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其热行为,加热速率分别为0.5、0.67和0.83 K/s。γ参数、过冷液相区ΔT_x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_(rg)等这些实验所得的参数均表明其具有高的非晶形成能力。非晶成分显示其脆性指数为40。合金的压缩试验采用的应变速率为0.016 s~(-1),得到弹性模量约为83 GPa,总应变约为5%,屈服强度为1.6 GPa,硬度为4 GPa。运用密实堆积和动态脆性指数模拟可以预测ZrCuAlNi系合金的非晶形成成分。(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06期)
李培友,童婷,王永善[5](2017)在《Cu基大块金属玻璃组分设计与热力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元共晶混合"法设计Cu基Cu_(51.31)Ni_(6.48)Ti_(27.77)Zr_(14.44)、Cu_(51.93)Ni_(6.25)Ti_(27)Zr_(14.82)、Cu_(52.55)Ni_6Ti_(26.25)Zr_(15.2)和Cu_(53.17)Ni_(5.76)Ti_(25.49)Zr_(15.58)合金组分,用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备出直径为3 mm的合金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该合金的微结构,采用DSC和DTA测试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富Cu基大块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其临界直径可达3 mm,其过冷液态区ΔT_x最大值和参数γ最大值分别为49 K和0.400。由于4个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差别不大,故表征玻璃形成能力的热力学参数ΔG值也差别不大,且最低的ΔG值对应着具有较好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22期)
肖劲韬[6](2017)在《大块金属玻璃的热膨胀和结构弛豫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60年金属玻璃被首次成功制备以来,其优异的性能一直吸引着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兴趣与关注。由于大块金属玻璃拥有大量的自由体积和长程无序的独特结构,其热膨胀和结构弛豫行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尽管前人对这方面有不少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结论依然缺乏一致性,也很少工作把这两种性质与大块金属玻璃的自由体积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联系起来。因此,大块金属玻璃的热膨胀和结构弛豫行为依然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探究。本工作通过运用热膨胀仪,采用循环加热的方法,对不同成分的大块金属玻璃结构弛豫前后两次升温时的热膨胀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线性膨胀阶段,同一成分的大块金属玻璃发生结构弛豫后的热膨胀系数比结构弛豫前均有所减少,且减少值与材料的原子堆积密度以及密度变化量均呈负相关的关系,表明大块金属玻璃的自由体积含量与其热膨胀行为有密切联系。把样品进行晶化处理后,我们发现尽管同一成分的大块金属玻璃在晶化后密度均有所上升,但晶化前后其线性膨胀阶段的热膨胀系数的变化并无太大的规律,这有可能是材料晶化后不再存在自由体积、产生了晶界以及内部多相膨胀迭加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热膨胀仪对样品进行保温,获得了等温结构弛豫时不同成分大块金属玻璃的长度变化曲线。通过对获得的长度变化曲线进行拟合,我们发现大块金属玻璃进行等温结构弛豫时,在我们的观察时间内样品长度大致符合对数形式减少。通过对拟合得到的曲线结束阶段进行线性拟合,我们得到了大块金属玻璃的准稳态结构弛豫速率并计算了不同成分和状态的大块金属玻璃的结构弛豫激活能。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结构弛豫激活能随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略微有所上升。在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保温温度进行约化后,我们发现不同材料准稳态的结构弛豫速率变化有相同趋势并在数值上几乎相等,表明样品的结构弛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关联。此外,对比铸态和退火态的样品,发现大块金属玻璃在退火后结构弛豫激活能大幅上升。通过测量铸态和退火态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和力学参数,发现退火后样品自由体积减少,而且处于更稳定的状态,表明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相比,自由体积减少和重排可能是影响结构弛豫激活能改变的更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量大块金属玻璃的线性膨胀的热膨胀系数和结构弛豫激活能,进一步地探究了大块金属玻璃热膨胀以及结构弛豫与玻璃化转变温度、自由体积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8-09)
秦雪梅[7](2017)在《Zr(Co,Ni)Al大块金属玻璃力学及晶化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密度的比值。在航空、航天、汽车、竞赛自行车等应用领域,要求其材料兼具重量轻和强度高两种特性。大块金属玻璃(bulkmetallic glass,缩写BMG)的内部原子被“冻结”在液态,其原子结构短/中程有序、长程无序、没有晶界位错等结构上的缺陷,使得BMGs被用作结构和功能材料。如何提高其玻璃形成能力、力学性能(如比强度、塑韧性等)和抗晶化能力成为BMGs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主要探索了化学元素对BMG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Zr_(56)Co_(24)Al_(20)BMG的玻璃形成能力、力学性能以及不同加热速率下的热力学行为。同时还研究分析Ni部分替代Co元素对Zr_(56)Co_(18-x)Ni_xAl_(16)(x=0、2、4和8)体系BMG过冷液相区的热稳定性、玻璃形成能力以及晶化行为的影响。得到如下重要结论:首先通过水冷铜模获得了完全非晶的Zr_(56)Co_(24)Al_(20)合金,铸态Zr_(56)Co_(24)Al_(20)合金试样的屈服强度超过2GPa同时具有超过10%的极限断裂应变;在Zr_(56)Co44-xAlx(x=12、16、20)BMGs中随着Al/Co比值的增加,压缩塑性和比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Zr_(56)Co_(24)Al_(20)金属玻璃的比强度明显高于316L不锈钢,典型的轻合金材料以及Pd基、Cu基、Zr基大块金属玻璃。过冷液相区的热稳定性更好,但随着A1元素的增加,晶化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布更加容易,因此晶化激活能有所下降。压缩后试样外表面形成的大量多重剪切带有效降低了局部能量集中,得到大的压缩塑性;断口上的脉纹花纹的存在证明了非晶合金断裂平面内发生的纯剪切过程。其次,Zr_(56)Co_(18-x)Ni_xAl_(16)(x=0、2、4、8)BMG随Ni含量的增加实现玻璃转化温度先升高再降低,过冷液相区的宽度也出现相同的规律;γ参数也是先下降然后上升,表明Ni含量的变化影响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通过Ni含量的改变可以提高大块金属玻璃的抗晶化能力。(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赵向南[8](2016)在《具有不同玻璃转变温度的大块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块金属玻璃(BMGs)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比如高强度、高硬度、大弹性极限等。然而,同晶体材料相比,人们对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及其内部机制仍然缺乏清楚的认识,急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另外,金属玻璃室温蠕变行为作为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一部分,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工作通过测试具有不同玻璃转变温度的大块金属玻璃的基本参数及其叁点弯曲性能,发现(1-Cg)*Vm能够表征金属玻璃的开放体积量,其与Tf和模量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泊松比v与塑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即一定程度上,v越大,塑性越好。但是并没有发现Cg或者(1-Cg)*Vm与泊松比v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开放体积并不是决定金属玻璃塑性变形能力的唯一因素。另外,通过研究结构弛豫对Zr-Cu-Ni-Al金属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结构弛豫会显着降低金属玻璃的开放体积量(1-Cg)*Vm,导致模量增加,泊松比和塑性显着降低,说明对于同一合金成分的金属玻璃而言,开放体积是对其宏观力学性能具有显着影响。采用球压头纳米压痕的试验技术研究不同体系大块金属玻璃的纳米压痕蠕变行为,探寻金属玻璃的蠕变行为与Tg的紧密相关性。发现(1)在具有不同玻璃转变温度的大块金属玻璃中,金属玻璃的纳米压痕蠕变性能对玻璃转变温度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且εs/Pmax能够很好的描述金属玻璃纳米压痕蠕变性能;Tg越高的金属玻璃,平均接触压力Pm,剪切应变γy和杨氏模量Es越大,WSTZ越高,形核点位密度m越小,增加了STZs激活和协同剪切的难度,导致该成分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2)同一个成分中,随着PI的增加,Pm和γy线性增大,而Es几乎不变,意味着同模量相比,强度和剪应变对微观结构不均匀性更敏感;另外,随着P1的增大,形核点位密度m减小,同时大的剪切应力降低了STZ的激活能垒WSTZ,结果,尽管形核位点密度m减小,但WSTZ的显着降低最终导致形核速率J的增加;同一成分中,不同位置的抗蠕变性能随着P1没有呈现出特定的变化趋势,这是因为随着P1的增加,激活能WSTZ降低,降低局部区域的抗蠕变性能,而形核点位密度m减小,这又会增强该局部区域的抗蠕变性能,这种相互竞争的关系最终导致不同位置的抗蠕变性能无明显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10)
彭盛[9](2016)在《Zr-Cu-(Nb)-Ag-Al-Be大块金属玻璃耐腐蚀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r基金属玻璃具有大的玻璃形成能力、高的热稳定性、高强度和低弹性模量等优异性能。然而其不耐Cl-腐蚀的问题严重制约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提高Zr-Cu-(Nb)-Ag-Al-Be体系大块金属耐Cl-腐蚀能力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Nb对Cu的部分取代降低该体系金属玻璃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极化曲线和浸泡实验表明Nb取代Cu提高材料在0.5M NaCl、0.1 M HCl和0.5 M H2SO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抗Cl-点蚀能力得到显着提高,并对0.5MNaCl钝化。在含Cl-溶液中,Cu优先发生腐蚀溶解,破坏氧化膜,发生点蚀。Nb的加入有效抑制点蚀的形核和Cu的腐蚀溶解。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发现:样品表面Zr、Al、Be富集,Cu、Ag、Nb贫化;空气中自然形成层状结构的氧化膜,最外层为ZrO2、BeO、Al2O3、Cu2O、Ag2O和Nb2O5氧化物,中间层为NbO2、NbO、ZrO和Zr2O氧化物与金属态组元,里层为金属态基体和Zr的低价氧化物;含Nb样品浸泡中形成的钝化膜中含大量氢氧化物,Nb含量比浸泡前的氧化膜高,并且由浸泡前的Nb4+和Nb5+共存变成全部以Nb5+。综上,Nb2O5的存在使含Nb样品的氧化膜比不含Nb样品更致密,有效抑制Cu的溶解和Cl的扩散穿透,明显提高耐Cl-腐蚀性能。(2) Zr-Cu-(Nb)-Ag-Al-Be大块金属玻璃热氧化后:样品表面生成0.3~0.4μm厚的氧化层,层内Al和O富集;含Nb样品点蚀电位和自然腐蚀电位明显增大,不含Nb样品极化曲线却无明显变化;浸泡实验中样品表面的腐蚀坑密度显着降低,腐蚀坑内Cu富集、Zr贫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热氧化后含Nb样品表面含有Nb2O5和更低的Cu含量,而其它元素与不含Nb样品相似。因此,热氧化能更显着地改善含Nb样品耐蚀性能的原因可能是含Nb2O5的氧化膜更加致密,以及该氧化层能更有效阻碍Cl-扩散。(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09)
张小楠,梅显秀,马雪,王友年[10](2015)在《大块金属玻璃Al_(7.5)Cu_(17.8)Ni_(10.7)Zr_(64)的耐Ar~(2+)离子辐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能量为3 Me V的Ar~(12+)离子辐照金属玻璃Al_(7.5)Cu_(17.8)Ni_(10.7)Zr_(64)和金属W,研究了金属玻璃的Ar离子辐照损伤,辐照剂量分别为1×1014,1×1015和1×1016ions/cm~2。XRD分析发现在不同剂量辐照下Al_(7.5)Cu_(17.8)Ni_(10.7)Zr_(64)均保持非晶为主要结构。不同剂量辐照后的金属玻璃样品表面没有明显的辐照损伤,而金属W在剂量为1×016ions/cm2时表面出现大面积不规则的裂纹和孔洞。AFM分析显示Al_(7.5)Cu_(17.8)Ni_(10.7)Zr_(64)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辐照后金属玻璃的表面硬度略有降低,而金属W的硬度有所升高。在低于金属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金属玻璃Al_(7.5)Cu_(17.8)Ni_(10.7)Zr_(64)的耐Ar~(12+)溅射能力好于金属W。(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5年S1期)
大块金属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Zn_(38)Mg_(12)Ca_(32)Yb_(18)大块金属玻璃的在等时和等温状态下的晶化动力学行为。在等时条件下,不同的理论模型来分析特征温度的名义激活能。结果表明,采用Kissinger模型,Flynn-Wall-Ozawa模型和Augis-Bennett模型计算的名义激活能相互吻合。再者,采用Johnson-Mehl-Avrami模型分析了等温过程中晶化转变动力学机。Avrami指数n的分布区间介于3.25到4.12。分析发现,在等温晶化过程中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的激活能比在等时晶化过中采用Kissinger方程的激活能要大,这可能是由于等温退火过程中能垒比等时晶化过程中的要高所引起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块金属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志鹏,王志勇.基于动态叁点弯曲实验的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大块金属玻璃断裂行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乔吉超,Pelletier,Jean-Marc,姚尧,葛渊.Zn_(38)Mg_(12)Ca_(32)Yb_(18)大块金属玻璃的晶化动力学行为(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3].Masoud,MOHAMMADI,RAHVARD,Morteza,TAMIZIFAR,Seyed,Mohammad,Ali,BOUTORABI.具有最优玻璃形成能力的Zr-Co(Cu)-Al大块金属玻璃及其压缩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4].C.E.BORJA,I.A.FIGUEROA,O.LOZADA-FLORES,M.ESTRADA,G.A.LARA-RODRíGUEZ.ZrCuAlNi系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热学和力学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5].李培友,童婷,王永善.Cu基大块金属玻璃组分设计与热力学行为[J].热加工工艺.2017
[6].肖劲韬.大块金属玻璃的热膨胀和结构弛豫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7
[7].秦雪梅.Zr(Co,Ni)Al大块金属玻璃力学及晶化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8].赵向南.具有不同玻璃转变温度的大块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
[9].彭盛.Zr-Cu-(Nb)-Ag-Al-Be大块金属玻璃耐腐蚀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0].张小楠,梅显秀,马雪,王友年.大块金属玻璃Al_(7.5)Cu_(17.8)Ni_(10.7)Zr_(64)的耐Ar~(2+)离子辐照性能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