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身份认同与诗意生存:“外国语学院”的文化诉求

文化意识、身份认同与诗意生存:“外国语学院”的文化诉求

一、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论文文献综述)

孙永兴[1](2021)在《康乾时期落弟士人的生存状态》文中认为康乾盛世时期,大多数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追求最终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但即使不能做官,由于掌握文化知识,他们靠着常规性的坐馆、作幕宾、经营田产、收取润笔费、占卜行医以及非常规的接受馈赠、选取八股文、经商等手段,也可以取得比普通百姓好得多的生活境遇。"惟有读书高"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能够出仕为官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社会中士人处于"普遍贫困"中的"相对贫困"状态,人们在下意识中把其他群体的贫困附会在他们身上;士人本有条件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其醉心科举而放弃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士人的相对贫困还与其自身特有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士人穷困潦倒的形象产生,与士人本身掌握知识并进行传播的便利有关,这正是传统社会士人享有话语权的体现。士人能够获得这样的生活状态,深层的原因是,士人阶层是传统社会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较大的制度空间。

袁鸣霞[2](2016)在《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人小说,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商伟的《礼与十八世纪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Rulin Waishi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是近年来《儒林外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商伟综合运用考据、文本细读、中西文化比较等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儒林外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和启发。商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国内学者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故本论文将对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笔者主要分四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研究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及其对小说人物和情节设置的影响,并从版本角度探讨了小说末回的存留问题:探讨《儒林外史》作为文人章回小说的代表,在当时白话小说史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商伟看来《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小说不仅是时代的反映,更是参与了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在当时思想文化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二部分商伟认为吴敬梓不仅对正史的叙述形态进行了颠覆,同时也对当时小说的叙述形式进行了创新,在充满质疑的叙述中融入了诗意和儒家理想,体现了作者的苦心孤诣。第三部分讨论作者在当时思潮影响下,在小说中围绕礼仪世界提出了哪些思考,评析作者所提出的思考之意义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商伟立足于十八世纪的礼仪主义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二元礼和苦行礼的概念来解读小说,认为小说既受到礼仪主义的影响,又对其提出了质疑。商伟通过其深入分析,表明在尚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吴敬梓思考的深刻,他对社会的思考已超越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对当时的文化转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四部分总结评析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的特色,探索《儒林外史》研究的新趋势。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概括商伟的研究价值,为国内外《儒林外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启示。

冯明涛[3](2013)在《论《儒林外史》中的伦理思想》文中研究说明《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感怀之作。本论文探讨的是小说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特征。除去前言和结语,本论文共四章,每章两小节。第一章论述了《儒林外史》中“忠”的思想。第一节结合小说文本论述了真隐士和假隐士的忠与不忠的行为。第二节论述了小说中出仕之人忠与不忠的行为。最后,论述了忠在小说中的特征。第二章论述了《儒林外史》中“孝”的思想。第一节结合小说文本论述了人物真正的孝行。第二节论述了小说中不孝和卖孝的行为。最后,论述了孝在小说中的特征。第三章论述了《儒林外史》中“节”的思想。第一节结合小说文本论述了守节之女的行为。第二节论述了小说中不守节之女的行为。最后,论述了节在小说中的特征。第四章论述了《儒林外史》中“义”的思想。第一节结合小说文本论述了真正的义气义行。第二节论述了小说中人物不义的行为。最后,论述了义在小说中的特征。

邓秋颖[4](2013)在《《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林外史》凭借其高超的讽刺手法、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深刻的文化意蕴,奠定了它在讽刺小说史上至高地位,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谴责小说的发展,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作品描摹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但与其它世态人情小说不同的是:作者对文化内涵丰富但程序规范繁杂的、难以受到其它小说作者青睐的祭祀礼仪投入了大量心血。这不仅是作者对所处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更是对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孜孜追求的体现。论文《<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研究》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进而对作品中祭祀礼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儒林外史》中所表现的各类祭祀礼仪,并分析其内容上的详略特点;第二章主要是从作品的情节结构、艺术技巧、人物塑造以及气氛营造五个方面对祭祀礼仪情节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通过翻阅地方史志对作品祭祀礼仪之祭祀对象、参祭群体的现实依据进行探索;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祭祀礼仪的深层意蕴,并进一步探讨祭祀礼仪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蕴。

慈云双[5](2007)在《《儒林外史》之饮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儒林外史》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忠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尤其在“康乾盛世”期间中下层普通人群的饮食活动。本论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饮食事象比较全面的考述,阐发《儒林外史》中的饮食文化思想。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综述迄今为止国内外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概况,简介本论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全面考察《儒林外史》中饮食的地域性与层次性,指出其重在记述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成熟时期区域饮食交融的特点;说明《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中下层人群的饮食活动,饮食层具有模糊化的倾向及其并不必然等同于封建社会人物的阶层。第三章钩稽考释《儒林外史》中叙写的多样饮食原料与饮食品种,阐明复杂繁富的饮食加工方法和流传情况,简析各种饮食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的原因。第四章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儒林外史》中的大量饮食民俗,结合吴敬梓的思想构成揭示民俗活动中的饮食行为所反映的富有传统色彩的饮食思想:遵循孔孟食道,重视食礼,强调精洁的饮食品位。结语简单探讨了古代小说多描述饮食生活的文化生成原因,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

阿运锋[6](2006)在《近两年来清代文学研究现状综述》文中认为

胡发贵[7](2004)在《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部文人小说 ,《儒林外史》针砭了文人丑陋的一面 ,但其作者对读书人还是抱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希望将文人的使命、尊严、活法留住人间。这是他的苦心 ,也是这部讽刺小说所隐含的文化诉求。

二、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1)康乾时期落弟士人的生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士人的治生手段
    (一)常规性治生手段
        1.坐馆
        2.作幕宾
        3.占卜、行医
        4.润笔费
        5.经营田产
    (二)非常规治生手段
        1.经商
        2.接受馈赠与打秋风
        3.评选八股文章
二、士人的生存状态——以日常生活为中心
    (一)白银的购买力
    (二)士人的生活状况
        1.衣饰和饮食
        2.以婚礼为代表的礼仪性消费
三、比较视野下的士人生存状态
    (一)与普通官员收入的比较
    (二)与农民、手工业者等普通劳动者的比较
四、明清时期士人的经济状态:普遍贫困中的相对贫困
五、余 论

(2)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儒林外史》国内研究概述
    第二节 《儒林外史》境外研究概述
    第三节 商伟的学术研究经历和成果价值
    第四节 本文选题、研究思路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儒林外史》的作者、版本与文人小说
    第一节 吴敬梓生平交往与小说情节、人物之关系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版本与末回“伪作”问题
    第三节 作为文人小说的《儒林外史》
        一、 文人小说的产生、特点与发展
        二、 文人小说对十八世纪文化转折的意义
        三、 《儒林外史》作为文人小说的价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林外史》叙述方式的创新
    第一节 不同于正史的叙述形态
        一、 对史传模式的继承
        二、 对史传模式的创新
    第二节 不同于传统章回小说的叙述创新
        一、 结构上的创新
        二、 叙述者的创新
        三、 对经典文本的戏仿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反讽性
        一、 反讽与道德想象
        二、 反讽与诗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儒林外史》对儒礼困境的反映与思考
    第一节 《儒林外史》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 颜李学派的形成及其学说
        二、 《儒林外史》与颜李学派
    第二节 《儒林外史》折射的儒礼困境
    第三节 《儒林外史》对儒礼的反思与重构
        一、 儒礼实践的困局
        二、 精英文化的救赎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
    二、 《儒林外史》研究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3)论《儒林外史》中的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山林与庙堂间徘徊——论《儒林外史》之忠
    第一节 山林之信念——忠与隐
    第二节 庙堂之游戏——忠与仕
第二章 温情与表演的流露——论《儒林外史》之孝
    第一节 默默有温情——孝与真
    第二节 卖孝以成名——孝与伪
第三章 毁灭与撕破的价值——论《儒林外史》之节
    第一节 无益的毁灭——节与名
    第二节 滑稽的撕破——节与实
第四章 为人与为己的义气——论《儒林外史》之义
    第一节 流水绕高山——义与信
    第二节 蒹葭倚玉树——义与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
    第一节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梳理
    第二节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特点
第二章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巧妙配合情节结构
    第二节 灵活运用叙事技巧
    第三节 精心塑造人物形象
    第四节 合理营造悲喜氛围
第三章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对祭祀对象的描写
    第二节 对参祭者的描写
第四章 《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尖锐的讽刺
    第二节 深深的惋惜
    第三节 崇高的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儒林外史》之饮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儒林外史》饮食的区域性与层次性
    2.1 《儒林外史》中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2.1.1 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
        2.1.2 东南地区的饮食
        2.1.3 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
        2.1.4 《儒林外史》中饮食地域性的特点
    2.2 《儒林外史》中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第三章 《儒林外史》中的饮食考释
    3.1 正食
    3.2 辅食
    3.3 羹汤
    3.4 饮品
    3.5 饮食品种与烹制特色
    3.6 《儒林外史》中饮食的当代存现
第四章 《儒林外史》中的饮食习俗与饮食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1 饮食习俗
    4.2 饮食思想
    4.3 《儒林外史》中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6)近两年来清代文学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研究
    1.《红楼梦》研究
    2.《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研究
    3.李渔及才子佳人小说研究
二、清代诗词研究
    1.清诗
    2.清词
三、文献资料考证及其他
四、文论、诗论研究

(7)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四、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康乾时期落弟士人的生存状态[J]. 孙永兴.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21(01)
  • [2]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D]. 袁鸣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3]论《儒林外史》中的伦理思想[D]. 冯明涛. 安徽大学, 2013(11)
  • [4]《儒林外史》祭祀礼仪研究[D]. 邓秋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5]《儒林外史》之饮食文化研究[D]. 慈云双. 江南大学, 2007(04)
  • [6]近两年来清代文学研究现状综述[J]. 阿运锋. 社会科学评论, 2006(04)
  • [7]文化自觉、身份体认、诗意生存 《儒林外史》的文化诉求[J]. 胡发贵.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4)

标签:;  ;  ;  ;  ;  

文化意识、身份认同与诗意生存:“外国语学院”的文化诉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