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刍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贺彩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71140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62-01

一、面向全体分类要求。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在课堂练习当中,要加大训练的份量。大体讲,练习题一般分为基础练习题,如教材后的“做一做”,可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去讲和做;变式练习题,如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去讲和做;综合练习题,如教材中带星号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讲和做。这样,全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创造条件?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上讲台讲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教法。学生在讲题过程中,教师认真听讲,及时有效地提出意见。例如:我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时,在讲完“长方体的认识”后,布置的作业是预习“正方体的认识”并为下一节讲课做好准备(包括学具)。这节课开始,同学们争着讲题。我先叫了一位中等生,这位学生手里拿着自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接着引导学生向他提出不懂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都积极思考,都想问一个问题难住他,后来有几位学生问了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做了解答,而且讲解的很清楚;最后,我让没有机会上讲台的学生在他们小组进行讲解。这节课大家学习气氛特别浓,一堂课自始至终学生都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各有所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保证。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才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用微笑的形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给予教师以积极主动反馈。这样,能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学困生能消除畏惧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把竞争带进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把鼓励带进课堂,学习成功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们积极推行运用鼓励评语,激励学生进步的教育思想。课堂上对学生任何学习行为都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好”、“对”、“不要着急”、“慢慢说”、“有进步”、“真了不起”……作业批改写激励性评语,课余时间完成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课堂上全班通告表扬鼓励。

三、灵活驾驭教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设计教案,组织练习等。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教学方法,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一旦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取得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抓关键,突出重点,把学生始终摆在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讲好题的训练中判断题是最有效的训练题型之一。让学生讲,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判断题的训练来达到此目的。例如:让学生判断“2是最小的自然数”,学生会说:“错,0是最小的自然数,2不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这样说:“因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不是2,所以2是最小的自然数是错误的”。或者说:“虽然2是自然数,但是最小的自然数是0而不是2,因此2是最小的自然数是错误的”。这样在讲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的穿插了关联词语的训练,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另外,要做好“三习”结合,也就是课前预习(感知)→课堂练习(理解、讲题)→课后复习(拓展、编题)。首先在上课之前,先要求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会对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形成质疑。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就会全身贯注地去听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也为上课学生提问做了铺垫。在课堂练习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讲题并接受老师辅导,使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课后复习与作业当中,更要为部分好的学生设置编题的机会,通过编题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加以拓展,学以致用。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而每一个学生既是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的潜能和才华,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准确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培养出“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标签:;  ;  ;  

刍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