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产后缺乳52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产后缺乳52例临床观察

汪玉珍王翠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产后缺乳临床较普遍,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52例总有效率98.08%。

【关键词】产后缺乳辨证治疗中医催乳

【中图分类号】R2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30-01

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行”[1]。本病多发生在产后2~10d,本病的特点是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育婴儿的需要。正常产妇,新产后数小时即可哺乳,但是产后缺乳现象仍较普遍,多分为气血虚弱型、肝气郁滞型。西医对本病无有效治疗,祖国医学采用辨证治疗常取得明显疗效。笔者临床中对52例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全部病例来自产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并均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及结核、肝炎病史者。且均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诊断标准。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的2天。年龄22-38岁,剖宫产38例,顺产14例,自诉者12例,代诉者40例。

2治疗方法

52例患者均采用自拟催乳汤治疗并根据不同症状临证加减。催乳方:党参20g、当归15g、黄芪50g、川芎15g、熟地黄15g、白芷5g、白芍20g、王不留行15g、穿山甲5g(先煎)等。肝郁乳胀痛、乳汁稠者加柴胡10g、青皮10g﹑枳壳10g﹑橘络15g;纳差便溏、乳汁清稀加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失血过多者加大当归、芍药用量;汗出过多者加防风10g、白术10g、五味子15g;形体肥胖﹑痰湿壅盛者加陈皮15g﹑半夏10g﹑瓜蒌15g;伴恶露量多加益母草10g、枳壳15g;伴身痛腰痛加桂枝15g、桑枝15g、杜仲15g﹑狗脊20g﹑川断15g;伴便秘加炒草决明20g,玄参10g、生地黄15g﹑肉苁蓉20g;伴心烦失眠加黄连5g﹑莲子心10g﹑夜交藤3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口服,6剂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临床治愈:用药后乳汁如泉涌,有下奶感觉,喂哺后宝宝满足,喂后可安静入睡2~3h;显效:用药后乳房饱满,有乳汁分泌,喂哺后宝宝基本满足,喂后可安静入睡1~2h;有效:用药后有乳汁分泌,吸吮后增多,喂哺有时有哭闹;无效:症状无改变或乳房仍松软或硬结,无乳汁分泌,不能满足宝宝喂哺,喂哺时常常哭闹,吸吮后不能安静入睡,需人工喂养。

4治疗结果

52例中服用1疗程者32例,2疗程者20例。临床治愈32例,占62.54%,显效13例,占25%,有效6例,占11.54%,无效1例,占1.92%,总有效率达98.08%。

5病例举例

孙某,28岁,公司职员。2011-3-25因“产后乳汁量少5天”就诊。该患于2011-3-18剖宫产一男婴,产后7天乳汁量少质稀。诊见:乳房柔软,纳差,面色无华,阴道少量流血,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气血亏虚,乳汁化源不足。治则:补气养血,佐以通乳,方药:党参20g黄芪50g当归15g川芎15g熟地黄15g白芍20g白芷5g漏芦25g王不留行15g白术15g茯苓15g,3剂。用纱布包好加3个猪蹄微火煲汤,炖好后去浮油药渣,吃肉喝汤。5日后复诊乳汁渐多,食欲改善。原方继服3剂,患者诸症痊愈,乳汁充足。

6讨论

妇人以血为本,妊娠时气血下注以养胎,分娩后气血上行以化乳。因此缺乳者,多由气血虚弱、乳络不通所致。乳汁为血所化生,而赖气的运行。妇人平素气血虚弱,复因分娩过程耗气太过,失血过多,或脾胃功能虚弱者,气血生化无源,冲任气血一时补充不及,乳汁化生乏源,而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乳无汁候: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既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故无乳汁也。”《傅青主女科》:“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者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故气血虚弱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此外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肝藏血,主疏泄,乳房、胁肋为肝经所布,故乳汁分泌跟肝气的疏泄有关。因此催乳方宗李东垣《兰室秘藏》当归补血汤之方基础上合四物汤治以补气养血,佐以疏肝通络下乳之品:青皮、柴胡、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等。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资生血之源,益气而生乳;当归养血活血,益气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党参益气生津养血,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功;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四物补血和血。《蒲辅周医疗经验》云:“白芷祛风为主,并能下乳”。因白芷入胃经,为阳明经要药,既兼顾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可通畅阳明经经气,通经下乳,故不论虚实皆可用之[3]。穿山甲咸,微寒,王不留行苦,平,两者均归肝、胃经,活血走窜,擅长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要药。《本草纲目》:“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疡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谚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漏芦味苦降泻,有良好的通经下乳之功。通草入胃经,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路路通疏肝气而通经脉,下乳汁。猪蹄补气血,养虚羸。《本草图经》中载猪蹄“行妇人乳脉,滑肌肤,去寒热。”综观全方重在补益气血,佐以通络下乳。寓通于补,通在其中,补而不腻。诸药合用生化有源,补气生血,通络下乳。药证合拍,故能尽受其效。

参考文献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4.

[3]蔡平平、张萌、仇华等、白芷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2003、31(2);18-19.

标签:;  ;  ;  

中药治疗产后缺乳52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