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41断块边底水稠油油藏油井出水判别方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立春[1](2020)在《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开采到达中后期,辽河油田如何持续保持稳产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辽河油田具有较大规模的难采储量,故对于此部分储量的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要且迫切。如何突破难采储量开采的理论瓶颈,解决对储层内剩余油分布了解不清问题以及剩余油难动用问题,对辽河油田未来实现持续稳产有着重要意义。LJB油田地处辽河盆地,本课题以LJB油田内的香1、香2区块为例进行研究。对上述两区块的开发效果进行分析,仔细论述了各自的开发历程和发展现状,提出了香1、香2块目前各自存在的问题:香1块出现了注汽困难,可采储量不足和水侵严重等问题;香2块目前油层压力低,套管存在不同程度损坏以及水侵严重。由此可见,水侵严重是两区块内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因此仔细分析了两区块的水侵状况并分别给出了适合两区块的开发调整方案。香1块实施边部水平井蒸汽吞吐,中部直井加水平井SAGD,水侵锥间带下层水平井蒸汽吞吐三个试验方案;香2块实施主体部位水平井蒸汽吞吐实验以及边部薄油层水平井挖潜试验方案。取试验井的生产数据分析,发现仅除一口因地质条件未实现有效增产的井外,其余试验井的生产效果均能够达到预期,而且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未来香1块的可采储量将提高6.623×104 t左右,香2块可采储量将提高1.76×105左右。总体上看,本次课题提出的开发调整方案是可行的,有效地解决了香1、香2块目前面临的问题,为辽河油田进一步实现高产稳产拓宽了思路。
杨梦露[2](2019)在《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吞吐是一种用于开发稠油油藏的成熟采油工艺,其主要机理是蒸汽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作用,此外,还能起到改善油相渗透率、使岩石和原油受热膨胀、溶剂抽提的作用,且回采时注入储层的蒸汽具有一定驱动作用,能起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本文首先通过对KMK油藏蒸汽吞吐生产动态的分析,将KMK油藏的45口直井和126口水平井各周期的典型生产模式划分为:高含水低产油、低含水高产油、波动含水高产油和波动含水低产油四种模式,并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生产模式的变化规律。其次,对采用氮气泡沫凝胶调剖的井进行了生产效果评价,得出结论氮气泡沫凝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改善直井的蒸汽吞吐效果。然后,通过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总结与对比,构建出一套蒸汽吞吐热采井产出水来源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KMK油藏产出水、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离子浓度、总矿化度、p H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判别主因子计算式,计算得出各井对应的判别主因子的值,进而计算出产出水中地层水和注入水的权重系数;同时,对各井回采水率的值进行正态分布处理,进一步划分出地层水中的边底水、层间水组成。最后,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筛选并得到了不同生产模式的井位分布图和产出水来源的井位分布图。论文研究成果对于KMK稠油油藏亟需改善产液剖面、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给其他同样处于蒸汽吞吐高轮次的稠油油藏提供一种新的增产方法,为蒸汽吞吐热采井的产出水来源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李枞[3](2018)在《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许多稠油油藏边底水发育,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容易发生边底水侵入,造成油井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由于稠油粘度大,油水流度比低,水侵较稀油油藏更为明显。采用蒸汽吞吐等热采技术强化采油时,由于采油速度快,水侵进一步加剧,蒸汽吞吐井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因水侵程度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因此,边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时需要根据油水关系来优化注采参数并制定相应的开采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孤岛油田和单家寺油田等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水侵特征、生产动态及水侵对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基于边底水稠油油藏的渗流特征计算,研究了边底水稠油的水侵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边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距边水距离、地层倾角、井距等因素对边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和水侵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蒸汽吞吐后进行蒸汽驱、氮气驱、油井转注等不同方式的开发效果,明确了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的合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后边底水侵入加剧,应采用水平井开发,靠近边底水的一线井采用提高排液量和注氮等措施。油井部署时优化油井距边底水距离。油井开采时应控制合理的采液速度。基于实际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水平井、一线井采用提高排液量和注氮及控制采液速度等措施的采收率较常规蒸汽吞吐可提高采收率5%9%。
祁鹏[4](2018)在《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水窜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水平井蒸汽吞吐是开发稠油油藏的有效手段,然而底水的存在会导致水平井过早水淹、油藏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因此研究稠油油藏注汽吞吐过程中底水水窜的识别特征,分析水窜波及范围和水窜强弱程度的影响因素,优化底水水窜治理措施对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场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相渗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分析线性水淹,点状局部水淹及多点水淹见水方式下的含水率及水油比变化规律,可用来识别现场的水窜模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数值实验,分析了水窜波及范围和水窜强度的影响因素。基于蒸汽吞吐的特点和底水的渗流规律,建立耦合数学模型预测开发过程中的水平井见水时间,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对氮气抑水和氮气泡沫抑水措施进行参数优化,为现场治理水窜提供指导。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油藏的水窜规律,点状见水方式下含水率在各吞吐周期的稳产阶段呈缓慢增加趋势。线性见水方式下的含水率在极短时间内增大到较高水平并保持平稳。多点见水方式下含水率以较大的速度增加,后增长速度逐渐变小;底水波及范围研究表明,物性的非均质性和避水高度对底水波及范围较大;水窜强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质因素中纵向渗透率及水体大小对水窜强弱程度影响最大;注采参数中对底水窜流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注汽强度和排液量。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可用来快速预测现场水平井见水时间。按照优化的抑水方案,现场的水淹井周期采油量得到显着的改善。
刘佳鹏[5](2018)在《锦91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后期水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锦91块为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于1984年投入开发,截止到目前,平均吞吐17.2个周期,已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生产效果越来越差,周期油汽比为0.19,平均单井日产油1.2t/d,已接近蒸汽吞吐经济极限水平,吞吐方式即将废弃,亟待转换开发方式。锦91块于I组蒸汽驱先导试验区于2008年5月底开始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因此准备在锦91块规模实施。但由于该块油藏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多年的吞吐降压开采,区块平面及纵向水侵严重,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给规模蒸汽驱驱替层位、井网设计带来困难。为此开展“锦91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后期水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以便为目标油藏后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使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锦91块于I组83m、118m、167m等不同井距吞吐周期开发特点,包括不同井距周期产油量变化规律、周期油汽比的变化规律、周期回采水率变化规律、周期生产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块的水侵构造位置、渗透率方向性、注采比、投产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平面及纵向水侵特点及规律研究;研究确定了于I油组各小层的平面、纵向动用情况,分析了油藏地质因素、热采工艺、井网部署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及于I油组各小层开发潜力区分析。结合以上研究内容,为该块后续进行蒸汽驱规模实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梦野[6](2017)在《辽河油田冷41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文中认为冷41块是一个巨厚块状边底水特-超稠油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冷东断裂背斜带的中北部,东临中央凸起,西部为冷西,北部为冷42断块区,南部为冷115断块。断块构造面积9.7k㎡。主要目的层为S32段油层,探明含油面积为2.3k㎡,2004年复算石油地质储量为2189×104t。随着产能建设及区块整体开发的逐年进行,主体部位油藏压力大幅度降低,油藏底水的锥进影响开发效果、区块的产能接替方式不明确等多种开发矛盾,给该块的整体开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明确产能接替方式,加快区块开发方式转换,提高采收率,实现区块稳产。本次研究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从开发效果、剩余油分布入手,综合运用储层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冷41块S32油藏展开综合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及目前热采稠油的注采工艺技术,编制该区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验证蒸汽驱技术在该区块应用的可行性。先导试验的成功与否是该区块未来扩大试验以及规模转驱的关键,这对该区块的长期稳产,提高区块采收率,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王善善[7](2016)在《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水侵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稠油资源是重要的能源补充,其开发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边底水稠油油藏在稠油油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开发边底水稠油油藏过程中,边底水的侵入为油藏开发提供了能量补充,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KLMY油田九4+5区块的水侵问题展开研究。KLMY油田九4+5区属于稠油油藏,该区块与边水接触且含有底水,底水体积较大,自投产以来,含水率逐年上升,吞吐开发效果变差。首先结合研究区块的开发动态,采用回采水率和WOR判别方法判断油井的出水情况,研究出水来源和影响地层水侵入油层的主要因素。其次,结合该区块的生产动态数据,采用物质平衡方法结合非稳态水侵法以及亏空体积法计算得到该区块的水侵量,并且结合数值模拟,对油藏水侵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hatas对水体的形态有限制,而研究区块含有底水也与边水有接触,所以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最终确定不考虑水体大小和形态的亏空体积法计算得到的水侵量更符合该区块的水侵情况。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底水侵入的主控因素以及该区块重新投入开发的方案进行了论证研究。结合正交试验原理,设计8个因素4个水平的32个正交试验方案,以见水时间为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研究改变8个因素的水平对底水侵入的影响显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底水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时,注汽量和采液量对底水侵入的影响显着,注汽量越大见水时间越长,采液量越小见水时间越长。结合水侵影响因素及95337井组生产情况设计开发方案,研究发现,由于95337井组水体较强,水侵现象严重,所以基础井网效果较好。并且根据开发方案的生产情况,论证了上返开发的可行性。
张立婷[8](2016)在《边底水稠油油藏(锦91块)水侵规律及热采方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边底水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较快,水侵现象比较明显,水侵后油井见水,吞吐效果变差,开发方式亟待转换。本文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特征,以锦91块为例,依据现有的地质认识,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价此类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的开发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其水侵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此类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的热采方式优化研究,对油田转换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锦91块为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储层物性良好,砂体大规模发育,属于高孔高渗储层。(2)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利用现场动态资料和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边底水稠油油藏(锦91块)蒸汽吞吐周期内和周期间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油藏压力与水侵速度相互影响变化规律,并对其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3)水侵规律研究。研究确定了区块的水侵方式和类型,计算得到了全区单井回采水率和单井水侵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并结合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研究确定了各水侵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4)热采开发方式和井网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优选出了适合此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方式和两种最佳蒸汽吞吐转蒸汽驱井网。(5)蒸汽驱注采参数影响规律研究及优化设计。对优选井网的蒸汽驱注采参数进行影响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两种优选井网的最优注采参数。
赵广大[9](2015)在《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蒸汽驱是稠油油藏开发的主要方式,其核心是提高注采井间的油层温度场。随着汽驱开发的深入,液相前缘波及范围逐渐扩大,井组间热流体由于渗流环境的不同极易发生不均匀突进发生汽窜现象,汽窜发生后生产井一般采用减小排量、提高动液面高度等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可对汽窜起到缓解的作用,但会造成井组单元注入的蒸汽越过该生产井,外溢至邻近的井组或试验区块,从而造成井组注采关系失调、蒸汽热量的浪费和井组原油储量的外溢。基于上述问题论文在原开发井网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布井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井组注入单元注气过程外溢至邻近的井组或试验区块的蒸汽,提高稠油开发经济效益。论文以辽河油田锦91区块稠油油藏为研究背景,该区块于2008年6月在锦91断块西北部于I组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经历3个月的热连通阶段,在2008年9月试验区内部采油井逐渐受效达到汽驱高峰期,高产期试验区为了扩大蒸汽波及范围,采用反九点法高注气强度开发4年,造成了部分井组出现了蒸汽能量外溢的情况。2012年6月试验区块进入汽驱后期开发阶段减小注汽量,但是蒸汽外溢能量区域还是不断扩大,至今蒸汽波及范围已达到167m。以上问题说明试验区块反九点井网采注比偏低、汽窜现象严重、油汽比低于经济开发极限,认为先导试验区块,在蒸汽开发末期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转变开发方式,在即将扩大开发的试验区采用合理的井网布置,延长区块生产时间。针对先导试验区蒸汽驱反九点开发井网井组能量外溢、汽窜等问题,论文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对锦91断块于楼油层进行精细地质建模,利用稠油CMG数值模拟软件对区块进行生产历史拟合。针对试验区块存在的问题,以反九点法井网为基础创新提出了反九点抽稀、小回字形和大回字形井网调整模式。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反九点、反九点抽稀、小回字形和大回字形井网进行优选对比,得出小回字形井网可以通过内线井和外线井的调整,适当的降低采油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采注比,可以控制井网蒸汽扩散的方向及速度。认为较符合扩大蒸汽驱生产要求,利用创新的蒸汽驱物理实验模拟方法,针对小回字形井网的注采参数及开发方案进行优化和验证,最终得出采用小回字形井网,间歇性开关内线井的开发方案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可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采出程度和较低的采油速度。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油田现场解决注入单元注气过程蒸汽外溢问题的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为锦91块蒸汽驱扩大试验的成功和创新井网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李莉[10](2013)在《重水淹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锦45块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目前地层压力仅为2.91MPa,重水淹区单井平均日产油仅为1.0t/d,含水92.8%,回采水率高达200%,采油速度0.51%,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92.6%。重水淹区剩余油难以依靠蒸汽吞吐方式继续挖潜,转换开发方式迫在眉睫。重水淹区转蒸汽驱开发存在较大技术风险,推动边底水油藏蒸汽驱开发仍存在一定困难,需深入认识边水在油层的侵入特征,掌握边水入侵控制要素,合理有效规避汽驱开发风险,以确定水淹层蒸汽驱是否可行。本文首先进行重水淹区蒸汽驱数值模拟,再进行水侵制约要素可视化物模研究,数模与物模相结合,分析重水淹区蒸汽驱是否可行。利用Petrel软件建立两个试验井组的精细地质模型,利用CMG软件进行1985年1月1日到2011年9月1日期间的蒸汽吞吐开发历史拟合,在注采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蒸汽驱5年预测。模拟预测过程中,在模型周围设置了庞大的边底水水体。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侵规律以底水锥进为主,边水并非大面积侵入,通过管外窜槽形成的水淹情况严重;油层除于I35层和于I36层基本形成热联通,油层剩余油饱和度仍有45%,地层压力为2.91MPa;蒸汽驱注汽井连续注汽使地层压力的增加,可抑制水侵速度;重水淹区蒸汽驱可提高采出程度,历时五年,累积采出程度7.74%。开展物模实验,掌握水侵控制要素,正确解释油层水侵特征;进行水侵控制要素敏感性分析研究,提出控制边底水的保障技术。实验分析地层的非均质性、温度、压力、边水距离等对边底水水侵的敏感性。采用均质岩心模型,温度为45℃情况下,压差分别设置为0.035MPa、0.045MPa、0.055MPa;采用非均质岩心模型,温度为45℃情况下,压差分别设置为0.04MPa、0.06MPa、0.08MPa;采用均质岩心模型,压差为0.055MPa情况下,温度分别设置为45℃、60℃、75℃。将饱和充分的岩心模型进行水驱油实验,分别计量每口井的出液、出油和出水量。拟合瞬时水侵量和压差及温度的函数关系式。水侵可视化实验研究均在实验温度45℃条件下进行,采用均质岩心模型,饱和油温度80℃,压差分别设置为0.10、0.12、0.14MPa;采用非均质岩心模型,压差分别设置为0.10、0.12、0.14MPa。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不同时期的水侵图片,分析边水水侵规律,建立不同压差下瞬时水侵量及累积水侵量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室内实验对井网部署中各井的产液分析,距离边水近的井受边水影响最大;与边水距离相等的两口井,产液量相差较大,不同压差下规律截然不同。可以说明,边水并非均匀侵入,而是具有各自的水侵通道且水侵通道的形成及扩大规律不尽相同;不同压差下,瞬时水侵量均表现为线性增加规律,通过拟合分析,瞬时水侵量与压差为指数函数关系。边水沿着高渗层侵入到生产井井底,在压差的作用下锥进至生产井。而距边水相等的两口井的产液不同,同样可以说明边水并非均匀侵入。通过综合分析,压差越大,区块内生产井的见水时间越提前;瞬时水侵量与时间为线性关系,温度越高,区块内各井见水的时间反而延后。通过水侵可视实验研究发现:当边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油层孔隙系统时,首先与束缚水混合,对于稠油,由于油水粘度差大,进入油层孔隙系统的水,一方面通过被束缚水占据的小孔隙流动,并首先进入较小的孔隙,然后再扩大到较大的孔隙;另一方面沿着被油饱和的较大孔隙壁上的水膜楔入,随着进入水量的增加边水前缘逐渐向前推进,水侵进一步加剧,水线一旦突破,水侵量会持续增加,后期趋于稳定。水侵规律分为三个阶段:水侵连通阶段、水侵阶段及水侵稳定阶段。综上,重水淹区由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完善区块注采关系,地层能量可以得到及时补充,延缓边水推进速度,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中部转驱、边部排水、可有效控制水侵。进行水淹规律的整体分析,确定水侵方向、水淹程度,指定水侵控制措施,合理有效规避汽驱开发风险。主要是一线水淹井作为重点实施对象,二线水淹井作为辅助实施对象,实现“一线排水、二线求产”的目的。故辽河油田锦45稠油重水淹实验区转蒸汽驱开发可行。
二、冷41断块边底水稠油油藏油井出水判别方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41断块边底水稠油油藏油井出水判别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油藏构造概述 |
1.1 香东背斜断裂带构造特征简述 |
1.2 香1、香2块构造特征 |
1.2.1 断裂系统 |
1.2.2 构造形态 |
1.3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
1.3.1 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
1.3.2 储层砂体发育特征及非均质性 |
1.3.3 储层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开发效果分析 |
2.1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2.1.1 香1块开发历程 |
2.1.2 香2块开发历程 |
2.1.3 香1和香2块开发现状 |
2.2 开发特点及规律 |
2.2.1 香1块开发效果分析 |
2.2.2 香2块开发效果分析 |
2.2.3 香1、香2块生产效果对比分析 |
2.3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第三章 油层水淹特征研究 |
3.1 水侵研究 |
3.1.1 判别出水井 |
3.1.2 出水原因分析 |
3.1.3 香2块水侵形态及规律 |
3.2 剩余油分布形态和油藏的潜力方向 |
第四章 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
4.1 香1块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
4.2 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
4.2.1 井区加密井实施效果 |
4.2.2 边部水平井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出水来源判别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注氮气泡沫控水增油研究现状 |
1.2.3 氮气泡沫凝胶的调堵机理研究 |
1.2.4 小结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KMK油藏生产动态分析 |
2.1 KMK油藏地质与油藏特征 |
2.2 不同井型的生产特征分析 |
2.2.1 典型直井生产特征 |
2.2.2 典型水平井生产特征 |
2.3 典型生产模式划分 |
2.3.1 直井生产模式划分 |
2.3.2 水平井生产模式划分 |
2.3.3 典型生产模式分析 |
2.4 调剖井生产效果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KMK热采井产出水来源分析方法研究 |
3.1 水源分析方法及原理介绍 |
3.1.1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 |
3.1.2 SPSS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原理及流程 |
3.2 产出水来源的分析方法及流程 |
3.3 产出水来源的分析方法建立 |
3.3.1 产出水来源分析 |
3.3.2 地层水来源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
4.1 典型区块概况及参数 |
4.2 不同生产模式的井位分布 |
4.3 产出水来源的井位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KMK油藏热采井产出水判别数据 |
致谢 |
(3)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
2.1 孤岛油田 |
2.1.1 地质概况 |
2.1.2 水侵特征 |
2.1.3 开发概况 |
2.2 单2断块沙三段4砂体 |
2.2.1 地质概况 |
2.2.2 蒸汽吞吐开采效果 |
2.2.3 开采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藏特征与流体特征分析 |
3.1 边水稠油油藏的水侵特征分析 |
3.1.1 边水侵入地层形态分析 |
3.1.2 典型边水油藏模型分析 |
3.1.3 边水油藏模型的数值计算 |
3.2 底水稠油油藏的水侵特征分析 |
3.2.1 水锥的形成与产生机理分析 |
3.2.2 底水锥进稳定生产的条件 |
3.2.3 影响底水油藏最大定液量的几个因素 |
3.3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效果 |
3.3.1 油藏地质构造因素 |
3.3.2 油藏中油相和水相流体的特征 |
3.3.3 开发措施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底水影响因素的数模分析 |
4.1 流体特征影响因素 |
4.1.1 水体大小 |
4.1.2 水体位置 |
4.1.3 油水粘度比 |
4.2 开发措施影响因素 |
4.2.1 距水体距离 |
4.2.2 井距 |
4.2.3 定液量影响 |
4.3 地质影响因素 |
4.3.1 地层倾角 |
4.3.2 垂直渗透率级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模式优化 |
5.1 冷采+蒸汽吞吐 |
5.2 蒸汽吞吐+氮气驱 |
5.3 蒸汽吞吐+一线井排液 |
5.4 水平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际油田应用 |
6.1 水平井 |
6.2 封堵边底水 |
6.2.1 一线井排液 |
6.2.2 一线井注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水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研究综述 |
1.2.2 底水稠油油藏水窜研究现状综述 |
1.2.3 油藏水窜特征及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概况分析 |
2.1 地层构造特征与储层分布 |
2.2 储层物性与流体特性 |
2.3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2.3.1 周期产油量 |
2.3.2 周期油汽比 |
2.3.3 生产井现状分析 |
2.4 水平井水窜特征识别 |
2.4.1 静态地质特征 |
2.4.2 生产动态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底水水窜特征研究 |
3.1 底水水窜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 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见水方式研究 |
3.1.1 蒸汽吞吐水平井线性水淹规律研究 |
3.1.2 蒸汽吞吐水平井多点水淹规律研究 |
3.1.3 蒸汽吞吐水平井点状水淹规律研究 |
3.3 底水稠油油藏底水波及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地质因素对底水波及范围的影响分析 |
3.3.2 注采参数对底水波及范围的影响分析 |
3.4 底水稠油油藏底水水窜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水平井对底水水窜强度影响分析 |
3.4.2 地质因素对底水水窜程度的影响分析 |
3.4.3 注采参数对底水水窜程度的影响分析 |
3.5 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数学模型 |
3.5.1 底水水窜时间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
3.5.2 底水水窜数学模型的求解 |
3.5.3 见水时间预测及水窜模型验证 |
3.5.4 影响底水水窜时间的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油藏底水水窜抑水措施研究 |
4.1 稠油油藏数值模拟 |
4.1.1 春10II1-3-8H井地质建模 |
4.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3 数值模型历史拟合 |
4.1.4 现场典型井底水水窜分析 |
4.2 氮气抑制底水措施研究 |
4.2.1 氮气抑制底水窜进机理分析 |
4.2.2 氮气抑制底水窜流参数优化 |
4.3 氮气泡沫抑制底水窜流 |
4.3.1 氮气泡沫抑制底水窜流机理 |
4.3.2 氮气泡沫抑制底水窜流注采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锦91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后期水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锦91块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1.1 地层特征 |
1.2 油藏构造特征 |
1.2.1 微构造发育特征 |
1.2.2 断层性质研究 |
1.3 沉积特征 |
1.4 储层物性 |
1.5 原油性质 |
1.6 地层温度和压力 |
第二章 锦91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
2.1 开发概况 |
2.1.1 开发历程 |
2.1.2 增产措施和效果评价 |
2.1.3 开发特征分析 |
2.2 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
2.3 蒸汽吞吐周期间生产特征分析 |
2.4 不同井距蒸汽吞吐周期间生产特征分析 |
2.4.1 167m井距生产特征分析 |
2.4.2 118m井距生产特征分析 |
2.4.3 83m井距生产特征分析 |
2.4.4 三种不同井距蒸汽吞吐开发特征汇总 |
2.5 蒸汽吞吐周期内生产特征分析 |
2.6 蒸汽吞吐储层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
第三章 锦91块于楼油层水侵规律研究 |
3.1 单井水侵判断方法研究 |
3.2 水侵方式分类研究 |
3.3 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实际油藏油井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地质因素对水侵影响分析 |
3.3.3 开发因素对水侵影响分析 |
3.4 纵向水侵特点及规律研究 |
第四章 于楼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小层平面动用程度分析 |
4.1.1 加热半径法分析平面动用程度 |
4.1.2 数值模拟研究平面动用程度 |
4.2 小层纵向动用程度分析 |
4.2.1 多层蒸汽吞吐产量劈分法 |
4.2.2 高温参数测试法纵向动用程度研究 |
4.2.3 纵向动用程度研究 |
4.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
4.3.1 油藏地质因素 |
4.3.2 热采工艺条件 |
4.3.3 井网部署的合理性 |
4.4 小层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4.1 油藏各层剩余油储量统计 |
4.4.2 各小层水淹储量分析 |
4.4.3 于I油组各小层开发潜力区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辽河油田冷41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3 开发历程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冷41块开发效果分析 |
2.1 开采规律及特点 |
2.2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
2.3 蒸汽驱开发效果分析 |
2.4 开发中存在问题 |
第三章蒸汽驱开发适应性分析 |
3.1 开发方式初筛选 |
3.2 国内外汽驱开发成功范例调研 |
第四章 冷41块精细地质研究 |
4.1 地层层序与层组划分 |
4.2 构造精细研究 |
4.3 沉积特征研究 |
4.4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
4.5 隔夹层特征研究 |
4.6 油藏特征 |
4.7 流体性质 |
4.8 油藏温度、压力 |
4.9 储量计算 |
第五章 冷41块数值模拟研究 |
5.1 冷41块地质建模 |
5.2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
5.3 冷41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六章 不同井网形式汽驱开发相关参数设计 |
6.1 面积井网蒸汽驱设计 |
6.2 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设计 |
第七章 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 |
7.1 试验区的选择原则 |
7.2 试验区选择结果及依据 |
7.3 开发层系划分 |
7.4 过热注采参数设计 |
7.5 油藏工程设计小结 |
7.6 先导试验井组部署及开发指标预测 |
7.7 监测系统部署和实施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水侵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热采研究现状 |
1.2.2 稠油油藏水侵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油藏概况 |
2.1 研究区油藏储层特征 |
2.1.1 沉积与沉积相 |
2.1.2 储层物性特征 |
2.1.3 非均质性研究 |
2.1.4 油藏温压特征 |
2.2 流体特征 |
2.3 油藏开发现状 |
2.4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侵规律研究 |
3.1 油井是否出水判别方法 |
3.1.1 回采水率判别方法 |
3.1.2 WOR曲线判别方法 |
3.2 水侵机理研究 |
3.2.1 油藏产出水来源 |
3.2.2 水侵原因分析 |
3.2.3 水侵方式及特点分析 |
3.3 水侵影响因素 |
3.3.1 地质因素 |
3.3.2 流体因素 |
3.3.3 开发因素 |
3.4 水侵对热采稠油油藏的影响 |
3.4.1 水侵对压降的影响 |
3.4.2 水侵对采油量的影响 |
3.4.3 水侵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侵量计算 |
4.1 稳定流法 |
4.2 拟稳定流法(Fetkovich方法) |
4.3 不稳定流法 |
4.3.1 Van Everdingen-Hurst非稳态模型 |
4.3.2 Carter-Tracy水侵模型 |
4.3.3 Chatas非稳态模型 |
4.4 研究区块水侵量计算 |
4.4.1 物质平衡与Chatas方法 |
4.4.2 亏空体积法 |
4.4.3 数值模拟方法 |
4.4.4 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开发调整方案研究 |
5.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试验方案设计 |
5.1.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1.2 试验方案结果计算 |
5.2 各因素对底水侵入影响程度分析 |
5.2.1 方差分析方法 |
5.2.2 正交设计方案数据分析 |
5.3 因素对稠油油藏底水侵入的影响规律研究 |
5.3.1 注汽量对底水侵入的影响规律 |
5.3.2 采液量对底水侵入的影响规律 |
5.3.3 底水能量对底水侵入的影响规律 |
5.4 95337井组开发方案设计 |
5.4.1 配产配注水平确定 |
5.4.2 技术方案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边底水稠油油藏(锦91块)水侵规律及热采方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特征 |
1.2.2 边底水稠油油藏水侵规律 |
1.2.3 边底水稠油油藏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2.1 工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断层封闭性研究 |
2.3 储层发育及物性特征 |
2.3.1 油层分布规律 |
2.3.2 储层物性特征 |
2.4 油藏特征研究 |
2.4.1 流体性质 |
2.4.2 地层温度与压力 |
2.5 油藏类型及储量 |
第3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3.1 油藏开发阶段划分 |
3.2 整体开发动态特征分析 |
3.2.1 油藏生产动态 |
3.2.2 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
3.3 周期生产特征分析 |
3.3.1 蒸汽吞吐周期间生产特点分析 |
3.3.2 不同井距井网蒸汽吞吐周期间生产特点分析 |
3.3.3 蒸汽吞吐周期内生产特点分析 |
3.4 油藏压力分析 |
第4章 水侵规律研究 |
4.1 油井水侵识别 |
4.2 水侵方式研究 |
4.3 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边底水稠油油藏建模及正交试验设计 |
4.3.2 正交试验设计 |
4.3.3 水侵影响因素程度分析 |
4.3.4 水侵关键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4.3.5 实际油藏油井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
4.4 边底水稠油油藏水侵特点及规律研究 |
4.4.1 水侵量计算及规律分析 |
4.4.2 水侵特点分析 |
第5章 热采方式优化研究 |
5.1 热采开发方式优选 |
5.1.1 热采开发数值模型建立 |
5.1.2 继续蒸汽吞吐与转蒸汽驱开发效果分析 |
5.2 转蒸汽驱井网优选研究 |
5.2.1 基础井网设计及蒸汽驱参数设计 |
5.2.2 基础井网模拟生产效果 |
5.2.3 结果分析及井网优选 |
5.2.4 井网经济评价分析 |
5.3 蒸汽驱注采参数单因素影响分析 |
5.3.1 反九点井网注采参数单因素影响分析 |
5.3.2 回形井网注采参数单因素影响分析 |
5.4 蒸汽驱注采参数正交优化设计研究 |
5.4.1 反九点井网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
5.4.2 回形井网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蒸汽驱概述及驱油机理研究 |
1.2.1 蒸汽驱概述 |
1.2.2 蒸气驱采油机理研究 |
1.3 蒸汽驱研究现状 |
1.3.1 稠油注蒸汽驱技术应用现状 |
1.3.2 蒸汽驱采油工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锦91断块地质概况及蒸汽驱开发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1.1 先导试验区地质概况 |
2.1.2 扩大试验区地质概况 |
2.2 开发现状 |
2.2.1 先导试验区开发现状 |
2.2.2 扩大试验区开发现状 |
2.3 锦91断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开发效果分析 |
2.3.1 先导试验区动用程度 |
2.3.2 先导试验区蒸汽腔扩散规律 |
2.4 先导试验及扩大试验转蒸汽驱条件 |
2.4.1 先导试验区转蒸汽驱条件 |
2.4.2 扩大试验区转蒸汽驱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锦91断块先导试验区精细地质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3.1 地质模型概况 |
3.1.1 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准备 |
3.1.2 地质模型平面网格划分 |
3.2 构造格架模型 |
3.2.1 断层模型 |
3.2.2 层面模型 |
3.2.3 构造格架模型特征 |
3.3 相控岩性建模 |
3.3.1 沉积微相模型 |
3.3.2 砂岩、泥岩井点数据分析 |
3.4 储层参数模型 |
3.4.1 孔隙度模型 |
3.4.2 含油饱和度模型 |
3.4.3 净总比模型 |
3.4.4 渗透率模型 |
3.5 地质储量计算 |
3.5.1 容积积分法计算原理 |
3.5.2 储量计算结果 |
3.6 地质模型蒸汽吞吐历史拟合 |
3.6.1 地质储量拟合 |
3.6.2 产液量拟合 |
3.6.3 注气量拟合 |
3.6.4 试验区单井拟合 |
3.7 试验区转区前三场数值模拟 |
3.7.1 油藏平面温度分布 |
3.7.2 油藏平面含油饱和度分布 |
3.7.3 油藏平面压力分布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锦91断块扩大蒸汽驱注采井网优化设计 |
4.1 井网设计 |
4.2 数值模拟井组区域划分 |
4.3 井网形式优选 |
4.3.1 蒸汽驱调整依据 |
4.3.2 反九点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
4.3.3 反九点抽稀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
4.3.4 小回字形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
4.3.5 大回字形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
4.3.6 四种井网形式对比优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与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5.1 注采参数优化 |
5.1.1 注汽速率优化 |
5.1.2 蒸汽干度优化 |
5.1.3 采注比优化 |
5.2 先导试验区生产方案 |
5.2.1 初期注采参数 |
5.2.2 驱替阶段注采参数 |
5.2.3 突破阶段注采参数 |
5.2.4 汽驱过程调整 |
5.2.5 汽驱预测结果 |
5.3 多次变速注汽调整生产方案 |
5.3.1 初期注采参数 |
5.3.2 驱替阶段注采参数 |
5.3.3 突破阶段注采参数 |
5.3.4 汽驱过程调整 |
5.3.5 汽驱预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与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 |
6.1 小回字形蒸汽驱物理驱油实验研究 |
6.1.1 相似原理 |
6.1.2 模型与原型中的参数转换 |
6.2 小回字形井网蒸汽驱三维实验设计 |
6.2.1 三维岩心模型制作 |
6.2.2 蒸汽注入井设计 |
6.2.3 实验流程 |
6.3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
6.3.1 注汽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6.3.2 注汽干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6.4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优化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
6.4.1 小回字形井网内线井不进行关井调整 |
6.4.2 内线井高含水阶段关井调整 |
6.4.3 内线井间歇性关井调整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重水淹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研究 |
1.2.2 稠油油藏蒸汽驱应用 |
1.2.3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研究 |
1.3 研究工区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锦 45 块重水淹区试验井组精细地质模型建立 |
2.1 建立地质模型思路 |
2.2 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准备 |
2.3 模型平面网格设计 |
2.4 构造格架模型 |
2.4.1 断层模型 |
2.4.2 层面模型 |
2.4.3 构造格架模型特征 |
2.5 研究工区沉积微相模型 |
2.6 研究工区岩性模型 |
2.6.1 砂岩、泥岩井点数据分析 |
2.6.2 小层砂体数据分析 |
2.7 储层参数模型 |
2.7.1 孔隙度模型 |
2.7.2 含油饱和度模型 |
2.7.3 净总比模型 |
2.7.4 渗透率模型 |
2.8 地质储量计算 |
2.8.1 容积积分法计算原理 |
2.8.2 储量计算结果 |
第三章 锦 45 块重水淹区试验井组蒸汽吞吐开发历史拟合 |
3.1 地质储量拟合 |
3.2 产液量拟合 |
3.2.1 累积产液 |
3.2.2 日产液 |
3.3 产油量、含水率拟合 |
3.3.1 累积产油 |
3.3.2 日产油 |
3.3.3 含水率拟合 |
3.4 注气量拟合 |
3.4.1 累积注汽 |
3.4.2 日注汽 |
第四章 锦 45 块重水淹区试验井组水淹规律研究 |
4.1 出水井判别标准 |
4.2 水侵原因及方式 |
4.3 水侵规律 |
4.3.1 水侵量 |
4.3.2 边底水水体的确定 |
4.3.3 水锥高度的计算 |
4.4 水侵分布状况 |
4.4.1 平面侵入程度 |
4.4.2 纵向侵入程度 |
4.5 水侵控制要素及敏感性分析 |
4.5.1 实验条件 |
4.5.2 实验步骤 |
4.5.3 实验方案 |
4.5.4 均质模型时压差对边底水水侵的敏感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5 非均质模型时压差对边底水水侵的敏感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6 均质模型时温度对边底水水侵的敏感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水侵可视化实验研究 |
4.6.1 实验条件 |
4.6.2 实验流程 |
4.6.3 实验方案 |
4.6.4 微观可视边底水水侵各时期描述 |
4.6.5 压差对水侵的敏感性分析 |
4.6.6 孔隙条件对水侵的敏感性分析 |
第五章 锦 45 块重水淹区试验井组的蒸汽驱敏感性分析 |
5.1 地质属性 |
5.2 油藏参数 |
5.3 油藏边底水 |
5.3.1 油藏底水 |
5.3.2 油藏边水 |
5.4 蒸汽驱注采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注汽强度 |
5.4.2 蒸汽驱采注比 |
5.4.3 蒸汽干度 |
第六章 锦 45 块重水淹区试验井组的蒸汽驱可行性分析 |
6.1 试验区开发现状 |
6.2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
6.2.1 平面含油饱和度分布 |
6.2.2 纵向含油饱和度分布 |
6.3 油层热连通状况 |
6.3.1 油藏平面温度分布 |
6.3.2 油藏纵向温度分布 |
6.4 油层压力分布 |
6.4.1 试验区平面压力分布 |
6.4.2 试验区纵向压力分布 |
6.5 试验井组蒸汽驱可行性分析 |
6.5.1 蒸汽驱可行性分析 |
6.5.2 蒸汽驱开发效果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冷41断块边底水稠油油藏油井出水判别方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D]. 姚立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D]. 杨梦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中深层边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研究[D]. 李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底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水窜特征研究[D]. 祁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锦91块于楼油层蒸汽吞吐后期水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刘佳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6]辽河油田冷41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D]. 梦野.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7]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水侵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善善.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8]边底水稠油油藏(锦91块)水侵规律及热采方式优化研究[D]. 张立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D]. 赵广大.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1)
- [10]重水淹稠油油藏蒸汽驱可行性研究[D]. 李莉.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