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

回顾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历史及技术现状,探讨了基于反射率和形态学参数的煤岩组分分类方案及其优缺点,对目前煤岩显微组分形态学参数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指出图像法煤岩组分自动识别技术难点,重点探讨了煤中壳质组的准确识别、煤中矿物质对有机显微组分识别的干扰、高变质煤组分各向异性对识别的影响、混煤煤岩组分的准确识别、识别模式和识别流程的建立等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和形态学参数,此为实现煤岩组分自动识别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煤岩组分形态参数的表征可以做到定量化和与位置相关联,目前已具备解决煤岩组分自动识别的外部条件。鉴于目前图像法煤岩组分自动测试存在壳质组难以准确识别等问题,建议今后应结合煤岩组分的反射率和形貌特征建立各显微组分合适的识别流程。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现状
  •   1.1 煤岩组分自动识别技术历史发展
  •   1.2 煤岩组分自动识别发展路径分析
  • 2 煤岩组分分类方案
  •   2.1 基于反射率和形态学参数的煤岩组分分类方案
  •   2.2 煤岩组分分类方案的优缺点
  • 3 图像法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瓶颈问题
  •   3.1 煤中壳质组识别的问题
  •   3.2 煤中矿物质对有机显微组分识别的干扰
  •   3.3 高变质煤组分各向异性对识别的影响
  •   3.4 混煤煤岩组分识别的问题
  •   3.5 识别模式和识别流程的建立
  •   3.6 其他要求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越,丁华,武琳琳,白向飞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图像法,自动识别,煤岩组分分类方案,反射率,形态学参数,壳质组

    来源: 煤质技术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燃料化工

    单位: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8CX01)

    分类号: TQ531

    页码: 1-4+15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30K

    下载量: 16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