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沙粗沙区论文-吕文星,高亚军,徐十锋,李东

多沙粗沙区论文-吕文星,高亚军,徐十锋,李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沙粗沙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露天煤矿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多沙粗沙区

多沙粗沙区论文文献综述

吕文星,高亚军,徐十锋,李东[1](2019)在《多沙粗沙区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监测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开展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评价,判定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以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为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支撑,从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终计算得出该项目不同建设时期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值。[结果]生态效应值为运行期(0.683)>试运行期(0.344)>施工前期(0.213);工程实施以来,治理总面积349.72 hm~2,治理前后,水土流失面积由426.71 hm~2下降到376.63 hm~2,植被覆盖度由20.20%上升到27.18%,拦蓄径流量增加了7 530 m~3,保土量增加了6.90×10~4 t。[结论]陕西省神榆矿区西湾露天煤矿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等措施防护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生态效应。(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倩,于坤霞,李占斌,李鹏,张晓明[2](2018)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主控因素的贡献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以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5个水文站控制流域1956-2010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表明降水量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显着,径流量和输沙量则有显着的减少趋势;(2)Pettitt突变点检验得出所研究区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在1972年、1985年以及1996年左右;(3)GAMLSS模型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降水的均值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降水的方差有减小的趋势;(4)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得出,人类活动对窟野河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大于无定河流域。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可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司海松[3](2017)在《黄河中游陕西境内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渐渐被人们所意识到,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尤其是黄河流域中游区间,大规模的水保措施的实施使流域植被恢复取得显着的效果。本文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5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窥探5流域不同时段水沙关系及变化特征,进一步定量评价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率;最后利用SWAT水文模型作流域水沙模拟研究,评价SWAT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对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一些科学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 5个流域的水文叁要素(降水、径流、泥沙)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多年平均降雨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显着的减少趋势,输沙量的减少速率最大,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应用Mann-Kendall法作突变分析,5流域水沙量发生突变的时间主要在上世纪70年代末。(2)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多沙粗沙区5个流域23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境内多沙粗沙区5个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草地和耕地为主,水域的减少面积最大,达到51.83%。耕地、草地及林地之间的转换频率更加频繁,水域主要转化为居民点及城建用地,未利用主要转化为草地,1986~1995年与1995~2008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内部转移趋势相近。(3)作5流域水沙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的累积曲线的斜率变化最大,输沙量减少幅度最大;无定河流域累积曲线的斜率变化最小。年内水沙关系表明5个流域多年平均月径流和月输沙相关曲线呈相同走势,总体上呈现顺时针的绳套曲线;汛期水沙关系表明各流域在3个时段的水沙关系系数基本上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基准期>验证期>水沙急剧减少期),验证期各流域的水沙关系较好,能达到90%以上。年际水沙关系表明5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皇甫川、孤山川和窟野河流域的水沙相关系数达到90%以上,秃尾河和无定河流域水沙相关系数80%以上,相关性较好。(4)基于“水文法”量化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量减少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降水对流域水沙减少的影响量越来越小,人类活动的影响则变大,到21世纪,流域水沙量减少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5个流域的影响率均超过600%,特别是对秃尾河流域和无定河流域,人类活动的影响率均超过900%,人类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退耕还林(草)、淤地坝、灌区引水、煤矿开采、水库等形式。(5)利用SWAT模型模拟无定河流域水沙演变过程,将无定河流域划分为25个子流域,对无定河流域白家川水文站的月水沙参数进行了校准和验证,模拟结果显示率定期水沙的模拟过程较好。其中径流的Nash效率系数Ens和相关系数R~2均在0.8以上,相对误差Re为9.86;泥沙的Ens和R~2也都在0.8以上,相对误差Re为-13.72,小于200%,泥沙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小。验证期径流的Ens为0.79,R~2为0.81,Re为11.34,泥沙的Ens为0.75、R~2为0.8,Re为-16.67,小于200%,泥沙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小。流域水沙模拟研究率定期模拟效果优于验证期,径流的模拟效果好于泥沙的模拟效果,SWAT模型在无定河流域的模拟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安正锋[4](2017)在《多沙粗沙区小流域侵蚀产沙来源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拦泥减沙效益最为显着的措施,也是最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众多的淤地坝阻断了泥沙入黄,拦蓄了大量泥沙。淤地坝所拦蓄的泥沙记录着流域内一系列侵蚀产沙过程和泥沙来源信息,可用于反演流域侵蚀产沙强度特征及泥沙来源,对资料匮乏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多沙粗沙区的皇甫川典型坝控小流域黄家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淤地坝内淤积泥沙所携带的土壤侵蚀信息,分析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根据沉积旋廻“大水对大沙”的时标信息及水文站降雨资料,辨识沉积剖面对应的侵蚀产沙时间序列,使用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和SEDD模型量化坝控小流域侵蚀产沙强度,深入探讨流域内不同源地对淤积泥沙和坝内各沉积旋廻泥沙的贡献率,从而确定研究区的侵蚀产沙信息。研究表明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和土壤侵蚀模型在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小流域生态恢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水土流失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不同沉积旋廻的泥沙容重结合淤地坝库容曲线及采样层厚度,采用大水对大沙原则,确定了主剖面泥沙所对旋廻层的淤积量及淤地坝运行期间的年侵蚀产沙量。结果表明黄家沟淤地坝控制面积1.04 km2,自1972年建成至今累积淤积泥沙体积为48.56万m3,累积淤积量为65.58万t。采样层厚度为2.97 m,对应泥沙体积15.27万m3,累积淤积量为20.47万t,与2001至2014年间的降水事件吻合。淤地坝自建成至采样年年均侵蚀产沙模数为1.54万t km-2a-1,采样层对应年均产沙为1.41万t km-2a-1。2001-2014年淤地坝各年侵蚀产沙呈趋势波动变化且年侵蚀产沙量与降雨量具有密切相关性。2012年总降雨量达646.9mm,总产沙约为4.47万t,占2001-2014总产沙的21.8%,其中2012-7-21单日降雨达124.7mm,对应产沙为2.79万t,约占当年产沙的62.4%。(2)通过对流域内各潜在泥沙源地(砂岩、草地、农地)样品以及主剖面各旋廻泥沙样品的指纹因子进行测定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K-W H-test)筛选统计意义上具有显着特征的示踪指纹因子,根据逐步判别法进行筛选,最终确定黄家沟淤地坝最优指纹因子为χhf、TN和137Cs组合。根据旋廻中最优指纹因子的浓度,借助多元混合模型计算泥沙来源区对坝内各个采样层的贡献率及整体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源地差异显着,位于陡坡的砂岩是研究区泥沙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73.4%;其次为农地和草地,贡献率分别为15.3%和11.3%。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GOF为0.88>0.8,表明本研究分析结果精度达到要求。(3)采用SEDD模型模拟黄家沟坝控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下土壤侵蚀产沙状况,并根据实测淤积剖面泥沙数据对模型模拟值进行校正。其中年降雨与产沙相关系数R20.74,模型模拟结果的纳什系数NSE 0.54,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本区域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评价。模拟结果表明该流域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密切相关,砒砂岩占总产沙的94.2%,其次为农田(3.3%),草地(1.1%),林地(0.8%)以及冲积区(0.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司海松,沈冰,李洁,张晓龙,庄万里[5](2017)在《多沙粗沙区5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沙粗沙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流域(5个流域)中各水文站1956~2012年逐月降雨、径流和输沙实测资料,对比了5个流域水沙情势,并定量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56~2012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趋势明显,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的96%,2000年以后,输沙量急剧减少;截止2010年,该地区实测水库总库容67 899.5×104 m3,仅为原库容的62.8%,同时该地区建有淤地坝9 114座,是水沙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黄土高原北部区域,水库、淤地坝、灌区引水和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减少作用明显,也是水沙减少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高健翎,殷宝库,张建国,高云飞,赵帮元[6](2016)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由低和中低覆盖度为主转变为中低和中覆盖度为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植被面积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水土流失面积减小;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径流泥沙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6年10期)

马小玲,张宽地,赵珂珂,杨明义[7](2016)在《多沙粗沙区细沟流水动力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求多沙粗沙区沙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水动力学特性,研究了3种坡度(3°、9°、15°)、5种流量(2.4L/min、3.6L/min、4.8L/min、6.0L/min、7.2L/min)组合冲刷试验的坡面细沟水力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黄土细沟水流平均流速和放水流量与水力坡度间存在幂函数关系;试验床面形态属于动平床过渡区,土壤黏粒含量愈大,沟床愈趋向于低能态区延伸,随着中值粒径的增加水流愈向高能态区发展。弗劳德数变化在0.96~1.30之间,水流流态多属于急流;雷诺数主要在307~1 465之间变化,属于过渡区范畴;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并无显着关系,主要与床面中值粒径或者黏粒含量有关,与明渠水流中紊流粗糙区的阻力特征比较类似,根据阻力特征分析,含沙水流已进入阻力平方区。(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张含玉[8](2016)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侵蚀产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对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影响较大的植被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水文站实测资料、收集到的已出版或发表的有关黄土高原地区流域侵蚀产沙的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方法,研究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的演变特征;根据研究区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土壤侵蚀类型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分析不同分区的侵蚀产沙情况;选取合适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土地覆盖等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排除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定量识别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不同侵蚀类型分区产沙的主控因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1982-2013年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NDVI的时空分布发现,四季NDVI值分别是,0.186(春季),0.306(夏季),0.275(秋季),0.123(冬季)。研究区生长季和年平均NDVI均为0.313,另外研究区南部和东部NDVI值要高于研究区西部NDVI值。从研究区NDVI值变化趋势来看,四季NDVI年增加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夏季(0.0055)>秋季(0.0053)>春季(0.0040)>冬季(0.0004),生长季NDVI和年NDVI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0046和0.0052。通过Mann-Kendall方法检验分析发现,春季和秋季NDVI突变年份为2002年,冬季的突变年份为2008年;夏季、生长季和全年NDVI的突变年份均有两个,分别是1998至1999年之间和2002年。1982-2013年研究区气候年变化呈现降雨和温度增加的“暖湿化”趋势。利用偏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NDVI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冬季研究区NDVI的变化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其它各研究时段内NDVI的变化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植被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存在一个月的滞后期,而降雨无滞后效应。(2)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21条主要支流的平均侵蚀产沙强度发现,未治理期(1955-1969年)的研究区平均侵蚀产沙强度为9949.7t/km2?a,治理期(1970-2007年)的平均侵蚀产沙强度明显小于未治理期,平均侵蚀产沙强度仅为4710.5t/km2?a,较未治理期减少53.8%。其中,先治理期(1970-1989年)和后治理期(1990-2007年)研究区平均侵蚀产沙强度分别为6316.7t/km2?a和2925.8t/km2?a,较未治理期分别减少38.1%和71.2%。未治理期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5000t/km2?a的总面积是51752.5km2,先治理期研究区侵蚀产沙强度≥5000t/km2?a的总面积是36222.2km2,较未治理期减幅为30%。利用研究区8个水文站(偏关站、皇甫站、韩家峁站、横山站、青阳岔站、子长站、甘谷驿站和吉县站)1960-1989年的侵蚀产沙强度,通过mann-kendall方法检验分析发现,8个水文站年侵蚀产沙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突变年份大多在70年代和80年代后期。(3)利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44个水文站1955-1989年和2006-2011年的水文资料,并且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划分为不同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和侵蚀类型分区,通过统计不同分区的侵蚀产沙情况发现,各植被分区、高程分区和侵蚀类型分区的侵蚀产沙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从不同植被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较高的植被分区是温带森林草原亚地带;从不同流域高程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均最小的高程分区为人类活动较少的高程>1400m的流域;而侵蚀产沙强度较大的高程分区是人类活动较强烈的高程<1200m的流域;从不同侵蚀类型分区来看,在各时间阶段(1970年前、1970-1979年、1980-1989年和2006-2011年)侵蚀产沙强度均最小的侵蚀类型区是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而侵蚀产沙强度在各阶段均较大的侵蚀类型区是黄土平岗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4)选取降雨、径流、土壤、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指数共28个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七个侵蚀类型分区侵蚀产沙强度的主控因子进行分析和辨别。研究发现,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的主控因子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各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一和第二成分主要是由降雨、径流、平面曲率、土壤黏粒含量和砂粒含量、草地和林地百分比、最大斑块指数、蔓延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主导;通过自变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值)可以看出,降雨、径流、林地百分比、周长面积分维数和聚集度指数对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具有较大影响。从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来看,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随降雨和径流的增加而增加;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平岗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随林地百分比的增加而减少;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和森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与周长面积分维数呈负相关关系;风沙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和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侵蚀产沙强度与聚集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6-05-01)

周旭,杨胜天,刘晓燕,刘昌明,赵长森[9](2015)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坡面水保措施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o control soil erosion and restore the degraded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a large number of measures related to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have been employed that have profoundly affected catchment properties. This study constructed three indicators to characterize changes to the catchment slope, proposed both a method for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djacent images and a sequence model, and applied multisource remotely sensed images and GIS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technologies to extract thematic inform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atchm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tchment slope properti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t catchment scale, the average values of ARC, DVC and ART were 6.43%, 25.57% and 4.3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x clustering types of catchment slope property change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f the average similarities of the clustering types were 0.992 and 0.935. Each slope control measures had a distinct effect on catchment slope; the dominating factor of each clustering type was identified as: Type 1: D-VC, Type 2: D-VCLU, Type 3: D-LUVC, Type 4: D-TAVC, Type 5: D-TAC and Type 6: D-MFC. Type 5 and Type 1 covered the largest areas, respectively occupying 37.28% and 31.01%. Catchment slope property changes also had distinct types that depended on their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useful basis from which to further study catchment slope hydrological and soil erosion processe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5年04期)

马叁保,苏芸,白平良[10](2014)在《多沙粗沙区重点条支流水土流失特征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地处黄土高原上黄河中游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的重要区域,又是我国探明的超过千亿吨储量巨型煤田供应基地。本研究采用高精度航空遥感影像解译、实地勘测等多种手段的调查与研究,对研究区进行了水土流失类型分区:东部沿黄呈现出严重的水力侵蚀,中东部为较强度的水力侵蚀为主,中部为水力风力侵蚀交错区,西部以风力侵蚀为主.在分析该区2011年和1999年两期遥感解译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其水土流失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土流失近10年来的变化趋势,为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01)

多沙粗沙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以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5个水文站控制流域1956-2010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表明降水量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显着,径流量和输沙量则有显着的减少趋势;(2)Pettitt突变点检验得出所研究区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在1972年、1985年以及1996年左右;(3)GAMLSS模型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降水的均值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降水的方差有减小的趋势;(4)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得出,人类活动对窟野河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大于无定河流域。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可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沙粗沙区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文星,高亚军,徐十锋,李东.多沙粗沙区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监测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9

[2].孙倩,于坤霞,李占斌,李鹏,张晓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主控因素的贡献率[J].地理学报.2018

[3].司海松.黄河中游陕西境内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4].安正锋.多沙粗沙区小流域侵蚀产沙来源与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司海松,沈冰,李洁,张晓龙,庄万里.多沙粗沙区5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水电能源科学.2017

[6].高健翎,殷宝库,张建国,高云飞,赵帮元.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J].人民黄河.2016

[7].马小玲,张宽地,赵珂珂,杨明义.多沙粗沙区细沟流水动力学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6

[8].张含玉.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

[9].周旭,杨胜天,刘晓燕,刘昌明,赵长森.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坡面水保措施变化(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5

[10].马叁保,苏芸,白平良.多沙粗沙区重点条支流水土流失特征及趋势[C].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标签:;  ;  ;  ;  

多沙粗沙区论文-吕文星,高亚军,徐十锋,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