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庭教育的“五多五少”

中小学家庭教育的“五多五少”

杜智发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内蒙古鄂尔多斯016100

摘要: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在一次七年级家长培训会上,我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的身份,给家长们提出了“五多五少”的建议,现整理出来,期待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认真倾听尊重正面教育沟通

一、多陪伴,少说教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述他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和所发生的故事,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当老师,既复习了功课,也让孩子把心事说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下了“赶紧写作业去”的命令后,自己却在玩手机、聊微信、看电视;或者孩子放学回到家了,看到的是爸爸又去外面应酬喝酒了,妈妈又在楼下打麻将了……做父母的,此时的你,做何感想?也许,作为父母,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在学习,父母也要进入学习状态;孩子在读书,父母也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来……这样的举止比说教唠叨要管用几百倍,此时无声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二、多鼓励,少责罚

教育学中有一个原则就是正面教育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人们普遍都希望获得认同感,一方面是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方面源于自我的心理满足。而获得自信,要先获得满足感,让自己觉得自己行,这是最基本的。鼓励多一点,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增强。

三、多沟通,少武断

作父母的,首先要把孩子当“人”对待。孩子虽小,但也有喜怒哀乐,有高兴的时候,也有心烦的时候。因此,平常日子里,多与孩子谈心聊天,要随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所思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想人生。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同他们一起快乐,同他们一道闯过难关,同他们同甘共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享受到家的温馨和父母之爱。不要总是给孩子下“写作业”“背课文”的命令,不要凭经验妄下结论,动不动给孩子扣上“不爱学习”的帽子,一棍子打“死”。这样,等同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和对孩子未来的放弃。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和开始,当然,除了和孩子沟通外,还要和孩子的同学、老师交流,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为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做更多的准备。

四、多等待,少急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正常的期望,“恨铁不成钢”也是人之常情。其实这种做法反映出为人父母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有的家长总是希望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孩子就有很大的变化,考试分数从30分提高到90分,从不写作业到作业优秀,从不爱学习到全身心投入,这其实就是急躁,就是拔苗助长的心理趋向。也许通过一段时间的“抓”“拧”“逼”“压”,会有一些眼前的、表面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可能要等到神经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估算出来。

其实,作家长的要给孩子的就是未来的幸福生活。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就是身心健康,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有一句话要推荐给家长朋友: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狂风暴雨能缓解旱情,可也无情地摧毁了很多东西;和风细雨,润物无声,静待花开,才是教育的真谛。

五、多补台,少拆台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以特别的关注。愿望本无可厚非,但教师对待学生绝不可能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这是正常的,绝不是什么师德问题,原因在于角色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关注的视角与方式不同。

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孩子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像父母一样的爱或帮助;二是家长认为老师不关心学生。于是矛盾就出现了,教育的方式不同,提出的要求不同,落实的措施不同,惩罚的方式不同……N多个不同,甚至是冲突。作为家长,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甚至谩骂,还有找政府告状的,这样就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后果是:每天要去一个自己和父母都认为不好的地方(学校),这不等同于每天要把孩子往“监狱”送吗?每天要听一个自己和父母都认为不好的老师上课,这不是一种煎熬吗?家校配合得越好,教育会越成功;反之,凡家长与学校不配合,互相拆台,结果都是悲剧,无一例外。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装做戏(孩子都能觉察到的),而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让老师成为孩子喜欢和景仰的人(即使老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学校成为自己想去的地方(虽然学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这样,孩子的学习生活才会快乐着,也幸福着。

家长所希望的,也是老师所希望的,更是一个社会的期待。教育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的,孩子不是任人摆布的机器,而是个性鲜明、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的独特的人。只有适合这一个个个体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智慧的、有效的,才能给他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绝对没有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的灵丹妙药,溺爱不行,粗暴也不行。希望陪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多一些等待,多一些补台。希望这“五多五少”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也相信家长们都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智慧。

标签:;  ;  ;  

中小学家庭教育的“五多五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