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域性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性,非线性思维,消解,场地体验
地域性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东,吴木生,林鑫[1](2019)在《基于非线性思维和场地体验的地域性建筑——以闽台科技教育交流中心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闽台科技教育交流中心设计为例,探索在非线性思维视野下地域性建筑的形式生成,场地的体验是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关键,空间的创造注重对场地周边环境的敏感性捕捉。外在的形式是内部空间和功能顺应场地和使用要求的结果,并使内外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流通和统一,在建筑中通过层的消解,使建筑层与层的重迭空间被打破,从而创造一种自由、非均质、流动性、连续性的建筑空间形式。从而创造人、建筑、自然呈现和谐状态的地域性建筑。(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陈纵,夏大为,盘育丹,周子航[2](2019)在《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两观叁性”——浅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国内建筑界迫切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性地区主义"就被当作地域主义的修正和完善,取代"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理论工具。与此同时,植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何镜堂院士,也在地域化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下建筑发展形势的"两观叁性"设计思想,创造性地把地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有机整合,以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统筹规划,形成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设计理论。该文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分析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两观叁性"设计思想,探讨适合国内建筑发展需求的地域建筑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倪阳,谢燮[3](2019)在《高层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启示——以广州天伦控股大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特征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创作依据,是现代建筑回归特定场地的方法论。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体量昭示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更易受到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影响,其地域性表达比一般建筑更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和回顾百年以来对高层建筑的地域性探索历程,针对我国建设现状,总结了当代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方法和方向。同时,以广州天伦控股大厦为设计案例,展示了其以地域性为主导的设计逻辑,对我国今后复杂城市环境下的高层建筑创作提供了启示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赵雅玲[4](2019)在《建筑工程设计及其地域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当代的建筑工程设计不仅仅要实现外部美观与结构完备还要与地域性文化进行结合。通过使用当地建材、因地制宜、实地考察等方法,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来实现建筑与地域性相结合的目的。以期达到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迎合人们的风俗习惯,为我国建筑地域性表达打下坚实根基。(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9期)
程军生[5](2019)在《从环境角度看现代城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化步伐不断的加快,城市成为国家最主要的形式,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城市的设计以及规划,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等特点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城镇的特点与优势,成为城镇规划中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对城市影响最为深远的环境角度,对城市建筑的地域想设计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8期)
张阳,朱全鹏[6](2019)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不断出现,给城市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把地域文化带入现代的房屋建筑设计中,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房屋建筑充满地域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先进性,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文章对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两者结合的浅见。(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8期)
田青,侯建军[7](2019)在《地域性景观建筑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采风文创抱枕”的设计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张掖地区的景观建筑为例,探讨地域性景观建筑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此文创产品是以各个地域独特的景观建筑自身蕴含的历史背景和当地标志性建筑为基础,通过收集、设计出具备有美观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文创产品。以张掖地区景观性建筑为例,通过前期采风,对景观性建筑进行分类和归纳,并对景观性建筑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初步对已有素材进行简单设计,结合文创产品的属性,在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9期)
蒋越铭[8](2019)在《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浅析建筑的地域性与文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四合院包含着北京劳动人民智慧,是北京地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合院式建筑。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发展、特点、地域性和文化性,阐述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形式与要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要想将其传承发展下去,就必须真正了解北京四合院,在原本建筑形式、风格上加以改进,使之完全融入现代社会中。本文为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与地域文化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王欧[9](2019)在《建筑地域性特征保护策略初探——以重庆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交通堵塞等。然而,其中一直存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城市地域性特征的消逝,近年来逐渐被建筑师们所意识到,建筑的地域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9期)
裘鞠,袁月[10](2019)在《基于地域性的旅游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旅游建筑风格逐渐趋于同化。文章将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简要地分析旅游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借鉴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案例,针对旅游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策略,最后应用到鲁北镇东湖景区的实地调研中,对旅游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加强旅游建筑与地方风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突出地域性特征并让其得到传承,使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9期)
地域性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国内建筑界迫切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性地区主义"就被当作地域主义的修正和完善,取代"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理论工具。与此同时,植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何镜堂院士,也在地域化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下建筑发展形势的"两观叁性"设计思想,创造性地把地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有机整合,以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统筹规划,形成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设计理论。该文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分析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两观叁性"设计思想,探讨适合国内建筑发展需求的地域建筑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域性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东,吴木生,林鑫.基于非线性思维和场地体验的地域性建筑——以闽台科技教育交流中心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9
[2].陈纵,夏大为,盘育丹,周子航.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两观叁性”——浅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策略[J].华中建筑.2019
[3].倪阳,谢燮.高层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启示——以广州天伦控股大厦为例[J].南方建筑.2019
[4].赵雅玲.建筑工程设计及其地域性表达[J].建材与装饰.2019
[5].程军生.从环境角度看现代城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J].居舍.2019
[6].张阳,朱全鹏.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田青,侯建军.地域性景观建筑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采风文创抱枕”的设计实践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9
[8].蒋越铭.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浅析建筑的地域性与文化性[J].中国文艺家.2019
[9].王欧.建筑地域性特征保护策略初探——以重庆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10].裘鞠,袁月.基于地域性的旅游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