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型耐温树脂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耐温树脂,催化剂,热稳定性
型耐温树脂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花伊,霍稳周[1](2008)在《耐温树脂催化剂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反应机理出发,讨论了提高耐温树脂催化剂热稳定性方法的可行性,并且采用静态方法,评价了耐温树脂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与国内外同类型树脂催化剂比较结果表明,其耐温性达到或超过了其它催化剂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08年02期)
霍稳周,于镝鸣,郭长新,勾连科,赵登峰[2](2003)在《耐温树脂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苯乙烯/二乙烯苯为主要原料,经聚合、物理结构稳定化、吸电子基团化、磺化、活性基团稳定化等技术路线,生产了耐温树脂催化剂。该催化剂应用于黑龙江石油化工厂1.2 kt/a 和齐鲁石化公司20 kt/a 甲乙酮装置上,连续运转9000 h以上,丁烯单程转化率>6.5%,仲丁醇选择性>99%。(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06-30)
杜星球,钱东[3](2000)在《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并对今后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适用技术市场》期刊2000年08期)
徐秉声,张广禄,霍稳周,屈景龙[4](1995)在《大孔耐温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苯乙烯与二乙烯苯聚合、共聚物纯化、引入吸电子基团、磺化、活性基因稳定化过程,合成耐温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测试了共聚物的物理结构和吸电子基因、磺酸基因在共聚物中的取代位置。交联度8%~30%的共聚物,吸电子基团的导入率70%~140%(对芳环),磺酸基因导入率70%~100%范围内,可获得催化性能良好的大孔耐温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50mL反应装置上,155℃、8.0MPa、空速=1.32h-1条件下,连续运行了1362h,正丁烯转化率保持在5.6%~6.0%,催化剂活性未见下降。(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1995年04期)
型耐温树脂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苯乙烯/二乙烯苯为主要原料,经聚合、物理结构稳定化、吸电子基团化、磺化、活性基团稳定化等技术路线,生产了耐温树脂催化剂。该催化剂应用于黑龙江石油化工厂1.2 kt/a 和齐鲁石化公司20 kt/a 甲乙酮装置上,连续运转9000 h以上,丁烯单程转化率>6.5%,仲丁醇选择性>9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耐温树脂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花伊,霍稳周.耐温树脂催化剂热稳定性研究[J].当代化工.2008
[2].霍稳周,于镝鸣,郭长新,勾连科,赵登峰.耐温树脂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C].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3].杜星球,钱东.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J].适用技术市场.2000
[4].徐秉声,张广禄,霍稳周,屈景龙.大孔耐温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