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华[1]2004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确定及临床遗传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遗传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收集的一个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和自1988年来中国人报道的MFT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分析。结果(1)MFT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中国人MFT的典型表现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个结节,坚实透明,严重者可累及头位;(3)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9.8岁;(4)同一家系的不同患者表现度可不同;(5)家系Ⅰ同时伴有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其它10个家系患者无圆柱瘤、基底细胞癌等其它疾病伴发;(6)无恶性转化倾向;(7)可出现“不规则显性”或“延迟显性”情况;(8)女性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结论MF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高度外显率,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9.8岁,临床表现多以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皮肤颜色、3~10mm大小、坚实透明的多个结节为主,但不同患者表现度可不同。
赵小燕[2]2014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及CYLD蛋白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TE)又名囊性腺样上皮瘤、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及多发性丘疹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与毛囊分化有关的皮肤良性附属器肿瘤,1892年首次由Brooke及Fordyce先后报道。该病可分为单发及多发两型,后者多见。单发者少见,不遗传,无家族,通常在成人期发病。相反,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OMIM#601606),与遗传有关,通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在儿童或青春期发病。MFT多发于20岁以前,女性多见,文献中报道的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皮疹表现为小、圆形、光滑发亮、半透明、坚实、正常肤色、境界清楚的丘疹或结节。皮疹平均直径约为2-5mm,通常散在分布,偶可融合成斑块。可发生于面部、头皮、颈部、躯干部等处,其中以面部最常见。此外,还有报道多发性毛发上皮瘤沿不常见的线状分布、皮节或单侧面部分布。MFT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面中部出现对称性分布的多发性丘疹及结节,多为肤色,呈半透明状,特别好发于鼻唇沟、下颌、上唇,鼻根、额头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灼烧感或痒感。无其他相关的系统异常表现。该病虽无生命危险,但因影响患者的美观,可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本病极少数可恶变成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或毛母细胞癌。也可并发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如家族性圆柱瘤(Familial Cylindromatosis, FC,OMIM#132700)、Brooke-Spiegler综合征(Brooke-Spiegler syndrome, BSS,OMIM#605041)等。FC患者仅有圆柱瘤的表现。圆柱瘤通常发生在成人早期,主要累及头皮,偶可累及面部。肿瘤若覆盖整个头皮,像头巾样,又称为头巾瘤。BSS患者表现为多种皮肤附属器肿瘤,包括圆柱瘤,毛发上皮瘤和小汗腺螺旋腺瘤。虽然MFT、FC、BSS被描述为独立的疾病,但这些疾病临床表现重迭,且在同一个家系可见这些疾病的不同表现,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疾病可能是同一疾病不同的表型。TE的组织病理上可见真皮上部有多个形态相对单一的基底样细胞构成的细胞团块,周围有丰富的纤维基质包绕伴基质内裂隙。基底样细胞团块主要排列成筛状或网状模式,但有时也可排列成其他模式,包括结节状、串花状。典型的肿瘤团块的病理表现为中间可见一些角质囊肿、退化的毛乳头和胚芽聚集灶,而边缘可见栅栏状排列细胞。TE必须与BCC鉴别,两者很容易混淆。TE组织病理示裂隙发生在基质的胶原纤维间,而BCC裂隙则发生在肿瘤团块与基质之间。此外,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亦有利于两者的鉴别。针对TE或BCC表达的CD34与bcl-2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示分布不同。此外,TE的组织病理上,还应与毛母细胞瘤、汗管瘤、微囊肿附属器癌进行鉴别。MF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996年,Harade等首次把MFT定位在染色体9p21,但在该区域未发现易感基因。2004年,张学军等首次将该病的致病基因确定为位于染色体16q12-q13的圆柱瘤(Cylindromatosis,CYLD)基因,该基因也是家族性圆柱瘤与Brooke—Spiegler综合征的致病基因。CYLD基因全长约56kb,包含20个外显子,前叁个外显子不编码蛋白质。目前,已报道的各种CYLD基因突变有60余个,其中发生在MFT家系内突变的有20余个。这些突变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及剪切突变,好发于基因羧基端(第9-20外显子)。大多数突变可导致CYLD蛋白的截断。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突变类型、位置与患者的表型及严重程度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此外,其他学者亦报道过CYLD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病例。研究发现在MFT患者中CYLD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率约为44~72%,原因可能是发生在在非编码区(内含子深部、3'UTR或5'UTR)的潜在突变,或为染色体大片段重组或缺失所致;尚有另外一种可能,即MFT具有遗传异质性,存在其他的致病基因,如曾被报道过的染色体9p21区域内。但是,多发性遗传性头颈部丘疹结节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复杂,误诊也有可能。CYLD基因编码CYLD蛋白,又称为泛素特异性加工蛋白酶CYLD和泛素羧基端水解酶CYLD。CYLD蛋白有叁个剪切变异,外显子3(位于5'UTR)和外显子7呈选择性剪切。CYLD蛋白全长包含956个氨基酸,而另外两个CYLD同型体因为RNA选择性剪切时仅包含953个氨基酸。CYLD蛋白在人类的脑部、睾丸、骨骼肌、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在人类头皮中CYLD蛋白则表达于毛囊内毛根鞘、小汗腺。CYLD蛋白包含以下结构域:3个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甘氨酸(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glycine,CAP-Gly)保守结构域(第127-203,232-285与472-540位氨基酸)、2个富含脯氨酸的重复区域(第388-413与446-471位氨基酸)、4个CyS-X-X-CyS区域(第788-856之间氨基酸)和2个泛素羧基端水解酶(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UCH)结构域(第593-610与871-889位氨基酸)。第3个CAP-Gly结构域与UCH结构域高度保守。CYLD蛋白为肿瘤抑制蛋白,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可负性调节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途径。NF-κB和JNK信号途径对多个生物过程有调整作用,包括免疫与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凋亡、肿瘤形成等ψCYLD蛋白的UCH结构域发挥去泛素化酶活性,可对特定蛋白的去泛素化,从而积极参与NF-κB和JNK信号途径。因此CYLD基因失活可增强抑制细胞增殖或促进凋亡的蛋白质降解,导致肿瘤的发生。MFT是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一般没必要手术治疗。但是因MFT影响美观,一些患者要求采取某些干预措施。由于皮损数量多,不主张常规手术切除。一般采用其他的剥脱性治疗包括剥脱性铒Yag激光或CO2激光治疗、射频消融术、冷冻或电灼术。但上述治疗有可能导致瘢痕形成或皮损再发,需定期重复上述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抑制NF-κB活性。Brummelkamp等发现抑制CYLD的活性可提高细胞抗凋亡的能力,而阿司匹林可拮抗该效应。随后,Fisher和Geronemus报道联合应用阿司匹林325mg,一日2次与阿达木单抗(一种重组人IgGl抗TNF-α单克隆抗体)40mg,每周1~2次,成功治疗一例女性MFT患者。治疗的原理可能为阿司匹林及阿达木单抗可阻断NF-κB活化途径上不同的位点。因为抑制TNF-α的药物物价格昂贵,因此未来研究是否可单独使用其他更有效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取得满意的肿瘤抑制作用是值得关注的。此外,在MFT家系中进行CYLD基因突变分析是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深入认识MFT基因型-表型之间的相关性,这对MFT患者及其亲属是有益的。而对CYLD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早期识别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毁容或肿瘤恶性转化等并发症。目的1.报道一个中国MFT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CYLD基因进行突变检测。2.回顾文献报道的发生CYLD基因突变的MFT家系及散发病例,总结MFT临床遗传特征。3.采用抗CYLD抗体免疫组化法来检测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和正常人面部皮肤组织中CYLD蛋白的表达情况。资料与方法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及试验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1.研究对象我们收集了一个来自于中国福建省MFT家系,该家系共3代,包括3例女性患者,2例男性对照,所有患者均经过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专家的确诊。同时,对自2004年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发生CYLD基因突变的MFT的家系或散发病例进行检索。2.组织病理检查对先证者母亲面部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切片及HE染色。3.血液和皮肤样本的收集告知患者研究的保密性和自愿性,征得知情同意后,对所有患者和家系中正常人及5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进行外周血采集,每例抽取外周血5.0m1于EDTA抗凝管中,—80℃保存备用。收集的毛发上皮瘤组织取自先证者母亲的面部肿瘤处。正常面部皮肤样本则来自一个在我科进行简单的美容手术的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CYLD基因突变筛查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rimer3设计特异性引物,所有的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PCR扩增包括CYL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的序列。在200μL的微量离心管中进行PCR反应,PCR反应体系50μL,含10x缓冲液(Mg Plus)5μL,引物(25μmol/L)各1μL,Taq酶(购自TaKaRa公司)0.4μL,dNTPs(各2.5mmmol/μL)4μL,基因组]DNA(25ng/μL)5μL;反应条件如下:94℃5min,94℃30s,52-62℃30s,72℃45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反应条件如下:94℃5min,94℃30s,52~62℃30s,72℃45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PCR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使用PCR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将纯化产物送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ABI Prism377测序仪(美国)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采用Chromas软件(Version2.3)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家系中的健康人员和50个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序列进行对比。具体步骤如下:4.1外周血DNA提取4.2特异性引物设计合成4.3PCR扩增CYLD基因4.4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4.5PCR产物纯化4.6PCR纯化产物测序4.7序列比对分析5.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对2004年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发生CYLD基因突变的MFT的家系或散发病例进行检索。6.免疫组化法检测CYLD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正常人面部皮肤组织CYLD蛋白的表达情况。将石蜡切片脱蜡、水化,3%H2O2室温10min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蒸馏水洗涤3次;晾干,滴加正常血清封闭液,室温20min,甩去余液;加入适量稀释的兔抗人多克隆CYLD抗体,常温2小时。滴加山羊抗兔IgG,37℃20min,除加入正常血清封闭液外,以上各步间均用PBS(pH7.4)充分洗涤;最后用DAB显色,常规脱水、透明、封片。免疫组化阳性表现为棕褐色,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也是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除了用PBS替代一抗。结果1.MFT家系临床与遗传特征1.1临床特征该家系共3代,包括3例女性患者,2例男性对照。先证者为4岁女性,足月顺产。2岁时双侧鼻唇沟出现圆形的肤色的约粟粒大小的丘疹。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逐渐增多增大,扩展至面中部,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查体:智力及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无异常,鼻唇沟、鼻部、双眼睑见多个小的圆形的光滑发亮的半透明的坚实的境界清楚的肤色丘疹。皮疹直径约2-3mm。未发现头皮及躯干部肿瘤。家系中患者母亲(图2b)及外祖母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发病年龄较晚,皮损数量较少。1.2遗传特征家系图显示连续叁代中有叁例女性患者,提示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显性遗传,根据既往的文献报道,考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可能。2.组织病理结果先证者母亲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多个基底样细胞组成的肿瘤团块,周围胶原纤维及纤维母细胞包绕,可见角质囊肿。3.PCR扩增结果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外周血DNA为模板,对CYLD基因20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均取得到预期的DNA片段。4.测序结果该家系及50例正常人中CYLD基因突变检测未发现外显子及侧翼序列中有突变发生。5.文献总结自2004年以来我们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报道的26个MFT家系及散发病例发生了CYLD基因突变,并总结了MFT患者的CYLD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6.免疫组化结果患者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CYLD蛋白表达阳性,分布呈细胞质型,周围的毛囊、小汗腺及表皮全层CYLD蛋白表达亦阳性;正常人面部皮肤组织中毛囊内毛根鞘、小汗腺、表皮基底细胞层CYLD蛋白表达阳性。结论1.我们确诊了一个中国叁代MFT家系。该MFT家系中未发现CYLD基因突变位点,免疫组化显示毛发上皮瘤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阳性,说明该家系中无CYLD基因突变来限制CYLD蛋白的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提示该MFT家系可能具有遗传异质性,但这需将来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平台对该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重新确定。2.总结的2004年以来MFT患者中CYLD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与既往的文献报道一致。因样本量相对较少及缺乏详细的临床资料,未观察到CYLD基因突变-表型之间的相关性。3.在人类正常面部皮肤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CYLD蛋白表达在毛囊内毛根鞘、小汗腺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而毛囊内毛根鞘、小汗腺及表皮基底层均起源于胚胎的体表外胚层,因此推测毛发上皮瘤可能起源于多能性表皮干细胞。
吕红莉[3]2007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是一种少见的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女性多见。典型临床特征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个半球形丘疹,呈正常皮色,坚实透明,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轻度痒感,皮疹亦可见于额部、眼睑、上唇、颈部等。皮疹数目和大小可随年龄增长而不同程度增加。本病可累及各种人群,多报道于美国和欧洲。2004年我国学者张学军等将MFT致病基因定位于16q12-16q13,同时在CYLD基因18号外显子检测到一个缺失突变c.2355-2358delCAGA,首次在国际上将MFT的致病基因确定为位于16q12-16q13的CYLD基因,与家族性圆柱瘤(FC)、Brooke-Spiegler综合征(BSS)为同一致病基因。CYLD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CYLD蛋白是一种去泛素化酶(DUB),可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TNFRs)相互作用而负向调节转录因子NF-κB活性。CYLD基因的突变会导致CYLD蛋白功能的缺陷,使NF-κB信号途径失去调节,导致表皮附属器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肿瘤。迄今为止,在FC、MFT和BSS病例中共发现CYLD基因突变33个,其中仅8个突变导致MFT的发生,目前尚未发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目的(1)报道一个中国MFT家系,研究该家系CYLD基因突变情况;(2)回顾总结国内外报道的突变病例并阐述MFT临床遗传特征。方法(1)调查一个中国MFT家系情况,收集整理家系资料并采集该家系成员血样;(2)从外周血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该家系成员的CYLD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同时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3)检索CBM和PubMed上国内外报道的所有MFT家系突变的文献,对其临床及遗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该家系叁代受累,所有患者未见表型差异;(2)家系所有患者均出现CYLD基因c.2711C>T(p.P904L)错义突变,该突变既往未见报道,家系中健康对照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未发现序列改变;(3)对检索到的8个国内外报道的MFT家系突变病例及本研究中家系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先证者中88.99%的皮疹均位于鼻周,所有患者的突变均发生在外显子10-20上。结论(1)CYLD基因的错义突变c.2711C>T(p.P904L)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2)未发现MFT患者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
郑广勇[4]2004年在《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文中研究说明多发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皮肤附属肿瘤。病人通常在青春期前发病,其主要特征是病人的面部出现大量的结节和皮损。在临床上,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但亦有文献报道少数病例可以转化为恶性肿瘤。在遗传特征上,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被认为是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于还不清楚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因此目前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叁个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家系。使用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的方法将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定位到第16 号染色体的16q12-13 区域。在致病基因的定位区域,通过表达筛选和功能筛选的方法确定了重要的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CYLD 进行突变检测时发现:家系I 中的病人在基因CYLD 的CDS 区域的1462 位缺失了一个腺嘌呤,发生了移码突变;家系II中的病人在基因CYLD的CDS区域的2128位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发生了无义突变;家系III 中的病人在基因CYLD 的CDS 区域的的2822 位由腺嘌呤突变为胸腺嘧啶,发生了错义突变。通过突变检测,我们成功地克隆了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为了对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我们收集了病人的肿瘤组织样品并进行杂合性缺失分析。杂合性缺失分析的结果表明: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符合二次打击学说模型。我们的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并找到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杨萍[5]2016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CYLD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TE)是一种少见的与毛囊分化有关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TE分为多发性毛发上皮瘤、孤立性毛发上皮瘤、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多发性毛发上皮瘤与遗传有关,多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特征主要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发性半球形坚实丘疹或结节,呈正常肤色,半透明。目前已确定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MFT,OMIM 601606)的致病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16q12-16q13的圆柱瘤(Cylindromatosis,CYLD)基因。该基因属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蛋白为去泛素化酶。CYLD基因突变导致去泛素化酶功能缺陷,失去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调节,使NF-κB信号转导途径过度活化,导致皮肤附属器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肿瘤。新CYLD基因突变的报告不仅能丰富CYLD基因的突变谱,也能为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将来的基因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及平台。本研究收集中国四川省汉族人MFT1个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其患者、正常家庭成员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外周血采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CYLD基因突变检测。目的:分析中国四川汉族人MFT家系的临床及遗传特征,检测CYLD基因,发现致病突变。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患者及其家庭健康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CYLD基因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测序结果采用Chromas 2.0进行对比分析,查找致病突变,如发现突变再进行反向测序。结果:1)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具有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坚实丘疹或结节,呈正常肤色,临床表型轻重不一;2)该家系患者CYLD基因17号外显子存在c.2273G>A新的错义突变,即2273位鸟嘌呤变成腺嘌呤,导致第758位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p.R758Q),家系中健康成员及10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该突变。结论:1)该四川省汉族人MFT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2)该家系患者中发现的新错义突变c.2273G>A(p.R758Q)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
梁燕华, 何平平, 杨森, 王红艳, 陈建军[6]2005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确定》文中指出目的对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共用18对覆盖9p21和16q12-q13的微卫星标记对一个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家系进行局部基因组扫描,并用Linkage软件进行两点参数连锁分析,最后PCR扩增CYLD1基因的17个编码外显子及其邻近剪接子并进行双向直接测序。结果①两点参数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外显率为99.9%、基因频率0.00001时在D16S3068位点处得出LOD值=3.31(θ=0.00),排除与9号染色体连锁;②突变分析在CYLD1基因第18号外显子出现连续的4个碱基缺失,即c.2355-2358delCAGA。结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存在着遗传异质性,本家系的致病基因位于16q12-q13,而不在9p21。
梁燕华, 杨森, 张学军[7]2005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国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个MFT家系和1989年以来国内报道的16个MFT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学的总结分析。结果⑴典型表现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多个坚实透明的结节;⑵MFT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⑶女性好发,男女性外显率之比约为0.7∶1;⑷患者发病年龄从出生到58岁不等,平均发病年龄为16.5岁;⑸可与其它遗传性皮肤病如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等并发;⑹已从国内MFT家系中发现6种新的CYLD基因突变,CYLD基因突变越靠近羧基端,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大,皮损数量越多、越大,分布越广泛。结论MF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国人中并非罕见,女性好发,男女患病率之比为0.7∶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6.5岁,典型皮损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皮肤颜色、粟粒至蚕豆大、坚实透明的多个结节,可与雀斑、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等遗传性皮肤病并发,目前已经发现6种CYLD基因新的突变可导致MFT,CYLD基因突变越靠近羧基端,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大,皮损数量越多、越大、分布越广泛。
马辉福, 陈纲, 韩慧生, 裴文军, 刘晓峰[8]2007年在《头皮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头皮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收集的1个MFT家系中17名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学总结分析。结果①典型表现为头皮散在分布多个质韧结节,与正常皮肤颜色一致,粟粒至黄豆大;②头皮MFT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无性别差异;④成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0.5岁;⑤个别病例可快速生长,破溃和恶变。结论本病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单个发病少见,无性别差异,典型表现为头皮散在分布多个质韧结节,粟粒至黄豆大,与正常皮肤颜色一致,个别病例可快速生长并破溃恶变。
景桃勤[9]2018年在《35例毛发上皮瘤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毛发上皮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病理诊断确诊为毛发上皮瘤的3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男患8人,女患27人,最大79岁,最小8岁,平均38.3±21.5岁,病程最长者46年,最短者1年,发病年龄从6岁到42岁不等。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丘疹、结节,临床第一诊断误诊为结节性硬化症、色素痣、传染性软疣、汗管瘤、寻常疣、基底细胞癌等。临床正确诊断者9例,均为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诊断正确率为25.7%。余26例误诊(包括全部单发性毛发上皮瘤患者)。本研究收集的10例单发性毛发上皮瘤,均经过外科手术切除,随访2年,9例无复发,1例发生恶变。16例多发性毛发上皮瘤患者采用了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瘢痕和恶变的倾向。组织病理有典型的形态特征,镜下可见有基底样细胞增生形成瘤团,瘤团周边细胞呈栅状排列,与基底细胞癌相似,但向毛囊分化,有角质囊肿形成,瘤团周围有纤维间隔。结论:毛发上皮瘤为临床罕见的向毛囊分化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容易误诊,尤其是单发性毛发上皮瘤,正确诊断必须临床与病理相结合,此外,还应注意与一些相似的疾病相鉴别。多发性毛发上皮瘤存在遗传异质性,呈不规则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收缩间隙作为基底细胞癌的典型特征,此现象虽然有助于毛发上皮瘤和基底细胞癌的鉴别,但因其也可见于毛发上皮瘤中,故不能做为绝对标准。部分患者有瘙痒症状,应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饮食的摄入,以免使原有症状加重。继发糜烂、溃疡的单发性毛发上皮瘤可能发生癌变,应及时手术切除。
刘林菁[10]2005年在《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是一种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其致病基因的定位及突变上,但对该病的临床分析不够透彻。 本文通过调查1例MFT家系以及对16年来国内报道的16个MFT家系进行系统总结,来探讨MFT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的特点,与家族性圆柱瘤(FC)、基底细胞癌(BCC)的鉴别要点,以及遗传方式来进行分析。 首先,将我科1例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诊断明确(主要诊断依据是特征性皮损和组织病理);然后,现场调查1例MFT家系的家系资料,对家系的每一家庭成员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和作遗传调查;第叁,对近16年来国内报道的MFT家系进行总结和临床分析。 MFT临床分析总结:①MFT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女性发病多于男性;③中国汉族人MFT的典型皮损特征为面部乳白色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质地坚实,只有2个家系皮损分别发生于头皮及颈部,均无恶化倾向;④组织病理特征为角质囊肿和由基底样瘤细胞构成的肿瘤岛;④同一家系中不同的患者表现度不同;⑤个别家系可伴发雀斑及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其它家系不伴发其他疾病。 总之,毛发上皮瘤是一种高度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以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乳白色半球形或圆锥形丘疹为皮损特征,无恶化趋势,组织病理为角质囊肿与肿瘤岛,同一家系中不同的患者表现度不同,
参考文献:
[1].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确定及临床遗传特征分析[D]. 梁燕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04
[2].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及CYLD蛋白表达研究[D]. 赵小燕.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3].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研究[D]. 吕红莉. 安徽医科大学. 2007
[4]. 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 郑广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4
[5].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CYLD基因突变研究[D]. 杨萍. 川北医学院. 2016
[6].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确定[J]. 梁燕华, 何平平, 杨森, 王红艳, 陈建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7].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分析[J]. 梁燕华, 杨森, 张学军. 食品与药品. 2005
[8]. 头皮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和遗传分析[J]. 马辉福, 陈纲, 韩慧生, 裴文军, 刘晓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
[9]. 35例毛发上皮瘤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D]. 景桃勤. 遵义医学院. 2018
[10].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临床分析[D]. 刘林菁. 安徽医科大学. 2005
标签:肿瘤学论文; 皮肤病与性病论文; 外显子论文; 显性遗传论文; 常染色体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肿瘤异质性论文; 皮肤肿瘤论文; 人类染色体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显性基因论文; 基因突变论文; 丘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