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剩余索取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剩余,人力资本,控制权,分配,技术创新,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剩余索取权论文文献综述
黄群慧,常耀中[1](2014)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剩余索取权激励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生产活动激励的核心问题是剩余索取权分配,激励技术创新这种独特生产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安排特殊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有效剩余索取权安排是包括股东、技术创新者和经营者的叁元激励方式,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者和经营者努力程度和剩余贡献。(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4年05期)
肖功为[2](2014)在《人力资本产权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与资源稀缺性两个理论前提出发,构建一个基于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供求分析"博弈论"和基于产权基础上的"契约论"双重结合的逻辑分析框架,并通过历史和逻辑两条主线,探索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形态演进路径及其逻辑理据。(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王文军[3](2014)在《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3年,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尽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距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一些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主要还依赖进口,大批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驱动型企业太少,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面对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曾以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没有足够人才、缺少现代设备和先进计算能力为由进行解释。但是,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2012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已达到5600.1亿元,是1988年的46.24倍;自1999年以来,中国理工科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数大幅增加,2012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24.68万人年,是1992年的4.8倍。设备也充裕,如今中国拥有一些最现代化的实验室,配备了最先进设备。资金、人才、科研设备等条件我们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巨额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究竟是什么?本文提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一些现存的微观制度缺陷。这些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1.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技术入股的制度安排;2.技术资产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界定产权,对发明者缺少激励;3.缺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产生和成长的政策环境,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比较艰难;4.缺少有效的退出通道,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作用难以发挥。以上制度缺陷的共同点就是缺少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源已超过资本成为最重要、最稀缺的经济资源,在促进创新源产生和成长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些经验主要包括:1.科研契约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导向,进行了技术入股的制度安排;2.确定了“谁发明,谁拥有”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原则;3.建立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产生和成长的政策环境;4.建立了成熟、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这些经验的共同点是对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安排。由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不同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团队可能充满技术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也可能偷懒和搭便车。本文从契约、产权、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对技术创新制度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技术资产价值变化模型,研究了研发契约关键条款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得出了技术创新团队期望收益的期权模型;利用淘金模型,分析了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问题,研究了技术资产的产权界定、保护、流转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运用治理模式权衡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组织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新依据。还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构成,研究了风险投资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及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本文对国内科研院所的科研契约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美国硅谷、128公路两个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些研究验证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具有激励效用的观点。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技术创新制度方面的缺陷,研究了发达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经验。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在科研契约、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对剩余索取权、企业技术创新制度、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等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本章从契约、产权、企业组织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的关键因素——剩余索取权问题,并从风险投资、技术资产方面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问题。在这些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通过分析创造技术资产的各种要素的特点和作用,研究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属问题,同时对技术资产提供者在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叁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理论探索。本章首先分析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对创新源产生和成长的影响。本文利用技术资产价值变化模型,研究了研发契约关键条款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得出了技术创新团队期望收益的期权模型;本文利用淘金模型,分析了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问题,研究了技术资产的产权界定、保护、流转对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影响;本文还运用治理模式权衡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组织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新依据。本文还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的构成,研究了风险投资中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及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风险投资是与知识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第四章为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对我国六家科研院所科研契约关键条款对实施效果的影响、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发展成效对比等两个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有效性。第五章为基于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理论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微观制度缺陷分析。本章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企业使命的高度,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差距,提出“微观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的观点,并从风险投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研契约、创新源成长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方面分析了主要的制度缺陷。第六章为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在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方面的启示。本章简单回顾了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历程,提出了创新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稀缺资源的观点,分析了创新源替代资本成为最重要资源后,发达国家企业组织由大型股份公司到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适应性变化。同时还研究了发达国家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在风险投资、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研契约等方面的经验。第七章为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对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微观制度缺陷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最后,本章在科研契约、技术资产产权制度、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风险投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在技术资产创造和应用过程中,各要素提供者都存在有限理性问题,无法掌握技术资产相关的全部信息,也无法准确预计技术资产的未来价值。同时,各要素提供者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问题,技术创新团队既具有信息优势同时也拥有多重选择机会,如果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提出并研究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有效地激励技术创新要素的提供者——技术创新团队。(二)通过期权模型分析,在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团队与研发出资人拥有同向变化的期望收益期权模型,具有共同的利益导向,所创造的技术资产会更有商业价值。(叁)在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方面,“谁发明,谁拥有”的技术资产产权界定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资助科研项目所创造技术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建立完善、高效的技术资产产权保护体系,能够避免技术资产的租值消散,保障技术创新团队的利益,保护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由政府、中介组织、市场共同组成促进技术资产产权流转的制度体系,为最终实现技术资产的价值创造条件,能够持续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四)本文提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悖论,即在技术创新型企业中,多个技术创新团队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会造成负激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能够有效避免剩余索取权悖论的发生,是最有利于创新源产生和成长的企业组织形式。(五)在工业化时期,股份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问题,能够汇聚起大量社会资本进行工业生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批科技型小微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力,风险投资制度成为了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六)风险投资制度是迄今为止最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制度安排。具备了有效的退出机制、激励机制、组织形式、风险分担机制、技术资产保护制度、政府扶持政策等制度,就能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七)我们发现了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科研契约关键条款:1.“实现产业化”作为科研契约验收方式更有利于明确产业化导向,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2.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报酬模式较固定收益报酬模式更有利于调动技术创新团队的积极性,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团队向提高技术资产商业应用价值的方向努力;3.当技术创新团队以技术资产入股时,技术创新团队在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同时,还分享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所创造技术资产的商业应用价值。(八)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超过资本成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变得非常必要。中小企业、网络结构、扁平化管理等能够让更多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组织形式,明显有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培育和成长,最终能够形成更多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九)本文认为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技术创新制度存在微观缺陷,特别是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等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陷:风险投资制度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资产的产权制度不能阻止租值消散;科研契约缺少产业化导向和激励机制;企业组织结构不利于创新源的产生和成长。(十)本文认为创新源就是指能够发明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将其形成技术资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的个人、研发团队或企业,创新源的核心能力是发明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超过资本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源也就成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十一)本文提出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的总体思路为:以实现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为导向,在产权、契约、企业组织、社会经济组织方面调整我国的微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4-05-01)
普立荣[4](2011)在《人力资本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已探讨或借鉴了西方有关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但现阶段在我国,人力资本尚未取得与财务资本平等的产权主体地位。以人力资本管理会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保障功能,并从分析人力资本无法平等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姚楠,田萌萌[5](2011)在《基于企业所有权安排发展阶段的剩余索取权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企业契约理论的不完备性为基础,在了解企业所有权安排经历的叁个发展阶段后,讨论了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七种模式,重点探讨了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分配,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剩余索取权分配方面的一个理论框架,以期能加强企业在剩余索取权分配方面的认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1年16期)
刘卫[6](2011)在《国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为研究切入点,首先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理论价值和在企业制度变迁中安排的特征,描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然后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的、索取权的配置情况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理论部分,文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现实问题,说明了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研究的重要性。接下来阐述了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状况,为接下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叁章按照企业制度的变迁过程,考察了不同时期企业剩余控制权、索取权安排契约的演进过程,归纳出剩余控制权安排从独享到分享的一般原则;按照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剖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剩余控制权、索取权配置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实证检验部分,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范围,选取203个研究样本,其中包括138家传统企业和65家高新技术类企业。参照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下,选取分别代表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企业绩效和控制变量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R软件分别对两类企业进行了描述性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上述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在上市公司中,传统国有企业中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企业绩效有显着影响;高新技术类国有企业中,剩余索取权配置对企业绩效有显着影响。结合企业中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作用机理和我国国有企业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最后部分总结了我国国有企业中剩余控制权、索取权配置的本质特征和利害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1-05-01)
吕磊[7](2010)在《新形势下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分割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初次分配的现状不容乐观。1996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3.4%,2007年这一比重已骤降至39.74%。而企业利润的比重却从21.2%上升到31.3%。对比当前国际上劳动者报酬占到50%的平均水平,我国企业中存在的劳动者报酬过低问题已相当严重。(本文来源于《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期刊2010年11期)
李晓东[8](2010)在《职工福利、剩余索取权分享与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我国特有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国有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制度。从职工福利制度的变迁过程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变迁具有较为明显的同步性,但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推动我国职工福利制度持续变迁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职工福利制度的本质及其造成的外部性问题,指出我国职工福利制度实际上已演化为一种职工参与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机制,这项机制的实施会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增加社会成本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效率,而这正是推动我国职工集体福利制度持续变迁的动因,因此,对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注意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10年10期)
金花[9](2010)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的依据进行分析,肯定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应同物力资本所有者一起分享企业的剩余,认为应增加值收益作为二者的分享对象,提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享剩余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内部分享剩余的方法,最终使所有的人力资本都参与企业的增加值收益分享。(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0年27期)
高文慧,王垒[10](2010)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途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加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大势所趋。提出了人力资本在不同企业类型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0年03期)
企业剩余索取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与资源稀缺性两个理论前提出发,构建一个基于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供求分析"博弈论"和基于产权基础上的"契约论"双重结合的逻辑分析框架,并通过历史和逻辑两条主线,探索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形态演进路径及其逻辑理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剩余索取权论文参考文献
[1].黄群慧,常耀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剩余索取权激励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4
[2].肖功为.人力资本产权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逻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普立荣.人力资本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博弈[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5].姚楠,田萌萌.基于企业所有权安排发展阶段的剩余索取权分配研究[J].商业时代.2011
[6].刘卫.国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企业绩效[D].天津财经大学.2011
[7].吕磊.新形势下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分割的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
[8].李晓东.职工福利、剩余索取权分享与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J].会计研究.2010
[9].金花.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的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0
[10].高文慧,王垒.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