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流制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铁矿,钒钛,碱度,粒度,矿物,铁矿,高铁。
分流制粒论文文献综述
肖俊军,张玉才[1](2017)在《分流制粒降低烧结NO_x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钢铁企业的烧结工序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烧结过程NO_x减排是一个难题,从源头对NO_x进行治理是一种可行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对梅钢所用烧结原燃料进行分流制粒研究,探索不同的混料方式和混料时间对NO_x排放浓度的影响;同时考察生石灰单独包裹焦粉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流制粒和生石灰包裹工艺可以显着降低烧结烟气NO_x排放总量,分流制粒的两部分原料在二混一同加入后烧结烟气中NO_x排放量减少20.17%,按生石灰质量/焦粉质量=10%进行包裹时,烧结烟气中NO_x排放量减少14.24%,两种制粒方式对烧结矿的质量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梅山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李燕江,吕庆,白瑞国,丁海超,李红玮[2](2015)在《分流制粒烧结工艺参数对钒钛烧结矿微观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分流制粒烧结中酸性物料的粒度、配碳量和碱度等工艺参数对烧结矿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物料的粒度范围扩大时,料层透气性变好,铁酸钙增多,矿相结构更均匀。当碱度较低时,烧结矿黏结相以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随着碱度升高,钙钛矿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当碱度达到2.02时,铁酸钙含量大量增加,黏结相以铁酸钙和玻璃质为主。随着配碳量的增加,铁酸钙含量降低,钙钛矿含量增加,赤铁矿含量减少,亚铁含量增多,将使得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还原粉化指数提高,还原性下降。综合考虑分流制粒钒钛矿烧结配碳量选择4.2%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5年05期)
白瑞国,李燕江,吕庆,丁海超,孙艳芹[3](2015)在《钒钛磁铁矿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承钢钒钛磁铁矿的特点和实际烧结生产情况,对不同料层厚度(常规烧结、酸碱混合烧结)的分流制粒烧结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层厚度为1 000 mm时的酸碱混合烧结与常规烧结(600 mm)相比,烧结矿质量提高很多,尤其是低温还原粉化指标有很大改善;钒钛磁铁矿厚料层分流制粒酸碱混合烧结矿一方面具有明显的高碱度烧结矿和类似酸性球团的两种显微结构,另一方面酸碱混合烧结矿中的赤铁矿含量降低,并且大部分独立存在于酸性球中。显微结构中高碱度烧结矿的磁铁矿含量提高,黏结相铁酸钙的含量明显增加,钙钛矿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5年04期)
朱德庆,郭正启,潘建,张峰[4](2014)在《分流制粒强化巴西某镜铁矿的烧结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分流制粒强化镜铁矿烧结工艺及成品烧结矿冶化性能和矿相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焦粉用量4.2%(质量分数),混合料水分8.5%,分流制粒时间6 min,混合制粒时间3 min,精矿分流碱度1.64的条件下,烧结矿产量为1.71 t/(m2·h),转鼓强度为63.80%,固体燃耗为65.24 kg/t。与常规烧结相比,产量提高18.8%,转鼓强度提高10.7%,而燃耗降低14.7%,显着地改善了烧结矿产质量。分流制粒工艺所得成品烧结矿还原度和还原粉化率分别为82.39%和70.15%,均能满足高炉冶炼需求。与常规烧结相比,镜铁矿分流制粒工艺烧结矿中形成更多的复合铁酸钙,其发育良好,并与磁铁矿、赤铁矿结晶互连;中孔厚壁结构增多,从而提高了烧结矿的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1期)
吕庆,杨松陶,孙艳芹,胡晓,白瑞国[5](2011)在《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配碳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流制粒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铁精矿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返矿等进行烧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碳量增加,铁酸钙含量降低,钙钛矿含量增加,赤铁矿含量减少,转鼓强度和还原粉化指数提高,还原性下降。过高的配碳量不利于烧结矿质量,配碳质量分数应控制在4.2%左右。(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1年11期)
孙艳芹,杨松陶,吕庆,李福民[6](2011)在《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碱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流制粒烧结是一种新的烧结工艺,即将铁精矿分别制成高碱度物料和酸性球,再混入燃料和返矿进行烧结的方法.针对碱度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以确定新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度较低时,烧结矿黏结相以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烧结矿质量较好;随着碱度升高,钙钛矿含量增加,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破坏性很大.TiO2完全生成钙钛矿后,碱度达到2.02时,铁酸钙含量增加很多,烧结矿液相遮盖了球团矿,烧结矿产量提高,冶金性能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杨松陶,吕庆,孙艳芹[7](2011)在《酸性物料的粒度对承钢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承钢分流制粒厚料层酸性物料粒度对烧结工艺的影响。大粒度物料能改善料层的透气性,有利于厚料层的应用。酸性物料的粒度较大时,矿相里有大量集中分布的赤铁矿,局部形成交织熔蚀结构,能极大的改善钒钛磁铁矿的冶金性能。(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杨松陶[8](2010)在《二次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承钢面临很大的球团缺口,本文旨探索用新方法彻底解决球团生产能力不足带来的影响,改善高炉炉料的性能,经研究得出,使用二次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工艺后生产的烧结矿冶金性能提高,球团矿完全满足高炉冶炼的性能。(本文来源于《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9-03)
张汉泉[9](2001)在《分流制粒强化高铁低硅烧结工艺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入炉矿品位升高,冶炼渣量减少,焦比下降,喷煤比增加,相应对入炉精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烧结矿品位升高和SiO_2含量降低,烧结矿强度将下降。为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必须生产高碱度甚至超高碱度烧结矿。但对于我国大多数钢铁厂而言,烧结矿占入炉矿石的80%以上,由于酸性炉料供应短缺,入炉熟料比高,反过来使烧结矿碱度限制在1.6-1.8范围内。对于铁品位为58~62%、SiO_2含量4.0~4~4.5%、碱度为1.6~1.8的烧结矿,提高其产质量存在很大难度。 在当进口矿粉约为43%、国内矿粉约为22%、国产精矿22~25%、混合料水分为6.5%、焦粉配比为5.5%、碱度在1.8倍条件下,制备TFe含量为58~62%、SiO_2含量为4.1~4.5%的高铁低硅烧结矿,采用常规烧结工艺,烧结杯试验取得如下指标:烧结矿转鼓强度为60.53%,利用系数为1.894t·m~(-2)·h~(-h),成品率为79.82%,固体燃耗为54.07kg·t~(-1),FeO含量为8.99%。,而且结果表明,随着含铁品位的升高、SiO_2含量的降低,烧结矿强度下降,利用系数降低,烧结矿产质量明显下降,无法实现现代高炉冶炼的要求。为此,必须开发适合我国原料条件的烧结新工艺、新技术。 本文对一种新的分流制粒烧结工艺进行了研究,即将含铁精矿和粉矿分别制粒,形成低碱度内核、高碱度外壳的准颗粒进行烧结。通过考查分流制粒时间、水分分加、燃料分加等多种措施及相应工艺参数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流制粒工艺后,烧结混合料中细颗粒比常规工艺明显减少(-3mm粒级含量由48%减少32%),中间粒级明显增多,准颗粒的加权调和平均粒径增大,混合科层气体阻力减小,烧结过程透气性得到改善。分流制粒工艺强化烧结取得如下指标:烧结矿转鼓强度达到65~70%,利用系数在1.9t·m~(-2)·h~(-1)以上,成品率在82~85%,固体燃耗为51~52kg·t~(-1),FeO含量在7.2~8.8%。与常规烧结试验相比,烧结矿转鼓强度可提高近10个百分点,利用系数和成品率也有所上升,固体燃耗下降了3.6~4.8%,而烧结矿中FeO含量明显降低,烧结矿产质量得到改善。 运用烧结过程气体力学、液相形成热力学和动力学及成矿机理对分流制粒强化烧结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该工艺的的实质就是利用选定的高效制粒设备,对添加25%左右的高品位铁精矿粉内配一定量的生石灰做粘结剂(也是熔剂)进行强化分流制粒,制备出理想的准颗粒结构,使局部碱度达到3.0以上(烧结料的总碱度仍维持在1.8左右),以增强亲水性差的铁精矿的粘附性能,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通过熔剂和固体燃料分加技术,控制烧结温度和气氛,生成局部高碱度且残余赤铁矿比例高、具有高强度和高还原性、以针状铁酸钙为主要粘结相且伴有一定量的钙铁橄榄石的非均质烧结矿。由于高碱度部分CaO含量较高,生成的液相总的表面张力因子增加,故表面张力较大,且粘度较低,易于促使气孔由不规则大孔变为总体分布较为均匀且大小适中的规则球形,改善了烧结矿的还原性和强度,提高了烧结矿的成品率。为高炉提供铁品位为58.5%、SiO_2 中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右晋学权优秀青年汰师基金汾助项目 含量4.5%、R为1.8、强度高、还原性好的烧结矿,为高炉精料、节约成本、改善环境 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1-12-01)
分流制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分流制粒烧结中酸性物料的粒度、配碳量和碱度等工艺参数对烧结矿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物料的粒度范围扩大时,料层透气性变好,铁酸钙增多,矿相结构更均匀。当碱度较低时,烧结矿黏结相以硅酸二钙和玻璃质为主;随着碱度升高,钙钛矿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当碱度达到2.02时,铁酸钙含量大量增加,黏结相以铁酸钙和玻璃质为主。随着配碳量的增加,铁酸钙含量降低,钙钛矿含量增加,赤铁矿含量减少,亚铁含量增多,将使得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和还原粉化指数提高,还原性下降。综合考虑分流制粒钒钛矿烧结配碳量选择4.2%比较适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流制粒论文参考文献
[1].肖俊军,张玉才.分流制粒降低烧结NO_x技术研究[J].梅山科技.2017
[2].李燕江,吕庆,白瑞国,丁海超,李红玮.分流制粒烧结工艺参数对钒钛烧结矿微观结构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5
[3].白瑞国,李燕江,吕庆,丁海超,孙艳芹.钒钛磁铁矿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工艺研究[J].钢铁钒钛.2015
[4].朱德庆,郭正启,潘建,张峰.分流制粒强化巴西某镜铁矿的烧结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吕庆,杨松陶,孙艳芹,胡晓,白瑞国.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配碳量的影响[J].钢铁.2011
[6].孙艳芹,杨松陶,吕庆,李福民.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碱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杨松陶,吕庆,孙艳芹.酸性物料的粒度对承钢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的影响[J].钢铁研究.2011
[8].杨松陶.二次分流制粒厚料层烧结工艺研究[C].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9].张汉泉.分流制粒强化高铁低硅烧结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