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林蛙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林蛙,指纹,图谱,焦虑,温度,特征。
中国林蛙卵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清,郑华艳,吕树臣,何玉华,闫峰[1](2016)在《中国林蛙卵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林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蛙种,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林蛙资源的开发仅局限于中国林蛙油,而对中国林蛙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文章对中国林蛙卵的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2期)
闫清伟,田青[2](2013)在《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相关行为指标的影响,通过焦虑造模,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安静对照组、安静卵油组、模型恢复组、模型卵油组、模型安定组,通过28天恢复期的药物干预,再进行敞箱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相应行为学指标及脑5-HT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林蛙卵油可以明显改善焦虑大鼠的相关行为学指标,对于治疗受长期非常态刺激大鼠的焦虑症状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3年05期)
李毅喆[3](2013)在《中国林蛙卵油对高脂血症家兔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蛙卵油具有降、清除自由基、调节血脂、降低血栓形成等多种功效,是新型的绿色保健品。根据中国林蛙卵油的成分,并且鉴于目前高血脂病人的高发情况,本研究通过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家兔,灌胃不同剂量林蛙卵油,确定其发挥药效的最适剂量,同时利用Real timePCR技术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BCA1)在家兔脾组织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林蛙卵油发挥药效的可能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健组在持续灌胃林蛙卵油40天内,脾组织中ApoE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以灌胃林蛙油3.25g/kg,连续灌胃至30天时脾组织中ApoE基因表达量最大。造模组在持续灌胃不同剂量林蛙卵油的30天内,降血脂组和强化降血脂组脾组织中ApoE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整体来看,降血脂组和强化降血脂组均以灌胃林蛙卵油3.25g/kg,连续灌胃至20天时脾组织中ApoE基因表达量最大。2.保健组在持续灌胃林蛙卵油40天内,脾组织中LDL-R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以灌胃林蛙油3.25g/kg,连续灌胃至20天时脾组织中LDL-R基因表达量最大。造模组在持续灌胃不同剂量林蛙卵油的30天内,降血脂组和强化降血脂组脾组织中LDL-R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整体来看,降血脂组以灌胃林蛙卵油3.25g/kg,连续灌胃至20天时脾组织中LDL-R基因表达量最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而强化降血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保健组在持续灌胃林蛙卵油40天内,脾组织中ABCA1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以灌胃林蛙油3.25g/kg,连续灌胃至30天时脾组织中ABCA1基因表达量最大。造模组在持续灌胃不同剂量林卵蛙油的30天内,降血脂组和强化降血脂组脾组织ABCA1基因表达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整体来看,降血脂组和强化降血脂组均以灌胃林蛙卵油3.25g/kg,连续灌胃至20天时脾组织中ABCA1基因表达量最大,降血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强化降血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4.林蛙卵油能使保健组和造模家兔脾组织中ApoE、LDL-R、ABCA1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保健组对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大,对ABCA1基因的影响最小,造模组对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大,对ApoE基因影响最小,并且对降血脂组的调控作用大于强化降血脂组。5.林蛙卵油能调控ApoE、LDL-R、ABCA1基因在降血脂过程中的表达,这些与血脂相关的基因在林蛙卵油的调节下可以充分发挥其降血脂的作用,3.25g/kg剂量的林蛙卵油是最佳浓度。定期服用林蛙卵油具有保健功能,对预防高脂血症有一定的疗效,3.25g/kg剂量的林蛙卵油是家兔高血脂症预防的最佳浓度,3.25g/kg剂量的林蛙卵油对家兔高脂血症的治疗最有效,而且连续灌胃一个月效果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闫清伟,田青[4](2013)在《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运动能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运动能力及体重摄食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焦虑造模,对50只SD雄性大鼠进行随机分5组,即安静色油组、安静卵油组、模型色油组、模型卵油组、模型安定组,通过药物干预测定相应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林蛙卵油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运动能力,提高大鼠饮食量及体重;结论:中国林蛙卵油在抗疲劳及抗焦虑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金立明[5](2013)在《中国林蛙卵膳食布丁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林蛙卵、低筋粉、脱脂乳粉、鸡蛋等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其他辅料来生产中国林蛙卵膳食布丁,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加工工艺与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膳食布丁中复合凝胶剂的最佳添加量为卡拉胶0.10%、黄原胶0.20%、明胶0.20%;以10.0%低筋粉为基准,在4.0%脱脂乳粉、0.80%食盐含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膳食布丁的最佳配方为15%绵白糖、6%植物油、2%鸡蛋、5%中国林蛙卵粉。(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姜玢,孙国祥[6](2012)在《中国林蛙卵油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国林蛙卵油(Forest Frogs Oviduct)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以CenturySIL C18B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0∶20∶0.1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0±0.15)℃,进样量20μL。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进行数字化评价。结果以亚油酸(Linoleate)为参照物峰,确定21个指纹峰,获得了可以判别其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并以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出S7、S10质量极好,其余批次的质量等级为很好。结论所建立的中国林蛙卵油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中国林蛙卵油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2年06期)
陶凤云,赵伟,林强,马润宇[7](2010)在《中国林蛙卵核糖核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林蛙卵为原料,采用丙酮分级沉淀、SP-Trisacryl阳离子交换色谱、SephadexG-75凝胶过滤色谱、C8反相色谱等纯化方法,得到一种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的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对该蛋白质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中国林蛙卵核糖核酸酶为相对分子质量13kDa的单一成分。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为5.5~6.0,米氏常数为4.11μ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82pmol/s。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对人叁种肿瘤细胞HeLa、K562、MCF-7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6μmol/L、0.8μmol/L和4μmol/L,而对于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酶浓度达到8μmol/L时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这种从中国林蛙卵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的小分子量核糖核酸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蛋白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姜玢,夏维杰,于秀明,孙国祥,徐峰[8](2009)在《中国林蛙卵油气相色谱数字化指纹图谱和定量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国林蛙卵油气相色谱(G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FAP(30 m×0.25 mm×0.33μm),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量1.0μL。采用程序升温:120℃(1 min)→20℃.min-1→220℃(54 min)。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字化和定量评价。结果以正二十四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20个共有峰,建立了中国林蛙卵油GC数字化指纹图谱。获得了以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42参数对中国林蛙卵油G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结果和系统指纹定量法定量鉴别结果。结论该气相色谱数字化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中国林蛙卵油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09年09期)
王立志,李晓晨[9](2007)在《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和孵出热耐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孵化后蝌蚪的成活率和蝌蚪的热耐受性,将当天产出的中国林蛙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的孵化率、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全长及每个温度下卵的发育历期。利用温度梯度装置观察记录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光照周期设为14L∶10D,湿度设为85%。结果表明,温度对中国林蛙卵的孵化率影响显着;孵化3d后蝌蚪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孵化的蝌蚪在2d之内全部死亡;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3d后蝌蚪全长的影响极显着,蝌蚪的全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计算中国林蛙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51℃、65.29日度和0.38℃、65.52日度,直接最优化法优于直线回归法。经过4个不同温度(10℃、15℃、20℃和25℃)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3.2±1.6)℃、(15.7±1.9)℃、(17.3±2.1)℃和(19.5±2.3)℃;逃避温度分别为(28.8±1.4)℃、(30.2±1.6)℃、(31.6±1.3)℃和(33.1±1.8)℃;致死温度分别为(32.9±1.7)℃、(33.8±1.5)℃、(35.2±1.2)℃和(36.7±0.9)℃。经过不同温度孵化10d后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都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张学义[10](2006)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中国林蛙卵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现代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中国林蛙卵油,以CO2为溶剂,对经过干燥粉碎的蛙卵粉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时间、流量等条件下进行萃取,具有提取时间快、萃取能力强、工艺流程简单、重金属含量极低、保存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06年05期)
中国林蛙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相关行为指标的影响,通过焦虑造模,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安静对照组、安静卵油组、模型恢复组、模型卵油组、模型安定组,通过28天恢复期的药物干预,再进行敞箱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相应行为学指标及脑5-HT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林蛙卵油可以明显改善焦虑大鼠的相关行为学指标,对于治疗受长期非常态刺激大鼠的焦虑症状有显着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林蛙卵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清,郑华艳,吕树臣,何玉华,闫峰.中国林蛙卵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2].闫清伟,田青.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
[3].李毅喆.中国林蛙卵油对高脂血症家兔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4].闫清伟,田青.中国林蛙卵油对焦虑大鼠运动能力影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金立明.中国林蛙卵膳食布丁的研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3
[6].姜玢,孙国祥.中国林蛙卵油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J].中成药.2012
[7].陶凤云,赵伟,林强,马润宇.中国林蛙卵核糖核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作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
[8].姜玢,夏维杰,于秀明,孙国祥,徐峰.中国林蛙卵油气相色谱数字化指纹图谱和定量鉴别研究[J].中南药学.2009
[9].王立志,李晓晨.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和孵出热耐受性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7
[10].张学义.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中国林蛙卵油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