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斑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仁宝[1](2021)在《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病害问题不仅给水产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水产品质量、水环境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深入研究疫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流行规律、感染与致病机理、免疫制剂与宿主作用机制等理论性问题,成为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的需求。本论文分为3个内容,分别开展了Vp 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 AHPND感染的影响,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Vp 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力显着升高,抗菌肽(Crusti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着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0.2%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可能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2)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WSSV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28 d后用投喂病料的方式对实验对虾进行人工感染,测定感染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结果显示:WSSV感染3 d后,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力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着降低,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凝集素(Lectin)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0.5%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SOD活力显着升高,ACP和AKP活力显着降低,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WSSV感染14 d后,0.2%免疫组和0.5%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8.89%和87.78%,均显着高于对照组(0.00%),且0.5%免疫组对虾存活率还显着高于0.2%免疫组。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病的进程,延迟对虾的发病和死亡时间,提高同期存活率。研究表明,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可以调节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卵黄抗体抗WS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在生产上使用卵黄抗体防控WSSV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3)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是一种温、热带近海鱼类,具有肉质细腻、饵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14年,斑石鲷在我国成功实现大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成为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由于斑石鲷规模化养殖的时间尚短,关于其病害情况的报道目前并不多见。2020年3月,国内多个育苗场暴发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事件。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组织病理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分离培养、组织原位杂交、病毒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证实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罹患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其病原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发生时水温为24℃~26℃,盐度为30,p H为8。发病鱼苗为全长5 mm~13 mm的中后期仔鱼和稚鱼。感染仔鱼最早从10日龄开始发病,至25日龄~26日龄期间达到发病高峰,2 d~3 d内的累积死亡率高达90%~100%。病鱼游泳无力、摄食量低或几乎不摄食,部分患病鱼苗在池中呈螺旋状游动,间或有短暂的狂游、乱窜现象。组织病理分析显示,患病鱼苗的脑组织和视网膜网内核层、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坏死,出现广泛的空泡化现象。透射电镜分析显示,患病鱼苗脑、视网膜组织中大量细胞发生坏死,细胞膜破碎,细胞核肿胀;大量直径约25 nm的病毒粒子成晶格状排列,或呈斑块状散布在细胞质中,或与内质网结合,有的病毒粒子还会围绕细胞膜或细胞内生物膜形成“圆环”状结构。将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鲈鱼脑细胞系(LJB),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RT-PCR扩增和测序,将该病毒鉴定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组织原位杂交分析显示,病毒的RNA1和RNA2均定位于病变区域,病鱼视网膜的内核层和网状层、脑组织的端脑杂交信号均呈强阳性。用RACE技术测定了病毒的RNA1全长序列,长度为3103 nt。基于RNA1和RNA2基因序列,对不同育苗场的多个病毒株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号和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且与分离自厦门的鞍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Dragon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同源性高达99.3%,推测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感染源;3号育苗场的病毒株与1号、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有一定的差异,推测其来自于不同的感染源。本研究证实斑石鲷是RGNNV的高度敏感宿主,RGNNV是斑石鲷育苗阶段的重大威胁,应密切注意。
刘瑞瑗[2](2020)在《靶向纳米递送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高发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和记忆损伤。现有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程。这一方面是由于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短,而且存在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阻碍,药物很难进入脑内。更重要的足,AD发病与多种病理机制有关,单一药物无法实现有效治疗,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针对AD治疗过程中“病灶部位药物富集难”和“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的难题,针对AD发病机制并根据药物递送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合理的输递体系。在体外和体内水平对治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课题构建的药物递送体系能够将药物有效输递至脑内病灶部位,并且显着提高了AD的治疗效果。论文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脑内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之间存在的恶性循环是导致AD发生和恶化的重要致病机制。因此,我们针对该病因提出同时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减少Aβ的负荷的策略,打破恶性循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题构建了基于两性离子聚合物聚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Poly(carboxybetaine),PCB)的纳米药物递送体系(MCPZFS NPs),该体系可以调节功能紊乱的小胶质细胞使其功能正常化,并且表现出募集Aβ进入小胶质细胞的特性。与基于中性材料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体系(MEPZFS NPs)相比,该纳米颗粒能够更有效地在脑部富集,并且显着缓解Aβ诱导的毒性、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MCPZFS NPs具有募集Aβ进入小胶质细胞的特性,显着增强了 Aβ的吞噬和降解。而且与中性载体介导的Aβ溶酶体/自噬体降解途径不同,MCPZFSNPs介导Aβ从溶酶体中快速逃逸出来,主要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MCPZFSNPs治疗后的小鼠Aβ蛋白水平显着降低,其神经元损伤、记忆力减退以及神经炎症均得到明显改善,可以作为脑内小胶质细胞的调节剂和“Aβ清洁工”,为AD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脑内过量的过渡金属离子可以促进Aβ的聚集增加其毒性。而且发现AD病人的神经元中出现了 tau蛋白(tau)的磷酸化,可以在不依赖于Aβ的情况下发生,使神经元细胞的正常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突触功能丧失以及氧化应激的产生。基于上述复杂病因,本章提出三重治疗机制协同治疗策略,1)首先利用组氨酸能够络合金属离子的特性络合脑内过量的金属离子,抑制细胞外Aβ的聚集;2)采用药物水杨酰水杨酸抑制神经元细胞中乙酰转移酶p300的表达,进一步降低磷酸化tau(p-tau)的水平;3)采用NF-κB小干扰RNA缓解氧化应激水平。为了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有效富集和可控释放,进一步构建金属离子和酶双响应型递送体系,实现逐级靶向和可控释药。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穿过BBB和靶向神经元细胞,并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Aβ聚集诱导的神经毒性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神经元细胞中p300、p-tau和NF-κB的表达显着下调,小鼠的记忆认知损伤得到了有效地缓解,Aβ和p-tau表达明显减少,脑内炎症水平显着降低,在AD的治疗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文根据AD的复杂病因提出了两种治疗策略,并且将药物有效输递至了病灶部位,使AD的病理得到显着地改善,为今后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
张晶晶[3](2020)在《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寡糖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硫酸乙酰肝素/肝素是一种天然多糖,是由糖醛酸和葡糖胺以1-4糖苷键连接的线性糖胺聚糖,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自发现至今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肝素制备的传统方法是以动物组织为原料提取得到,并可降解为特定大小或功能的产物。考虑到此类动物源肝素存在病毒感染、引入杂质等安全风险,开发非动物源肝素合成技术对肝素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除了单纯的化学法合成,非动物源肝素的生物法合成主要有两种途径:①以大肠杆菌K5发酵得到的肝素前体为原料,经化学法和肝素修饰酶修饰得到肝素多糖产物;②以糖基供体为原料从头合成肝素骨架,再以PAPS为硫酸基供体,在肝素修饰酶催化下最终得到结构确定的肝素寡糖。以上生物合成方法均已取得进展,但尚未实现大规模制备,主要限制因素为肝素修饰酶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产量不高、活性偏低、纯化费时繁琐,酶催化的修饰反应不完全、有副产物生成,难以进行纯化。针对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围绕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寡糖合成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人C5-epi、鸡HS2ST和鼠HS6ST-1、人HPA基因克隆至pFastBacl质粒构建重组载体,转化至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和辅助载体的DH10aBac感受态细胞并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 Bacmid-C5-epi、Bacmid-HS2ST、Bacmid-HS6ST-1、Bacmid-HPA、Bacmid-GFP(阳性荧光对照);在脂质体介导下将穿梭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产生重组病毒,扩增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进行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鉴定Sf9培养上清中C5-epi、HS2ST、HS6ST-1、HPA的表达情况,分别以合成的肝素五糖、八糖为底物测定重组C5-epi、HS2ST、HS6ST-1、HPA酶的催化活性。为优化表达重组修饰酶条件,首先采用终点稀释法和Reed-Muench两氏计算法测得P3代病毒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50=10-6.75/0.01ml,滴度为pfu=108.6/ml;接着在不同感染时间(TOI)条件下以P3代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收集细胞上清进行Westem Blot鉴定和活性测定,发现TOI为72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没有杂带,且活性最高;然后以不同感染复数(MOI)的P3代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72h,收集的上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活性测定,发现MOI为1时,蛋白表达水平高且酶活性最好,综上TOI=72h、MOI=1.0为活性重组酶表达的最佳表达条件。由于在重组修饰酶蛋白的N-端引入6×His标签,因此细胞上清液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了纯度分别为93%的C5-epi、HPA、95%的HS6ST-1和97%HS2ST。分别与大肠杆菌表达的肝素修饰酶进行酶比活比较证实:纯化后的C5-epi的酶比活达118.57U/μg,是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的27.32倍;纯化后的HS2ST的酶比活达29.38U/μg,是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的1.31倍,且修饰肝素寡糖时无副产物产生,而大肠杆菌表达的HS2ST有4个修饰副产物;纯化后的HS6ST-1的酶比活达42.31U/μg,是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的6.81倍。因此,在Sf9昆虫细胞中分泌表达得到活性高的重组C5-epi、HS2ST、HS6ST-1酶,适合用于肝素/硫酸乙酰肝素寡糖的高效合成和规模化制备。通过分步盐析-热变性制得的UDP-Glc脱氢酶粗品催化,合成了纯度为99.37%糖基供体UDP-GlcA;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NahK、GlmU、PPA合成纯度为94.56%的糖基供体UDP-GlcNTFA。再以GIcA-PNP单糖作为起始原料,经过糖基转移酶KfiA和PmHS2的催化,在其非还原端交替增添GlcNTFA或GIcA,最终合成经MS验证的、纯度为98.24%的肝素五糖骨架GIcA-GIcNTFA-GIcA-GIcNTFA-GIcA-PNP;再通过化学法脱去TFA,并在NST酶的作用下使其发生N-硫酸化修饰,最终得到经MS验证的、纯度为98.33%的GIcA-GIcNS-GIcA-GIcNS-GIcA-PNP(简称 5mer-NS)。以5mer-NS为底物,在未纯化的表达C5-epi和HS2ST酶的昆虫细胞上清液的共同作用下,一步实现异构化和硫酸化修饰,最终得到经MS验证的、纯度为98.81%的产物 GIcA-GIcNS-IdoA2S-GIcNS-GIcA-PNP(简称 5mer-NS-IdoA2S);进而再以5mer-NS-IdoA2S为底物,在未纯化的表达HS6ST-1酶的昆虫细胞上清液的作用下,发生硫酸化修饰,最终得到纯度为99.27%的GIcA-GicNS6S-IdoA2S-GicNS6S-GIcA-PNP(简称 5mer-NS6S-IdoA2S)。因此,昆虫细胞分泌表达的肝素修饰酶无需纯化,能高效、低成本地催化肝素寡糖的修饰,解决了大肠杆菌表达肝素修饰酶的困扰,为规模化合成结构丰富的肝素寡糖奠定基础。
王欢欢[4](2020)在《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色素积分,分析消白2号方在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提供更多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的72例辩证为脾胃虚弱证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消白2号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人参健脾丸加减口服,两组均给予白癜风酊外擦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白斑面积及色素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疗效判定,统计描述和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皮损面积变化,p=0.00(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斑面积皆显着缩小。组间对比:治疗4周后p=0.277(p>0.05),治疗8周后p=0.197(p>0.05),表明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白斑面积变化无显着差异。治疗12周后p=0.044(p<0.05),结合中位数,可以得出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2周后白斑面积减少程度显着大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色素积分组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色素积分,p=0.00(p<0.05),表明两组都可以使色素积分显着增加。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p=0.202(p>0.05),治疗8周后p=0.001(p<0.05),治疗12周后p=0.001(p<0.05),对比两组的中位数后,可以得出治疗组色素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且从第8周开始色素积分具有显着差异。3.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p=0.032(p<0.05),结合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88.6%>70.6%),说明两组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好。结论:1.消白2号方与人参健脾丸均可缩小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白斑面积和增加色素积分。2.消白2号方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疗效优于人参健脾丸。3.消白2号方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安全有效,可以临床推广。
李凯彦[5](2020)在《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其在上消化道的应用》文中认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非侵入、无需标记物的在体成像技术,利用光学相干门来提供生物体组织的层析结构。在大多数的高散射生物体中,OCT可以微米级的分辨率穿透1~3 mm厚的组织。经过将近30年的快速发展,OCT已经具备极高的成像速度,保证了实时二维成像和在体三维成像。常见的OCT图像的对比度来源于组织间折射系数的变化,折射系数变化小的样品的成像图对比度较差,即使系统分辨率再高也无法清楚地揭示结构的不同。此外,传统台式OCT系统样品臂上的成像探头一般比较笨重,只能对离体样本或眼睛和皮肤等浅表的器官和组织进行成像。基于光纤光学的导管型探头也因为不易操控和过短的工作距而不适用于人体上消化道的成像。针对以上两点不足,本课题以频域OCT系统为基础,从内窥探头和量化分析算法两方面对内窥式OCT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有:1.提出了一种普适的具备层析能力的光学衰减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充分利用OCT的断层成像能力和组织结构间衰减系数的不同,从原始横断面强度图像中计算出同样保留断层信息的衰减系数图,作为对强度对比度的补充。在详细分析了OCT信号的衰减程度和本底噪声的基础上,新算法同时校正了:1)因为入射光在组织中不完全衰减引起的深层组织衰减系数的高估;2)因本底噪声的存在,真实的OCT数据违背了理想的指数衰减模型而导致的浅层组织衰减系数的低估。对于具有不同散射特性的实际生物样品,新算法可在整段成像深度范围内提供一致的高准确度。2.研制了工作在1300 nm中心波长的高速内窥式扫频OCT系统。针对口腔颌面部复杂的拓扑结构,开发了一种低成本、紧凑型手持式OCT内窥探头。该探头采用一个安装在近端的双轴微机电系统(MEMS)扫描光束,通过一组4f中继透镜将光束传播到探头远端从而实现双轴远心扫描。这种设计不仅允许使用稍大一些的MEMS扫描仪,从而获得更佳的光学和机械性能,还保证了需要高压驱动的MEMS远离被测组织,减少了受试者遭受电击的风险。细长的透镜组设计使得探头具有出色的操作性,可以方便地检查口腔深处的组织。3.研制了工作在800 nm中心波长的超高分辨率内窥式谱域OCT系统。针对食道的管状结构,开发了一款带有光纤系绳的超消色差OCT胶囊内窥镜。通过将一个定制的微衍射透镜结合到探头的光路中,成功矫正了由200 nm宽谱引入的严重色差,从而在生物组织中取得了高达1.8μm纵向分辨率。胶囊形的外观设计不仅让病人在无须镇静的情况下自主将OCT内窥镜送入食道,还保证内窥镜能较为稳妥地置于食道中,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光纤系绳使得胶囊在成像结束后能被重复回收利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两种内窥OCT系统及算法有能力实现上消化的高分辨、大范围的实时在体成像,在临床筛查和监测以及术后复检中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
邢心坦[6](2020)在《渗透树脂与氟保护剂对牙釉质再脱矿预防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实验观察渗透树脂和氟保护剂处理的脱矿牙釉质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比较再次脱矿后的脱矿深度,评价渗透树脂和氟保护剂预防治疗后牙体再脱矿的能力,为渗透树脂在早期龋治疗中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收集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拔除的新鲜第一前磨牙和完好的第三磨牙,清除牙面残留牙石和软组织,用慢速盘状金刚砂片在喷水冷却的情况下从牙冠颊侧取4 mm×4 mm×2 mm牙釉质块,颊面牙釉质作为实验区域,使用碳化硅水砂纸打磨(依次使用600#、1000#、1200#、2000#)、齿科用抛光杯抛光表面,使其为一光滑平面,便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放入超声清洗机中清洗,去除表面打磨产生的碎屑。将样本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实验区域以外涂抹抗酸指甲油,实验区域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A组):不作进一步处理;脱矿组(B组):置于人工龋脱矿液中脱矿;渗透树脂组(C组):置于人工龋脱矿液中脱矿后按照操作说明使用渗透树脂进行处理;氟保护剂组(D组):置于人工龋脱矿液中脱矿后按照操作说明使用氟保护剂进行处理。干燥后肉眼观察牙釉质表面色泽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实验区域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实验二收集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拔除的新鲜第一前磨牙和完好的第三磨牙,清除牙面残留牙石和软组织,颊面使用碳化硅水砂纸打磨(依次使用600#、1000#、1200#、2000#)、齿科用抛光杯抛光表面,放入超声清洗机中清洗,去除表面打磨产生的碎屑。颊面中间部位划出4 mm×4 mm的方形区域作为实验区域,实验区域以外涂抹抗酸指甲油,将实验牙置于人工龋脱矿液中21天脱矿,制备牙釉质脱矿模型。将脱矿后的样本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实验区域分别进行如下处理:一次脱矿组(A组):涂布两层指甲油;二次脱矿组(B组):不作任何处理;渗透树脂组(C组):按照操作说明使用渗透树脂进行治疗;氟保护剂组(D组):按照操作说明使用氟保护剂进行治疗。将实验牙再次置于人工龋脱矿液中脱矿21天后制作磨片,使用含有荧光素钠的乙醇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脱矿深度。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脱矿组牙面粗糙度Ra和Rq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渗透树脂组牙面粗糙度明显降低(P<0.05),渗透树脂组与氟保护剂组Ra和Rq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渗透树脂和氟保护剂分别处理脱矿牙釉质后,牙釉质第二次脱矿的深度均小于未处理组,渗透树脂组二次脱矿深度显着低于氟保护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渗透树脂处理后的牙面粗糙度明显优于脱矿组,大于正常牙釉质,氟保护剂处理后的牙面粗糙度与渗透树脂组相近。2.无论渗透树脂还是氟保护剂都具有一定的预防牙体再脱矿的能力,渗透树脂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氟保护剂,提示渗透树脂预防牙体二次脱矿的能力优于氟保护剂。
高芃[7](2020)在《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恶性肿瘤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基于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肿瘤诊疗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对肿瘤突变位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个体化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分子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即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出现,使得肿瘤多个基因突变同时大批量检测成为可能。但相较于传统的分子检测方法,NGS检测更为复杂,无论是操作步骤繁多的“湿实验”还是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的“干实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可靠的检测结果。为了确保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实验室必须选取合适的参考物质用以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对实验室自建检测(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LDTs)的性能确认(Validation)、商品化试剂盒的性能验证(Verification)、进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以及定期参加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或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目前对于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的制备,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来源于患者样本的参考物质难以大批量获取且肿瘤组织间或肿瘤组织内具有异质性,无法对基于NGS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也无法满足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难题,本研究建立了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通过使用该平台,制备了一种易于生产且来源于同一基因组背景并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riant allele frequency,VAF)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见第一部分)。经该平台制备的参考物质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参考物质可同时适用于只测肿瘤组织(“tumor-only”)的小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盘(panel)及肿瘤正常配对(“tumor-normal”)的大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盘(panel)。具体来讲,我们将细胞系提取的人基因组DNA(Genome DNA,gDNA)为模板DNA,使用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OE-PCR)技术定点诱变产生了多种具有相同基因组背景但含有不同突变位点的DNA片段,将其与gDNA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备为肿瘤基因突变样本,该样本可独立作为参考物质适用于“tumor-only”的检测模式。而未经诱变的gDNA作为正常配对样本,与肿瘤基因突变样本一起作为参考物质用于“tumor-normal”的检测模式。第二,本研究中选取的背景细胞系是已知基因组序列信息的GM12878细胞系,因此本研究中的正常配对样本,即GM12878细胞系提取的gDNA也可单独用于临床实验室的常规基因突变检测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第三,经本平台制备的参考物质中可覆盖多种突变类型,且各突变的VAF%可自行设置。在本研究中,通过该制备平台我们共构建了 15种含有肿瘤突变位点的DNA片段,突变类型覆盖了单核苷酸变异(Singlenucleotidevariant,SNV)、短片段插入或缺失突变(Insertion and deletion,InDel)以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这些DNA片段经菌液PCR电泳验证、Sanger测序验证,均证明含有准确的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回收最终获取了含突变位点的DNA片段。随后我们通过计算gDNA及每个含突变位点DNA片段的拷贝数浓度,根据每个突变预先设定的VAF%,计算出每个含突变DNA片段的加入体积。第四,参考物质的均一性及稳定性均良好。第五,该参考物质不仅适用于基于NGS的基因突变检测过程的评估,还可作为IQC样本应用于其他常规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如扩增突变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数字 PCR(Digital PCR,dPCR)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等的评估。室间质量评价是监测各临床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实验室回报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发现实验室进行基于NGS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包括“湿实验”、“干实验”及突变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临床实验室进行改进及全面优化,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基因突变检测报告。为了评估不同临床实验室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及突变解读水平,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开展了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见第二部分)。该室间质量评价在2017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各开展一轮,分别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这两种在肿瘤靶向治疗应用中最为常见的肿瘤类型。通过第一部分中建立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分别制备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和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每个样本盘中均包含1个正常配对样本和6个肿瘤基因突变样本。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中覆盖了 SNV、InDel和融合基因等突变类型,而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则覆盖了 SNV、InDel以及CNV等突变类型。每个样本的浓度均大于30ng/μL,且核酸总量至少为750ng,可以满足各类NGS平台、各种靶向捕获方法及各种文库制备方法的要求。样本盘中大部分突变的VAF%设置在10%至45%之间,满足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同时在个别样本中加入了少量VAF%小于5%的低频突变用以评价实验室在检测识别低频突变的能力。此外,样本盘中覆盖了不同等级临床意义的突变,包括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突变,潜在临床意义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未知的突变。我们随后将样本盘发放给参加该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回报突变检测结果及完整报告。我们通过对实验室回报的突变检测过程、突变检测结果及突变解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各临床实验室在突变检测及突变解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共有102家临床实验室报名参加本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中有效回报结果的实验室为89家。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中,实验室总体合格率为62.9%(56/89),其中仅有48家(53.9%,48/89)的实验室突变结果检测全部正确,还有5家临床实验室(5.6%,5/89)的室间质评成绩为0分。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的成绩有所提高,总体合格率为87.6%(78/89),其中检测全部正确的实验室为76家(85.4%,76/89),但仍有1家实验室(1.1%,1/89)的成绩为0分。通过分析实验室回报的突变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假阳性、假阴性的错误较常出现。如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中,有三家实验室均报告超过20个的假阳性结果。而假阴性结果往往出现在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中,且以采用基于杂交捕获方法的Illumina测序平台的实验室最为常见。我们还发现,临床实验室对于检测复杂的短片段插入-缺失突变的能力相对较弱,如ERBB2(NM004448.3):c.2326delGinsTTAT(p.Gly776delinsLeuCys),该突变在两个室间质评样本中的正确检出率仅为67.9%(57/84)和69.0%(58/84)。其次,实验室精准识别短片段插入-缺失突变碱基位置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如导致EGFR(NM005228.3):c.22352249de115(p.Glu746Ala750del)和 ERBB2(NM004448.3):c.22632277de115(p.L755T759delLRENT)的错误回报结果的原因大多是实验室对于缺失部位碱基的识别发生移位、错位。此外,部分临床实验室的突变回报结果还体现出其对突变正确命名方式的忽视,实验室应严格按照人类基因组变异学会(Human genome variation society,HGVS)基因突变命名规则对突变进行标准化命名。经过本次两轮室间质评,各临床实验室通过查找自己在“湿实验”操作步骤或“干实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致使第二轮的室间质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说明开展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活动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改进,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我们还对各临床实验室的突变解读过程进行了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中,我们主要对突变检测结果正确且检测范围一致的34家临床实验室反馈的突变解读信息,包括数据库信息、各突变临床意义分类结果及提交的靶向药物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EML4 exon 13-ALK exon 20和EGFR c.22352249deIGGAATTAAGAGAAGC(p.Glu746Ala750del)这两个临床意义明确且有明确靶向药物的突变外,其他突变的临床意义分类结果及靶向药物信息均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分析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某些实验室在进行突变解读时并未参考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权威指南中所提及的内容,导致所涵盖的临床证据不充分,因此当该类突变进行临床意义分级及提交靶向药物信息时,其结果会出现问题。第二,各临床实验室通过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公共数据库或自建数据库的方式来获取突变临床证据。由于每种类型的数据库根据其数据库特征仅提供有限且不同的突变信息,因此使用不同类型的公共数据库的实验室可能会产生不同级别的突变临床证据,从而导致突变解读结果的不一致。在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中,我们主要对临床实验室反馈的靶向药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充分性进行了汇总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室提供的靶向药物信息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主要在于某些实验室提供了一些对某些特定突变显示出低疗效的药物。其次,有些实验室还提交了一些与其检测突变不相符的靶向药物信息。此外,实验室提供靶向药物信息也存在不充分的情况。通过与Ion Torrent Oncomine Knowledgebase Reporter v.3.1.0系统提供的靶向药物信息相比,没有任何一家实验室可以完全覆盖该系统中展示的所有靶向药物信息。61.8%(21/34)的实验室仅提供了少于10种的靶向药物,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实验室只提供经指南或FDA批准的药物,而忽略了临床试验中的药物信息。临床实验室应从突变的临床有效性和临床可操作性来进行突变临床意义的评价及提供靶向药物信息。因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突变解读流程,通过整合癌症变异解读指南中不同级别的临床证据,从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和文献中获取突变信息,以进行准确的突变分类并提供准确且全面的靶向药物信息。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以简单、精准、经济的方式成功地制备了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的参考物质,其具有可按照预先设定的突变位点及VAF%进行大批量制备、具有相同的已知序列基因组背景、均一性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该参考物质不但适用于“tumor-only”的小肿瘤基因突变检测panel,也适用于“tumor-normal”大肿瘤基因突变检测panel,可同时评估基于NGS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的“湿实验”操作部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干实验”部分。通过开展两轮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各实验室在第一轮室间质评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在检测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致使第二轮的室间质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改进,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基于NGS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不仅应确保准确的突变检测结果,还应对突变进行准确且全面的解读。实验室应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采集不同等级的临床证据,从而准确地划分突变的临床意义等级以及提供准确且充分的靶向药物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且全面的基因突变检测报告,这对实现“精准医学”至关重要。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有:(1)通过使用OE-PCR技术对gDNA进行定点诱变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易于快速准确生产且来源于同一基因组背景并具有不同突变类型、不同VAF%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的通用制备平台,并且这样制备的参考物质不但适用于“tumor-only”的小肿瘤基因突变检测panel,也适用于“tumor-normal”大肿瘤基因突变检测panel;(2)采用该平台研制的肿瘤基因突变NGS参考物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各实验室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全面比较,发现了临床实验室在基于NGS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及突变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各临床实验室改进及全面优化突变检测及解读流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且全面的基因突变检测报告,有助于临床实验室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除了上述的室间质量评价外,采用本研究的平台制备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还可用于LDTs的性能确认、对商品化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和IQC等。
施莹[8](2020)在《粘接辅助矿化及其相转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含磷酸钙的粘接剂相转变的影响因素目的:本实验探究磷酸钙粘接剂的相转变时间、颗粒转变的形貌及有机无机相的相互作用。材料与方法:1.在乙醇体系中,配制以三乙胺小分子作为稳定剂的磷酸钙纳米簇,通过高速离心将获得的团簇重新分散到制备的粘接剂体系中,再次离心获得磷酸钙粘接剂,将所制备的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元素分析(EDS mapping)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确定磷酸钙粘接剂中的矿物含量。2.制备64个1*1cm,厚约0.1mm的磷酸钙粘接剂薄膜,浸泡在10m L人工唾液体系(1.5 m M Ca Cl2,0.9 m M K2HPO4,130 m M KCl,1.0 m M Na N3,20 m M HEPES,PH=7.4)中,放在37℃恒温箱内孵化1,2,4,7天后取出,去离子水冲洗,干燥。通过透射电镜(TEM)、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对磷酸钙粘接剂薄膜进行表征,通过FTIR光谱分析,计算劈裂函数(SF),评估薄膜在人工唾液中的相变程度。3.取0.01g未固化的磷酸钙粘接剂滴在corning皿底部,加入1 m L人工唾液,在37℃恒温箱内孵育,0,24 h,48 h小时取样,超声10min,分散样品,取10μL上清液溶解在100μL无水乙醇中,滴加在铜网上,液氮温度下玻璃化,通过冷冻电镜观察未固化粘接剂中颗粒的相变形貌。4.通过水热法制备与釉质棒形态相似的HAp纳米棒,将磷酸钙粘接剂与纳米棒混合,高速离心到坐标镍网上后光固化,放在37℃湿度为100%恒温箱内悬空孵化,不与溶液直接接触,1,2,4,7,28天后取出,通过坐标的标记连续追踪同一位置HAp棒上磷酸钙粘接剂的相转变过程,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快速傅里叶转换FFT分析晶体的相转变。5.粘接剂单体分子与磷酸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FTIR光谱分析。结果:1.磷酸钙粘接剂薄膜为均一、连续光滑的固体结构,其中的无机物含量约为16%。扫描电镜下磷酸钙粘接剂是均匀连续的,其中磷酸钙颗粒大小约20nm,EDS mapping结果显示磷酸钙粘接剂中C、O、Ca、P元素的均匀分布;TEM电镜结果显示磷酸钙大小约20nm,在粘接剂中的分布均匀连续。2.FTIR结果显示即刻的粘接剂薄膜内的磷酸钙呈无定形状,人工唾液中孵育后,1天开始部分相变,磷酸根的伸缩峰(ν3)570 cm-1大包峰逐渐劈裂成560 cm-1和600 cm-1两个峰,提示在最初阶段,7天中劈裂峰依次增大,劈裂指数SF呈近似“S”发展,说明7天内相变在一天的孵育后先增快后逐渐缓慢,晶体相变逐渐完成。XRD显示磷酸钙粘接剂在即刻呈现20°左右非晶包峰,在7天内HAp的特征峰2θ=25.8°(002)、31.5°(211)、34°(202)逐渐尖锐。TEM结果显示即刻磷酸钙分子为圆球形,在7天时为均匀致密的针状晶体结构,中间过程中两种形貌可以同时观察到,且无明显界限。3.冷冻电镜显示,将未固化的磷酸钙粘接剂培养在人工唾液中,24小时时圆球状晶体上出现针状区域,48小时时圆球状轮廓消失,晶体转化为完全的短棒状。SAED结果显示HAp(002,211和004)特征衍射斑点增强。4.高分辨显示吸附在HAp棒上的磷酸钙在0-4天为球形,球体上没有观察到晶格条纹,在恒温饱和湿度下孵育7天,发现球体表面上有散在的结晶域,在这些小圆斑里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晶格条纹,在28天孵育后观察相同位置,原来的圆球形消失,磷酸钙颗粒塌陷形状变小,可以观察到明显的HAp(211)晶格条纹,FFT结果显示晶面间距为0.34 nm和0.28 nm,提示为羟基磷灰石晶体。5.磷酸钙加入粘接剂后,P-O伸缩振动峰从1050cm-1到1015cm-1的移动,提示磷酸钙中的O可能与单体分子中的酰胺结构发生N-H...O氢键相互作用,起到一定稳定磷酸钙的作用。结论:磷酸钙粘接剂能吸附在HAp棒上,通过表面先产生结晶域开始到整个晶体完成相转变。粘接剂中的单体可通过侧链与磷酸钙的作用,以及固化后形成网络限位作用减缓磷酸钙的相变。磷酸钙粘接剂在粘附到HAp纳米棒表面后相转变获得与釉质晶体成分相似的晶体,有望开发为一种新型釉质防龋涂料。第二部分含磷酸钙的粘接剂修复釉质初探目的:探讨磷酸钙粘接剂对釉质的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1.磷酸钙粘接剂合成方法同实验1。2.釉质白斑模型制备:采用12颗人类第三磨牙,利用慢速切割机在牙冠颊侧切取5 mm×5 mm×1 mm牙釉质片12片,指甲油包裹中部开窗4 mm×4 mm×1 mm。用PH=4.6的乳酸凝胶体系脱矿,每周更换脱矿液,持续21天。样品取出后丙酮超声除去指甲油,采用数码照片摄像、扫描电镜(SEM)及元素分析面扫(EDSmapping)表征。3.釉质白斑的修复:将釉质样品分为两组(n=6):a对照组:釉质片不作处理,浸泡到人工唾液中。b实验组:釉质质片涂抹磷酸钙粘接剂,光固化40秒,直接浸泡到人工唾液中。将制备好的样本放入人工唾液后(10 ml/个),置于37℃的水浴培养箱内,液每天更换人工唾液。待28天后取出,采用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元素分析(EDS mapping分析样品)。3纳米压痕测试: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后的釉质片,采用纳米压痕测试(nanoindentation)评估比较天然釉质、釉质白斑、修复后釉质的机械强度,每组重复测试三个样本。结果:SEM结果显示经过21天的凝胶脱矿,釉质表面生成白垩色脱矿层,SEM下观察到约70μm厚的脱矿层,元素分析显示釉柱间质钙磷元素缺失。将磷酸钙粘接剂涂抹于釉质上,形成一层致密的磷酸钙粘接剂层,其中磷酸钙颗粒为圆球形,大小约为20nm左右。TEM/SEM结果显示ACP颗粒的形态为圆球形。矿化28天后,TEM显示釉质表面有一层晶体致密的矿化层,对应SAED结果显示有羟基磷灰石晶相结构特征性的002,211和004衍射环,元素分析显示该层中有丰富的Ca、P元素。HRTEM图像显示颗粒表面的晶面间距:0.34 nm和0.28 nm,它们与002和211的HAp晶格平面保持一致提示颗粒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纳米压痕测试结果为:天然牙釉质的硬度为2.23±0.03 Gpa,弹性模量为58.10±0.69 GPa;釉质白斑的硬度0.33±0.01 Gpa,弹性模量为5.87±1.1 GPa;釉质修复28天后,硬度为1.48±0.04Gpa,弹性模量为28.58±0.65 Gpa。结论:磷酸钙粘接剂在釉质表面形成致密的晶体粘接剂层,提高了釉质白斑的硬度和模量。第三部分:含磷酸钙的粘接剂封闭牙本质小管及再矿化研究目的:本实验探究负载无定形纳米磷酸钙的矿化粘接剂对于脱矿牙本质的封闭能力、对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牙本质细胞突的矿化能力,以及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增殖及矿化行为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配制一种自酸蚀实验性粘接剂,制备聚合物稳定的无定形纳米磷酸钙颗粒,在使用前将20 wt%磷酸钙颗粒加入粘接剂中,充分混合形成矿化粘接剂,将聚合物稳定的无定形纳米磷酸钙颗粒、粘接剂及矿化粘接剂分别进行表征。2.牙本质敏感模型制备及封闭性能测试:选取64个无龋人第三磨牙,制备大小约5 mm×5 mm×1 mm牙本质片,用37%磷酸酸蚀20 s构建牙本质敏感模型。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再进行一步处理;B组:牙本质表面涂布脱敏剂Gluma(贺利氏、德国);C组:牙本质表面涂布自制的粘接剂;D组:牙本质片表面涂布含PAsp-ACP的粘接剂。每个组)中有一半的牙本质片(n=8)接受额外的摩擦试验和耐酸试验:牙刷轻刷牙本质片1分钟,刷20次后,用6%柠檬酸溶液浸泡1分钟。然后将其浸泡在人工唾液中1,14和28天后,测量牙本质的渗透性(n=6),余2个牙本质片用场发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3.含磷酸钙的矿化粘接剂的矿化性能评价:28天后,对上述8个亚组的样本用显微拉曼光谱(Raman Mapping)、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观察表面的矿物质沉积,样本用TEM观察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牙本质细胞涂等结构的矿化情况。4.含磷酸钙的矿化粘接剂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空白对照组、纯粘接剂组、矿化粘接剂组。粘接剂光固化、紫外消毒后在DMEM培养液中搅拌24小时,获得浸出液,采取0.12、0.24和0.47 mm3/m L三种浓度的浸出液加入含细胞密度为5×104 cells h DPCSs的24孔板中,孵育1、3、7天后,用CCK8法测细胞活性。14天后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矿化情况。同时用TEM观察矿化粘接剂对于牙本质样中成牙本质细胞突的作用。结果:1.TEM、FTIR、XRD结果表明制备的矿化粘接剂中含有直径30-50 nm的无定形纳米磷酸钙颗粒,尚未发生相变,元素分布显示钙、磷元素在矿化粘接剂中比较均匀的分布。2.对四组牙本质片渗透率作记录并进行Kruskal-Wallis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α=5%)。C、D组的牙本质片的渗透率显着低于A、B组(P<0.05),但C、D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显着低于A(P<0.05)。经过耐酸和磨擦试验后,D组的牙本质的渗透率显着低于其它三组(P<0.05)。SEM观察发现D组可以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树脂突,且在表面形成一层树脂-晶体混合层,并具有一定的抗酸耐磨能力。3.Raman Mapping及拉曼光谱发现D组表面有较强的960cm-1峰强,说明表面有羟基磷灰石的沉积。XRD结果证实D组在表面形成了晶体杂化层。TEM观察发现在牙本质小管中,应用矿化粘接剂能在管周牙本质细胞突上观察到钙沉积。4.粘接剂与矿化粘接剂浸出液均显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矿化粘接剂在1天结果中显示出无显着性差异的抑制增殖(P>0.05),但在5天与7天结果中显示显着的促增殖作用(P<0.05)。与矿化粘接剂浸出液共培养的h DPSCs von Kossa染色阳性,形成钙结节,其余组均呈阴性结果。结论:基于粘接剂负载无定形纳米磷酸钙的新型复合材料,能有效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其作用有一定的耐磨擦耐酸能力,能促进脱矿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牙本质细胞突的矿化。且矿化粘接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有诱导牙髓干细胞矿化的潜能为临床治疗牙本质敏感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第四部分: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界面的矿化初探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评价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界面再矿化的评估模型。材料与方法:选取48颗人无龋第三磨牙,用慢速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切除1/3冠暴露无釉质的牙本质面,在流水条件下用360和600grit砂纸打磨,然后随机分入一下三组,每组16颗牙齿:对照组(一步法酸蚀组):抛光的牙本质表面不再进行预处理,待用;底涂-冲洗组:抛光的牙本质表面,用底涂剂(15%MDP和1%BAC的酒精水溶液)涂布牙本质表面15s,水汽冲洗30s;底涂-不冲洗组:抛光的牙本质表面,用底涂剂涂布牙本质表面15s不用水汽冲洗,强吹5s。将冲洗下来的液体收集、冻干后XRD分析其中的组分。制备96个单层重组I型胶原模型,在处理好的3组牙本质上使用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3 Bond(S3),固化后在每个牙面上放置2片镍网,负载胶原的面朝下,盖上复合树脂层Clearfil Majesty,将制备的样本放在人工唾液中储存28天,取出后使用透射电镜观察镍网的矿化情况,并使用元素分析确定其元素分布情况。结果:XRD结果可以发现冲洗下来的物质中有MDP-Ca(2θ=4.84°),DCPD(2θ=11.8°)的特征峰,以及MDP非晶的包峰。在人工唾液中孵育28天后,对照组及底涂-冲洗组无明显矿化,而底涂-不冲洗组中取出的胶原可以观察到微弱的矿化,一些区域的胶原变粗且显微内有平行于胶原的羟基磷灰石排列,SAED显示微弱的002羟基磷灰石结晶环,元素分析也显示Ca,P元素的存在。结论:在自酸蚀粘接过程中,底涂不冲洗组残存的可溶性钙盐可以导致界面中胶原的矿化,这种胶原模型可能能作为评估自酸蚀粘接剂界面矿化的一种手段。
俞焕腾[9](2019)在《实时荧光定量LAMP技术检测四种对虾病原微生物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摘要:水产养殖业多年来蓬勃发展,目前已是许多沿海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在对虾的养殖的过程中,如白班综合征等对虾养殖病给对虾养殖产业形成较大冲击,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其中,对虾白斑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是感染对虾的两种重要的DNA病毒,虾肝肠胞虫为其主要病原寄生虫,副溶血弧菌为水产常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目前还没有针对前三者的特效药,且对虾本身较弱的免疫系统,对虾养殖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上述水生病原微生物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4种水产病原,包括对虾白斑病毒的VP28基因(GenBank登录号:DQ681069.1),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性病毒的CP基因(GenBank登录号:KF214742.1),虾肝肠胞虫的ssu rRNA基因(GenBank FJ496356.1)以及副溶血弧菌的toxR基因(GenBank登录号:GQ228073.1)分别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并基于新型DNA荧光染料SYTO-16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通过探究LAMP引物浓度、Bst 2.0酶量以及温度变化对LAMP扩增体系的影响来优化反应体系,分别建立了WSSV、IHHNV、EHP以及VP的高效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染料筛选结果,SYTO-16在进行LAMP检测时,综合扩增效率、信噪比以及相对荧光值表现更为突出,其工作浓度为10-100μM。本研究以10μM的SYTO-16染料为基础,建立实时荧光定量LAMP体系。通过优化实验体系,确定引物组最优浓度为40μM,Bst 2.0 DNA聚合酶最优浓度为8 U/mL,最优温度为63-64℃。特异性试验显示,4组LAMP体系特异性良好,均只检出对应的阳性目标,与其它水产病原微生物无交叉反应。4组高效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WSSV的检出限为1.37×101 copies/μL,IHHNV的检出限为1.54×101 copies/μL,EHP的检出限为1.78×101 copies/μL,VP的检出限为1.68×101 copies/μL。qPCR方法学对照结果表明,灵敏度与LAMP结果一致。4组LAMP检测体系,扩增效率较高,可在5-8 min完成对高拷贝浓度模板的检测。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WSSV-LAMP法的检出率为22.6%,WSSV-qPCR法的检出率为21.8%,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6%;IHHNV-LAMP法的检出率为38.9%,IHHNV-qPCR法的检出率为37.0%,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5.9%;EHP-LAMP法的检出率为31.0%,EHP-qPCR法的检出率为30.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9%;VP-LAMP法的检出率为47.1%,VP-qPCR法的检出率为46.3%,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7.5%。本研究基于新型DNA荧光染料SYTO-16初步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LAMP方法检测对虾白斑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性病毒、虾肝肠胞虫和副溶血弧菌,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方法学对照,结果显示高效实时荧光定量LAMP灵敏度实验高,引物特异性好,无交叉反应,检测时间短且仪器依赖度低,为水产病原快速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思路。
赵轩[10](2019)在《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角膜位于眼组织的最外层,易受到损伤。我国为工业农业大国,出现角膜损伤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角膜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目前,我国有超过500万因各种角膜病致盲的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失明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但是移植材料短缺是一个世界难题。由于捐赠角膜供体的匮乏,国内每年仅能完成不到1万例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病正逐渐成为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胶原是角膜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众多的天然高分子中,胶原用做角膜再生修复材料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胶原基材料存在着力学强度不足、不耐受缝合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同时,角膜移植术后恢复过程中,易导致角膜基质瘢痕性愈合,形成白斑影响视功能重建。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胶原基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如赋予材料更好的强度和抗菌性能等,对胶原自身在角膜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少,胶原与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不够明确。因此,本文首先采用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可食用有机酸交联剂和实验室自主合成的高生物相容性高效醛交联剂分别对胶原进行改性。相比于传统胶原类交联剂有着交联效率高、显色反应小、生物安全性佳的优点。同时,本文首次将生物功能性小分子miRNA与胶原结合获得新材料,用于角膜组织无瘢痕化功能性修复。相较于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类生长因子,miRNA具有更低廉的价格与稳定、易于控制的优点。此外,本文研究了在炎症环境下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与胶原基材料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胶原基材料在角膜组织修复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含有多个羧基官能团的有机酸和实验室自主合成的高生物相容性高效醛交联剂分别对胶原进行改性,在保留了胶原基材料良好细胞相容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缝合性能。使材料能够被完整地缝合于眼表,并实现术后快速上皮化,对眼表无刺激。但是从术后角膜基质恢复的检测中发现基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瘢痕性愈合,影响视功能恢复。(2)将生物功能性小分子miR-133b与胶原基材料相结合,赋予了材料抑制角膜基质术后瘢痕形成的能力。研究表明,载体AuNP能够很好的与miR-133b结合,且对miR-133b有很好的保护能力。在胶原溶液成膜的条件下,miR-133b可以保持结构完整,能够满足在材料制备中维持功能。AuNP的添加亦不会影响胶原基材料优良的理化性能。AuNP/miR-133b能够从材料中释放出来并进入到角膜基质细胞或角膜基质中进一步发挥其瘢痕抑制功能,移植新材料的兔角膜术后修复良好,相比于对照组和移植单纯Col膜,具有明显的瘢痕抑制能力,新材料修复后的角膜具有更高的透明性。(3)通过IL-1β可以有效刺激角膜上皮细胞与角膜基质细胞分泌IL-6与MMP-1。当角膜细胞接种于胶原基材料上后,再经IL-1β刺激,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L-6与MMP-1的表达相较于接种于孔板的对照组减少;在胶原基材料存在的情况下,相较于无IL-1β刺激的实验组,有IL-1β刺激的实验组中胶原基材料降解量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且经MMP-1等酶解的胶原基材料产生的降解产物可以降低角膜细胞IL-6的分泌量,胶原基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与降解产物双重作用降低角膜细胞IL-6的分泌,起到一定的抗炎效果,并在体内角膜板层移植模型中进一步验证了胶原膜的抗炎效果。
二、白斑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斑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1.1 卵黄抗体的产生 |
1.1.2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卵黄抗体的作用机理 |
1.1.4 卵黄抗体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2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白斑综合征研究进展 |
1.3 斑石鲷及其病害研究进展 |
1.3.1 斑石鲷养殖背景 |
1.3.2 斑石鲷疾病研究进展 |
1.4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 |
1.4.1 NNV概述 |
1.4.2 NNV易感宿主 |
1.4.3 NNV国内研究进展 |
1.4.4 NNV的诊断方法 |
第2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_(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凡纳滨对虾及其养殖管理 |
2.1.2 对虾饲料及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 |
2.1.3 Vp_(AHPND)卵黄抗体免疫实验 |
2.1.4 对虾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5 肝胰腺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6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2.1.7 总RNA的提取 |
2.1.8 cDNA的合成 |
2.1.9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2.1.10 Vp_(AHPND)菌株及感染实验 |
2.1.11 病理切片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1.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 |
2.2.1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
2.2.2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2.2.3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4 Vp_(AHPND)浸泡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2.2.5 组织病理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3 讨论 |
第3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及分组与养殖管理 |
3.1.3 人工感染实验 |
3.1.4 肝胰腺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3.1.5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3.1.6 总RNA的提取 |
3.1.7 cDNA的合成 |
3.1.8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3.1.9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 |
3.2.1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3.2.2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3 WSSV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3.3 讨论 |
第4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病的发现与疾病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疾病现场调查及临床症状检查 |
4.2.2 细菌分离和寄生虫检测结果 |
4.2.3 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
4.2.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2.5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4.2.6 病毒分离与细胞感染结果 |
4.2.7 RT-qPCR检测 |
4.3 讨论 |
第5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及保存 |
5.1.2 总RNA的提取 |
5.1.3 病毒RNA中间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5.1.4 RACE获取病毒RNA1末端序列 |
5.1.5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2 结果 |
5.2.1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和RNA2中间核心片段的克隆 |
5.2.2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全长序列的测定 |
5.2.3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靶向纳米递送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1.2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 |
1.2.1 淀粉样斑块 |
1.2.2 神经纤维缠结 |
1.2.3 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 |
1.3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 |
1.3.1 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 |
1.3.2 针对Aβ病理 |
1.3.3 针对Tau病理 |
1.3.4 针对神经炎症 |
1.3.5 AD治疗面临的问题 |
1.4 纳米递送体系 |
1.4.1 脂质类纳米颗粒 |
1.4.2 聚合物类纳米颗粒 |
1.4.3 无机纳米颗粒 |
1.4.4 天然纳米颗粒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立题依据 |
1.5.2 论文工作目标 |
第2章 两性离子递送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2.2.2 实验动物 |
2.2.3 实验仪器 |
2.2.4 相关主要溶液配制 |
2.2.5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 |
2.2.6 ZnO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2.2.7 MCPZF NPs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2.2.8 纳米颗粒复合siRNA能力的考察 |
2.2.9 MCPZFS NPs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2.2.10 纳米颗粒中芬戈莫德药物包载量的检测 |
2.2.11 质子缓冲能力测定 |
2.2.12 体系ROS响应检测 |
2.2.13 体外模拟芬戈莫德的药物释放 |
2.2.14 细胞传代培养 |
2.2.15 小鼠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提取 |
2.2.16 纳米颗粒体外生物相容性考察 |
2.2.17 体外BBB模型穿过实验 |
2.2.18 纳米颗粒的内涵体逃逸考察 |
2.2.19 纳米颗粒对小胶质细胞中STAT3活化水平的影响 |
2.2.20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2.2.21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ROS的影响 |
2.2.22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
2.2.23 纳米颗粒对Aβ吞噬和降解的影响考察 |
2.2.24 纳米颗粒与Aβ的相互作用考察 |
2.2.25 动物给药治疗 |
2.2.26 小鼠组织取材以及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 |
2.2.27 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检测 |
2.2.28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吞噬的影响 |
2.2.29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行为学影响的考察 |
2.2.30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水平的影响 |
2.2.31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2.32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BDNF水平的影响 |
2.2.33 纳米颗粒对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2.2.34 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B单体的合成和表征 |
2.3.2 PCB的合成和表征 |
2.3.3 PCB-PB的合成和表征 |
2.3.4 Man-PCB-PB的合成和表征 |
2.3.5 Man-PEG-PB的合成和表征 |
2.3.6 ZnO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2.3.7 MCPZF NPs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2.3.8 纳米颗粒对siRNA的复合能力考查 |
2.3.9 MCPZFS NPs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2.3.10 芬戈莫德药物包载量的检测 |
2.3.11 质子缓冲能力测定 |
2.3.12 纳米颗粒的ROS响应检测 |
2.3.13 体外模拟芬戈莫德的药物释放 |
2.3.14 纳米颗粒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考察 |
2.3.15 体外BBB模型穿过实验 |
2.3.16 纳米颗粒的内涵体逃逸考察 |
2.3.17 纳米颗粒对小胶质细胞中STAT3的水平的影响 |
2.3.18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2.3.19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ROS的影响 |
2.3.20 纳米颗粒对Aβ诱导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21 纳米颗粒对Aβ吞噬和降解的影响考察 |
2.3.22 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检测 |
2.3.23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吞噬的影响 |
2.3.24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行为学影响的考察 |
2.3.25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水平的影响 |
2.3.26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炎症水平的影响 |
2.3.27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BDNF水平的影响 |
2.3.28 纳米颗粒对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2.3.29 纳米颗粒在AD小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离子/酶响应型三重协同递送体系用于AD的治疗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实验仪器 |
3.2.4 D-PEG-Phis的合成 |
3.2.5 T-PA-G-SA的合成 |
3.2.6 金属离子络合能力考察 |
3.2.7 抑制金属离子存在下Aβ聚集的考察 |
3.2.8 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3.2.9 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对siRNA的复合能力 |
3.2.10 纳米颗粒中SA浓度的检测 |
3.2.11 药物的体外释放检测 |
3.2.12 SH-SY5Y和bEnd.3细胞的培养 |
3.2.13 纳米颗粒对SH-SY5Y细胞靶向性的检测 |
3.2.14 考察纳米颗粒穿过BBB的能力 |
3.2.15 纳米颗粒对Aβ和金属离子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3.2.16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tau病理变化的影响 |
3.2.17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中NF-κB的水平的影响 |
3.2.18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存活的影响 |
3.2.19 纳米颗粒在小鼠脑部的富集检测 |
3.2.20 动物给药治疗 |
3.2.21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行为学影响的考察 |
3.2.22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和p-tau水平的影响 |
3.2.23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炎症的影响 |
3.2.24 纳米颗粒对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3.2.25 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D-PEG-Phis的合成 |
3.3.2 T-PA-G-SA的合成 |
3.3.3 金属离子络合能力考察 |
3.3.4 抑制金属离子存在下Aβ聚集的考察 |
3.3.5 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3.3.6 纳米颗粒对siRNA的复合能力考察 |
3.3.7 药物的体外释放检测 |
3.3.8 纳米颗粒对SH-SY5Y细胞靶向性的检测 |
3.3.9 体外BBB模型穿过实验 |
3.3.10 纳米颗粒对Aβ和金属离子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3.3.11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tau病理变化的影响 |
3.3.12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中NF-κB的水平的影响 |
3.3.13 纳米颗粒对神经元细胞存活的影响 |
3.3.14 纳米颗粒在小鼠脑部的富集检测 |
3.3.15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行为学影响的考察 |
3.3.16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Aβ和p-tau水平的影响 |
3.3.17 纳米颗粒对AD小鼠脑内炎症的影响 |
3.3.18 纳米颗粒对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
3.3.19 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引言 |
4.2 主要结论 |
4.3 创新点总结 |
4.4 今后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寡糖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肝素 |
1.1 HS/肝素的结构 |
1.2 HS/肝素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用价值 |
1.2.1 抗凝血与抗血栓 |
1.2.2 肝素的抗炎活性 |
1.2.3 肝素的抗病毒活性 |
1.2.4 肝素的抗肿瘤活性 |
1.3 HS/肝素寡糖的合成 |
1.3.1 生物工程肝素 |
1.3.2 体外化学酶法从头合成ULMWH |
2 肝素修饰酶 |
2.1 葡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 |
2.1.1 结构 |
2.1.2 生物活性 |
2.2 肝素-2-硫酸转移酶 |
2.2.1 结构 |
2.2.2 生物活性 |
2.3 肝素-6-硫酸转移酶 |
2.3.1 结构 |
2.3.2 生物活性 |
2.4 乙酰肝素酶 |
2.4.1 结构 |
2.4.2 生物活性 |
3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3.1 杆状病毒 |
3.2 昆虫细胞 |
3.3 IBEVS的优势 |
4 本课题基本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重组表达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2.1.1 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 |
2.1.2 重组穿梭质粒的提取和验证 |
2.2 Sf9昆虫细胞培养 |
2.2.1 复苏昆虫细胞 |
2.2.2 昆虫细胞的传代 |
2.2.3 昆虫细胞的冻存保种 |
2.3 重组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及鉴定 |
2.3.1 重组杆状病毒-C5-epi的制备 |
2.3.2 重组杆状病毒-HS2ST/HS6ST-1/HPA的制备 |
2.3.3 重组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鉴定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转移载体和穿梭载体的构建 |
3.2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 |
3.3 重组肝素修饰酶C5-epi、HS2ST、HS6ST-1和HPA的鉴定 |
3.3.1 上清液的Western Blot分析 |
3.3.2 上清液的酶活测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优化及酶比活测定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蛋白表达优化 |
2.1.1 测定杆状病毒毒价 |
2.1.2 优化感染时间 |
2.1.3 优化感染复数 |
2.1.4 Western Blot检测 |
2.2 肝素修饰酶纯化和酶比活测定 |
2.2.1 重组肝素修饰酶的纯化 |
2.2.2 SDS-PAGE |
2.2.3 重组修饰酶BCA蛋白定量 |
2.2.4 重组修饰酶的酶比活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感染时间优化 |
3.2 感染复数优化 |
3.3 重组肝素修饰酶的纯化 |
3.4 重组C5-epi酶的酶比活测定 |
3.5 重组HS2ST、HS6ST-1、HPA酶的酶比活测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重组酶修饰的肝素寡糖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糖基供体的合成及纯化 |
2.1.1 制备糖基供体UDP-GIcNTFA |
2.1.2 制备糖基供体UDP-GicA |
2.2 制备肝素寡糖 |
2.2.1 制备肝素骨架二糖 |
2.2.2 制备肝素骨架三糖 |
2.2.3 制备肝素骨架四糖 |
2.2.4 制备肝素骨架五糖 |
2.3 制备N-硫酸化肝素五糖 |
2.3.1 NST酶提取和纯化 |
2.3.2 合成N-硫酸化肝素五糖 |
2.3.3 纯化N-硫酸化肝素五糖 |
2.4 通过IBEVS系统表达的重组酶修饰肝素寡糖 |
2.4.1 C5-epi、HS2ST、HS6ST-1酶的制备 |
2.4.2 合成5mer-NS-IdoA2S |
2.4.3 纯化5mer-NS-IdoA2S |
2.4.4 合成5mer-NS6S -IdoA2S |
2.4.5 纯化5mer-NS6S-IdoA2S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合成糖基供体 |
3.1.1 合成UDP-GIcNTFA |
3.1.2 UDP-GIcNTFA的纯化 |
3.1.3 合成UDP-GlcA |
3.1.4 UDP-GIcA的纯化 |
3.2 合成肝素骨架 |
3.2.1 制备肝素二糖骨架 |
3.2.2 制备肝素三糖骨架 |
3.2.3 制备肝素四糖骨架 |
3.2.4 制备肝素五糖骨架 |
3.3 制备N-硫酸化肝素五糖 |
3.3.1 合成N-硫酸化肝素五糖 |
3.3.2 纯化N-硫酸化肝素五糖 |
3.4 制备5mer-NS-IdoA2S |
3.4.1 合成5mer-NS-IdoA2S |
3.4.2 纯化5mer-NS-IdoA2S |
3.5 制备5mer-NS6S-IdoA2S |
3.5.1 合成Smer-NS6S-IdoA2S |
3.5.2 纯化5mer-NS6S-IdoA2S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图 |
3.2 样本量的计算 |
3.3 随机方法 |
3.4 治疗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判定标准 |
3.7 复发性观察 |
3.8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
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5.结果 |
5.1 脱落病例 |
5.2 基线比较 |
5.3 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
5.5 随访情况分析 |
6.小结 |
第二章 讨论 |
1.选病及选期依据 |
2.中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3.年龄选择依据 |
4.选证依据 |
5.选方依据 |
6.处方用药分析 |
6.1 消白2号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2 人参健脾丸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3 消白2号方与人参健脾丸比较 |
6.4 白癜风酊处方用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7.研究结果分析 |
7.1 一般资料分析 |
7.2 疗效分析 |
7.3 安全性及随访情况分析 |
8.本课题的创新性 |
9.问题与展望 |
9.1 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9.2 展望 |
10.典型病例及图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其在上消化道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光子学简介 |
1.2 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简介 |
1.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其应用简介 |
1.3.1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简介 |
1.3.2 OCT发展历史 |
1.3.3 内窥式(Endoscopic)OCT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与贡献 |
1.5 论文总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理论和系统构成 |
2.1 OCT简介 |
2.2 时域OCT原理 |
2.3 频域OCT原理 |
2.3.1 SD-OCT |
2.3.2 SS-OCT |
2.4 OCT重要参数 |
2.4.1 分辨率 |
2.4.2 色散 |
2.4.3 成像深度 |
2.4.4 信噪比和灵敏度 |
2.4.5 深度相关的sensitivity(roll-off) |
2.5 频域OCT系统构成 |
2.5.1 频域OCT的光源 |
2.5.2 频域OCT的干涉仪 |
2.5.3 频域OCT的探测器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频域OCT信号建模和数值仿真 |
3.1 引言 |
3.2 离散化信号采样对FD-OCT的影响 |
3.3 FD-OCT信号的IDFT实现 |
3.3.1 FD-OCT信号的IDFT仿真 |
3.3.2 FD-OCT频域信号的k线性对分辨率的影响 |
3.3.3 FD-OCT信号roll-off的仿真 |
3.3.4 光在介质中的色散对OCT纵向分辨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FD-OCT的层析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衰减系数估算方法模型 |
4.2.1 现有方法的估算误差分析 |
4.2.2 无高估误差的层析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4.3 成像系统及实验方法 |
4.3.1 SS-OCT成像系统 |
4.3.2 纵向点扩散函数(PSF)矫正方法 |
4.3.3 仿体制备方法和体外成像步骤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
4.4.1 数值仿真结果 |
4.4.2 仿体实验结果 |
4.4.3 人体舌腹白斑实验结果 |
4.5 本文算法的鲁棒性推导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紧凑型手持式前向扫描OCT探头 |
5.1 引言 |
5.2 低价、超紧凑手持式前向扫描探头设计 |
5.2.1 光学设计 |
5.2.2 机械设计 |
5.3 成像装置及实验方法 |
5.3.1 1300 nm快速扫频SS-OCT系统 |
5.3.2 人体试验方法和数据采集 |
5.4 人体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
5.4.1 在体牙龈和口腔粘膜成像实验 |
5.4.2 舌腹白斑的成像实验 |
5.4.3 在体口腔溃疡成像实验 |
5.4.4 在体牙齿成像实验 |
5.4.5 在体面部皮肤成像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超高分辨率侧向扫描OCT胶囊 |
6.1 引言 |
6.2 侧向扫描胶囊内窥探头设计 |
6.2.1 光学和机械设计以及装配 |
6.2.2 色差矫正评估 |
6.2.3 散光评估 |
6.3 成像装置及实验方法 |
6.3.1 800 nm超高分辨率OCT系统 |
6.3.2 离体动物实验方法 |
6.3.3 在体动物实验方法 |
6.3.4 内窥镜OCT激光消融标记设置 |
6.4 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
6.4.1 离体猪食道的成像 |
6.4.2 活体羊食道成像和激光标记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历 |
学习经历 |
成果清单 |
(6)渗透树脂与氟保护剂对牙釉质再脱矿预防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不同处理方法对牙釉质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设备和材料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牙釉质脱矿的微创治疗 |
1.3.2 建立牙釉质脱矿模型 |
1.3.3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
1.3.4 肉眼观察色泽 |
1.3.5 粗糙度和表面形貌 |
1.4 小结 |
二、渗透树脂和氟保护剂对牙体二次脱矿预防作用的比较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设备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制作磨片 |
2.3.2 关于渗透树脂 |
2.3.3 渗透树脂和氟保护剂作用原理 |
2.3.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应用 |
2.3.5 二次脱矿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渗透树脂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建立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配制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耗材 |
1.1.3 实验试剂 |
1.1.4 溶液配制 |
1.1.5 细胞系 |
1.1.6 宿主细菌和克隆载体 |
1.2 实验方法 |
1.2.1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建立 |
1.2.1.1 建立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总体技术路线 |
1.2.1.2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的设计 |
1.2.1.3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中目的基因的选择 |
1.2.2 细胞培养 |
1.2.2.1 细胞复苏 |
1.2.2.2 细胞换液 |
1.2.2.3 细胞计数及传代 |
1.2.2.4 细胞冻存 |
1.2.2.5 细胞系基因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1.2.3 制备含肿瘤体细胞突变位点的DNA片段 |
1.2.3.1 突变位点引物设计 |
1.2.3.2 第一轮PCR |
1.2.3.3 第二轮PCR |
1.2.3.4 构建重组质粒 |
1.2.3.5 重组质粒验证 |
1.2.3.6 酶切回收含突变位点的DNA片段 |
1.2.4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模拟样本盘的制备 |
1.2.4.1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模拟样本中gDNA及突变片段拷贝数计算 |
1.2.4.2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模拟样本稀释及制备 |
1.2.4.3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的制备 |
1.2.5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不同NGS平台验证 |
1.2.5.1 Ion Torrent PGM平台靶向测序验证 |
1.2.5.2 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靶向测序验证 |
1.2.6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均一性及稳定性探究 |
1.2.6.1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均一性探究 |
1.2.6.2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稳定性探究 |
2. 结果 |
2.1 HEK293T、1-F8-G9、GM12878细胞系的培养、细胞系基因组D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2.1.1 HEK293T、1-F8-G9、GM12878细胞系的培养 |
2.1.2 HEK293T、1-F8-G9、GM12878细胞系基因组g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2.2 含肿瘤基因突变位点的DNA片段结果 |
2.2.1 肿瘤基因突变位点的设计 |
2.2.2 肿瘤基因突变引物设计结果 |
2.2.3 含突变位点重组质粒的验证结果 |
2.2.3.1 单克隆菌落菌液PCR及电泳验证 |
2.2.3.2 重组质粒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
2.2.4 酶切回收含突变位点的DNA片段结果 |
2.2.4.1 重组质粒提取结果 |
2.2.4.2 酶切回收含突变的DNA片段浓度及电泳图 |
2.3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模拟样本盘制备 |
2.3.1 gDNA及含突变位点DNA片段拷贝数计算结果 |
2.3.1.1 人基因组细胞系gDNA拷贝数浓度计算结果 |
2.3.1.2 含肿瘤突变位点的DNA片段拷贝数浓度计算结果 |
2.3.2 含突变位点的DNA片段拷贝数稀释及加入体积的计算 |
2.3.2.1 含突变位点的DNA片段拷贝数稀释 |
2.3.2.2 含肿瘤基因突变的DNA片段加入体积 |
2.3.3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配制 |
2.3.3.1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的配制 |
2.3.3.2 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的配制 |
2.4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不同NGS平台参考物质验证结果 |
2.4.1 Ion Torrent PGM平台验证结果 |
2.4.1.1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Ion TorrentPGM平台的验证结果 |
2.4.1.2 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Ion Torrent PGM平台的验证结果 |
2.4.2 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验证结果 |
2.4.2.1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IlluminaHiseq 2500平台的验证结果 |
2.4.2.2 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参考物质样本盘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的验证结果 |
2.5 参考物质均一性及稳定性结果 |
2.5.1 参考物质均一性验证结果 |
2.5.2 参考物质稳定性验证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方法 |
1.1.1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方案 |
1.1.2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实验室回报内容 |
1.1.3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检测结果的评价原则 |
1.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
2.1.1 临床实验室测序平台使用情况 |
2.1.2 临床实验室NGS仪器使用情况 |
2.1.3 临床实验室靶向捕获方法使用情况 |
2.1.4 临床实验室靶向测序检测基因盘情况 |
2.1.5 临床实验室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成绩情况 |
2.2 临床实验室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能力分析 |
2.2.1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 |
2.2.2 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 |
2.3 临床实验室的肿瘤基因突变NGS检测突变解读结果分析 |
2.3.1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的实验室突变解读结果分析 |
2.3.2 乳腺癌基因突变NGS检测室间质评的实验室突变解读结果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of database resources utilized in next generationsequencing-based tumor somatic mutation detection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pMD18-T载体信息 |
附录2 构建的含突变位点的DNA序列 |
附录3 Ion AmpliSeq Cancer Hotspot panel v2扩增子panel覆盖的基因列表 |
附录4 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使用自制杂交捕获panel覆盖的基因列表 |
附录5 2017年全国肿瘤体细胞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室间质评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第一轮) |
附录6 2017年全国肿瘤体细胞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室间质评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第二轮) |
附录7 2017年全国肿瘤体细胞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测定结果回报表(第一轮) |
附录8 2017年全国肿瘤体细胞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测定结果回报表(第二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粘接辅助矿化及其相转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含磷酸钙的粘接剂相转变的影响因素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磷酸钙粘接剂的表征 |
2.2 磷酸钙粘接剂薄膜相转变FTIR分析 |
2.3 磷酸钙粘接剂薄膜相转变XRD及TEM分析 |
2.4 冷冻电镜观察 |
2.6 HAp纳米棒表面磷酸钙粘接剂相变的原位追踪 |
2.7 薄膜中单体对磷酸钙颗粒的相互作用 |
3. 讨论 |
3.1 磷酸钙粘接剂的制备和表征 |
3.2 磷酸钙颗粒的相转变 |
3.3 单体与磷酸钙的之间的相互作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含磷酸钙的粘接剂修复釉质初探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釉质白斑模型的表征 |
2.2 磷酸钙纳米簇粘接剂修复釉质白斑 |
2.3 磷酸钙粘接剂对釉质白斑的机械性能恢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含磷酸钙的粘接剂封闭牙本质小管及再矿化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矿化粘接剂的表征 |
2.2 牙本质封闭能力测试 |
2.3 四组样本的透射电镜结果 |
2.4 显微拉曼及XRD结果 |
2.5 矿化粘接剂组牙本质小管形貌TEM观察 |
2.6 粘接剂和矿化粘接剂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矿化结果 |
3. 讨论 |
3.1 矿化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
3.2 矿化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的矿化作用 |
3.3 矿化粘接剂的相变机理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界面的矿化初探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冲洗掉液体XRD分析 |
2.2 界面的再矿化评估 |
3.讨论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磷酸钙在牙科树脂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实时荧光定量LAMP技术检测四种对虾病原微生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对虾白斑病毒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致病机理及相关基因 |
1.1.3 流行病学 |
1.1.4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性病毒 |
1.2.1 生物学特征 |
1.2.2 致病机理及相关基因 |
1.2.3 流行病学 |
1.2.4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虾肝肠胞虫 |
1.3.1 生物学特征 |
1.3.2 致病机理及相关毒力基因 |
1.3.3 流行病学 |
1.3.4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副溶血弧菌 |
1.4.1 生物学特征 |
1.4.2 致病机理及相关基因 |
1.4.3 流行病学 |
1.4.4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 |
1.5.1 LAMP技术概述 |
1.5.2 LAMP技术的扩增原理和反应体系 |
1.5.3 LAMP引物设计 |
1.5.4 LAMP技术特点 |
1.5.5 LAMP反应产物鉴定 |
1.5.6 LAMP法的应用 |
1.6 荧光定量PCR技术介绍及应用 |
1.7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本文研究内容 |
1.7.2 本文研究意义 |
2 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WSSV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病毒、虾肝肠胞虫与菌株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虾样的处理 |
2.2.2 WSSV病毒DNA的提取 |
2.2.3 引物设计 |
2.2.4 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 |
2.2.5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2.2.6 PCR扩增产物切胶回收及纯化 |
2.2.7 连接与转化 |
2.2.8 菌液PCR鉴定 |
2.2.9 测序和序列分析 |
2.2.10 WSSV重组质粒提取 |
2.2.11 荧光定量LAMP和荧光定量PCR体系的建立 |
2.2.12 高效荧光定量WSSV-LAMP体系优化 |
2.2.13 荧光定量WSSV-LAMP引物特异性分析 |
2.2.14 荧光定量WSSV-LAMP体系和荧光定量WSSV-PCR体系灵敏度分析 |
2.2.15 荧光定量WSSV-LAMP法精密度分析 |
2.2.16 WSSV-LAMP实际样品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质粒构建及鉴定 |
2.3.2 高效实时荧光定量LAMP体系的建立 |
2.3.3 WSSV-LAMP特异性实验 |
2.3.4 WSSV-LAMP与 qPCR法灵敏度比较 |
2.3.5 WSSV-LAMP体系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3 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IHHNV方法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病毒、虾肝肠胞虫与菌株 |
3.1.2 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虾样的虾样 |
3.2.2 IHHNV病毒DNA的提取 |
3.2.3 引物设计 |
3.2.4 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EHP方法的建立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实时荧光定量LAMP快速检测VP方法的建立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讨论 |
6.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6.2 LAMP引物的设计 |
6.3 DNA荧光染料筛选的原则 |
6.4 LAMP反应的污染防控 |
7 结论、创新点以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角膜组织与角膜相关疾病 |
1.1.1 角膜的结构与功能 |
1.1.2 角膜疾病与治疗 |
1.2 角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
1.2.1 角膜上皮损伤修复 |
1.2.2 角膜基质损伤修复 |
1.3 角膜板层移植术及术后评估 |
1.3.1 角膜板层移植术 |
1.3.2 术后常见问题 |
1.3.3 术后常用仪器与观察指标 |
1.4 角膜替代与再生性修复材料 |
1.4.1 羊膜 |
1.4.2 脱细胞角膜基质 |
1.4.3 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
1.4.4 天然提取高分子聚合物 |
1.5 胶原及其在角膜再生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
1.5.1 胶原简介 |
1.5.2 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二章 羧酸类交联剂改性胶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2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制备 |
2.2.3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性能表征 |
2.2.4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细胞实验 |
2.2.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饱和含水率 |
2.3.2 光学性能 |
2.3.3 力学性能 |
2.3.4 耐酶解性能 |
2.3.5 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生长 |
2.3.6 细胞增殖实验 |
2.3.7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醛类交联剂改性胶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胶原基材料的制备 |
3.2.3 胶原基材料的性能表征 |
3.2.4 胶原基材料的细胞实验 |
3.2.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与截面形貌分析 |
3.3.2 饱和含水率 |
3.3.3 光学性能 |
3.3.4 营养物质透过性能 |
3.3.5 力学性能 |
3.3.6 耐酶解性能 |
3.3.7 交联剂IC50 测试 |
3.3.8 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生长 |
3.3.9 角膜上皮细胞移行实验 |
3.3.10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瘢痕抑制能力的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AuNP与 miRNA结合能力 |
4.2.3 miRNA在胶原成膜环境中的稳定性 |
4.2.4 AuNP对 miRNA稳定性的保护能力 |
4.2.5 细胞实验 |
4.2.6 负载AuNP/miR-133b的胶原基材料制备 |
4.2.7 胶原基材料的性能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uNP与 miRNA-133b的结合能力 |
4.3.2 胶原成膜环境下miRNA-133b的稳定性 |
4.3.3 AuNP对 miRNA-133b稳定性的保护能力 |
4.3.4 AuNP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测试 |
4.3.5 角膜基质细胞的移行实验 |
4.3.6 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
4.3.7 饱和含水率 |
4.3.8 光学性能 |
4.3.9 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的瘢痕抑制能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5.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负载荧光标记AuNP/miR-133b的胶原基材料制备 |
5.2.3 AuNP/miR-133b进入角膜基质细胞能力检测 |
5.2.4 免疫荧光染色 |
5.2.5 RNA提取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
5.2.6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AuNP/miR-133b进入角膜基质细胞能力 |
5.3.2 材料中AuNP/miR-133b进入角膜组织能力检测 |
5.3.3 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关键蛋白α-SM和 Col-1 免疫荧光染色 |
5.3.4 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关键基因α-SM和 Col-1的qRT-PCR检测 |
5.3.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炎症环境下角膜细胞与胶原基材料的相互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6.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2 胶原基膜材料的制备 |
6.2.3 胶原基材料的细胞实验 |
6.2.4 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 的吸附能力实验 |
6.2.5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量检测 |
6.2.6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产物对角膜细胞表达IL-6 的影响 |
6.2.7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模型泪液中IL-6 含量检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炎症环境下IL-6与MMP-1 在角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 |
6.3.2 胶原基材料对炎症环境中角膜细胞表达IL-6与MMP-1 的影响 |
6.3.3 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 的吸附作用 |
6.3.4 角膜细胞对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作用 |
6.3.5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产物对角膜细胞表达IL-6 的影响 |
6.3.6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模型中胶原基材料对泪液中IL-6 表达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白斑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D]. 王仁宝.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靶向纳米递送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D]. 刘瑞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
- [3]肝素修饰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寡糖合成中的应用[D]. 张晶晶. 山东大学, 2020
- [4]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欢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内窥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其在上消化道的应用[D]. 李凯彦. 东南大学, 2020
- [6]渗透树脂与氟保护剂对牙釉质再脱矿预防作用的比较研究[D]. 邢心坦.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 高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粘接辅助矿化及其相转变的实验研究[D]. 施莹. 浙江大学, 2020(01)
- [9]实时荧光定量LAMP技术检测四种对虾病原微生物方法研究[D]. 俞焕腾.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10]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D]. 赵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