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记录论文_王秋实,雷慧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外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下丘脑,膜片,神经元,电极,电位,电流。

细胞外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实,雷慧萌[1](2017)在《清醒小鼠脑部神经元急性细胞外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对清醒小鼠脑部进行急性在体细胞外电生理记录的方法及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多通道硅电极及清醒小鼠头部固定系统在小鼠清醒状态下对其脑部神经元做急性细胞外记录。首先,在小鼠的颅骨表面粘贴一个不锈钢头板,术后小鼠恢复一周后,将不锈钢头板与清醒小鼠头部固定系统相连使小鼠的头部得以固定,其四肢踩在一个漂浮的泡沫球上可以自由的活动,对小鼠进行连续3 d的适应性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递增,使之能够逐渐熟悉并适应电生理记录的环境,然后,将多通道急性硅电极插入小鼠脑内,应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神经元的动作电位(spike)及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并应用Offline Sorter软件对单个神经元(Single Unit)进行划分以及应用NeuroExplore软件对LFP通过滤波的方法划分出4种震荡成分Delta、Theta、Beta和Gamma震荡。结果在清醒小鼠脑内成功记录到了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及LFP,并通过软件划分出了Single Unit和Delta、Theta、Beta和Gamma 4种震荡成分。结论应用清醒小鼠神经元急性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记录到动作电位及LFP。(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孟红旭,姚明江,任钧国,刘建勋[2](2016)在《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1)细胞外液中的Ca2+被Ba2+替换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明显减慢(时间常数由88 ms增至246 ms,P<0.01)。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和0.4 mmol·L-1)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无明显改变。(2)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和0.4 mmol·L-1)后,连续记录10和15 min,L-型钙通道电流峰值电流的衰减明显减弱(P<0.01)(3)细胞外液加入Ba2+(0.4 mmol·L-1)使电流电压曲线下移,并改变翻转电位。(4)细胞外液加入Ba2(+0.4 mmol·L-1)后,减弱了丹酚酸A(100μmol·L-1)对钙电流的抑制强度,并使丹酚酸A量效关系曲线下移。结论细胞外液加入一定浓度的Ba2+能够有效减弱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时出现的"rundown"现象,并减少"rundown"现象对药物量效关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周彤,毛晓波,毛奕,柳强妮,曾秋棠[3](2009)在《细胞外液成分对耐钙心肌细胞急性分离及电生理记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外液成分对获取适于电生理研究的耐钙心室肌细胞及对L-型钙通道电流(ICa-L)、延迟整流钾电流(IK)记录的影响。方法家兔心室肌细胞急性分离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及酶解分离技术,心脏灌流前实验组细胞外液为正常台氏液,对照组细胞外液为无钙台氏液,观察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对获取适于电生理记录的单个耐钙心肌细胞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实验组分别以含BaCl2的台氏液及N-甲基-D-葡萄糖胺(NMDG)溶液作为细胞外液记录ICa-L及IK,对照组为正常台氏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心室肌细胞存活率和耐钙心肌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71%±9.7%vs55%±10%;52%±7.9%vs39%±11%,n=10,P<0.05);实验组引出的ICa-L峰值电流大于对照组,且幅值稳定;实验组IK时间依赖性外向电流及尾电流随去极化时间延长增大作用更明显(1.39±0.05pA/pFvs0.53±0.14pA/pF;0.74±0.09pA/pFvs0.39±0.13pA/pF,n=10,P<0.05)。结论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有助于获取耐钙心肌细胞,以含BaCl2的台氏液及NMDG溶液作为细胞外液易于获得典型而稳定的ICa-L及IK。(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朱奇[4](2009)在《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列论文都是用电生理学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研究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并分析中枢递质受体在其中的作用。论文1研究外周高渗刺激对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及其受体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期刊2009-05-23)

高翠英,邵国,张然,吕国蔚[5](2004)在《一种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离体脑片是用特制的组织切片机切制而成的脑组织切片。利用脑片进行功能研究最基本的指标是突触传递引起的电活动。细胞外记录技术是进行这种记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室2 0世纪 60年代发现并报道了脑低氧预适应现象[1 ] ,并建立了小鼠低氧预适应动物模型。在这一(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张小虎[6](2003)在《酒精对大鼠背侧纹状体长时程突触抑制的影响大鼠脑片的细胞外和细胞内电流钳记录技术的建立和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酒精依赖(酒精成瘾)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调查显示,人群中约有13%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饮用酒精的影响。约有一半的行凶杀人和交通肇事以及四分之一的自杀事件与饮用酒精有关,而全世界每年用在由于酒精依赖所引起的医疗、失业以及家庭问题上的资金超过了1000亿美元。现在,科研人员已经开始从分子水平直到社会学等各个层次对酒精成瘾进行研究,包括渴求(craving)和耐受(tolerance)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酒精依赖和戒断(withdrawal)时中枢系统的各种变化,希望最终能够找到对酒精中毒和阻止酒精成瘾有效的治疗方法。 酒精的药理学作用主要是抑制谷氨酸NMDA受体以及增加GABA_A的活性,同时还影响5-HT_3受体、L-钙通道等其他膜受体和通道。酒精依赖和戒断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改变以补偿酒精的作用,这是酒精耐受和出现戒断症状的基础。但是,和其他成瘾类物质(如海洛因、可卡因、安非他明等)一样,酒精成瘾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戒断后复吸(relapse)比例很高,这也是目前成瘾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 许多证据表明,人和动物在形成成瘾的过程中有学习记忆机制存在。寻药行为和服药行为的建立需要条件反射机制的参与,这种‘行为学习’或‘习惯学习’在戒断之后很久仍然保留下来,这可能是引起复吸的神经基础。 纹状体(striatum)是基底神经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团,包括腹侧纹状体和背侧纹状体两部分。腹侧纹状体又称伏核(Nuclear Accumbens),是引起奖赏效应的关键脑区。背侧纹状体与运动执行和习惯化行为的建立有密切关系。酒精可以影响伏核以产生奖赏效应,形成正性强化因素而造成酒精成瘾;同时,酒精也可以对背侧纹状体产生作用以影响和成瘾有关的服药行为和寻药行为的建立。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困此,研究酒精对背侧纹状体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对了解酒精的复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建立大鼠背侧纹状体长时程突触抑制(LTD)的诱导方法;并观察60mmol几酒精对大鼠背侧纹状体LTD诱导的影响,初步探讨酒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SD大鼠,制备纹状体冠状切面脑片,用双极钨丝电极刺激皮层-纹状体传入通路,在大鼠背侧纹状体郡位记录诱发的群峰电位中opulation Spikp,PS),并施加强直刺激以诱发LTD。预先灌流60mmol几酒精及N’MDA受体阻断剂 MK-801,再给予强直刺激,现察酒精对LTD诱导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给予强直刺激后诱导出明显的LTD,PS幅值减。J庄到原先的 20y左右,并持续 60分钟以上;灌流酒精 10分钟再给予强直刺激,PS幅值出现先减小而后增加的变化,60分钟时已经恢复到强直刺激前的 80%Z 灌流 NDC-801后给予强直刺激阻断LTD的诱导。 结论:强直刺激皮层-纹状体兴奋性传入通路可在背侧纹状体诱导明显的LTD,灌流酒精不影响LTD的产生,然而会影响LTD的保持,W受体参与纹状体LTD的诱导。(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03-05-01)

王琛柱[7](2002)在《昆虫神经生物学研究技术:细胞外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外记录是昆虫神经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用来获取神经元细胞是否处于激发状态以及激发的强度等信息。该技术的特点是把电极的顶尖放在神经或神经元的附近进行电生理记录。本文以对与蝗虫Schistocercagregaria成虫后足径节钟形感器有关的神经N5B2的记录为例介绍这一技术(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2年06期)

余科炜,李家顺,戎伟芳,贾连顺,袁文[8](2001)在《脊髓损伤晚期大鼠细胞外记录运动诱发电位及4-氨基吡啶对其增强作用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非完全性脊髓损伤 (discompleteSCI)的直接电生理证据以及 4 氨基吡啶 (4 AP)的影响。方法 采用Allen’s打击模型造成T8-T9脊髓不同程度损伤 (空白组 35gcf损伤组 70gcf损伤组 ,10 0gcf损伤组 ) ,分别测定 10只正常大鼠和 4 0只脊髓损伤大鼠的硬膜外运动诱发电位 (scMEP)和细胞外运动诱发电位 (exMEP) ,并采用斜板试验和Tarlov评分系统判断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超阈值经皮层刺激下正常大鼠的运动诱发电位 (MEP)包括 3- 4个早期负向波峰 (N1,N2 ,N3,N4 ) ,以及后续不稳定的晚期成分。最大波幅的N1和N2 分布在脊髓前束和腹外侧束 ,即锥体外系传导途径。 10 0gcf损伤组及脊髓横断组损伤水平以下MEP信号消失 ,而 35gcf损伤组MEP波幅降低 ,潜伏期延迟。 70gcf损伤组的 2 0只大鼠中 ,18只按临床标准属全瘫 ,但神经生理学检查证实其中 7只大鼠的脊髓损伤节段仍有传导功能 ,例如scMEP或exMEP的N1和N2 波仍保留。给予 4 AP后 ,残存的MEP波幅显着增高 ,分布范围扩大。结论 经皮层刺激诱发的MEP主要经锥体外系传导。MEP监测可提供一种直接检测SCI后脊髓运动传导束功能状态的方法 ,甚至可发现非完全性SCI中部分残留的运动神经纤维。而使用 4 AP或其他K+通道阻滞剂可能是治疗中、重度SCI晚期病人潜在?(本文来源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期刊2001年02期)

赵晓萍,李钟杰,刘素珍,滕国玺[9](1994)在《碰撞实验在细胞外记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碰撞实验是区别逆行冲动和顺行冲动的可靠指标。本实验应用杏仁皮质内侧核(Me)对电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的反应,观察了细胞外记录中碰撞实验结果的复杂性。实验表明,细胞外记录中的碰撞实验结果要根据自发放电的种类,自发放电和诱发反应的来源,结合潜伏期变化及高频跟随情况的不同,依具体情况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段茜琳[10](1989)在《平面状多点微型探针在记录细胞外单一皮层活动中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固态处理技术制造的多点微型探针提供了一种研究皮层组织封闭的圆柱形结构的新方法。本文对平面状多点微型探针的快速记录性能作了详细报告。微型探针由分布在(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期刊1989年05期)

细胞外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1)细胞外液中的Ca2+被Ba2+替换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明显减慢(时间常数由88 ms增至246 ms,P<0.01)。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和0.4 mmol·L-1)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无明显改变。(2)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和0.4 mmol·L-1)后,连续记录10和15 min,L-型钙通道电流峰值电流的衰减明显减弱(P<0.01)(3)细胞外液加入Ba2+(0.4 mmol·L-1)使电流电压曲线下移,并改变翻转电位。(4)细胞外液加入Ba2(+0.4 mmol·L-1)后,减弱了丹酚酸A(100μmol·L-1)对钙电流的抑制强度,并使丹酚酸A量效关系曲线下移。结论细胞外液加入一定浓度的Ba2+能够有效减弱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时出现的"rundown"现象,并减少"rundown"现象对药物量效关系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外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秋实,雷慧萌.清醒小鼠脑部神经元急性细胞外记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

[2].孟红旭,姚明江,任钧国,刘建勋.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

[3].周彤,毛晓波,毛奕,柳强妮,曾秋棠.细胞外液成分对耐钙心肌细胞急性分离及电生理记录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

[4].朱奇.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C].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2009

[5].高翠英,邵国,张然,吕国蔚.一种小鼠离体海马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

[6].张小虎.酒精对大鼠背侧纹状体长时程突触抑制的影响大鼠脑片的细胞外和细胞内电流钳记录技术的建立和改进[D].南京医科大学.2003

[7].王琛柱.昆虫神经生物学研究技术:细胞外记录[J].昆虫知识.2002

[8].余科炜,李家顺,戎伟芳,贾连顺,袁文.脊髓损伤晚期大鼠细胞外记录运动诱发电位及4-氨基吡啶对其增强作用的研究(英文)[J].ChineseMedicalJournal.2001

[9].赵晓萍,李钟杰,刘素珍,滕国玺.碰撞实验在细胞外记录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

[10].段茜琳.平面状多点微型探针在记录细胞外单一皮层活动中性能的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

论文知识图

细胞外记录用四管玻璃微电极实物...细胞外记录用四管玻璃微电极实物...细胞外记录用四管玻瑞徽电极实钧...▲为部分记录的DCN神经元在延髓的定位单...在体光遗传学抑制细胞活动和细胞外细胞外记录用叁管玻璃微电极实物...

标签:;  ;  ;  ;  ;  ;  ;  

细胞外记录论文_王秋实,雷慧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