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蓄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氯化石蜡,生长率,营养盐,胸径,特征,蒙古,贝类。
分布蓄积论文文献综述
傅长锋,康国强,高秀芳,陈平,李爽[1](2019)在《白洋淀底泥蓄积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泥是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入淀有机质、营养盐、污染物等的积蓄地,也是水土界面物质的交互带,对淀区水质、淀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柱状取样器获取无扰动底泥柱状样,进行了近万组底泥物理、化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层多呈灰黑、黑色、深灰色,富含有机质,生物富集,下部黏土、壤土、粉细砂层理明显;底泥富含半腐烂的动植物残体有机质,含水率、压缩性高,强度、承载力低。淀区有底泥区域面积为200.84 km~2,占全淀面积的68.8%;无底泥区面积91.27 km~2,占全淀面积的31.2%;淀区底泥分布厚度在0.05~0.40 m。底泥营养盐氨氮含量自上而下略呈降低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底泥总磷含量在0.0~0.1 m深度内呈下降趋势,在0.1 m深度附近出现拐点,往下略呈降低趋势;底泥总氮含量在0.0~0.2 m深度内呈急速下降趋势,在0.2 m深度处出现拐点,往下略呈降低趋势;表层底泥总磷含量0.79 g/kg,总氮含量1.44 g/kg,有机质20.3 g/kg。淀区底泥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不同区域变化差异较大,重金属镉含量在0.0~0.1 m深度内呈下降趋势,0.1 m深度附近出现拐点,其他重金属含量从表层往深层含量变化很小,且规律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宇轩,凌欣,闫振华[2](2019)在《环境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和蓄积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组人工合成的正构烷烃氯代衍生物,广泛用作润滑剂的添加剂、橡胶中的增塑剂、金属加工液、涂料、密封剂、阻燃剂等,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中的SCCPs具有生物放大效应,可对暴露的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该文综述了SCCPs在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分析其生物蓄积规律和生态毒理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苏来金,马丽萍,刘慧,周德庆[3](2018)在《人工污染GII.4型诺如病毒在太平洋牡蛎中的蓄积与分布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牡蛎是食源性诺如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诺如病毒在牡蛎中的检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组织分布差异。为了解诺如病毒在牡蛎中的蓄积规律和组织分布,采用实验室人工污染GII.4型诺如病毒并控制环境进行牡蛎养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牡蛎不同组织中诺如病毒的含量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GII.4型诺如病毒在牡蛎外套膜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在(8.75±0.36)×104~(9.12±0.49)×104拷贝数之间;在牡蛎鳃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6 h时达到最高((1.15±0.15)×106拷贝数);在牡蛎消化道中含量逐渐增加,12 h时达(1.06±0.14)×106拷贝数并趋于稳定;24 h后GII.4型诺如病毒主要分布于牡蛎的消化道组织中;净化对牡蛎体内富集的GII.4型诺如病毒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II.4型诺如病毒广泛分布在牡蛎外套膜边缘、鳃壁和消化道内壁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趋势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张峥男[4](2018)在《机载激光雷达亚热带森林结构参数及蓄积量分布估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一个空间动态和连续变化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社会所需的木材以及非林木价值的产品,如野生动物栖息地、碳水循环、生态多样性等。亚热带森林物种丰富、森林生产力高且具有复杂和异质的森林结构。精确、实时地获取亚热带森林结构参数以及蓄积分布信息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解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增强区域碳循环功能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森林调查方式通常需要外业实地测量,其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往往只能获取“点”上的信息。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取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的森林信息,大幅度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主动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和“面”上叁维的森林结构信息。过去研究已表明LiDAR数据提取的传统特征变量(SM,Standard Metrics)如高度百分位数等能够较好地反演森林结构参数,然而这些变量往往忽略了森林冠层结构特性等方面的机理解释,没有充分挖掘连续的森林结构分布信息且变量之间大多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基于冠层垂直剖面的冠层特征变量(CM,Canopy Metrics)能够有效地挖掘森林空间结构信息,体现森林结构空间异质性,有利于更好地从机理上解释森林结构参数的反演模型。本研究以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借助机载LiDAR数据,基于冠层垂直剖面的冠层特征变量(CM,Canopy Metrics)和传统特征变量(SM,Standard Metrics)二者相结合对包括胸径、Lorey’s树高、株数、胸高断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在内的森林结构参数进行高精度反演,旨在探索挖掘冠层特征变量反演森林结构参数的能力。同时,机载LiDAR技术可以快速、实时、精确地估测森林蓄积量分布信息,这有利于森林结构的合理调整、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和森林收获量的精准预测,因此研究还借助LiDAR数据对蓄积量分布进行估测研究。本文首先使用LiDAR特征变量反演总蓄积量,通过参数预测法(PPM,Parameter Prediction Method)、基于百分位数参数回收法(PPRM,Percentile-based Parameter Recover Method)、基于矩估计参数回收法(MPRM,Moment-based Parameter Recover Method)分别直接或间接地估测Weibull参数。然后根据预测的Weibull参数计算出各个样地平均材积,通过反演的总蓄积量和平均材积来反演株数。最后基于叁种参数预测方法预测的Weibull参数和株数对样地内蓄积量分布进行估测。研究表明:(1)通过基于机载LiDAR数据提取的特征变量反演森林结构参数,Lorey’s树高(R~2=0.65-0.92,rRMSE=5.13–12.79%)和地上生物量(R~2=0.58-0.84,rRMSE=12.19–28.42%)预测效果最好,蓄积量(R~2=0.45-0.80,rRMSE=12.02–19.22%)、平均胸径(R~2=0.50-0.78,rRMSE=8.59–13.31%)和胸高断面积(R~2=0.44-0.74,rRMSE=11.34–20.48%)次之,株数最低(R~2=0.44-0.71,rRMSE=18.68–29.86%)。研究分所有样地、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讨论建模,结果发现,分森林类型模型(R~2=0.50-0.92,rRMSE=5.13–28.42%)相比于所有样地无区分森林类型建模的总体模型精度有所提高(R~2=0.44-0.79,rRMSE=8.54–29.86%)。此外,分森林模型中表现出针叶林模型(R~2=0.58-0.84,rRMSE=8.59–26.55%)优于阔叶林模型(R~2=0.53-0.92,rRMSE=6.39–28.42%)和混交林模型(R~2=0.50-0.87,rRMSE=5.13–28.52%)。(2)本研究比较分析传统特征变量(SM)和冠层特征变量(CM)单独建模和综合建模结果表明,加入CM特征变量建模后,对森林结构参数反演精度有所提高,其综合建模的精度为R~2=0.44-0.88,rRMSE=6.94–29.26%。本研究所提取的冠层容积(CV)特征变量基于体元化的冠层容积模型(CVM),体元大小对特征变量的提取及最终建模的反演精度有所影响,因此本文对体元大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5 m×5 m×0.5 m为本研究最优体元。(3)基于机载LiDAR的森林蓄积量分布研究表明,对于蓄积量、Weibull参数b和c(PPM)、百分位数(PPRM)、矩参数(MPRM)以及株数反演模型,分森林类型模型(R~2=0.49-0.91,rRMSE=10.65-39.81%)精度高于无区分森林类型的总体模型(R~2=0.32-0.80,rRMSE=23.60-49.70%)。以实测株数作总体预测蓄积量分布的精度(平均Reynolds误差指数(?)_R=28.07-41.92,平均Packalén误差指数(?)_P=0.14-0.21)比以预测株数作总体预测蓄积分布精度略高((?)_R=31.47-54.07,(?)_P=0.14-0.21)。同时,以基于PPRM(平均(?)_R=37.75,平均(?)_P=0.17)的蓄积量分布预测好于MPRM(平均(?)_R=40.43,平均(?)_P=0.18)和PPM(平均(?)_R=41.22,平均(?)_P=0.18)。(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吴海燕,郭萌萌,郑关超,彭吉星,翟毓秀[5](2018)在《氮杂螺环酸毒素的生态分布、蓄积代谢与检测技术监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赤潮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与赤潮伴生的贝类毒素污染事件多发,给中国的近海生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构成了威胁。其中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即为在中国海域最新发现的毒性强、残留高且代谢慢的一类脂溶性贝类毒素。研究发现,AZAs产毒藻广泛分布于中国近海,该毒素在双壳贝类中也多次被检出,已成为贝类质量安全的又一重要隐患。文章综述了AZAs的理化性质以及其毒性机理,现有的中国监控手段,并对生物检测法和液相色谱检测法等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全球化分布趋势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期为相关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8年01期)
夏炎[6](2017)在《广东省农耕土壤中TBBPA与HBCDs的含量、分布调查及蓄积水平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s)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有机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已有研究证明二者对人体健康具有神经毒性、发育毒性、内分泌毒性等影响,作为新型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被广泛关注,在空气、水、河底泥等自然介质中均有相关的检出报导,而土壤尤其是农业土壤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考查并建立土壤中TBBPA以及HBCDs的3种异构体(α-HBCD、β-HBCD、y-HBCD)的提取方法以及HPLC-MS-MS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广东省的农耕土壤进行检测,目的是探明广东省农耕土壤中两种阻燃剂的含量、分布、异构体的构成特征,并对广东省农耕土壤中TBBPA与HBCDs的蓄积情况进行评估,以期为两者的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建立土壤中TBBPA以及HBCDs的3种异构体(α-HBCD、β-HBCD、γ-HBCD)的提取方法以及HPLC-MS-MS检测方法,并作方法学考查;2.广东省农耕土壤的采样;3.用HPLC-MS-MS对样品进行检测;4.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建立了快速、简便、稳定的HPLC-MS-MS检测大批量土壤中的TBBPA和HBCDs的方法,TBBPA以及α-HBCD、β-HBCD、γ-HBCD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2、0.01、0.03 pg·g-1dw,回收率均在 85%~115%之间;2.采集了粤北、粤东、粤西、珠叁角地区6个市18个县的360份土壤样品;3.广东省农耕土壤中TBBPA与∑HBCDs(α、β、γ-HBCD之和)的含量范围分别为ND~7.43 ng·g-1dw 和 ND~3.84 ng·g-1dw,均值分别为 0.61 ng·g-1dw 和 0.68 ng·g-1dw;4.在采样涉及的6个市中,TBBPA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佛山(0.91 ng·g-1dw)>湛江(0.90 ng·g-1dw)>汕头(0.82 ng·g-1dw)>肇庆(0.44 ng·g-1dw)>惠州(0.34 ng·g-1dw)>韶关(0.24 ng·g-1dw),∑HBCDs 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汕头(0.98 ng·g-1dw)>惠州(0.97 ng·g-1dw)>佛山(0.77 ng·g-1dw)>湛江(0.72 ng·g-1dw)>肇庆(0.35 ng·g-1dw)韶关(0.28 ng·g-1dw);各采样市之间的农耕土壤中TBBPA浓度和HBCDs浓度均有显着的地区差异(方差分析,P<0.001),工业和经济更发达的珠叁角地区农耕土壤中的TBBPA与HBCDs浓度明显高于粤北山区;当地阻燃剂使用相关工业年产值与∑HBCDs在农耕土壤中的污染浓度均有强相关性(P =0.021,Spearman 相关系数=0.829);5.广东省农耕土壤中α、β、γ-HBCD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6.1%、9.0%、54.9%,与工业产品中叁者的比例有所不同,说明HBCDs在环境蓄积过程中发生了转化与重排;6.广东省农耕土壤中的TBBPA蓄积量为4.57 t,HBCDs的蓄积量为5.10 t,说明该两种化合物在广东省农耕土壤中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蓄积。研究结论:1.广东省农耕土壤中广泛检出TBBPA和HBCDs,且二者的浓度要高于工业不发达地区,但蓄积量还未达到PBDEs的程度;2.TBBPA与HBCDs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且HBCDs的浓度与阻燃剂相关工业的年产值有正相关性;3.HBCDs的叁种异构体在环境中会发生转化。(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陶吉兴,王文武,徐达,张国江,季碧勇[7](2017)在《基于固定样地连续监测数据的林木蓄积生长率月际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森林资源监测的周期缩短、监测区域越来越小,精准监测成为森林资源监测的必然,对省域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误差进行控制是一项重点工作。【方法】以浙江省2004—2015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年度监测的5 375个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区分松类、杉类、硬阔、软阔4个树种组和小径级(6~12 cm)、中径级(14~26 cm)、大径级(≥28 cm)3个胸径级,组成12个研究类组,将全年划分为4、5、6、7、8、9、10、11月至次年3月等8个生长月,对各类组的蓄积月生长率进行了抽样估算,获得了蓄积月生长率和年生长率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组的月生长率动态曲线。【结果】不同的树种组,其林木蓄积月生长率变动曲线有所不同,在4—10月的主生长期内,月生长率最高月与最低月比在2.0~2.2之间;1年中,松、杉、软阔有2个生长高峰但出现时间与高度不尽一致,硬阔只有1个生长高峰;随着径级的增大,蓄积生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径级蓄积生长率为小径级的77%~88%,大径级蓄积生长率为中径级的64%~90%、小径级的56%~77%。【结论】浙江全省林木的蓄积月际生长率存在较大差异,开展短周期森林资源调查时(如年度监测),需要进行时间误差校正和起源误差校正(起源调整系数)。研究认为时间误差的校正基准月定在6—8月期间为宜,在此基础上分别按天然、人工起源计算起源校正系数,浙江天然林的调整系数为0.908 6,人工林的为1.091 4。(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宋晶晶[8](2016)在《皮肤及阴道给药后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蓄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SD大鼠的大面积烧伤(包括深二度、叁度)及阴道给药时SD大鼠对银的吸收肝脏蓄积情况。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皮肤、阴道黏膜中微量银含量。结果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中未检测出肝组织、皮肤和阴道黏膜中含有银;纳米银组创面皮肤连续给药6 d后肝组织中未检测出银,皮肤中银含量为(0.051±0.027)μg/g;阴道黏膜连续给药6 d后肝组织中未检测出银,阴道黏膜中银含量为(0.083±0.113)μg/g。结论纳米银经皮肤及阴道黏膜给药,皮肤及阴道黏膜银吸收量较高,连续给药6 d后肝脏中无明显银蓄积。(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6年07期)
李建鲲,马建忠[9](2016)在《棉酚对养殖业的影响及动物体内蓄积分布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副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饲料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同时棉酚也对养殖业带来了危害。本文就棉酚对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动物体内蓄积分布情况进行了概述。(本文来源于《新疆畜牧业》期刊2016年07期)
李广志,高强,张天祥,魏来[10](2016)在《蛟河辖区5年间蒙古栎材蓄积量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蛟河辖区0.06 hm~2蒙古栎纯林样地内,5年间该样地蓄积量净增长1.35 m~3,林木的蓄积增加量和林木胸径基数成正比。两期调查结果最大值均出现在14 cm区分段,2004年蓄积量为11.49 m~3,2009年蓄积量为12.84 m~3。(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6年12期)
分布蓄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组人工合成的正构烷烃氯代衍生物,广泛用作润滑剂的添加剂、橡胶中的增塑剂、金属加工液、涂料、密封剂、阻燃剂等,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中的SCCPs具有生物放大效应,可对暴露的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该文综述了SCCPs在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分析其生物蓄积规律和生态毒理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蓄积论文参考文献
[1].傅长锋,康国强,高秀芳,陈平,李爽.白洋淀底泥蓄积量及空间分布特征[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宇轩,凌欣,闫振华.环境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和蓄积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
[3].苏来金,马丽萍,刘慧,周德庆.人工污染GII.4型诺如病毒在太平洋牡蛎中的蓄积与分布特性[J].食品科学.2018
[4].张峥男.机载激光雷达亚热带森林结构参数及蓄积量分布估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5].吴海燕,郭萌萌,郑关超,彭吉星,翟毓秀.氮杂螺环酸毒素的生态分布、蓄积代谢与检测技术监控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
[6].夏炎.广东省农耕土壤中TBBPA与HBCDs的含量、分布调查及蓄积水平估算[D].南方医科大学.2017
[7].陶吉兴,王文武,徐达,张国江,季碧勇.基于固定样地连续监测数据的林木蓄积生长率月际分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宋晶晶.皮肤及阴道给药后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蓄积[J].临床医学.2016
[9].李建鲲,马建忠.棉酚对养殖业的影响及动物体内蓄积分布情况研究[J].新疆畜牧业.2016
[10].李广志,高强,张天祥,魏来.蛟河辖区5年间蒙古栎材蓄积量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