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价值论,知识,价值,知识经济,收入分配,举世瞩目,改革开放。
知识价值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1](2018)在《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知识实现价值尺度的不同,知识价值可划分为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优先的学科价值阶段,逐渐演进为以发展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育人价值阶段。知识价值观的演进反映出的教育意蕴包括:人的发展作为教育出发点的旨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本体功能的坚守,以及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知识内在价值的实现。展望新时代知识价值的实现,应处理好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互为基础与条件的关系,两者的融合共生乃是知识价值实现的理路。(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8年12期)
孙乐强[2](2017)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理论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牛秀萍[3](2013)在《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试图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当然,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僵化的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3年18期)
张健超[4](2013)在《浅析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从知识价值论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在我国却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对此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下定决心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学术界也纷纷提出了一些价值理论作为分配改革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理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缺陷,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知识价值论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尝试提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论作为学术界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3年12期)
李翠梅[5](2007)在《试析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试图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当然,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僵化的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金宗谱,金雅琼[6](2006)在《知识价值论揭开了当代生产力发展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价值论强调知识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强调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而要创新,关键要解决激励问题,解决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匹配问题,解决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的统一问题。因为只有这种公平的分配才能激励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投资,多做贡献。(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06年02期)
苏富忠[7](2005)在《知识价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价值论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和知识论为基础的关于知识价值的理论。知识的文化价值观认为:知识价值是结构在作为价值实体的知识内、实现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中的,观念性与非观念性对立统一、真善美与假恶丑对立统一的文化价值;是创造者在自身整合力控制下,运用自己的智力、意志力、情感力与综合性的行为能力,通过对被思对象的观察、学习基础上的思维,将对对象的认识、意向、审美、信仰和相关社会意识,结构并转化在所创知识之中的。(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董琳[8](2004)在《劳动价值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关系评述——兼论价值理论的发展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引起了经济结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变革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出现了“劳动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等价值理论。本文从劳动价值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理论界流行的“否定论”、“取代论”和“发展论”叁种关于两者关系的观点。在此基础上 ,指出价值理论遵循从“劳动价值论”到“劳动知识价值论” ,再到“知识价值论”的发展规律。(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04年08期)
邓奇志[9](2003)在《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辩析知识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需要确认一个前提:商品的价值是指隐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共同物。在此前提下,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不能被否定,而且能够揭示知识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本来面目:即知识作为过去劳动的产品,是因劳动的作用,通过交换实现自身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能否以物化或非物化形式转移到物质产品价值中,取决于是否具备与资本交换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产品的生产越来越成为制约物质产品生产的条件,所以知识生产者的劳动与知识劳动的生产化理应受到重视。同时知识、技术对物质产品生产者的排挤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左大鹏,张勇[10](2003)在《知识价值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管理的智力劳动已经成为价值增值第一要素,脑力劳动者成为创造价值的主力军。不言而喻,在知识经济时期,劳动价值论必将获得崭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劳动已是一个集合概念,或者说是总体劳动,劳动价值论成为一个广义的劳动价值论。其中,鉴于知识在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增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知识经济劳动价值论可称之为"知识价值论"。(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期刊2003年01期)
知识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劳动哲学的双重扬弃,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当代西方学者将非物质劳动理解为价值的来源,试图否认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根本上混淆了财富创造和价值生产的本质区别。作为一种直接劳动,非物质劳动只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实体依然是去除一切质性规定的抽象劳动。同样,所谓知识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概念,不论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知识,还是被资本吸纳的知识或资本化的知识生产,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抽象劳动仍是价值的最终实体和来源。从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当代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价值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J].课程.教材.教法.2018
[2].孙乐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J].理论探索.2017
[3].牛秀萍.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
[4].张健超.浅析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从知识价值论角度[J].商场现代化.2013
[5].李翠梅.试析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
[6].金宗谱,金雅琼.知识价值论揭开了当代生产力发展之谜[J].求实.2006
[7].苏富忠.知识价值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8].董琳.劳动价值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关系评述——兼论价值理论的发展规律[J].北方经贸.2004
[9].邓奇志.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0].左大鹏,张勇.知识价值论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