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形态论文_马煜林,刘越,张莉萍,周玲,刘春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氏体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氏体,形态,合金,耐热钢,时效,变体,条状。

马氏体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马煜林,刘越,张莉萍,周玲,刘春明[1](2017)在《B含量对马氏体耐热钢中BN相形态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B含量对马氏体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B含量分别为0.012%、0.02%和0.03%的样件,讨论了不同B含量对基体中BN相形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B含量的增加,基体中BN相尺寸变大,0.03%B试样中BN相尺寸达到5μm左右;0.012%B试样的抗拉和屈服强度最高;0.012%B试样断口韧窝中BN相为内部碎裂的块状,0.03%B试样中BN相出现薄片层迭堆积球状形态,是由于最初形成BN相的晶核以六方结构形式生长,达到临界尺寸后以B含量较高一侧局部优先生长方式生长,所以提高B含量增大了球形BN的极限尺寸。(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谢耀乐[2](2015)在《冷变形态280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组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由于具有超高强度、良好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领域。人们对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时效过程中的峰时效和过时效阶段的研究上,对于时效初期的组织变化研究较少。由于超低碳马氏体时效钢加工硬化指数较低,时效前冷轧变形强化有限,且强化效果有争议。基于以上背景,对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机理的研究,对进一步挖掘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潜力和开发新钢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冷变形态马氏体时效钢时效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系统性研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实验制备的CM400马氏体时效钢,通过优化调整确定最佳热处理制度为:820℃固溶处理2h,冷至室温后立即进行液氮深冷处理1h,500℃时效4h达到峰时效。经820℃固溶处理2h,液氮深冷处理1h后得到的马氏体板条宽度约250nm,时效处理后,析出Ni3M(Ti,Al,Mo)颗粒,并且Ni3Mo与Ni3Ti并不是同时析出,Mo优先在相界面处富集。研究表明,CM400马氏体时效钢相对于常规的热处理制度(固溶+深冷+时效处理),固溶+深冷+冷轧变形+时效处理可提高峰时效强度;在相同的时效温度下,冷轧变形可缩短峰时效时间;降低时效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峰时效强度,但延长了峰时效时间。通过冷轧变形引入了高密度位错,显微硬度HV增幅50左右;时效对冷轧变形态的硬度贡献值明显低于未变形态,并且与冷轧变形量无关。(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5-12-15)

黄姝珂[3](2013)在《通过改变Fe-Mn基合金ε马氏体形态以提高其阻尼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e-Mn基合金阻尼性能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增加,并且不受外界磁场的影响,非常适合承受较大振动和冲击的部件使用,如刹车制动盘、齿轮、切石机、破碎机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国内外已就其阻尼性能和阻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有规律的结论,并且认为Fe-Mn(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3年版》期刊2013-11-01)

柳永宁,张贵一,李伟[4](2010)在《马氏体形态的平行多层截面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平行截面原位观察方法,并研究了一种C含量(质量分数)为1.37%的高碳钢的马氏体形态.采用激光打孔定位、超细抛光多层减薄方法原位追踪测量了目标马氏体的长度、宽度与减薄厚度的变化.以厚度累加变化为横坐标,测量的长度与宽度对称分布为纵坐标,还原出的马氏体空间形态为扁椭球体,而不是传统教科书中描述的透镜体,椭球的几何参数为a/b≈3,a/c≈20.热力学分析表明:形核能量除了与材料的物理特性有关外,还与新相的形状有关.在同等晶粒尺寸条件下,扁椭球状新相的形核功明显低于透镜状新相的形核功.含C量降低会导致相变驱动力降低,并使形核功增加,马氏体新相晶核为板条形态时可弥补因含C量下降导致的形核功增加.(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徐祖耀[5](2009)在《条状马氏体形态对钢力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有关条状马氏体形态对钢力学性质(主要为强度)影响的文献。由于马氏体束比领域小很多,且也具有高角度位向差界面,一般束宽为决定条状马氏体强韧性的主要因素。但当马氏体条宽在几十nm级时,条宽将对钢的强度和韧性作更大贡献。(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期刊2009年03期)

张占领,柳永宁,于光,朱杰武,何涛[6](2009)在《超高碳钢中枣核状马氏体形态及亚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碳(1.58%C)钢中的马氏体相变产物除了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外,还发现枣核状马氏体.HRTEM观察表明,枣核状马氏体的亚结构是高密度位错.位错密度高达10~(130/cm~2,未观察到孪晶.基于盘片状马氏体的理论分析表明,应变能与马氏体片的临界厚度(2t_0~*)无关,而与其临界直径(2r_0~*)有关;临界形核功(相变能垒)△G~*与马氏体晶核临界厚径比t_0~*/r_0~*的二次方成反比.t_0~*/r_0~*<1时,马氏体核呈圆片状;t_0~*/r_0~*>1时,晶核呈枣核状;当t_0~*/r_0~*(?)1时,晶核呈棒状.(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王春芳,王毛球,时捷,惠卫军,董瀚[7](2007)在《17CrNiMo6钢中板条马氏体的形态与晶体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TEM分析方法研究了17CrNiMo6钢中一个形态上的packet内的板条马氏体的形态与晶体学特征。叙述了马氏体K-S关系的晶体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虽然真实马氏体取向与理想K-S关系有一定的分散,但是packet内6种变量符合K-S关系,6种K-S关系的变量之间有特定的结合。(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姬晓利,武艳萍,智传锁,李河宗[8](2006)在《铁碳合金中蝶状马氏体的形态及形成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T10钢、含碳1.75%的超高碳钢热处理后蝶状马氏体形态的分析,探讨了铁碳合金形成蝶状马氏体的机理。(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06年05期)

高昕,张姝,郑玉峰,蔡伟,赵连城[9](2003)在《TaRu和NbRu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组织形态与亚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组织观察和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TaRu和NbRu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室温下的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亚结构。结果表明Ta50Ru50和Nb50Ru50合金室温下均为单斜结构的马氏体,其晶格常数分别为,TaRu:a=0.802nm,b=0.440nm,c=0.549nm,β=96.7°;NbRu:a=0.805nm,b=0.430nm,c=0.548nm,β=97°。TaRu和NbRu合金马氏体变体呈典型的自协作组态,变体内部为平行排列的马氏体板条,变体内亚结构为(101)Ⅰ型孪晶。(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3年03期)

孟昭伟[10](2003)在《铁基合金马氏体形态、表面浮凸及相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透射电镜(TEM)对铁基合金{259}_f、{225}_f、{557}_f、{3,10,15}_f马氏体的形态、内部亚结构、表面浮凸及相界面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母相预变形对相变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3,10,15}_f马氏体的形成及长大完全依靠变体间的自协作,母相只进行了弹性协调,基体和孪生变体间的自协作使马氏体惯习面成为宏观“不变平面”,且在长大过程中,马氏体—奥氏体界面晶体取向保持N-W关系。{259}_f马氏体存在中脊,马氏体片的生长为自中脊区向两侧长大的“复生机制”,马氏体-奥氏体两相晶体取向关系接近于G-T关系。{225}_f马氏体没有中脊,孪晶集中于界面的一侧,向另一侧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母相塑性协调,使长大前沿的马氏体-奥氏体两相晶体取向关系与孪晶初期形成的取向偏离,惯习面不再保持不变平面。{557}_f马氏体的形成及长大完全依靠母相的塑性协调,亚结构为全位错,马氏体惯习面发生转动。 利用AFM对{3,10,15}_f、{259}_f、{225}_f、{557}_f马氏体表面浮凸进行了定量观察与分析。{3,10,15}_f表面浮凸边界特别整齐,为“”型,构成浮凸的两侧倾斜表面特别平直,表面浮凸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259}_f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成子弹头状排列,为“N”字型,构成浮凸的两侧倾斜表面基本平直。{225}_f马氏体表面体浮凸由许多小的亚单元(或小浮凸)构成大的浮凸群,浮凸高度不是很高,起伏也不大,浮凸也成“N”字型,但浮凸一侧比较平直,另一侧有点起伏,浮凸高度和浮凸角与{259}_f马氏体相比差别很大。{557}_f表面浮凸成“孤立岛状”浮凸群的形式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上,浮凸群由不同方向的“浮凸束”构成,“浮凸束”是由若干个单根马氏体表面浮凸构成,浮凸束呈不规则的“N”型,单根马氏体表面浮凸呈“帐篷”型,表面浮凸不是通过一次均匀切变形成的,浮凸形状为非IPS(invariant plane strain)型。 母相预变形对{259}_f马氏体形态及表面浮凸的影响很大,对{557}_f、{225}_f马氏体形态及表面浮凸的影响不大。{259}_f马氏体随母相拉伸变形量的增加,马氏体变得细长,有明显的多向性、扭折现象,甚至有少量扭断,边界也由平直趋向曲折甚至呈锯齿状;浮凸也有扭折趋势,甚至有明显扭折迹象。随压缩变形量增加,{259}_f马氏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马氏体片以细片状平行排列,并且马氏体片的边缘较为破碎,中脊也发生了弯曲或折断。表面浮凸也由开始的变化不大,到后来不太平整。 本文对马氏体相界面研究表明:{3,10,15}_f马氏体在(111)_f面上的共格位错在相界面上形成台阶的可能性最大。(557)_f板条马氏体相界位错来源于惯习面(111)_f上的错配,不同于来源于点阵不变切变的普通点阵位错,马氏体相界出现台阶结构是半共格相界动力学约束的结果。根据相变晶体学K-S关系,(225)_f马氏体相变时,在奥氏体内某一区域发生两次切变,结果使(111)_f面转变为马氏体的(110)_m面,(112)_f面 铁基合金马氏体形态、表面浮凸及相界面研究转变为(112/。该切变是由 Burgers矢量为h和b。的位错分别扫过(ill)f$叫112if面所致。(225)f马氏体是以分解后分布在 ollZI/面上的 bZ相变位错分支的运动为主,以(ill)腼上的h分支运动为辅;6刃冯氏体则刚好相反。(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03-02-01)

马氏体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由于具有超高强度、良好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领域。人们对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时效过程中的峰时效和过时效阶段的研究上,对于时效初期的组织变化研究较少。由于超低碳马氏体时效钢加工硬化指数较低,时效前冷轧变形强化有限,且强化效果有争议。基于以上背景,对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机理的研究,对进一步挖掘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潜力和开发新钢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冷变形态马氏体时效钢时效过程中的变化进行系统性研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实验制备的CM400马氏体时效钢,通过优化调整确定最佳热处理制度为:820℃固溶处理2h,冷至室温后立即进行液氮深冷处理1h,500℃时效4h达到峰时效。经820℃固溶处理2h,液氮深冷处理1h后得到的马氏体板条宽度约250nm,时效处理后,析出Ni3M(Ti,Al,Mo)颗粒,并且Ni3Mo与Ni3Ti并不是同时析出,Mo优先在相界面处富集。研究表明,CM400马氏体时效钢相对于常规的热处理制度(固溶+深冷+时效处理),固溶+深冷+冷轧变形+时效处理可提高峰时效强度;在相同的时效温度下,冷轧变形可缩短峰时效时间;降低时效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峰时效强度,但延长了峰时效时间。通过冷轧变形引入了高密度位错,显微硬度HV增幅50左右;时效对冷轧变形态的硬度贡献值明显低于未变形态,并且与冷轧变形量无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氏体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马煜林,刘越,张莉萍,周玲,刘春明.B含量对马氏体耐热钢中BN相形态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7

[2].谢耀乐.冷变形态280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组织及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

[3].黄姝珂.通过改变Fe-Mn基合金ε马氏体形态以提高其阻尼性能的研究[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3年版.2013

[4].柳永宁,张贵一,李伟.马氏体形态的平行多层截面法研究[J].金属学报.2010

[5].徐祖耀.条状马氏体形态对钢力学性质的影响[J].热处理.2009

[6].张占领,柳永宁,于光,朱杰武,何涛.超高碳钢中枣核状马氏体形态及亚结构[J].金属学报.2009

[7].王春芳,王毛球,时捷,惠卫军,董瀚.17CrNiMo6钢中板条马氏体的形态与晶体学分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

[8].姬晓利,武艳萍,智传锁,李河宗.铁碳合金中蝶状马氏体的形态及形成条件研究[J].河北冶金.2006

[9].高昕,张姝,郑玉峰,蔡伟,赵连城.TaRu和NbRu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组织形态与亚结构[J].功能材料.2003

[10].孟昭伟.铁基合金马氏体形态、表面浮凸及相界面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钢中马氏体的TEM形态及其标定(a)、(b)为Fe一20Ni一SMn合金的马低碳钢板条状马氏体形态(SEM )...碳含量和界面能对马氏体形态和类...4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马氏体形态含碳量与马氏体形态的关系

标签:;  ;  ;  ;  ;  ;  ;  

马氏体形态论文_马煜林,刘越,张莉萍,周玲,刘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