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氢氧化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氢氧化铁,吸附,光催化氧化,类Fenton反应
氧氢氧化铁论文文献综述
蒋蓉,孙振亚,吴吉权[1](2007)在《氧氢氧化铁在水处理及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氧氢氧化铁在水溶液中吸附重金属离子和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发展和机理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水处理和在环境矿物学中的应用和意义作了概括和探讨。用2种纳米氧氢氧化铁针铁矿(-αFeOOH),正方纤铁矿(-βFeOOH)处理偶氮染料分子甲基橙溶液,在自然光下,FeOOH/H2O2体系能使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并且能将甲基橙分子中的苯环部分打开。(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孙振亚,杜建华,陈和生,龚文琪[2](2006)在《氧氢氧化铁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两种纳米氧氢氧化铁矿(-αFeOOH),正方纤铁矿(-βFeOOH)对偶氮染料分子甲基橙和酸性红G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1)甲基橙和酸性红G在氧氢氧化铁表面位>(>为α或β)FeOH易形成配合物,尤其是具有两个—SO3Na基团双齿结构的酸性红G易与纳米氧氢氧化铁发生配合反应被化学吸附,而具有较高的脱色率。(2)吸附脱色2 h后氧氢氧化铁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033和1 030 cm-1的—SO3Na基团的特征波数,而1 450~1 400 cm-1的偶氮双键的振动吸收峰减弱或者消失,表明偶氮染料分子是通过带负电的—SO3Na基团吸附到氧氢氧化铁表面,有机还原性配体与氧氢氧化铁表面Fe3+原子中心电荷转移的过程能一定程度上使偶氮键断裂而使染料发生氧化还原脱色。由以上结果推论:两种偶氮染料的脱色是选择性的化学吸附与氧氢氧化铁界面的氧化还原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6年07期)
杜建华[3](2006)在《氧氢氧化铁对偶氮染料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染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常规的水处理技术不能去除的废水。八十年代后期,采用太阳能为主要光源的多相光催化氧化法开始应用于环保领域,但其机理尚在研究当中。本文考察了利用化学水解和有机大分子壳聚糖调制形成的两种氧氢氧化铁矿物,以偶氮染料分子为目标物,主要用用高分辨率的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探讨了紫外光和太阳光作用下,以及H_2O_2存在与否时偶氮染料分子中各基团的降解的过程,着重考察了其吸附以及光催化降解的反应过程和机理。 研究发现,吸附脱色两小时后氧氢氧化铁的FTIR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033cm~(-1)和1030cm~(-1)的—SO_3基团的特征波数,而1450~1400cm~(-1)的偶氮双键的振动吸收峰减弱,说明有机还原性配体与氧氢氧化铁表面Fe~(3+)原子中心电荷转移的过程能一定程度上使偶氮键断裂而使染料发生氧化还原脱色;含有磺酸钠基团甲基橙和酸性G溶液都能被氧氢氧化铁矿物吸附脱色,但是不含磺酸钠基团的亚甲基蓝脱色效果不明显。这表明氧氢氧化铁对染料的脱色作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化学吸附。 FeOOH在无H_2O_2存在时,自然光和紫外光照体下对偶氮染料都有显着的脱色作用,说明FeOOH响应波带从可见延续到紫外区,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均能使染料脱色。 FeOOH光照体系在有H_2O_2存在时,α-FeOOH(β-FeOOH)/UV(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光降解5h后甲基橙的FTIR谱图上偶氮振动吸收完全消失;2927cm~(-1),2847cm~(-1)出现弱的饱和C—H的伸缩振动,苯环被断开。说明FeOOH/UV(visible light)/H_2O_2体系对甲基橙溶液脱色的过程首先是断开偶氮键,其次光照体系产生的大量羟基自由基能断开苯环,矿化部分甲基橙有机分子。 所以羟基氧化铁对偶氮染料分子的脱色作用首先是氧氢氧化铁表面位与含磺酸钠基团的染料分子通过络合配位作用将染料吸附在氧氢氧化铁表面,当存在光照和H_2O_2时,产生的·OH可以将有机物矿化生成CO_2和H_2O及其它产物。(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6-04-01)
氧氢氧化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两种纳米氧氢氧化铁矿(-αFeOOH),正方纤铁矿(-βFeOOH)对偶氮染料分子甲基橙和酸性红G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1)甲基橙和酸性红G在氧氢氧化铁表面位>(>为α或β)FeOH易形成配合物,尤其是具有两个—SO3Na基团双齿结构的酸性红G易与纳米氧氢氧化铁发生配合反应被化学吸附,而具有较高的脱色率。(2)吸附脱色2 h后氧氢氧化铁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033和1 030 cm-1的—SO3Na基团的特征波数,而1 450~1 400 cm-1的偶氮双键的振动吸收峰减弱或者消失,表明偶氮染料分子是通过带负电的—SO3Na基团吸附到氧氢氧化铁表面,有机还原性配体与氧氢氧化铁表面Fe3+原子中心电荷转移的过程能一定程度上使偶氮键断裂而使染料发生氧化还原脱色。由以上结果推论:两种偶氮染料的脱色是选择性的化学吸附与氧氢氧化铁界面的氧化还原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氢氧化铁论文参考文献
[1].蒋蓉,孙振亚,吴吉权.氧氢氧化铁在水处理及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2].孙振亚,杜建华,陈和生,龚文琪.氧氢氧化铁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
[3].杜建华.氧氢氧化铁对偶氮染料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