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然(商丘市中心医院西药房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研究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用药后的血糖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177-01
糖尿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长时间的糖尿病会引起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1],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常常是糖尿病致死的原因,所以要尽可能的预防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但与遗传、饮食,环境等有密切关系[2]。中国患糖尿病的数量在全国最多,其因活动较少、饮食不健康导致比较多,糖尿病临床常见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3],还会伴有疲劳、腰痛、皮肤瘙痒等。
我院采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5.7±4.9)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4±1.8)年;治疗组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7.8±3.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7±1.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口服给药。对照组随餐给予口服二甲双胍(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11),开始每次0.5g,每日2次,每周增加0.5g,逐渐加至每日2g,分次服用。
治疗组饭后30min给予格列美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9)2mg,2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服药6周。
1.3疗效判断标准以用药后血糖情况为标准。显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表现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有效:疗程结束时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有所好转,血糖下降;无效:疗程结束时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没有改善,血糖上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用药后空腹血及餐后2h的血糖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配对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而产生的疾病,目前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不是非常显著,故常与口服降糖药一起使用来降低血糖[4]。双胍类降糖药有多种机制,其中有提高组织细胞对体内糖分的吸收、减少肝脏糖分产生并降低肝脏糖分排出、减少胃肠细胞吸收糖分等。二甲双胍一般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无效果或空腹高血糖患者中,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5]。
双胍类降糖药与胰岛素不同,胰岛素是对脂肪合成,双胍类对血糖不高者没有降低血糖作用,对血糖高患者用药者也时不会出现低血糖。二甲双胍代谢一般都从尿液排出,在体内停留时间短,药物半衰期时间相对较短,药物在体内代谢比较快。二甲双胍一般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胃肠道反应、消化系统等症状。二甲双胍使用超过治疗量时,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格列美脲属于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一般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常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来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产生降低血糖[6]。服用格列美脲不影响血流,也不会使血管收缩,给药后药效持续好。格列美脲建议餐前服用,其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低血糖。格列美脲降糖效果显著,作用时间迅速,跟其他药物相比不良反应相对要少,所以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好。
通过本研究发现,用药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说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降糖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郭振红,许杰,王靖宇,等.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黎明现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01):16-20.[2]汪丽.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羟酶抗体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1):14-26.[3]贾伟平.中国的糖尿病防控与进行中的医疗改革[J].中国内科杂志,2016,55(01):47.[4]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1):95-96.[5]王森.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02):154-156.[6]张春梅.胰岛素及其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44-145.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