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电解过程论文_李玺,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黄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锌电解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程,传质,电极,偏差,最优,多场,液相。

锌电解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玺,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黄毅[1](2018)在《反溶对锌电解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锌电解过程中阴极板上锌反溶对电解能耗、电流效率及析出锌产量影响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结合流体动力学方程及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建立考虑锌反溶和不考虑锌反溶情况下的锌电解过程数学模型,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建立锌电解槽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锌电解槽中极板上的电解能耗、电流效率及析出锌产量变化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与不考虑锌反溶反应的模型相比,锌电解过程电流效率的相对误差降低3%~4%,阴极板上析出锌产量的相对误差降低2%~5%;验证锌电解模型中考虑锌反溶的必要性。为进一步研究锌电解的优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邓仕钧,阳春华,邓子鹏,李勇刚,朱红求[2](2017)在《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解液酸锌比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时供电生产所带来的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比难以控制问题,研究面向电流切换过程中能耗最小的酸锌比最优控制策略。在分析锌电解过程动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求解新液流量及酸锌比预调节时间,得到酸锌比最优切换轨迹。针对外界扰动造成实际电解液酸锌比偏离最优轨迹的问题,提出一种酸锌比轨迹偏差预测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电解液实际酸锌比快速、准确地跟踪优化设定值,保证锌电解过程稳定、低耗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邓亦梁,谢永芳,李勇刚,阳春华[3](2017)在《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离子浓度场、电场耦合严重及其与电解能耗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锌电解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阴极板表面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主要有斜向上和斜向下,且斜向下的流速随着阴极板与进液口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极板间锌离子的浓度呈现"上低下高"分布;阴极板表面电解液流速低的区域,锌离子浓度低而氢离子浓度高,电流效率低而能耗高。(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吴晓春[4](2015)在《铜、铅、锌电解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铜、铅、锌3种重金属电解过程中的极化现象进行全面研究,重点分析了铜电解阴极析氢过电位、锌电积阳极析氧过电位及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并对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进行研究,以利用阴极过电位控制电解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冶金》期刊2015年04期)

邓子鹏,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5](2015)在《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解液酸锌比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流切换使得电解液酸锌比频繁调整而引起的能耗增加问题,结合电解反应速率方程和物料平衡方程建立了锌电解多槽动态反应模型,提出了面向电流切换过程能耗最小的酸锌比最优控制方法,并采用一种偏差预测控制策略,以修正外界扰动造成的实际液酸锌比与最优轨迹的偏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电流切换过程的电解液酸锌比,达到降低电解过程能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期刊2015-07-31)

邓亦梁,谢永芳,李勇刚,阳春华[6](2015)在《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浓度场、电场等多物理场之间耦合严重、分布难以确定以及电解能耗与各物理场之间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考虑到阴极反应对锌电解过程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给出了阴极板表面多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及其对电解能耗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指导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电解过程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期刊2015-07-31)

张威,公衍海,熊智华,王京春[7](2014)在《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浓度的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酸锌浓度对电流效率、极板上析出的锌片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锌电解环境中存在强电流,使得对电解液的酸锌浓度进行实时测量非常困难,因此很难采用传统的控制算法对其进行实时控制。本文对锌电解生产过程进行了建模,研究了现有的锌电解过程机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预测控制算法对电解液的酸锌浓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在预测控制算法中,首先建立了锌电解过程的模型,然后由模型预报输出值,进而采用二分法进行寻优,从而逆推得到最优控制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预测控制算法对电解液的酸锌浓度进行控制是切实可行的,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2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8-09)

公衍海,张威,熊智华[8](2013)在《基于锌电解过程机理模型的酸锌浓度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电解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大惯性系统,电解槽的酸锌浓度往往难以控制。提出了基于锌电解机理模型的酸锌浓度前馈-反馈控制方法,以克服电流密度、进液浓度工艺参数的扰动。首先在Scott等提出的锌电解机理模型基础上,估计了传质系数等关键参数,得到了锌电解能耗模型,再加入电解槽酸锌浓度的物料动态平衡模型,从而建立了较完整的锌电解过程仿真模型。针对电流密度变化、进料中锌浓度波动等扰动引起电解液酸锌浓度变化的情况,提出了电解液锌浓度的前馈-反馈控制策略,其中反馈通道采用PID控制,而前馈通道的增益直接由机理模型计算得到。最后以仿真模型为对象验证了该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刘恢,王云燕,柴立元,肖海娟,裴斐[9](2011)在《回用水中杂质离子对锌电解过程中Pb-Ag阳极钝化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回用水中杂质离子对锌电解过程中Pb-Ag阳极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用水中Cl-和F-的存在将会影响电极的钝化过程。当溶液中H2SO4浓度为180g/L,即酸锌比为3.6,Mn2+浓度为3~5g/L,F-浓度小于42mg/L时有利于Pb-Ag阳极钝化;而当溶液中只存在Cl-时,Cl-浓度必须低于13mg/L才不会影响电极的钝化过程;当溶液中同时存在Mn2+和Cl-且锰氯质量比为8时,电极的钝化过程不会受到Cl-的影响,此时溶液中Cl-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625mg/L。(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1年07期)

曹王剑,阳春华[10](2009)在《锌电解过程节能降耗优化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解是锌湿法冶炼中最主要的能耗过程,如何减少电能消耗、降低电费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株冶电解VII系列为对象,分析能量传递和消耗机理,结合运行数据和专家经验,研究电流密度、电解液酸锌含量及温度、电解液状况对电流效率及电耗的影响,建立了锌电解过程节能降耗优化模型,根据系统检测控制需求设计了系统方案并开发了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实现混合液酸锌比的准确专家优化控制,稳定了生产,有效降低了锌电解生产过程中的单位直流电耗。(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09年12期)

锌电解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分时供电生产所带来的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比难以控制问题,研究面向电流切换过程中能耗最小的酸锌比最优控制策略。在分析锌电解过程动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求解新液流量及酸锌比预调节时间,得到酸锌比最优切换轨迹。针对外界扰动造成实际电解液酸锌比偏离最优轨迹的问题,提出一种酸锌比轨迹偏差预测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电解液实际酸锌比快速、准确地跟踪优化设定值,保证锌电解过程稳定、低耗运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锌电解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玺,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黄毅.反溶对锌电解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

[2].邓仕钧,阳春华,邓子鹏,李勇刚,朱红求.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解液酸锌比优化控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邓亦梁,谢永芳,李勇刚,阳春华.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吴晓春.铜、铅、锌电解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15

[5].邓子鹏,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解液酸锌比优化控制[C].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2015

[6].邓亦梁,谢永芳,李勇刚,阳春华.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C].第26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5)论文集.2015

[7].张威,公衍海,熊智华,王京春.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浓度的预测控制[C].第25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2014

[8].公衍海,张威,熊智华.基于锌电解过程机理模型的酸锌浓度控制策略[J].化工学报.2013

[9].刘恢,王云燕,柴立元,肖海娟,裴斐.回用水中杂质离子对锌电解过程中Pb-Ag阳极钝化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1

[10].曹王剑,阳春华.锌电解过程节能降耗优化控制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

论文知识图

阴极板A1面的能耗分布Fig.5Energyconsu...阴极板A1面的锌析出质量变化分布Fig.6P...OOC耽件结构桩972 流量专家控制系统结构图1 锌电解工艺流程图专家控制和人工控制比较

标签:;  ;  ;  ;  ;  ;  ;  

锌电解过程论文_李玺,李勇刚,阳春华,朱红求,黄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