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行知小学810000
摘要:教科书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媒介。课本编纂的质量对教师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课本编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教材中案例功能的设置和应用有待完善,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案例的情境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案例情境
一、案例在数学教材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案例由“数学问答”组成,“数学问答”在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或者学生课下复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问答”主要来自小学数学教科书。数学教材主要由数学知识、案例和练习三部分组成。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科书只是一个案例。”因此,案例在数学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材案例使用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案例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课程《初步理解分数》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在取经路上,到了吃饭的时候,唐僧会给三个徒弟吃六根香蕉。猴子觉得二师弟每次吃那么多,这次应该平分。同学们,你们考虑如何平分,才能让徒弟觉得公平呢?
教师借助教案为学生展示如下问题:
(1)3人分6根香蕉,如何分才算公平?每个人会得到多少香蕉?
(2)3人分3根香蕉,每个人会得到多少香蕉?
(3)人分1根香蕉,每人能吃多少香蕉?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在问答过程中知道分数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案例,发挥教材案例的功能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在面临一些问题时很难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新课程还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看重他们的学习过程,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案例设定标准往往很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成绩差,学习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心理,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设计合适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建议
1.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案例情境设置。
①在保持个人生活情境比例的基础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社会生活情境比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性。
②增加其他主题情境和动画情境的比例。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加强数学课程的理解与掌握,要特别注重自然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数学学科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学生将来会更容易地学习这些学科。
③非情境性案例比例保持在20%左右,充分增加互联网、社会和文化背景案例的数量。
(2)案例功能设置。
①在案例的功能设置中,应适当降低纯知识巩固的比例,将知识巩固融入其他功能,如训练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同时掌握基础知识和锻炼其他能力。
②加强生活情境与其他学科情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培养动手操作和锻炼观察能力,并在案例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情境。
③适当增加其他功能,比如数学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功能。
2.对一线教师的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分析案例教学中情境设置造成的错误示范,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所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不足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水平。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情况,充分挖掘案例的各种效用;其次,教师可以在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适当的问题情境,特别是社会生活情境等学科情境,自觉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认知差距,根据学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双方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例的功能分布,适当增加或减少案例的种类,使其更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