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陈中武[1]2006年在《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既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农村地区资源稀缺,农民素质偏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再加上农业比较收益的低下,以及第一产业就业空间极其有限,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如何合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因势利导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提高农村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实践表明,农村劳务经济不仅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而且是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源泉和城市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发展过程中缺乏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等原因,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无序化状态。在新经济环境下,面对众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河南省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研究河南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问题,对于在实现中部崛起过程中,充分发挥河南的主导作用,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河南省省情,分析了目前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会挑战,从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背景,并对研究对象给予界定。 第二部分:将河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划分为叁个阶段,初步了解了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第叁部分:介绍了SWOT分析法,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发展劳务经济的内外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分析结论,结合河南省省情,借鉴国外发展劳务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第五部分:结论部分。本文认为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所致,是最终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进步意义。

赵自芳[2]2004年在《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改革初期曾一度扭转的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农民增收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实践表明,农村劳务经济不仅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而且是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源泉和城市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发展过程中缺乏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等原因,目前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无序化状态。因此,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产生的背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研究对象给予界定;第二章通过实证考察,把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划分为叁个阶段并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运行特征和当前形势进行了概述,从而初步了解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第叁章通过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作者认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促使其健康发展;第四章运用定量分析,作者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潜力进行预测,认为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继续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符合我省的实际。在第五章,作者提出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阐明了如何促进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所致,是最终实现我省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进步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 (1) 对“农村劳务经济”给予解释和界定。 (2)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3)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得出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及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文章还认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实质上也是一个从农业雇佣到工业雇佣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相对于只单纯论述一些正式制度改进的文章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

梁修群[3]2010年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叁农”问题的解决,化解“叁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叁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程宏伟, 张永海[4]2007年在《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文中指出很多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劳务经济或资源经济,没有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新县为例,从劳务经济和资源经济互动关系出发,构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

王文锋[5]2013年在《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最有效途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人才兴国之路。纵观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国都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人才资源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唯有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造就、培养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以百万计的专门化人才,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才能促进人才资源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概况为切入点,以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培训迁移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河南省叁次产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并运用数学模型对就业结构的偏差、文化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开发与培训开发为主线分析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制度、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和劳动者个体等方面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提出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在理论建设方面,在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模型、“叁叁六”一体化共同成长培训模型、“基于过程触发的五步骤培训开发”模型;在环境建设方面,从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在利益相关者行为方面,提出了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调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积极性、用人单位主体培训作用、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劳动者个体的自我开发主体作用、教育机构培训主渠道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辅助作用等行为对策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人力资源培训的需求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四位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运作新模式。目的在于加速推进河南省科教兴豫战略的实施,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持续开发,保证人才资源的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张一萍[6]2014年在《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并把解决农村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叁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实践可以证明,减少农民数量,向非农的产业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发展劳务经济不仅能够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注入广大的动力支持,而且还能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如此认识,笔者选定《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这个论题,其目的就是尝试揭开发展劳务经济与政府职能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开辟新路径。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整理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政府行为、劳务经济等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采用的理论工具在本文的应用体现等,第二,在大量相关数据基础上,以河南省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为例,分析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的成效及现存问题,第叁,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中政府行为分析,第四,运用政府职能理论,从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维护转移劳动力及留守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等几方面提出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完善我国政府行为的建议对策。

介翔[7]2006年在《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性、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县域经济的贡献,近几年来,河南省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发展水平还很不均衡,影响了河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研究河南县域经济的问题。第一部分系统介绍县域经济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意义。县域经济就其本质来讲是整个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县级行政区的相对独立性、经济结构和体系的综合性、具备相当程度的自然区位、县级区是城乡枢纽等特点。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第二部分全面介绍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文中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工业发展、特色经济、农业发展这几方面翔实介绍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第叁部分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象和内在制约因素。本文在调研河南省部分县市的基础上,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整体发展失衡,经济强县少;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多数县财政状况不佳,债务负担沉重;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管理体制亟需改革等方面问题需要解决。并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认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体制不顺、发展资金短缺、经济结构失衡、人才资源匮乏、“叁农”问题、“入世”导致外部环境恶化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和速度。第四部分深入研究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提出了发展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与预期设想。并在大量举例的基础上归纳了适合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六大模式,认为县域经济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首先要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找准目标,确定方向,才能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在发展中还要注重处理好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企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向市场要钱与向政府要钱、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国有企业退出与事业单位退出、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等七大关系。最后针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八点建议,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要在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确立工业主体地位、培植特色产业、推进县域产业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研究中将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结构优化理论、发展极—增长点理论等区域经济理论运用于解决河南县域经济的实际问题,文中既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又发现县域内部的个体差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使本文具有一定实用性和适用性。在研究中,除了大量定性的描述外,还应用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使论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王克亚[8]2009年在《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按常住人口统计,2007年总人口为9360万人,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居全国第叁位,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1%,其中乡村人口为6146万人,位居全国各省份农村人口数量的首位,比位居第二的四川省多912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8.4%。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口比例,给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目前,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为1.2亩,比200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少0.21亩,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人均5亩)的1/3。2007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958.33万人,其中当年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900万人,约占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8%。由于河南省背负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把河南省如此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把人口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这对河南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促进河南省农村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农村人口压力,推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农村人口的流动行为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许多学者关心和期待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为了保证获取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笔者在研究农村人口流动区域差异时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样本点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了从农民手中获得了第一手宝贵的、真实的资料,笔者通过个案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于2007年7月亲自到调研县市及村落并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为了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应用了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了丰富的前人留下的研究资料,为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以及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动机及主要影响因素数据,建立模型,利用统计分析法,初步得到了农村人口流动动因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流出地经济的影响等。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人口流动的动因、结构、制约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从经济方面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兼业理论、“推——拉”理论、预期收入假说、新劳动力转移理论等人口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构建了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过程和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有了明确的认识。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自由发展观,笔者详细分析了河南省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期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状况和趋势。通过对河南省流动人口认真仔细地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前提;农村人口流动受个体差异影响显着;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流动受务工地制度和政策制约;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决定意义;农村流动人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流动人口的回流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总之,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超过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彭公明, 于立新, 李明明, 许嘉[9]2007年在《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前景预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务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劳务活动的研究更多局限于国际劳务输出,对于劳务经济其他领域的研究还没有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本文对未来几年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些数量上的计算,希冀能够论证在河南省发展劳务经济的可行性。

姚静[10]2009年在《欠发达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叁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广大农区劳动力的外出务工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下中部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支持下,依托田野调查(河南省滑县大吕庄村、岳村集村、聂家寨村),建立容量为180×65的外出务工户总体情况数据库、容量为296×9的外出务工户家庭成员情况数据库、容量为226×44的外出务工者个人情况数据库和容量为170×65的非外出务工户数据库,以区位论、农民流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系统论、博弈论、收入-成本理论等为研究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欠发达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的规模、经济收益的影响因素、区位差异及经济社会效应。本论文通过分析与建模,认为欠发达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与规模是经济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区域环境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存在着区位差异。外出务工收入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流入地对外出务工者的收入有显着作用。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外出务工者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外出务工经济社会效应显着,对农户家庭收入、农户支出结构、农户生活条件、对农业生产等均有积极的影响,并带动了回乡创业。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论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长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对农户的研究比较薄弱。学者们更多地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外出务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鲜有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来研究外出务工行为的。本论文以微观经济单元-农户为研究主题,探讨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特征,进而分析外出务工的经济社会效应,即对农区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目前,关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相关研究异常丰富,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对于外出务工问题的驱动力、动机、过程、状况、后果等都有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主要是来自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管理学、哲学、人类学、农业学、心理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很少且很不系统。第叁部分,研究区域选择与样本总体描述。论述了选择河南省滑县做为欠发达农区研究区域的科学依据,介绍了问卷设计、数据获取的过程,并对调查农区外出务工户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第四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行为特征。外出务工的根本动机是挣钱,最大收获是经济回报。外出务工者以初中学历男性青壮年为主,大多已婚,职业以一线工人为主,务工渠道以自己开辟和经人介绍为主,平均外出务工在叁个季度以上,主要的流入地分布在沿海发达省份以及河南省的周边省份。最后从流入地的距离、方位、经济地带、空间类型、城镇等级等五个视角,论述了外出务工的区位差异,GLM模型检验显示,整体上,外出务工在流入地的距离、方位、空间类型、城镇等级等方面的差异显着。第五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及影响因素。本章分析了外出务工规模的环境影响因素。首先从经济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等区域环境变量入手,分析了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数量与规模的因素,然后综合考虑各因子的作用强度,建立了外出务工规模多元线性模型。第六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收益。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因素,建立了外出务工经济收益回归概率参数估计模型。外出务工省份、外出务工时间、外出务工月收入叁个因子在逻辑回归结果中达到了显着性水平。然后,从流出地区位、流入地区位、外出务工者的个人和家庭特征等方面对外出务工经济收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GLM模型分析表明,外出务工收入在不同的流入地距离、经济地带、空间类型、城镇等级存在着显着的整体差异。第七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经济社会效应。从农户家庭经济和村域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外出务工的效应。外出务工对农户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农户的外出务工收入以中低收入为主。外出务工者收入越高,其在农村的家人消费水平越高。外出务工规模、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与农户对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成正比。外出务工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户家庭的住房状况。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户家庭影响存在村域差异,且在外出务工户与非外出务工户之间差异显着。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村的影响反映在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环节以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第八部分,结语。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并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陈中武. 郑州大学. 2006

[2]. 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赵自芳. 郑州大学. 2004

[3].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4]. 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J]. 程宏伟, 张永海.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5].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王文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6]. 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张一萍. 郑州大学. 2014

[7].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究[D]. 介翔. 郑州大学. 2006

[8].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克亚. 河南大学. 2009

[9]. 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前景预测[J]. 彭公明, 于立新, 李明明, 许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7

[10]. 欠发达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研究[D]. 姚静. 河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河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