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表达论文_蓝贵文,佘丽霞,张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尺度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尺度,纯度,耕地,数据,模型,确权,比例尺。

多尺度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蓝贵文,佘丽霞,张强[1](2019)在《视觉显着性特征的矢量对象多尺度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矢量数据在网络上渐进传输中的多尺度组织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着性特征的多尺度增量组织和表达方法。根据人类视觉机制和矢量地图的多尺度表达特征,提出了基于视觉显着性的多尺度矢量模型,实现矢量空间要素的多尺度表达和线性序列组织。以线要素为例,讨论多尺度空间下矢量空间要素的视觉显着性和视觉信息增量变化。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改进渐进传输时矢量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史志方,柴秀伟,薛玫娇[2](2018)在《农经权数据库多尺度表达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无法多尺度表达的问题,在研究空间数据库数据表达的叁种常用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一库主导,多库配合的一库多版本的方法,当需要某一级别(或比例尺范围下)的数据时,数据库显示该级别相对应比例尺范围下的数据。就像金字塔一样,每层金字塔就是每一种等级下应表达的地理数据,但对主导数据库仍然保持数据的真实性表达,实现农经权数据库的多尺度表达。该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经权数据库为例进行了多尺度表达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一库多版本的方法在农经权数据库多尺度表达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测绘技术装备》期刊2018年03期)

王海江,姚付启,李丽宏,马永强,杨勤科[3](2018)在《基于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多数属于冗余变换,冗余量随变换尺度的增大而剧增,无法有效表达多尺度地形轮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有效表达不同尺度地形特征的无冗余DEM多分辨率表达方法。整合现有无冗余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变换结构与轮廓波变换的多方向滤波器组,在此基础上构建无冗余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留DEM的宏观统计特征与局部地形细节,具有无冗余性且算法复杂度较低。(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刘艳梅,艾波,高松,辛文鹏[4](2018)在《基于地图载负量的海洋流场欧拉法多尺度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拉法是海洋流场常用的制图方法,在电子地图中需要对欧拉法箭头符号进行动态抽稀或加密以满足用户的多尺度表达需求,确定抽稀或加密的关键比例尺是欧拉法多尺度表达的核心问题。文中将地图载负量作为欧拉法多尺度表达的评价指标,首先提出了一种欧拉法地图载负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流场制图中较适宜的载负量区间;并由适宜载负量区间限定载负量的值,进而拟合抽稀区间内地图载负量与比例尺关系曲线,得到欧拉法多尺度表达的关键比例尺。最后,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数学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海洋流场多尺度制图成果进行了可用性评价。(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鹏[5](2018)在《基于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资源是资源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耕地信息的无损提取和格网化表达对耕地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为满足多尺度的耕地资源精细化管理需求,解决面积占优格网化方法(Rule of Max Area,RMA)精度依赖于最佳尺度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方法。基于山西省芮城县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土壤采样点数据,创建了 32m×32m、64m×64m、128m×128m、256m×256m、512m×512m 5个不同尺度的格网数据,并以32m×32m为基础格网数据集为信息容器进行耕地面积无损格网化和土壤养分信息提取,通过ArcEngine二次开发实现了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的快速提取,提出了基于格网耕地纯度指数表达耕地空间分布的方法并制作了专题图。通过耕地面积误差分析方法、标准差椭圆模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多尺度耕地格网数据中的耕地面积误差均小于0.1m2,实现了无损格网表达;(2)多尺度耕地格网数据的平均中心相差小于1m,分布方向角平均小于0.1°,表明该文多尺度格网数据中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原矢量耕地数据保持高度一致;(3)对比分析RMA方法格与耕地纯度指数法在丘陵山区、平川地区和综合地貌下不同尺度的空间表达效果,得出:在不同地貌下采用基于耕地纯度指数表达方法均能准确度的定量化表达耕地资源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而使用RMA方法在不同地貌下会导致耕地空间分布呈压缩或扩长趋势,其压缩或扩张程度随格网尺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提出的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方法能精确提取耕地信息,基于耕地纯度指数的空间表达方法能准确的表达不同尺度下耕地资源的的空间分布情况,该多尺度数据可为耕地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鹏,毕如田,徐振,高阳[6](2018)在《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以山西省芮城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多尺度的耕地资源精细化管理需求,解决面积占优格网化方法(Rule of Max Area,RMA)精度依赖于最佳尺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方法。基于山西省芮城县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创建32m×32m、64m×64m、128m×128m、256m×256m、512m×512m 5个不同尺度的格网数据,并以32m×32m为基础格网数据集进行耕地信息无损格网化,通过Arc Engine二次开发实现了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的快速提取,提出了基于格网耕地纯度指数表达耕地空间分布的方法并制作了专题图。采用耕地面积误差分析方法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多尺度耕地格网数据中的耕地面积误差均小于0.1m~2,实现了无损格网表达;多尺度耕地格网数据的平均中心相差小于1m,分布方向角平均小于0.1°,表明耕地信息无损提取方法能精确提取耕地的数量信息和分布情况。对比RMA方法格网化结果,基于耕地纯度指数表达方法能定量化表征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多尺度耕地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玲[7](2018)在《嵌入式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地理信息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当今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地理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增多,如智能机、无人机、遥感卫星等,海量空间数据以GB级速度不断呈现。当前计算机硬件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移动终端(嵌入式设备)性能在计算速度、内存大小和存储容量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与空间数据的数据量相比,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依旧是相对有限的,仍然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空间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嵌入式设备性能的提高速度难以匹敌空间数据的增长速度,这一矛盾也使得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受到制约。如何利用嵌入式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进行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处理与显示是一个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的问题。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可以实现不同细节层次信息的提取,已成为嵌入式设备上空间数据快速处理与显示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总体战略中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示作为地理空间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有研究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矢量多尺度信息提取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融入专题数据知识规则,仅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商业数据库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对硬件配置要求高且管理复杂,不适用于嵌入式设备中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与管理。本论文致力于研究面向嵌入式设备的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关键技术,突破了嵌入式设备上百兆级矢量数据以及GB级遥感影像数据快速显示技术难题;研发了一套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解决了土地外业实地调查中定位、底图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技术问题。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基于特征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快速可视化技术。分析并提出提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多尺度信息时必须把数据的语义特征、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图斑形状特征综合进行考虑的思想,构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处理模型,实现了嵌入式设备上百兆级基于特征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快速可视化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嵌入式GIS软件能够支持100MB以上矢量图的流畅显示,且整体平均渲染时间均不超过2秒,最恶劣情况下渲染时间不超过4秒,能满足大范围土地快速调查的需求。(2)基于关键检测点识别的拓扑一致性面状图斑快速简化算法。列举分析了现有线要素化简算法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顾及相邻地理实体空间关系的关键检测点识别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关键检测点识别的拓扑一致性快速化简算法。实验验证,该算法不仅能够避免简化后数据集中出现拓扑错误,实现一致性化简,而且在拓扑冲突检查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拓扑一致性校验,提高了化简效率。(3)基于改进G-H算法的超大图斑快速显示算法。针对在嵌入式设备上对超大尺寸图斑进行绘制时渲染耗时很长且由此易导致程序卡死这一问题,经实验揭示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WindowsCE、WindowsMobile中GDI的多边形图形绘制函数缺乏图形裁剪功能,提出引入多边形裁剪算法来解决该问题。详细分析了现有多边形裁剪算法在交点退化情况下算法失效原因,对G-H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顾及交点退化现象的多边形裁剪算法。实验验证,与以往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但在交点退化情况下能输出正确的裁剪结果,而且裁剪效率高。提出了基于多边形裁剪的超大尺寸图斑按需渲染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渲染方法将嵌入式设备上超大尺寸图斑渲染效率提高了 85%以上;当图斑放大到一定比例尺后渲染效率可提高94.5%以上,渲染时间甚至可从原先的几十秒降到1秒以内;将整幅矢量图显示效率提升了 88%以上。(4)自适应海量影像LOD快速可视化技术。针对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难以处理、显示GB级影像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海量影像金字塔构建优化算法,设计了LOD数据存储组织策略,提出了基于视相关LOD的遥感影像快速调度显示算法,实现了嵌入式设备上影像LOD快速显示。为了克服嵌入式设备存储卡自身硬件条件对嵌入式GIS软件系统实时处理影像数据能力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海量影像LOD表达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使得嵌入式GIS软件能支持50GB以上影像数据快速渲染,渲染时间不超过1秒,且影像显示速度与原始影像大小无关。(5)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软件系统研发与应用。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智能机的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为快速获取准确、高现势性的土地基础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从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结构、功能模块划分、总体工作流程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设计模式思想,基于Strategy、Command、Abstract Factory等模式进行软件开发,提高了嵌入式GIS框架的可复用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土地调查、国家土地督察、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我国制定相关调查方案和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实际应用表明,实地调查效率较以往提高2-3倍,配合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信息“月清季累”。系统已成为构建“数字城市”的动态空间地理基础设施,它的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3-01)

黄亚锋,李旭东,张航峰[8](2018)在《战场态势多尺度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态势尺度的定义、尺度变换种类与过程、态势多尺度表达的典型样式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态势多尺度表达进行概念研究。提出态势尺度是由广度、粒度、比例与空间、时间、语义组成的笛卡尔乘积。将尺度变换划分为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两类,将尺度变换过程分解为由广度变换、粒度变换、可视化派生。总结态势多尺度表达的典型样式类型,包括作战视图族、层次细节显示、变比例尺显示,这些样式分别应用多任务协同、同一任务不同层级协同、固定目标跟踪的场景。(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陈轶,彭认灿,张立华,董箭[9](2017)在《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数字水深模型多尺度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问题是GIS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数字水深模型(DDM)为研究对象,从DDM的几何形态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水深点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DDM多尺度表达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符合DDM多尺度表达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能较好地保持DDM的基本地形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海洋测绘》期刊2017年06期)

本刊编辑部[10](2017)在《多尺度表达中属性数据不确定性及其可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徐丰副教授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多尺度表达中属性数据不确定性及其可视化分析,项目编号:4167011795.不确定性是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GIS中的属性数据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与空间位置数据的不确定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也会带来(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多尺度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无法多尺度表达的问题,在研究空间数据库数据表达的叁种常用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一库主导,多库配合的一库多版本的方法,当需要某一级别(或比例尺范围下)的数据时,数据库显示该级别相对应比例尺范围下的数据。就像金字塔一样,每层金字塔就是每一种等级下应表达的地理数据,但对主导数据库仍然保持数据的真实性表达,实现农经权数据库的多尺度表达。该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经权数据库为例进行了多尺度表达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一库多版本的方法在农经权数据库多尺度表达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尺度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蓝贵文,佘丽霞,张强.视觉显着性特征的矢量对象多尺度表达[J].测绘科学.2019

[2].史志方,柴秀伟,薛玫娇.农经权数据库多尺度表达技术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18

[3].王海江,姚付启,李丽宏,马永强,杨勤科.基于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J].计算机工程.2018

[4].刘艳梅,艾波,高松,辛文鹏.基于地图载负量的海洋流场欧拉法多尺度表达[J].海洋技术学报.2018

[5].王鹏.基于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D].山西农业大学.2018

[6].王鹏,毕如田,徐振,高阳.多尺度格网的耕地信息无损提取与表达——以山西省芮城县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8

[7].李玲.嵌入式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

[8].黄亚锋,李旭东,张航峰.战场态势多尺度表达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8

[9].陈轶,彭认灿,张立华,董箭.基于不完全四叉树的数字水深模型多尺度表达[J].海洋测绘.2017

[10].本刊编辑部.多尺度表达中属性数据不确定性及其可视化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一1多尺度空间分析一3自适应动态可视化星形轮廓线多尺度特征表达!融合与分类的框架实验所用数据由不同小波系统生成的坡度频率曲线

标签:;  ;  ;  ;  ;  ;  ;  

多尺度表达论文_蓝贵文,佘丽霞,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