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诗派论文_张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闽中诗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明代,诗坛,诗学,互动关系,风雅,福建,思潮。

闽中诗派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19)在《明初闽中诗派创作背景下的林鸿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鸿作为明初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被打上唐音鸣盛的标签,目前学界对林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闽中诗派的模拟唐音层面,而忽视林鸿本人诗歌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本文选取了闽中诗派创作背景下的林鸿诗歌这一角度,通过分析林鸿在闽地相关的诗歌创作,探究林鸿诗歌内容的多样性及其艺术特征的丰富性,并阐述林鸿诗歌与闽派其他成员创作的关联及影响,以期还原一个形象丰满的诗人林鸿。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依据以及研究现状。正文部分,第一章论述了明初闽中诗派的产生背景以及闽中诗派的概况。闽中诗派是在明初的政治文化环境、五大地域性诗派的相互影响以及闽中地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的。第二章探究了林鸿的生平交游及其以盛唐为法的诗学观。林鸿主张以盛唐为法的诗学观念,从声律格调的角度去复归唐音,强调诗歌的声律形式之美。第叁章分析了林鸿诗歌中与闽地相关的题材内容,主要有山水纪游诗、拟古诗、赠答感怀诗以及咏物记事诗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并非仅限于唐音鸣盛的内容。第四章论述了林鸿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与闽中诗派创作特征的关系。林鸿擅长学唐,形成气色高华的俊逸之风,早年诗风骨气梗概,山水隐逸诗呈现冲淡幽玄的清逸之风,具有妙悟禅悦的诗境。而效拟唐音,高迈俊逸;山林隐居,清逸淡远;沧浪遗风,妙悟禅悦;应制鸣盛,高华典丽也是闽派诗人共同的艺术特征。结语部分对林鸿诗歌的意义及影响作了总结。以林鸿为代表的明初闽中诗派力倡宗唐复古,对明初诗坛产生重要影响。明清诗论家对其模拟唐音的看法各有差异,应给予公允的评价。(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郑瑶[2](2014)在《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闽中诗派产生于明代文学复古与反复古争鸣的高潮时期。面对范古和师心的两大文学思潮,以及两大流派发展中衍生出来的利弊得失,他们提出重振诗歌风雅,力图寻求一种协调、健康的诗歌发展道路。晚明闽中诗派主张范古,其取法对象逐渐得到拓宽;他们同时又强调性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从而走出泥古不化和叫嚣跳浪的僵局。本文将晚明闽中诗派置于当时文学思潮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家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的研究,窥测晚明闽中诗派面貌乃至整个晚明文坛的走向,从而建立起晚明闽中诗派在文坛上的历史坐标。(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张艳辉[3](2013)在《论宋元福建地区的唐诗学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地区的唐诗学传统发轫于宋代,确立于明代,并以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为标志。可以从叁个方面梳理宋元闽中唐诗学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关系:首先在传播视野上,从闽中刻书这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其次从创作实践上,探求闽中诗学传统形成的道路;最后在理论体系上,分析闽中诗派对唐诗的分期及诗法盛唐的主张的形成过程。(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左东岭[4](2012)在《20世纪闽中诗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闽中诗派是元明之际的一个南方诗派,它曾与主流诗坛产生过一定的互动影响,又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同时又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明代诗歌研究的重要领域,值得对其研究历史与成败得失进行学术史的总结。一、民国时期的闽中诗派研究《明史》"文苑传二"在林鸿传中说:(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期刊2012年02期)

阳达[5](2011)在《闽中诗派结社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鸿、高棅等人的结社在闽中诗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闽中十子之间的结社唱和,促进了同派之人诗歌创作风格的趋同;在与僧人的结社中,禅宗思想的渗入也推动了诗派的理论建构;诗派成员在馆阁同僚之间的聚会酬唱中,扩大了诗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廖虹虹[6](2010)在《林鸿的闽中诗派领袖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鸿为明初着名诗人。在文学复古思潮盛行的明代,他的诗歌被视为唐音正声,其本人也被奉为闽中诗派开山之祖。然而经过考察,发现林鸿在明初福建诗坛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他的地位是随着闽中诗派的崛起、发展而得以确立的。在得到巨大的声誉的同时,他的传记却被加入了种种虚构、臆想的成分,"林鸿"成为一个标签,他的诗歌和观念再也无人问津。(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左东岭[7](2009)在《闽中诗派与主流诗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闽中诗派可以分为叁个时期:一是以张以宁、林弼、蓝仁、蓝智为代表的初期,二是以林鸿为代表的中期,叁是以王、高为代表的后期。闽中诗派之所以在明初占据文坛重要地位,既与其鲜明的隐逸地方特色有关,亦与其不断介入主流诗坛有关;而介入主流诗坛既是其扩大声誉的有利因素,也是其最终衰微的不利因素。(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09年03期)

王忠阁[8](2001)在《闽中诗派与明代前期诗风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林鸿、高木秉为首的闽中诗派活动于元末明初 ,他对明代前期尊唐诗风的演变起有重要作用。他在理学诗、“台阁体”诗风行时 ,使尊唐诗风得以保持和延续 ,又对弘、正时期诗法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5期)

王忠阁[9](2001)在《关于明初闽中诗派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闽中诗派是明代诗坛上一个重要的诗派,它成立于洪武二年,活动在洪武初到永乐末年。它的尊唐主张对有明一代诗歌风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01年04期)

杨起予[10](1995)在《闽中诗派与闽中十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发展到了元代,趋于纤弱。因此,明初以高启为首的吴中诗派,以刘基为首的越中诗派,以刘崧为首的江右诗派,以林鸿为首的闽中诗派,和以孙蕡为首的岭南诗派,纷纷提倡拟古,力图扭转这一颓势。其中,以闽中诗派最为特出,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闽中诗派的诗学理论,集中体现在高廷礼所辑的《唐诗品汇》(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1995年04期)

闽中诗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明闽中诗派产生于明代文学复古与反复古争鸣的高潮时期。面对范古和师心的两大文学思潮,以及两大流派发展中衍生出来的利弊得失,他们提出重振诗歌风雅,力图寻求一种协调、健康的诗歌发展道路。晚明闽中诗派主张范古,其取法对象逐渐得到拓宽;他们同时又强调性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从而走出泥古不化和叫嚣跳浪的僵局。本文将晚明闽中诗派置于当时文学思潮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对一些重要作家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的研究,窥测晚明闽中诗派面貌乃至整个晚明文坛的走向,从而建立起晚明闽中诗派在文坛上的历史坐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闽中诗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明初闽中诗派创作背景下的林鸿诗歌研究[D].集美大学.2019

[2].郑瑶.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张艳辉.论宋元福建地区的唐诗学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左东岭.20世纪闽中诗派研究[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

[5].阳达.闽中诗派结社述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廖虹虹.林鸿的闽中诗派领袖之路[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左东岭.闽中诗派与主流诗坛关系研究[J].北方论丛.2009

[8].王忠阁.闽中诗派与明代前期诗风的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9].王忠阁.关于明初闽中诗派的几个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1

[10].杨起予.闽中诗派与闽中十子[J].文史知识.1995

论文知识图

2002年度连锁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2年主要连...2002年度连锁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2年主要连...2002年度连锁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2年主要连...

标签:;  ;  ;  ;  ;  ;  ;  

闽中诗派论文_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