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野生稻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密码子,水稻,雄蕊,抗性,非洲,江永。
野生稻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龙伟雄,范峰峰,李能武,金杰,李绍清[1](2019)在《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发掘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雄蕊野生稻是一种古老的非洲野生稻,与栽培稻同属AA基因组。该野生稻具有直立、多年生、大花药、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等特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但由于与亚洲栽培稻遗传关系较远,与栽培稻杂交的亲和性差,成功率非常低,因此长雄蕊野生稻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利用非常有限。为了发掘其优良基因,我们以优良栽培9311为受体与长雄蕊野生稻杂交并回交,构建了一套BC2F20的染色体片段回交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该导入系群体含152个单株,每个株系平均携带22.49个长雄蕊染色体片段,片段大小介于301Kb~21,825K之间,平均大小2427.9Kb。整个群体覆盖了长雄蕊99.6%的基因组区域,表明该群体对发掘利用长雄蕊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其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进一步发掘该群体中所蕴含的重要功能基因,我们调查了该群体的株高、落粒性、芒长、植株颜色、籽粒和谷壳颜色、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结实率、枝梗数、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稻曲病和抗稻飞虱等农艺性状,发现这些农艺性状在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此,我们对这套导入系群体进行了二代测序,平均测序深度15×,共获1091.6G的有效数据,从中提炼出1,724,138个SNP用于QTL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连续多年多点大田鉴定,共获得调控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产量性状的QTL位点41个,其中新位点32个。获得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抗稻曲病和抗稻飞虱的QTL位点35个,其中新位点28个。在此基础上,我们以9311为受体,构建了大穗近等基因系NIL1880;除穗型外,NIL1880其他性状与9311基本一致,其穗粒数比9311增加约50%,群体产量提高17%以上。同时,基因聚合显示,NIL1880在不同抗病虫基因背景下,均能提高水稻产量。这些研究表明长雄蕊野生稻富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大量可应用于水稻产量与抗性改良的功能基因,是水稻遗传改良极其珍贵的基因资源。(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江川,朱业宝,张丹,陈立喆,王金英[2](2019)在《福建漳浦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和抗性基因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挖掘和利用福建漳浦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采用自然诱发对福建漳浦普通野生稻2个居群(石湖潭和古糖)67份材料的苗瘟、叶瘟和穗瘟进行抗性鉴定评价,并用Pi9、Pid2、Pi5、Pi2、Pi54和Pikm共6个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分析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病级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31.65%~43.46%之间,苗期平均病级为7.51,分糵期和成熟期平均病级分别为5.15和5.84,2个自然居群3个时期的稻瘟病抗性差异不显着,筛选出M1044、M2010和M2016共3份表现中抗(3级)的材料。漳浦野生稻稻瘟病总体抗性差,易感稻瘟病。苗瘟与叶瘟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穗颈瘟与苗瘟和叶瘟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41。67份材料中,4份含有稻瘟病Pi9抗性基因、17份含有Pi5抗性基因、23份含有Pi54抗性基因、2份含有Pikm抗性基因,均不含Pi2、Pid2这2个抗性基因;材料含有的抗性基因数量在0~3个之间,其中有30份材料不含所检测的抗性基因,29份材料含1个抗性基因,7份材料含2个抗性基因,1份材料含3个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漳浦野生稻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霞,景翔,周光才,包颖[3](2019)在《药用野生稻GBSS基因的系统发育及组织特异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储藏能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GBSS)与直链淀粉的合成息息相关。尽管该酶的编码基因已在许多栽培植物中被分离和确定,但有关它们在作物野生近缘种中的序列分歧和表达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研究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研究对象,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GBSS编码基因的序列特点、与其它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以及在叶和种子中的表达情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酶在禾本科植物中分别由GBSSI和GBSSII基因编码。在药用野生稻中,这2种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2%,并且它们在不同器官内呈现时空分化表达,其中GBSSI在种子中超强表达, GBSSII则主要在叶片表达。(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金刚,王丽萍,龙凌云,吴凤,唐玉娟[4](2019)在《普通野生稻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线粒体基因组为对象,分析其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征及与亚洲栽培稻(O. sativa L.)的差异,探讨其密码子偏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和进化过程。结果显示:普通野生稻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第1、第2和第3位碱基的GC含量依次为49.18%、42.67%和40.86%;有效密码子数(Nc)分布于45.32~61.00之间,其密码子偏性较弱; Nc值仅与GC_3呈显着相关,密码子第3位的碱基组成对密码子偏性影响较大;第1向量轴上显示9.91%的差异,其与GC_(3s)、Nc、密码子偏好指数(CBI)和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op)的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而GC_3和GC_(12)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因此,普通野生稻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性主要受自然选择压力影响而形成。本研究确定了21个普通野生稻线粒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大多以A或T结尾,与叶绿体密码子具有趋同进化,但是与核基因组具有不同的偏好性。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PR2偏倚分析和中性绘图分析显示,普通野生稻线粒体基因功能和其密码子使用密切相关,且线粒体密码子使用在普通野生稻、粳稻(O.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和籼稻(O. sativa L. subsp.indica Kato)内具有同质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施力军,罗登杰,赵严,岑贞陆,刘芳[5](2019)在《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水稻Oryza sativa L.抗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主效基因,为丰富水稻抗病基因资源和培育水稻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作图群体,对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源‘DY19’抗BLS的基因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进行遗传分析,用SSR分子标记对其抗病基因bls2进行初步定位。【结果】F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单株符合1∶3的理论分离比例,说明普通野生稻抗源‘DY19’的抗BLS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受1对主效隐性基因bls2控制。初步将该基因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分子标记SL03(23 474 851 bp)与SL04(24 484 154 bp)之间约4 cM区域内,这是一个新的抗BLS基因位点。【结论】普通野生稻抗源‘DY19’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受1对新的主效隐性基因bls2控制,为进一步的精细定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小湘,赵文锦,黎用朝,潘孝武,刘文强[6](2019)在《江永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籼粳基因频率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栽培稻的8个籼-粳测验种为对照,采用39对SSR引物检测了江永野生稻居群在1982年、2008年、2017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38对In Del引物检测了江永野生稻居群在1982年、2008年、2017年的籼-粳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在1982年取样保存在异位圃的40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稍高于2008年、2017年原位保护区样本的遗传多样性;2008年取的样本数虽然比2017年多,但两次取的样本之间遗传多样性几乎没差异。不同年份取的样本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都很小,基因流Nm都较大,分化不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 A),发现野生稻居群与4份栽培粳稻聚为一类,4份栽培籼稻单独聚成一类,显示江永野生稻与粳稻的血缘近于籼稻;籼-粳基因频率的分析表明,野生稻样本多属粳稻型,少数属偏粳稻型,原位保护区的偏粳稻类型单株数占取样单株总数的比例,2008年比1982年的增加了10.0%,2017年比2008年的增加了1.6%,显示江永野生稻原位保护区生境条件有利野生稻从粳稻型向偏粳稻型变异,随着野生稻产生环境适应性变异,籼型基因频率在提高。(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杰斌[7](2018)在《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Q327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Nilapatvat a lugens,简称BPH)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广泛的分布,这种昆虫属于同翅目飞虱科。其对水稻有较高的危害性,且在一些稗草上也寄生,表现出一定的危害性。褐飞虱主要通过维管束吸食水稻植株韧皮中的汁液,而产生一定的危害作用。相关研究发现褐飞虱的吸食表出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吸食韧皮部内的汁液,则会立即结束吸食。这种害虫可以利用刺吸式口器大量刺吸汁液,影响到水稻的生长,从而导致其倒伏、枯死。而随着相关水稻矮秆品种的推广,杀虫剂和化肥的广泛应用,褐飞虱等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性不断增加,且表现出一定蔓延的趋势,到70年代末,其对亚洲水稻的危害已经明显超过其他害虫的。因此,挖掘普通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栽培稻品种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从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源筛选入手,新抗源Q327是抗褐飞虱的普通野生稻与西乡糯杂交、回交转育的后代材料,我们对抗源Q327苗期进行了多次抗虫鉴定,平均抗性级别为3.1;结果表明水稻抗源Q327对广西田间的褐飞虱群体后代表现出具有很强的抗性作用,对此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Q327为供体亲本,9311和186S为受体亲本,以Q327和9311、Q327和186S构建了初级定位群体F2、F3群体,并结合前人定位结果,前人初步确定在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上引物RM16720附近,并且前人已经排除引物RM16720(NIP的物理距离为15.8Mbp)往染色体大的方向。后面由本人利用F2和F3群体对抗源Q327中的抗褐飞虱基因进行基因定位,接着我们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的SSR标记YM51(物理距离为15.8Mbp)和YM91(物理距离为13.1Mbp)的2.7Mb之间,并通过高通量测序验证初步定位结果是正确的。下一步进行精细定位,发现抗性亲本Q327有两个区域的抗性位置,并且两个区域在NIP序列上为高度重复区域,我们利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开抗性重组单株来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分别定位在引物标记YM177(物理距离为14.2Mbp)到YM68-2(物理距离为14.5Mbp)的330kb之间和YM112(物理距离为15.OMbp)到YM68-1(物理距离为15.2Mbp)的240kb之间。对两个区域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对关联区域内的全部基因进行GO、KEGG、COG、NR、SwissProt数据库注释分析,高通量测序中基因突变类型有UPSTREAM、SYNONYMOUS CODING、NON SYNONYMOUS CODING、UTR 3 PRIME、INTRON、DOWNSTREAM、SYNONYMOUS CODINGSYNONYMOUS CODING、STOP GAINED 和 UTR 5 PRIME 共 9 种。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精细定位区域间的候选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次数,发现基因LOC_Os04g24750、LOC_Os04g24820和LOCOs04g25900叁个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对其叁个基因分别做了荧光定量表达实验,发现基因LOC_Os04g24820在抗性亲本Q327和感性亲本9311中,接虫后48小时有显着差异,在接虫后96小时有极显着差异,而在接虫后0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没有显着差异;而基因LOCOs04g24750和基因LOC_Os04g25900荧光定量分析表达在各个时间段(0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96小时)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吴问广[8](2018)在《非洲野生稻粒长和落粒性基因GL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的人口增长,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是摆在农业科学家眼前的重要课题。种子大小是由粒长、粒宽、粒厚和谷粒充实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也是水稻产量决定因素中遗传率最高的。非洲野生稻(O.barthii)是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的野生祖先种,其籽粒较大,是改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O.sativa)的重要种质资源。发掘非洲野生稻控制粒重的基因能对提高非洲稻和亚洲栽培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以非洲野生稻W1411为供体,非洲栽培稻IRGC102305为受体的渗入系中鉴定了一个籽粒变大的渗入系GIL25,在4号染色体长臂定位到一个控制粒长的QTL,将其命名为GL4(GrainLength4),并对GL4进行了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IRGC102305相比,渗入系GIL25籽粒粒长增加13.6%,千粒重增加16.8%,单株产量增加14.3%。组织细胞观察结果表明粒长增加是由颖壳的纵向细胞变长所致,而且GIL25表现出易落粒性。利用GIL25和IRGC102305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将控制粒长的基因(Grain Lngth 4,GL4)定位到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5.9 kb区间上。非洲栽培稻基因组该定位区间只有一个预测基因:ORGLA04G0254300。利用来自GIL25的等位基因构建互补载体,并转化到亲本IRGC102305,获得12株阳性单株,转基因植株籽粒显着增长,该研究结果表明ORGLA04G0254300就是控制粒长的GL4基因。2.GIL25与IRGC102305的GL4基因序列在编码区有4个SNP和一个6 bp的插入缺失。利用16份非洲野生稻和67份非洲栽培稻对这5个变异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SNP2与粒长的相关性最高。进一步构建SNP2的定点突变载体并转化IRGC102305,结果发现15个转基因株系的籽粒都显着增加,证明SNP2是引起非洲栽培稻IRGC102305籽粒变小的关键变异位点。3.对93份非洲栽培稻和94份非洲野生稻重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SNP2位点或GL4上下游5 kb区间主成分分析都可以将非洲栽培稻分为两类,其中SNP2为T的非洲栽培稻广泛分布于西非,且在驯化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选择。4.比较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基因组序列发现,GL4基因与亚洲栽培稻的落粒基因SH4等位,在以特青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GL4or,NIL-GI4os和NIL-GIAog中发现,与OrGL4相比,OgGL4能够使栽培稻落粒性降低的同时减小籽粒长度;OsGL4能够降低栽培稻的落粒性,但是并不影响籽粒大小,说明OsGL4为更有利的等位变异。综上所述,在非洲栽培稻驯化过程中,选择GL4基因的一个SNP变异造成非洲栽培稻籽粒变小和落粒性丧失。GL4基因的克隆不仅为非洲栽培稻起源与驯化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分子证据,同时揭示了非洲栽培稻驯化过程中籽粒变小的分子遗传基础,为进一步改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曹阿芹[9](2018)在《长雄蕊野生稻回交渗入系(BILs)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既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单子叶植物的模式植物。野生稻具有栽培稻欠缺的很多重要性状,在栽培稻改良中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通过构建回交渗入系(BILs),将野生稻中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稻,是一种利用野生稻资源的方法。本研究以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中具有不同株高性状的3个株系(L1710、L1817和L1730)和两个亲本(轮回亲本栽培稻和供体亲本长雄蕊野生稻)为实验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并分析了 BILs子代株系中基因表达特征,并从miRNA和lncRNA表达的角度分析了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期探究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株高变化的影响。观察发现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L1817和L1730的节间长度长于两个亲本,L1710的节间比栽培稻短。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子代3个株系节间细胞长度均长于两个亲本。结合节间和细胞平均长度,我们计算了节间细胞数目,发现L1710和L1817的节间细胞数目减少,L1730的数目增多。结果表明,子代节间细胞长度和数目的不同导致了 BILs子代3个株系的株高差异。通过RNA-seq技术,我们分析了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3个株系与亲本之间基因表达情况,共鉴定出32,084个基因表达,其中21,050个基因在子代和亲本之间共同表达。所有比较组中表达倍数≥5并且FDR≤0.01的基因被判定为差异表达基因,相对于子代与栽培稻比较组,我们在子代与长雄蕊野生稻比较组中发现了更多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大部分基因相对于亲本上调表达。亲本偏向性分析表明子代中约80%的基因偏向于轮回亲本表达,可能因为子代基因组中亲本基因组含量的明显差异。另外,通过功能注释分析,我们发现一些植物激素和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对子代株高差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模式地变化以及株高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miRNA是植物多个生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在miRNA表达分析中,我们共鉴定出513个miRNA,其中291个在子代和亲本中均有表达。所有比较组中表达倍数≥2,并且FDR≤0.001的miRNA被定为差异表达miRNA。在子代与长雄蕊野生稻比较组中,差异表达miRNA在数量和差异表达倍数上都高于子代与栽培稻比较组,另外,72%-87%差异表达miRNA偏向轮回亲本表达。结合基因表达研究,我们发现16%-64%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其相反,这部分靶基因称为相关靶基因。通过相关靶基因功能注释,我们推测偏向轮回亲本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子代初级代谢和细胞代谢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另外,我们发现一些miRNA相关靶基因参与植物激素相关过程,这些miRNA可能通过调节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水稻节间细胞生长,从而影响子代株高变化。lncRNA是一类无编码能力的RNA,主要通过不同的调控机制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发挥功能。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254个lncRNA,其中884个在子代与亲本中均有表达。在差异表达分析中,lncRNA差异表达的数量和倍数与子代和亲本间的株高差异正相关,而且一半以上lncRNA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在lncRNA与miRNA和mRNA的整合分析中,大部分lncRNA和mRNA呈正相关调控,而大部分lncRNA和miRNA呈负相关。另外,我们发现少数lncRNA在充当miRNA前体序列的同时,也作为miRNA的诱饵与其结合。在GO功能分析中,lncRNA潜在靶基因显着性富集在“初级代谢”和“应激反应”中,表明lncRNA参与水稻基础生长代谢过程和调节子代的适应性。总的来说,我们用长雄蕊野生稻BILs子代3个株系和两个亲本为材料,结合大量基因表达以及miRNA和lncRNA表达调控数据,发现BILs子代基因和非编码RNA的表达均具有偏向轮回亲本的特点;功能分析发现部分植物激素和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可能影响子代株高;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认为部分IncRNA通过海绵吸附作用调节miRNA的表达,进而调控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提高了我们对杂交回交过程中基因和非编码RNA表达调控的理解,为深入研究野生稻基因渗入对子代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株高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吕树伟[10](2018)在《非洲野生稻落粒基因SH3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驯化是将野生种驯化为能够适应栽培环境并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在驯化过程中,作物的植株形态、籽粒大小以及种子落粒性等性状均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落粒性的丧失是禾本科作物驯化的关键一步。落粒性驯化关键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作物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采用图位克隆策略克隆了一个非洲稻落粒性驯化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非洲野生稻(Oryza barthii A.Chev.)W1411 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IRGC104165构建的分离群体,在第叁染色体定位到一个落粒性基因ObSH3(Oryza barthii Seed Shattering3),进一步利用次级分离群体和新开发的分子标记最终将ObSH3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SNP29和SNP31之间。这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在非洲栽培稻IRGC104165基因组中为17-kb,而在非洲野生稻W1411基因组中为63-kb。与非洲栽培稻IRGC104165相比,该区间有一个大小为45.5-kb的插入片段,该定位区间预测有6个基因,分别命名为ORF1-ORF6。RT-qPCR分析表明,在这6个基因中只有ORF3基因在离层区域高丰度表达,因此将该基因作为ObSH3的候选基因。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W1411的ORF3基因进行敲除,在T1代转基因植株中,分别获得了 1-bp插入、5-bp缺失以及19-bp缺失等叁种不同类型的纯合突变株系。这叁种类型的转基因株系均表现为不落粒,该结果表明ORF3就是控制非洲野生稻落粒性状的ObSH3基因。同时,我们构建了该基因的基因组互补载体、超表达载体以及RNAi载体,这些载体的转基因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ORF3就是ObSH3基因。3.RT-qPCR分析表明,ObSH3基因主要在小穗离层、叶片、茎等部位表达。GUS染色结果与RT-qPCR结果基本一致。mRNA原位杂交分析表明,ObSH3在小穗的离层部位具有强烈的表达。以上这些结果表明,ObSH3的表达模式与其调控离层的形成与发育这一功能相一致。4.ObSH3是一个YABBY家族的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bSH3定位在细胞核上,这与该基因被预测为转录因子这一结果是一致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ObSH3编码蛋白的锌指结构域以及YABBY结构域在单子叶植物中是高度保守的。5.通过对91份非洲栽培稻中SH3基因和GL4/SH4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控制落粒的基因)的基因型以及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有11份非洲栽培稻仅含有SH3缺失变异,有51份仅含有SH4变异,剩余的29份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变异。这表明在非洲栽培稻驯化过程中,SH3缺失变异受到了强烈的选择。由于这11份只包含SH3缺失变异的非洲栽培稻均集中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地区,据此推测这一区域可能是SH3变异的起源地。ObSH3的分离鉴定不仅阐明了水稻离层发育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非洲栽培稻的驯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野生稻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挖掘和利用福建漳浦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采用自然诱发对福建漳浦普通野生稻2个居群(石湖潭和古糖)67份材料的苗瘟、叶瘟和穗瘟进行抗性鉴定评价,并用Pi9、Pid2、Pi5、Pi2、Pi54和Pikm共6个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分析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病级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31.65%~43.46%之间,苗期平均病级为7.51,分糵期和成熟期平均病级分别为5.15和5.84,2个自然居群3个时期的稻瘟病抗性差异不显着,筛选出M1044、M2010和M2016共3份表现中抗(3级)的材料。漳浦野生稻稻瘟病总体抗性差,易感稻瘟病。苗瘟与叶瘟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穗颈瘟与苗瘟和叶瘟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41。67份材料中,4份含有稻瘟病Pi9抗性基因、17份含有Pi5抗性基因、23份含有Pi54抗性基因、2份含有Pikm抗性基因,均不含Pi2、Pid2这2个抗性基因;材料含有的抗性基因数量在0~3个之间,其中有30份材料不含所检测的抗性基因,29份材料含1个抗性基因,7份材料含2个抗性基因,1份材料含3个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漳浦野生稻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生稻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龙伟雄,范峰峰,李能武,金杰,李绍清.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发掘与利用[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江川,朱业宝,张丹,陈立喆,王金英.福建漳浦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和抗性基因检测[J].核农学报.2019
[3].张霞,景翔,周光才,包颖.药用野生稻GBSS基因的系统发育及组织特异性表达[J].植物学报.2019
[4].金刚,王丽萍,龙凌云,吴凤,唐玉娟.普通野生稻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9
[5].施力军,罗登杰,赵严,岑贞陆,刘芳.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6].李小湘,赵文锦,黎用朝,潘孝武,刘文强.江永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籼粳基因频率监测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
[7].林杰斌.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Q327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分析[D].广西大学.2018
[8].吴问广.非洲野生稻粒长和落粒性基因GL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
[9].曹阿芹.长雄蕊野生稻回交渗入系(BILs)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0].吕树伟.非洲野生稻落粒基因SH3的克隆及其分子演化[D].中国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