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

马云艳(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医院164133)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心脏的泵功能减退,致使心排出量不能满足全身循环及组织代谢的需要,机体发生静脉回流受阻、脏器瘀血、动脉血液灌流不足等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引起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心肌病变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弱(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及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如先天性心脏病、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容量过多等)。临床上因年龄不同表现各异:婴幼儿表现多不典型,常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年长儿表现与成人相似,左心衰竭主要是肺循环瘀血的表现;右心衰竭主要是体循环瘀血的表现;左右心同时衰竭则出现上述两方面表现。

1护理评估

1.1健康史多数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及其表现,如心脏疾患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有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贫血等病史。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多有诱发因素,主要是急性感染、输液或输血过量或过速、体力活动过度、情绪变化、手术及严重失血等。

1.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根据病情可选择各项检查,如X线检查示心影呈普遍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强,肺野瘀血;心电图检查可提示心房、心室肥厚及心律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判断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等。

2护理措施

2.1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心排血量

(1)减轻心脏负荷:让患儿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有明显左心衰竭时,置患儿于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限制钠和水的入量,低盐饮食,以减少血容量。

(2)避免加重心脏负荷:①尽量将患儿安排在单人房间,减少刺激,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②输液时速度宜慢,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小时不超过5ml;③尽量避免患儿用力,如帮助患儿翻身、将常用的物品或喜爱的玩具放在身边伸手可取的位置等,避免患儿用力取物;喂奶要少量多次、奶头柔软且开孔稍大,以避免吸奶费力;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鼓励患儿食用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必要时给予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或每晚睡前服用少量食用油。

(3)按医嘱应用强心苷、血管扩张剂及利尿药物,并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如注意患儿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等改变,及时评估用药效果。

(4)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脉搏、血压、尿量、肢体温度及精神状态等变化,并详细记录,不断评估心排血状态。

2.2减少氧及能量消耗,提高活动耐力

(1)卧床休息,一切日常活动均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避免患儿用力,以减少氧的消耗。

(2)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补足能量,因患儿进食时易疲倦,注意少食多餐,喂食中间可适当休息,必要时按医嘱给静脉高营养,但输入速度要慢。

(3)按医嘱给予吸氧。因急性心力衰竭时多有肺瘀血及肺水肿,造成气体交换受损,导致缺氧,应及时给予吸氧。急性肺水肿患儿吸氧时可用50%~70%的乙醇湿化,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之破裂,增加气体与肺泡壁的接触面积,改善气体交换。

(4)对恢复期患儿应制订合适的活动计划,指导患儿在床上或床旁进行活动,如从卧位逐渐过渡到坐或站,可做深呼吸练习,或坐在椅子上30分钟,或酌情在房间内行走1~2分钟等。活动后测心率和呼吸,不断评估活动耐力和调整活动计划。活动间歇让患儿充分休息,尽量避免激动和情绪紧张。

2.3按医嘱正确用药,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1)正确应用强心苷:由于强心苷类药物治疗量和中毒量较接近,小儿用药量少,两者剂量之差更小,故易发生中毒,必须注意预防。

1)给药前: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多静脉给药,在配药时须用1ml注射器准确抽取药液,以保证用药量的精确性,再以10%或2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②每次注射前须先测患儿脉搏(必要时测心率),须测1分钟,若发现脉率缓慢(年长儿<60次/分,婴幼儿<80次/分)或脉律不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决定是否继续用药;③若心电图监护记录显示P-R间期较用药前延长50%或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等,须立即暂停给药,与医生联系。

2)给药时:①静脉注射速度要缓慢(不少于5分钟),并密切观察患儿脉搏变化;②注意强心苷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注射,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中毒。

3)给药后:用药后1~2小时要监测患儿心率和心律,并注意心力衰竭表现是否改善,以配合医生调整用药计划。

4)用药期间:①须多给患儿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或按医嘱给氯化钾溶液。因患儿在呕吐、腹泻及使用利尿剂时可引起钾的丢失,低钾血症是导致强心苷中毒反应(心律失常)较常见的诱因;②暂停进食含钙量高的食物,因钙对强心苷有协同作用,易引起中毒反应;③密切观察患儿情况,若出现心脏反应(心律失常)、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色视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备好钾盐、阿托品、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按医嘱应用。

(2)正确应用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呋塞米和利尿酸。①用氢氯噻嗪要注意餐后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刺激;②用呋塞米后应观察利尿效果,并注意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③利尿酸肌注会引起局部疼痛,宜深部肌注,静注前应稀释,注射剂溶解后为无色透明溶液,应在24小时内用完,切忌加入酸性液中静滴;④无论用何利尿剂,均宜在清晨或上午给予,以免夜间多次排尿影响睡眠。

(3)正确应用血管扩张剂:用硝普钠时,药液要在静滴前新鲜配制,放置4小时后不能再用,整个输液系统须遮光(用黑纸或铝箔包裹),以免药物遇光失效,注意不要将药液漏到血管外,以免发生组织坏死。用药过程中须严密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液速度,避免血压过度下降。

2.4心理护理帮助家长做好心理调适,因家长的情绪对患儿影响很大,要用通俗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患儿的病情及抢救的主要措施,多与家长沟通,让其感受到医护人员正在积极努力抢救患儿,并且自己的知情权受到重视,增强信任感,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对患儿要营造和谐的环境,尽量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允许将其喜爱的玩具放在身边,让父母陪伴,医护人员及家长要注意表情放松,避免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紧张不安,以免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

3健康教育

根据患儿家长的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介绍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或诱因、护理要点及预后知识。指导并给家长示范日常生活护理操作,特别强调不能让患儿用力,如翻身、进食及大便时要给予及时的帮助,避免过度兴奋或不良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病情好转后酌情指导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对年长患儿可教会自己检测脉搏的方法,不能过度劳累。心力衰竭缓解后指导家长做好预防,强调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要避免诱因的作用,讲明常见诱因有感染、劳累及情绪激动等。出院时针对原发病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9.

[2]周美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3,22(5):208.

[3]何守迪,孙淑芳.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0.

标签:;  ;  ;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