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知识》自考生的知音(论文文献综述)
金志军[1](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李文娟[2](2009)在《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教自考历经28年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28年后,高教自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改革是高教自考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唯一途径。高教自考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连接高教自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是高教自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改革作为切入点,探讨高教自考课程的改革历程、现状以及今后改革的趋向。本研究首先从高教自考及高教自考课程两个角度,对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从历史的维度入手,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梳理我国高教自考课程的改革历程,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再次,从现实的维度,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描述,进而剖析问题,分析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驱动因素;最后,在所有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描述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并对今后高教自考课程的改革走向进行展望。本研究认为,高教自考课程改革是高教自考课程寻求自身完善与外部环境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教自考课程的内部矛盾包括了课程结构、数量、内容、管理等方面的矛盾,而外部矛盾包括了来自政治、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的矛盾,因此,高教自考课程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厘清课程的内、外部矛盾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改革过程当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教自考课程改革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想包括了来自考生、社会等各方面对改革寄予的期望,而现实中课程改革还面临很多问题,改革的结果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革中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高教自考课程改革只有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不断创新和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崔清活[3](2007)在《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 ——传播学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科研、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和英国的传播学教育做了对比,旨在为发展迅速但处于困惑中的中国传播学教育提供借鉴经验。文章首先对两国的传播学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中国大陆的传播学发展较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有待重大的理论突破。英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源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文章以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线索,对英国的传播学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回顾。从学术渊源看,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脱胎于英国的文学批评,视大众媒体为其研究领域,借鉴与吸收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就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进行深入研究,树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国的批判传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理论创新来讲,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如霍尔的编码和解码,揭示了在争取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方法创新上而言,民族志开辟了受众研究的新途径,等等。更可贵的是,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还做了大量的文本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描述、阐释和批判,内容涉及亚文化、青年文化、女性研究,传播科技应用于日常生活等方面。不断地吸收借鉴先进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创新发展,这是英国传播学的一个特点,也是对中国传播学教育的启示之一。中国大陆的传播学教育发展很快,但面临着很多困惑。现有的学科门类设置不利于中国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在学科门类上,传播学同新闻学同属于文学门类,如何处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公共关系、媒介经营、广告学等专业划入文学门类未必名副其实。传播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开放性学科,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新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领域还会不断出现。通过选取一些个案分析,文章对英国传学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学科设置进行了分析。在专业设置上,英国政府奉行由下而上的原则,学校在学术建制上有较大的自主权。从系别或课程设置来看,无论媒介、新闻或者传播,它只是一个研究对象,可以从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学,甚至传播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来切入。从学科门类设置上看,政府有关部门只是设置了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学科专业分类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研究、公共关系等专业各得其所,并留足了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考虑淡化或者取消学科门类设置,从而解决新闻传播学门类划分过窄的问题,此其启示之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的信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英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的高校,传播学教育已经成为与文学、历史学等并驾齐驱的教学科目,媒介素养教育也进入到了中小学,成为国家规定课程的一部分。把传播学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尽早培养公民具有分辨媒介文化良莠的能力,此其启示三。
二、《英语知识》自考生的知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知识》自考生的知音(论文提纲范文)
(1)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
1.2.8 零称谓的研究 |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本章小结 |
上篇 |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
后记 |
(2)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高教自考课程面临的瓶颈 |
一、内容落后于社会需求 |
二、数量需要进行调整 |
三、结构有待完善 |
四、形式有待创新 |
五、管理方式没有突破 |
第二节 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一、高教自考问题分析 |
二、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章 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借鉴与改造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1981年-1991年) |
一、改革背景 |
二、指导思想 |
三、改革历程 |
四、改革分析 |
第二节 探索与调整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1992年-2001年) |
一、改革背景 |
二、指导思想 |
三、改革历程 |
四、改革分析 |
第三节 高潮与深化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2002年-至今) |
一、改革背景 |
二、指导思想 |
三、改革历程 |
四、改革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现状 |
一、现状分析 |
二、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调查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乏自主性 |
二、忽略考生的实际情况 |
三、缺乏统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 |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
二、终身教育 |
三、素质教育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 |
一、经济转型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知识经济 |
第三节 政策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 |
一、新农村建设 |
二、建设海西经济区 |
第五章 基本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要厘清课程的内、外部矛盾关系 |
二、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三、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要结合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相关对策与建议 |
一、创新高教自考课程理念 |
二、更新高教自考课程内容和形式 |
三、优化高教自考课程结构 |
四、规范高教自考课程管理 |
五、更新高教自考课程考评观念 |
第三节 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走向分析 |
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
二、内容将更能反映各个学科与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
三、不断探索新的形式 |
四、改革将朝职业化方向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 ——传播学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悄然兴起阶段 |
第二节 发展与受挫阶段 |
第三节 蓬勃发展阶段 |
第二章 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理论发展史 |
第二节 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议题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的发展 |
第三章 中英传播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大陆传播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英国传播学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
第四章 英国传播学对中国传播学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大陆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困惑 |
第二节 中国大陆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 |
第三节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英语知识》自考生的知音(论文参考文献)
- [1]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2]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李文娟. 厦门大学, 2009(11)
- [3]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 ——传播学历史的发展与演变[D]. 崔清活.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