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彭泽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彭泽,池塘,幼鱼,夏季,消化酶,苗种,磺胺。
彭泽鲫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桃,刘昔彬,王秋怡[1](2019)在《池塘沼肥养殖彭泽鲫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彭泽鲫又名芦花鲫,属鲤形目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彭泽鲫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疾病少,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加上饲养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好,故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农村沼气非常普遍,沼液含丰富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等,是人们广为熟知的一种速效有机肥料。随着生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人们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热情越来越高,沼肥养鱼也逐渐被农民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江西水产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丁立云,陈文静,饶毅,张桂芳,傅义龙[2](2019)在《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短期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生理学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4. 35±0. 59) g的彭泽鲫为供试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组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组)、14、28 d,检测短期饥饿胁迫对彭泽鲫生长、全鱼营养成分、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胁迫28 d时,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8. 12%(P <0. 05)。饥饿胁迫14 d和28 d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3. 57%和39. 16%(P <0. 05);全鱼粗蛋白含量在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 64%和9. 47%(P <0. 05)。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彭泽鲫幼鱼胃蛋白酶活性显着下降,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8. 65%和41. 83%(P <0. 05);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平稳后急剧下降,饥饿胁迫28 d时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8. 84%和58. 92%(P <0. 05)。饥饿胁迫14 d和28 d时,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9. 67%和44. 08%(P <0. 05);丙二醛含量在整个饥饿胁迫过程无显着性变化;肝脏糖原含量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6. 90%和18. 84%(P <0. 05)。综上,在饥饿胁迫期间,彭泽鲫主要是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来维持生长和代谢,肠道消化酶活性发生与饥饿相适应的变化,短期饥饿未对彭泽鲫幼鱼造成不可逆转的氧化损伤。(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南海[3](2018)在《不同冻结方式、贮藏温度和解冻方式对彭泽鲫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贮藏可以延缓水产品的腐败,且企业常采用冻藏保鲜的方式贮藏加工前的水产品,而其中冻结、贮藏和解冻过程采取不同的方式最终会导致产品的品质变化程度不同。本论文以江西特色鱼类—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彭泽鲫分别经过不同冻结方式[液氮冻结(LNF)和冰柜冻结(FF)]、不同贮藏温度(-20℃和-40℃)贮藏及冻藏后不同方式解冻[静水解冻(SWT)、流水解冻(RWT)和低温高湿解冻(LHT)]处理后,其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并对彭泽鲫冻藏期间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为建立一套彭泽鲫的加工前期处理方法提供理论指导。(1)新鲜彭泽鲫鱼肉基本成分的测定及不同冻结方式和解冻方式下彭泽鲫背部热传导公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鲜彭泽鲫鱼肉的基本组成中水分含量最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饮食食品,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符合FAO/WHO的氨基酸理想模式,因此,彭泽鲫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拟合的不同冻结方式和解冻方式下彭泽鲫背部热传导公式R~2均大于0.95,表明公式的合理性,可以用于预测冻结方式(LNF和FF)和解冻方式(SWT、RWT和LHT)下不同厚度的彭泽鲫冻结和解冻时间。所需冻结和解冻时间由长到短为FF>LNF,LHT>SWT>RWT,而且鱼体厚度越薄的部位,温度变化越快,其中LHT下整体温度变化最均衡。(2)比较不同冻结方式和贮藏温度下彭泽鲫冻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pH值均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肌原纤维蛋白(SMP)含量和质构特性均逐渐下降,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pH值、SMP含量、TBA值、TVB-N值、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质构特性等指标总体变化程度由大到小为FF后-20℃贮藏>LNF后-20℃贮藏>LNF后-40℃贮藏,说明与FF和-20℃贮藏相比,LNF和-40℃贮藏可以延缓彭泽鲫ATP降解、蛋白质变性和降解、脂肪氧化、解冻和蒸煮损失及质构特性下降等。(3)通过对冻藏彭泽鲫经过不同方式解冻后品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彭泽鲫经过冻藏和解冻过程后pH值、SMP含量、质构特性均减小,TBA值、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均增大,TVB-N值无显着变化,说明经过冻藏和解冻后彭泽鲫品质有所下降。不同解冻方式后彭泽鲫的pH值、SMP含量、TBA值、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等指标变化量由大到小为SWT>RWT>LHT,TVB-N值、内聚性和回复性无显着差异,LHT比RWT和SWT的ATP降解、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等程度更小,可以更好地保持彭泽鲫蛋白质的持水性和鱼肉质构特性,更加接近新鲜彭泽鲫的品质。(4)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彭泽鲫冻藏期间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与新鲜样多样性差异先升高后降低。冻藏中期和冻藏后期优势微生物发生转变,新鲜样中主要微生物Acinetobacter明显受到抑制,鉴定出冻藏中期优势微生物为Deinococcus、unidentified_Oxyphotobacteria和Cetobacterium,冻藏后期优势微生物为Phyllobacterium,unidentified_Oxyphotobacteria在冻藏后一直存在且丰度排名靠前,成为主要的优势微生物。对彭泽鲫冻藏期间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其品质指标变化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alstonia_pickettii、Vibrio_ponticus和Elizabethkingia_meningoseptica与SMP含量、质构特性呈显着正相关,与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呈显着负相关,这叁种菌的变化通过影响彭泽鲫SMP含量变化,引起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进而降低质构特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30)
秦旭[4](2018)在《彭泽鲫的低温休眠保活运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江西名优水产品彭泽鲫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度、氧气、暂养时间等因素对彭泽鲫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立了彭泽鲫在夏季和冬季的保活工艺,并对其在冬季低温无水保活条件下其品质的变化以及生理功能在基因转录表达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供氧方式、保活温度、梯度降温速率、鱼水质量比例、暂养时间、NaCl添加量对彭泽鲫夏季保活时间的影响,选择对其保活时间影响较大的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对彭泽鲫夏季保活时间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保活温度﹥NaCl添加量﹥鱼水质量比例﹥暂养时间,并确定了夏季彭泽鲫最佳保活工艺:将健壮的彭泽鲫放在清水中禁食暂养24 h,在31~20℃与20~7℃温度段分别采用3℃/h和2℃/h的速率梯度降温,然后按1:1的鱼水质量比加入清水,添加0.3%的NaCl,充入纯氧密封,放在13±1℃的条件下保活,保活时间可达148 h。利用生态冰温原理研究冬季彭泽鲫的生态冰温无水保活技术。首先测定其休眠温度和冻结点温度,确定生态冰温范围。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供氧方式、保活温度、梯度降温速率、暂养时间对彭泽鲫冬季无水保活时间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对彭泽鲫冬季无水保活时间影响的主次顺序是:保活温度﹥暂养时间﹥梯度降温速率,并得到了冬季彭泽鲫最优保活工艺条件是:暂养82 h,在17.5~10℃与10~3℃温度段分别采用2℃/h和1℃/h的速率梯度降温诱导彭泽鲫休眠,充纯氧,密封,置于1℃下的恒温箱内保活,冰温无水保活时间为142 h。通过对保活前后彭泽鲫背部肌肉品质的研究发现,冰温无水保活后,肌肉的持水力和蒸煮损失、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没有显着变化;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下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引起肌肉中的糖原被分解代谢成为水和二氧化碳,使得肌肉中水分增加所致;肌肉中氨基酸组分的比例有所变化,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提高了彭泽鲫的营养,但鲜味氨基酸总量没有明显变化;肌肉中ATP与Hx含量增加,K值略微上升,对鲜度影响不大。说明冰温无水保活前后彭泽鲫的品质和营养保持较好。通过对保活前后彭泽鲫肝脏的RNA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271047条Unigenes,其中263391条有注释信息。对获得的两组彭泽鲫的Unigenes进行分析发现201个DEGs,其中上调表达133个,下调表达为68个。然后对DRGs的GO功能注释与KEGG通路富集发现,在长时间低温胁迫下,与腺上皮细胞分化、胰腺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出现上调。与免疫系统、细胞凋亡相关的通路出现上调富集。这表明对于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代谢过程、免疫系统、应激反应过程等多方面参与其中,抵御低温伤害,使机体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以适应低温环境,获得生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30)
秦旭,涂宗财,王辉,张露,沙小梅[5](2018)在《彭泽鲫夏季低温休眠保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测定彭泽鲫的休眠温度和冻结温度,再运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确定其生态冰温范围为0~7℃。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彭泽鲫夏季保活的最佳技术条件为:暂养24h,降温休眠,鱼水质量比11,NaCl添加0.3%,(13±1)℃下纯氧保活。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出彭泽鲫的保活时间为148h。该保活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彭泽鲫的夏季保活时间,减少用水量,降低污染。(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03期)
徐金根,王建民,曹烈,欧阳剑峰,江敏[6](2018)在《彭泽鲫苗种培育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sis)是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83年开始经过7年6代精心选育的优良鲫鱼品种,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性能发生明显改变,并成为我国第一个直接从天然野生鲫鱼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彭泽鲫具有遗传形状稳定、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温范围广、耐氧力强、适应地区广、营养价值高、易长途运输等优点,对消费者来说具(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8年02期)
丁立云,陈文静,饶毅,傅义龙,张爱芳[7](2017)在《基于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彭泽鲫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彭泽鲫转录组信息,发掘功能基因,本研究采用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llumina Hiseq4000对彭泽鲫全组织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获得11.01 Gb数据,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84,822个单基因簇(Unigene),总长度,平均长度,N50以及GC含量分别为76,210,673 bp,898 bp,1,629 bp和46.14%。然后将Unigene比对到七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注释,最终分别有54,905(NR:64.73%),80,217(NT:94.57%),46,579(Swissprot:54.91%),17,659(COG:20.82%),43,874(KEGG:51.72%),16,681(GO:19.67%)以及42,460(Interpro:50.06%)个Unigene获得功能注释。根据注释结果共检测出54,231个CDS,未注释上的Unigene使用ESTScan预测后获得3,141个CDS。同时还检测出6,394个SSR分布于13,365个Unigene中。彭泽鲫转录组中的Unigene根据GO功能大致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大类64个分支,其中有大量的Unigene与营养代谢进程、结合活性、催化活性和细胞进程相关。将Unigene与COG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25类。经KEGG代谢通路分析可分为5大类(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代谢和有机系统)44小类共312个代谢通路。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彭泽鲫转录组进行测序,获得了大量的转录组信息,为彭泽鲫营养代谢等功能基因克隆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丁立云,饶毅,陈文静,章海鑫,徐先栋[8](2017)在《投喂频率对彭泽鲫幼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彭泽鲫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质量为(55.25±0.61)g的彭泽鲫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4组试验鱼以不同的投喂频率(分别为4、3、2、1次/d)投喂,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彭泽鲫的终末体质量、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升高的趋势,3次/d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最高,显着高于1次/d组和2次/d组(P<0.05),但与4次/d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投喂频率对彭泽鲫幼鱼的饲料系数未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1次/d组的肝脏指数和内脏指数显着性的低于2次/d组和3次/d组(P<0.05),2次/d组和3次/d组的肥满度显着高于1次/d组和4次/d组(P<0.05)。肠道指数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1次/d组肌肉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3次/d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2次/d组(P<0.05),与1次/d组、4次/d组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形体指标与肌肉品质,彭泽鲫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3次/d。(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9期)
刘万聪,马建勤[9](2017)在《盐碱地池塘主养彭泽鲫健康高效技术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宁夏平罗县水产中心在姚伏镇张家墩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渔业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高效技术示范118亩,平均亩产彭泽鲫850kg以上,且主养的彭泽鲫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规格大、销售价格好,养殖效益高。现将其中1口面积22亩池塘主要养殖技术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及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面积以20~30亩为宜,经过标准化池塘清淤改造。试验塘面积为22亩,水源(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7年20期)
侯廷龙,张其中,付耀武[10](2017)在《磺胺甲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在彭泽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及其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在彭泽鲫体(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在(18±1)℃水温条件下,将实验鱼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多剂量混饲和口灌给药,剂量为150 mg·kg-1SMZ和30 mg·kg~(-1) TMP,每天1次,连给10 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此法检测限为0.05μg·m L~(-1)。结果表明:在两种给药方式下,停药后第1天SMZ和TMP都在彭泽鲫各组织中达到峰值,SMZ在肌肉中最高,肾脏中最低,而TMP在肾脏中最高,血液中最低。混饲给药彭泽鲫各组织SMZ和TMP残留量都分别低于口灌给药各相应组织中的残留量,两种给药方式下SMZ残留的消除速度不同,混饲给药比口灌给药慢,前者需要24—25 d各组织中才检测不到SMZ残留,而后者仅需要22 d;与此相反,TMP残留的消除速度在两种给药方式中相似,即至各组织中检测不出TMP残留都需21 d。根据这些结果综合确定对彭泽鲫多次用SMZ+TMP后,休药期至少22 d。(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彭泽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短期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生理学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4. 35±0. 59) g的彭泽鲫为供试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组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组)、14、28 d,检测短期饥饿胁迫对彭泽鲫生长、全鱼营养成分、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胁迫28 d时,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8. 12%(P <0. 05)。饥饿胁迫14 d和28 d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3. 57%和39. 16%(P <0. 05);全鱼粗蛋白含量在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 64%和9. 47%(P <0. 05)。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彭泽鲫幼鱼胃蛋白酶活性显着下降,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8. 65%和41. 83%(P <0. 05);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平稳后急剧下降,饥饿胁迫28 d时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8. 84%和58. 92%(P <0. 05)。饥饿胁迫14 d和28 d时,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9. 67%和44. 08%(P <0. 05);丙二醛含量在整个饥饿胁迫过程无显着性变化;肝脏糖原含量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饥饿胁迫14 d和28 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6. 90%和18. 84%(P <0. 05)。综上,在饥饿胁迫期间,彭泽鲫主要是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来维持生长和代谢,肠道消化酶活性发生与饥饿相适应的变化,短期饥饿未对彭泽鲫幼鱼造成不可逆转的氧化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彭泽鲫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桃,刘昔彬,王秋怡.池塘沼肥养殖彭泽鲫试验[J].江西水产科技.2019
[2].丁立云,陈文静,饶毅,张桂芳,傅义龙.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3].张南海.不同冻结方式、贮藏温度和解冻方式对彭泽鲫品质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8
[4].秦旭.彭泽鲫的低温休眠保活运输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秦旭,涂宗财,王辉,张露,沙小梅.彭泽鲫夏季低温休眠保活技术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8
[6].徐金根,王建民,曹烈,欧阳剑峰,江敏.彭泽鲫苗种培育新技术[J].水产养殖.2018
[7].丁立云,陈文静,饶毅,傅义龙,张爱芳.基于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彭泽鲫转录组分析[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8].丁立云,饶毅,陈文静,章海鑫,徐先栋.投喂频率对彭泽鲫幼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9].刘万聪,马建勤.盐碱地池塘主养彭泽鲫健康高效技术示范[J].渔业致富指南.2017
[10].侯廷龙,张其中,付耀武.磺胺甲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在彭泽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J].生态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