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评价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常规痰液采集。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在2018年4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进后,采样不合格率、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率,误漏诊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调查家属对痰液采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提升样本质量,细菌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痰培养;标本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349-02

痰培养细菌学检验是进行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小儿因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较高,呼吸道感染也是儿科住院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总住院的30%~50%。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痰培养细菌学检验质控水平并不理想,其中采样、预处理质量不佳是主要原因[1]。为此,医院尝试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2018年1月—10月,共采集样本5871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其中男3841次、女3261次,年龄(5.3±2.4)岁。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其中男2620次、女2251次,年龄(5.4±2.0)岁。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9.4±2.5)岁。再调查,在2018年4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30.4±2.6)岁。预调查、再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改进前常规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用采痰盒,让患儿自主咳嗽,将痰液咳嗽到痰盒上,立即密封,送实验室。

1.2.2改进后

(1)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质量影响因素:①配合意识不足,特别是那些婴幼儿,家属自身缺乏留置痰液标本的知识,不能正确的协助排痰、存储;②部分对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法进行自主排痰,处理难度较大,部分护士经验不足,但是采集样本质量不合格;③对于痰液留取的指导少,家属无法掌握,对质控重视不足;④标本留取过程中,污染风险高,采集前手卫生执行不到位;⑤采集工具选择不恰当;⑥采集送检的时间选择不当,特别是患儿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后,采集可能导致假阳性。

(2)改进对策:①建立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让家长自行留取痰液的对象,能规范操作,认知到规范取痰的重要性,编制图文并茂的痰液采集手册,让家属通读,逐条解释,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播放视频,对于那些学龄后的小儿,也需要进行宣教,让自行采集的患方掌握留取痰液的方法、步骤,护士可以邀请医生进行协同宣教,以提高依从性[2];②选择合适的痰液采集方法,对于婴幼儿(<2岁)、特殊患儿(机械通气、气管切开、自我排痰能力不足),需要由护士采集痰液,针对气管切开、痰液黏稠、小儿自主排痰能力较差的对象,采用个体化的痰液采集方法,明确不同采样方法适应症[3];③对采样方法进行改进,如深部吸痰法,需要进行改良,组织进行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执行痰液采集操作,实施集束化操作;④加强手卫生管理,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监督管理,增加床旁快速洗手设备,以提高携手卫生的执行质量;⑤把握好痰液采集的量,需要达到刻度要求;⑥把握好痰液采集的时机,尽量避免在使用抗生素后、口腔护理后1h内采集痰液,入院时立即采集。

1.3观察指标

采样合格率,采样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采样时机不合格、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等,检验质量包括误漏诊率。预调查、再调查,调查家属对采样宣教的质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非常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度调查采用秩和检验,采样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采样质量与检验

改进后,采样不合格率、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率、误漏诊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改进前后采样质量指标对比[n(%)]

3.讨论

大量研究显示,实验室检验的质量与样本的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检验不合格与采样不合格有关。为此,医院尝试改进样本采集、预处理措施,提升样本采集、送检质量。结果显示,采样的质量明显提升,采样合格率达到99.2%,与此同时误漏诊率明显下降,提示样本质量的提升可以提升细菌学检验,降低误漏诊风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调查显示,家长对于采样指导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上升,也证实改进活动明显提升了家属采样能力,这有助于提升样本的合格率。

小结: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提升样本质量,细菌学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梅,何嫦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提高送检尿、粪、痰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4):3834-3836.

[2]陈旭,杨晓芸,刘淑敏,等.医护合作模式在呼吸科痰标本采集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139-141.

[3]叶方英,林淑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痰培养结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4):51-52.

[4]殷莹,刘双玉,陈玲玲.跨科室构建品管圈对提高痰培养及时送检率的效果及对圈员综合能力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03):380-382.

标签:;  ;  ;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