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水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温,阿拉伯海,印度洋,云和,气象局,青藏高原,太行。
降水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曾智琳,谌芸,朱克云[1](2019)在《2017年6月一次华南沿海强降水的对流性特征及热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南北部或长江流域有锋面雨带活动时,华南沿海常常会出现对流性强降水,突发性很强,给预报造成很大的困惑。文章采用多种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0.125°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15~16日华南北部的锋面雨带及沿海强降雨过程开展分析,对比了二者降水特征与环境条件,重点探讨了该次过程华南沿海强降雨的对流触发与维持,揭示了一种由边界层风切变强迫造成涡度持续发展的动力效应。结果表明:(1)锋面雨带与华南沿海强降雨在降水特征上有显着差异,并各有特点。锋面雨带以大尺度层状云降水和弱对流性降水为主,降水强度东段弱西段强。沿海强降雨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局地性强、落区集中、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夜发性明显。(2)水汽方程诊断发现沿海强降雨在边界层水平水汽平流项、垂直水汽输送项比锋面雨带东段具有更大量级,大气层结反映出更深厚的暖层、湿层与对流不稳定,是二者降水强度及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3)莲花山、峨眉嶂造成气流侧向摩擦与正面阻挡促使漯河河谷内垂直涡度发展,暖湿空气堆积上升并达到自由对流高度,触发了华南沿海最初的降水。夜间建立的西南风急流使边界层垂直风速切变增强,水平涡度倾斜部分转化为垂直涡度发展,与风速水平切变造成的垂直涡度迭加,是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动力机制。海陆边界摩擦差异造成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风切变增强,共同强迫垂直涡度发展是此次强降雨过程对流维持的动力效应。(4)ω方程诊断表明华南沿海强降雨由对流潜热释放造成的垂直上升速度占总垂直上升速度的39%~75%,持续、稳定的对流潜热释放是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的热力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薛秀丽,李淼坤,曾超峰[2](2019)在《开挖前降水作用下基坑围挡结构-地层相互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天津地铁3号线某车站基坑实测资料,建立二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基坑宽度和开挖前降水深度条件下被动区土压力、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等参数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传统基坑设计中基于m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前降水时,降水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相较于m法确定的值有较大幅度减小,并且基坑宽度和降水深度越大,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就越小。这是由于降水过程中降水井旁渗流力的作用导致被动区土体发生背离围挡结构的水平位移,并进一步引起复杂的围挡结构-土相互作用。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进行开挖前降水引发基坑围挡结构变形预测时,若采用m法来确定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将会低估开挖前降水引发的围挡结构变形。(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魏晓琳,陈训来,江崟,李辉,毛夏[3](2019)在《短时强降水智能临近预报的一种新型众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天气预报上的应用,深圳市气象局连续两年(2017—2018年)通过与阿里巴巴公司、香港天文台合作,共同组织了短时强降水智能临近预报为主题的"全球AI气象挑战赛",征集到卷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决策树模型等基于AI技术的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方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然,张祖强,孙丞虎,王东阡[4](2019)在《我国南方降水集中期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我国南方1961—2012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海温资料,定义了一种新的降水集中期计算方法,识别出了我国南方存在于华南和江淮两个地区的降水集中期,分析了两类集中期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通过典型旱涝年特征分析及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初步诊断了其物理机制。结果发现:华南降水集中期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到衰减的混合型厄尔尼诺的调制,其主要通过激发出菲律宾地区异常反气旋而产生影响;江淮降水集中期则受到东部型厄尔尼诺衰减过程、印度洋海盆一致偏暖和北大西洋海温叁极子的共同影响,它们主要通过激发出菲律宾地区异常反气旋及相联系的EAP遥相关型以及欧亚中高纬遥相关波列来影响江淮降水集中期的年际变率,对于短期气候预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常祎[5](2019)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云微物理特征和降水形成机制的飞机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4年夏季第叁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期间那曲地区的地面及飞机观测数据,研究了高原对流云及其降水的特征,包括统计特征、日变化和云微物理特征及降水形成机制。地面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夏季多为弱降水过程,但降水量则主要靠强降水贡献。高原上的对流活动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对流活动在上午白天表现为局地热对流,随着太阳辐射加强逐步发展、合并,在傍晚达到最强,往往具有明显的“夜雨”现象,而入夜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对流云及其降水有着明显向层状云降水转化的特征,云回波有明显的亮带。飞机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对流云的云滴最大数浓度为1.1×10~5/L,平均数浓度为9±10×10~3/L,数量级在10~4/L;大云粒子的浓度的最大浓度为28.82/L,有着10~0~10~1/L量级;过冷水含量的最大值为0.25 g/m~3,数量级在10~(-1) g/m~3,总含水量的最大值为1.33 g/m~3,数量级在10~(-1)~10~0 g/m~3;云内最大上升速度为4.3 m/s,观测期间云内最大上升速度集中在1~4 m/s。高原上的平均云滴谱呈多峰分布,但单个时刻的云滴谱绝大多数为双峰分布;高原对流云内大云滴、雨滴丰富,冰相粒子多为密实、不透光的霰粒子,存在少量针柱状和板状单体冰晶,云内凇附过程明显。高原对流云内同时存在冷暖雨形成过程,高原清洁的大气使得高原云滴数浓度较低,但过冷大云滴和雨滴数量较多。由于云体温度较低,云内冰化过程发生较早。过冷大云滴和雨滴对于冰相降水过程,尤其是淞附增长过程有着促进作用,使得高原对流云更容易产生降水,配合高原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高原对流呈现频率高,但强度弱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6-01)
卢健[6](2019)在《一个降水增多另一个就会减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华北和美国西南部同属于半干旱区,分别位于北太平洋东西两侧。二者的降水均表现出显着的年代际变化,且呈现出反位相关系: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华北降水持续减少,而美国西南部降水则显着增加。二者降水反位相关系究竟是由什么在主导呢?近日,在最新一期《气候杂志》(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5-31)
魏莉,郑有飞,赵辉[7](2019)在《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涡度相关系统配合快速、慢速O_3浓度分析仪,对郑州冬小麦田的O_3干沉降过程进行连续观测,探讨了冬小麦田O_3干沉降特征,分析了降水对O_3干沉降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O_3浓度日均值为42.7 nL·L~(-1),主要受太阳辐射和湿度影响,具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和昼夜变化特征; O_3通量的日均值为-0.0073μmol·m~(-2)·s~(-1)(负号表示方向向下),受O_3浓度影响较大,日变化规律呈单谷型; O_3沉降速率受大气湍流、植被的生育特征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日均值为0.38 cm·s~(-1),日变化为明显的单峰型;沉降速率的大小主要受大气动力过程控制,而冠层阻力在上午9:30达到了日最低值,是导致O_3沉降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上午的主要因素;降水主要通过增加非气孔沉降和降低大气湍流交换来影响冬小麦田的O_3沉降速率,因此在不同背景条件下,降水对O_3干沉降的影响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亓鹏[8](2019)在《太行山东麓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征与降水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河北省“十叁五”气象重点工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示范项目(2017-2019)“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2017年5月22日一次典型稳定性积层混合云的结构特征,考察了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此次积层混合云的模拟效果,初步讨论了太行山地形对其东麓地区云和降水的影响。飞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高层存在高浓度大冰粒子,冰粒子下落过程中的增长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有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冰粒子增长主要是聚并和凇附增长,而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云区以聚并增长为主。由于聚并增长形成的大冰粒子密度低,下落速度小,穿过0℃层时间更长,出现大量半融化的冰粒子,使融化现象更为明显。镶嵌在层状云中的对流泡一般处于0℃~-10℃(高度4~6km)层之间,垂直和水平尺度约2km,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可达5m s~(-1)。对流泡内平均液态水含量是周围云区的2倍左右,小云粒子平均浓度比周围云区高一个量级,大粒子(直径800μm以上)的浓度也更高。在具有较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降水形成符合“播撒-供给”(Seeder-feeder)机制,但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区域并不符合这一机制。WRF模式可以再现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与雷达回波的基本结构,回波剖面中可以看到镶嵌其中的对流泡结构,但其位置与雷达观测稍有偏差。模拟的累计降水量与观测值基本相符,逐小时降水率变化趋势与观测基本符合,但降水率峰值时间、数值存在差异。模式能够反映出不同位置云垂直结构的差异,尤其是上升气流的高度范围、霰粒子与云水的垂直分布,都大致与观测吻合,但垂直气流速度的模拟值偏小。模拟结果表明,对流泡下方雨水混合比很高,对流泡内云水和霰的混合比较高,对流泡上部为云冰混合比高值区。这验证了对流泡产生“雨核”的现象,且这是对流泡内高云水、霰浓度以及对流泡之上高云冰浓度导致的。地形数值模拟敏感试验表明,太行山地形高度增加时,其东麓地区水凝物增多,雷达回波也增强。当太行山地形高度变为0.5倍时,东麓地区平均水凝物混合比减少约20%;当变为1.5倍时,东麓地区水凝物混合比增加20~30%。太行山地形高度增加使东麓地区的降水增加:当地形高度变为1.5倍时,东麓地区24小时累计降水可增加49.5%,逐小时降水率的峰值也变大;当地形高度变为0.5倍时,东麓地区累计降水减少6.5%。由此可见,太行山对其东麓降水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4-01)
常石巧[9](2019)在《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物理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干旱区是全球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近百年来的降水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并且年降水和季节降水都表现微弱增加趋势,其中以冬季的降水增加幅度最大。此外,中亚作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与季风区不同,其年降水可能仅仅只由几场主要的降水事件所决定,因此详尽研究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水汽来源特征,并初步探讨其物理变化机制问题无论是加深对相关科学问题的理解还是对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1988-2013年GPCC的全球陆地逐日格点降水资料以及1988-2013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集,对中亚干旱区(35.25°N-52.75°N,46.25°E-80°E)不同区域主要降水季节的极端降水水汽来源和对应的环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采用1960-2013年GPCC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的海温资料,对中亚干旱区降水与大尺度环流以及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了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对降水的可能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亚干旱区北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高低空环流异常为降水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持。在200hPa上,欧亚大陆高度距平场自西到东呈现“–+–+–”波列分布,经向环流加强;500hPa上,西欧地区反气旋环流东侧的偏北风距平、中亚地区气旋环流西北侧的偏东北距平共同加强了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输送;850hPa上,研究区位于槽前脊后,有利于暖湿气流沿着西南风北上。高低中层环流的配合为极端降水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2)中亚干旱区北部秋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时,在200hPa上,中纬度欧亚地区从高纬到中低纬度高度距平场呈现出了自北向南“+–+”的波列分布;在500hPa上,西欧至西西伯利亚地区气旋环流南侧的偏西风距平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反气旋环流西北侧的偏西风距平加强了来自大西洋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在850hPa上,北部秋季降水异常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增多。(3)中亚干旱区南部春季极端降水出现时,在200hPa高度距平场上呈带状布局,斯堪的那威亚半岛-里海-中亚-印度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自西北向东南的“+–+–”距平波列,经向环流增强,有利于高纬冷空气南下;在500hPa上,里海附近的气旋环流东南侧的西南风距平与北印度洋地区反气旋环流西北侧的西南风距平增强了来自北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在850hPa上,冷暖空气活动明显,来自高纬的东北冷气流显着增强,与来自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在干旱区南部汇合,水汽辐合,有利于降水发生。(4)中亚干旱区南部冬季极端降水出现时,在200hPa上,欧亚地区高度距平场呈现“+–+–”的带状分布;在500hPa上,西欧地区形成阻塞高压,而西西伯利亚至中亚地区低槽偏强,经向环流显着增强,有利于引导高纬冷湿气流南下;此外伊朗、阿富汗地区的高压偏强,利于引导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北上;在850hPa上,南部位于槽前脊后区,有利于槽前西南气流把水汽输送到南部地区,并发展成气旋,使更多的水汽留在南部地区。水汽的异常输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阿拉伯海地区反气旋环流增强,西南风增强,使得来自阿拉伯海/北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增强。(5)中亚干旱区北部夏季降水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密切相关。降水偏多年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海温为负距平分布,格陵兰海、北太平洋、中东太平洋等地区的海温为正距平,而北大西洋、阿拉伯海、北冰洋的海温为负距平分布。北大西洋和格陵兰海地区的海温异常引起大气环流产生相应变化,乌拉尔山地区的东北风距平引导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向南进入中亚地区,配合中亚上空的气旋环流,从而导致研究区降水增加。(6)中亚干旱区南部冬季降水与大气环流和海温联系密切。降水偏多年对应的海温正异常主要体现在阿拉伯海、印度洋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负异常主要集中在北大西洋、地中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的异常偏高引起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由于受到北印度洋和伊朗地区位势高度正异常和西西伯利亚至中亚地区位势高度负异常的影响,来自北印度洋的水汽向北输送到中亚干旱区南部地区,从而有利于南部地区冬季降水。(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宋一凡[10](2019)在《荒漠草原降水驱动下的水分-土壤-植被耦合与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草原作为草原到荒漠的过渡地带,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8%,由于紧邻风沙源头,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围绕荒漠草原水分-土壤-植被耦合与响应机制,本研究以典型荒漠草原地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研究区,分析了荒漠草原植被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区域像元尺度相关关系,进而识别出荒漠草原植被盖度主控因子;分析揭示了荒漠草原脉动性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野外多水源连续性同步观测,探究了荒漠草原脉动降水引起的多水源响应规律;并进一步结合野外采样,调查分析了荒漠草原不同雨量带土壤-植被-微生物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最终,利用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基于生态适宜性指数的荒漠草原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提出了研究区农牧交错带现有农田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荒漠草原植被盖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主控因子识别研究区草地盖度以中低盖度为主,14年间植被盖度总体及不同等级草地类型皆呈增加趋势。植被质心有向西向北移动的趋势,其中向西移动速度为88m/a,向北移动速度为62m/a。研究区植被盖度与降水、温度、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DEM的像元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6、0.04、0.23和0.66。水、热条件是荒漠草原植被盖度生长分布主控因子。在降水和温度因素中,植被盖度质心变化主要受降水因素的影响。(2)荒漠草原脉动性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受地形影响,研究区自南向北形成了明显的降水梯度差异。研究区降水量的波动程度要明显强于降水日数。总体来看,随着年降水量减小,降水日数和降水量波动性逐渐增强。研究区以0-5mm小降水事件为主,大于10mm降水事件差异是导致荒漠草原降水年际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区不同雨量带不同降水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量普遍呈增加趋势,其中,百灵庙和满都拉地区0-5 mm小降水事件显着增加;希拉穆仁地区,发生了由大、中降水事件向小降水事件转移的降水内部结构变化。研究区全年和生长季降水日数和降水量主周期在2.84-4.5 a左右。(3)荒漠草原脉动降水引起的多水源响应规律单次小降水事件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有限,甚至无法引起1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明显增加。湿润年份较干旱年份各层土壤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雨间比能够更好的反映干湿周期的干湿条件及年内分布情况。2016年生长季最大日蒸散量出现在8月份,达到了5.78mm/d。在2016年,整个生长季蒸散发量大于同期降水量,亏缺的水量来自于前期土壤储水以及大气凝结水。通过观测获得了3种自然条件下的雨间蒸散发模式,分别为水分充足条件下的稳定蒸散模式、衰减模式、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稳定蒸散模式。(4)荒漠草原不同雨量带土壤-植被-微生物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区不同雨量带土壤C、N、P随降水梯度的递减亦呈现递减趋势。平均土壤C:N:P 比例为28.9:2.7:1,主要受到P元素控制。不同雨量带平均土壤MBC:MBN:MBP比例为108.6:5.6:1,表现出明显的C富集现象。不同雨量带平均植物C:N:P比例为117.4:6.7:1,表现为明显的C、N缺乏或P富集。气候原因造成了研究区环境中P含量相对较高。研究区土壤C和N之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高达0.98。植物N和P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为0.90。土壤N与植物C、P分别呈显着正相关和显着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2。其余未达到显着性水平。(5)基于生态适宜性指数的荒漠草原农牧交错带农田优化布局研究区近几十年来景观格局的主要变化为草地减少、耕地增多,整体连通性减弱,破碎化、离散化程度逐渐加剧。集中发生在1980-2000年之间的农田开发是短期内研究区景观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研究区ESI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平均值为0.39。ESI与VFC像元尺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84,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荒漠草原植被生长适宜条件。从不同草地盖度类型来看,研究区低盖度、中盖度、高盖度草地ESI均值分别为0.14、0.37和0.66。优化布局后的农田在已有农田分布中具有最优的水热条件,与荒漠草原地区自然气候特征更加适应,平均生态适宜性指数为0.72,可明显提升荒漠草原地区农牧交错带经济环境效益与景观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3-31)
降水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天津地铁3号线某车站基坑实测资料,建立二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基坑宽度和开挖前降水深度条件下被动区土压力、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等参数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传统基坑设计中基于m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前降水时,降水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相较于m法确定的值有较大幅度减小,并且基坑宽度和降水深度越大,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就越小。这是由于降水过程中降水井旁渗流力的作用导致被动区土体发生背离围挡结构的水平位移,并进一步引起复杂的围挡结构-土相互作用。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进行开挖前降水引发基坑围挡结构变形预测时,若采用m法来确定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将会低估开挖前降水引发的围挡结构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水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曾智琳,谌芸,朱克云.2017年6月一次华南沿海强降水的对流性特征及热动力机制研究[J].大气科学.2019
[2].薛秀丽,李淼坤,曾超峰.开挖前降水作用下基坑围挡结构-地层相互作用机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魏晓琳,陈训来,江崟,李辉,毛夏.短时强降水智能临近预报的一种新型众创机制[J].气象科技进展.2019
[4].张然,张祖强,孙丞虎,王东阡.我国南方降水集中期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J].气象科学.2019
[5].常祎.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云微物理特征和降水形成机制的飞机观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6].卢健.一个降水增多另一个就会减少?[N].中国气象报.2019
[7].魏莉,郑有飞,赵辉.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J].生态学杂志.2019
[8].亓鹏.太行山东麓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征与降水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9].常石巧.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物理机制初探[D].兰州大学.2019
[10].宋一凡.荒漠草原降水驱动下的水分-土壤-植被耦合与响应机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