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心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心,椭球,股骨,倾角,椭圆,开普勒定律,轨道。
偏心率论文文献综述
边少锋,席梦寒,纪兵,欧阳永忠[1](2019)在《正常椭球重力平均值处纬度与偏心率的表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加速度计的精度是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最直接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对正常重力平均值的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加速度计的精度的高低。传统上还是直接以纬度45°处的正常重力值作为平均值,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在计算机代数系统中,将正常重力计算公式利用级数展开、牛顿迭代法,推导出纬度关于椭球第一偏心率的函数式,并在考虑推广到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基础上,推导出纬度随椭球第一偏心率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得到部分天体数据验证,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测绘》期刊2019年05期)
曾俊杰,郭艾[2](2019)在《膝骨关节病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特点及其与胫骨平台后倾角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中国人群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股骨后髁偏心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及偏心率(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tio,PCOR)差异,分析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像学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膝骨关节病患者200例,男性63例(112膝),女性137例(249膝),通过膝关节标准正侧位片评估膝骨关节病严重程度,测量PCO、股骨远端直径(anterior-posterior dimension,ACP)及PTS,计算PCOR(PCO/ACP)。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与PTS的相关性。结果男性PCO较女性更大;男女患者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女性患者PCO及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Ⅱ级患者PCO较Ⅲ/Ⅳ级患者偏小(P=0. 004,P=0. 008),而Ⅲ级与Ⅳ级患者P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男性PCOR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CO与PTS不具有相关性,且不受性别或级别因素影响; PCOR与PTS的关系与级别有关,与性别无关:Ⅱ级患者PCOR与PTS具有相关性(r=0. 226 9,P=0. 02),Ⅲ级及Ⅳ级患者无类似相关性。结论膝骨关节病的疾病进展对男性患者PCO的影响较女性更大。疾病进展所致骨质增生与骨赘形成不影响股骨远端的解剖学特点,但对股骨与胫骨后间室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随着疾病进展,两者原有的相关性逐渐消失。(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彬斌,齐向阳,王炳乾[3](2019)在《大偏心率小倾角GEO SAR观测特性及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 SAR)具有重访周期短,观测区域大等优势,可以对大面积热点区域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在军事侦察、土壤湿度和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当前GEO SAR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倾角小偏心率轨道,而关于大偏心率小倾角则鲜有涉及。因此针对大偏心率小倾角GEO SAR的观测特性问题,仿真了卫星在不同轨道配置下的空间轨迹及覆盖性能示意图,说明了其观测性能优势,并仿真了此时"走-停"假设误差的大小,使用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 BP)算法给出了卫星在不同轨道位置处的聚焦成像结果,说明成像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6期)
刘帅,杜翠花[4](2019)在《基于LAMOST对银河系晕星轨道偏心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LAMOST的A/F/G/K型巨星样本,通过空间分布和金属丰度分布挑选晕星样本并进一步研究银河系晕星的轨道偏心率。研究发现:在距离银盘5~15 kpc的范围内,晕星的偏心率峰值均在0.8左右,并不随距离的增大而改变,但垂直距离越大时峰值处晕星所占比也越大。在5<|z|<25 kpc的范围内,内晕星和外晕星在偏心率的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内晕星偏心率的峰值在0.65左右,分布较为弥散;而外晕星偏心率的峰值在0.8左右,大部分集中在e>0.6的区域。这些不同的运动学特征反映了内外晕的形成机制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朱向哲,高鹤,刘俭[5](2018)在《转子导程及偏心率对面团混合器混合流场及效率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偏心螺旋转子扰动下面团混合器的混沌混合机制,明确偏心转子系统的关键几何参数对混沌混合机制的影响,从叁维Lagrangian的新视角,利用有限时间Lyapunov指数(finite-time lyapunov exponent, FTLE)和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agrangian coherent structure, LCS),结合经典Poincaré截面,对面团混合器的流体输运和混合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LCS的准边界特性,分析了混合器的混沌和非混沌区域分布规律;研究了转子偏心率对混沌尺度和非混沌区粒子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剪切速率、对数拉伸、瞬时混合效率和平均时间混合效率等,分析了转子导程和偏心率对混合器混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曲LCS将混合器流域划分为两个不同动力学特性的区域:内回转区和外螺旋区。随着转子偏心率逐渐增大,外螺旋区流体的混沌混合强度增大,内回转区混合强度逐渐较低,当偏心率较小时,流体混合以内回转区运动为主;由于转子扰动减小,减小了混合器的轴向物质输运。从拉伸流动混合效率角度可知,当导程l=120 mm、偏心率ε=0.67时,混合器的具有相对较高的拉伸混合效率;当导程l=60 mm、偏心率ε=0.33时,混合器的拉伸混合效率相对最低,但其剪切混合效率相对最高。该文为食品及其它混合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王金奎[6](2018)在《关于隔震结构中偏心率限定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欧板块紧邻太平洋板块,由于板块运动十分活跃,周围地震断裂带发育,长期受地震困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进的基础隔震体系在我国得到重视,国内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基础隔震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已有较为成熟的运用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震控制技术,能大幅地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在采用基础隔震时,同样需要关注结构的扭转效应。出于此目的,日本、台湾及我国内地有关规程中均提出了偏心率不大于3%的要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强行调整偏心率至3%以内,反而会带来结构的巨大扭转。目前对此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而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抗震规范以及隔震建筑方面的科研成果,建立叁种典型框架模型,采用大型结构设计分析软件ETABS进行模型的非线性(弹性或弹塑性)分析。经过模型的对比验证,地震动的输入拟合和设防地震分析等步骤,在各项数据均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罕遇地震的位移分析。分别通过两种逐步降低隔震层偏心率的方案,分析隔震层在不同偏心率状态下的端点位移表现。暴露出按现行偏心率控制要求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隔震层偏心率的降低会使隔震层的扭转响应有所降低,但继续降低偏心率却往往出现扭转响应升高甚至大幅升高的反常现象。隔震层偏心率大小对正常设计的隔震建筑的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扭转影响并不大,一般罕遇地震下隔震层均能维持在较小的扭转水平上,并不简单地随偏心率增减而增减。进而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在隔震层偏心率计算公式中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试图以隔震层偏心率大小来控制隔震建筑的扭转响应的做法缺乏针对性,将隔震层偏心率控制在3%以内的规定更缺乏准确性。与此同时,本文在典型模型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建议放弃用隔震层偏心率控制隔震建筑扭转的思路和做法,提出更为合理的偏心控制方式,即改用限定罕遇地震下端点扭转角或端点位移比的思路和方法予以控制。(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19)
邬再新,姚凤伟,鄢诚挚,关毅[7](2017)在《阶数和偏心率对椭圆齿轮滚齿加工运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非圆齿轮滚切加工的速度联动关系,推导了其加速度方程;根据速度和加速度方程,以椭圆齿轮为例研究了其运动特性;利用Matlab软件获得椭圆齿轮加工时的滚刀和工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并通过比较函数曲线分析阶数和偏心率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阶数和偏心率越小,齿轮加工越精确.(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怡潼,刘冰[8](2017)在《具有可控偏心率核壳高分子胶体的合成与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可控微结构的胶体合成是高分子胶体研究中的重要领域。高分子胶体不仅可以作为基本构筑基元组装成新颖的有序结构材料如光子晶体和叁维大孔有序材料,也可用作大的分子原子模型研究凝聚态物理的基本问题如结晶、成核和相变等。在我们的胶体组装和相行为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高分子(或复合)核壳胶体已经被研究多年,然而一个简单的隐藏的问题在文献中却几乎被忽略,即利用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制备核壳胶体时是否可以控制核在复合胶体里的位置或者偏心率。该偏心率的控制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叁维光子晶体的多重周期性。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探讨了这一问题,用一个极简单的无皂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体系,论证了通过控制溶剂便可实现"活性的"壳层增长以控制其偏心率。我们研究了其机理,并利用具有不同偏心率的胶体构筑了新的光子晶体。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构筑了新颖的椭球胶体,研究了其在外场响应下的液晶相变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期刊2017-10-10)
买买提明·艾尼,杨杰,王晓亮[9](2017)在《RSS机座-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偏心率的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这项研究主要提出一种机座—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偏心率的确定方法。用"被动控制"法研究RSS(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的最佳支承参数的匹配对轴承转子系统的抑振作用。文章以M701F燃气轮机转子系统为对象,引入固定瓦径向滑动轴承的8个动态特性系数,建立RSS机座—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穷举法"理论确定最佳支承参数匹配原理。经过对比分析最佳匹配参数的变化关系,确定了RSS机座-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非稳定、奇异和亚稳定偏心率区域。燃气轮机转子的稳定工作状态的偏心率必须小于0.125,可以通过支承参数的最佳匹配可获得。因此,RSS—机座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偏心率的确定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设计系统要综合考虑系统中的各个参数影响。此研究为大型动力装备机座-轴承转子系统的最佳匹配参数设计和稳定偏心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于凤军[10](2017)在《用近似轨道方程计算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地球的椭圆轨道方程进行近似处理,然后应用开普勒面积定律和季节长度计算其轨道偏心率.(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7年06期)
偏心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中国人群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股骨后髁偏心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及偏心率(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ratio,PCOR)差异,分析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像学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膝骨关节病患者200例,男性63例(112膝),女性137例(249膝),通过膝关节标准正侧位片评估膝骨关节病严重程度,测量PCO、股骨远端直径(anterior-posterior dimension,ACP)及PTS,计算PCOR(PCO/ACP)。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膝骨关节病患者PCO/PCOR与PTS的相关性。结果男性PCO较女性更大;男女患者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女性患者PCO及P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Ⅱ级患者PCO较Ⅲ/Ⅳ级患者偏小(P=0. 004,P=0. 008),而Ⅲ级与Ⅳ级患者P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间男性PCOR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CO与PTS不具有相关性,且不受性别或级别因素影响; PCOR与PTS的关系与级别有关,与性别无关:Ⅱ级患者PCOR与PTS具有相关性(r=0. 226 9,P=0. 02),Ⅲ级及Ⅳ级患者无类似相关性。结论膝骨关节病的疾病进展对男性患者PCO的影响较女性更大。疾病进展所致骨质增生与骨赘形成不影响股骨远端的解剖学特点,但对股骨与胫骨后间室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有一定影响,随着疾病进展,两者原有的相关性逐渐消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心率论文参考文献
[1].边少锋,席梦寒,纪兵,欧阳永忠.正常椭球重力平均值处纬度与偏心率的表达式[J].海洋测绘.2019
[2].曾俊杰,郭艾.膝骨关节病股骨后髁偏心距和偏心率特点及其与胫骨平台后倾角相关性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周彬斌,齐向阳,王炳乾.大偏心率小倾角GEOSAR观测特性及成像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4].刘帅,杜翠花.基于LAMOST对银河系晕星轨道偏心率的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9
[5].朱向哲,高鹤,刘俭.转子导程及偏心率对面团混合器混合流场及效率影响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8
[6].王金奎.关于隔震结构中偏心率限定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
[7].邬再新,姚凤伟,鄢诚挚,关毅.阶数和偏心率对椭圆齿轮滚齿加工运动特性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7
[8].李怡潼,刘冰.具有可控偏心率核壳高分子胶体的合成与组装[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物理与软物质.2017
[9].买买提明·艾尼,杨杰,王晓亮.RSS机座-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偏心率的确定方法[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10].于凤军.用近似轨道方程计算地球轨道的偏心率[J].大学物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