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如厕学问”

谈幼儿“如厕学问”

山东大学第三幼儿园史晓敏

【摘要】学会如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从后知后觉的排尿到警惕身体内部的变化报告尿意再到排泄。将一次如厕过程分成若干步,就会发现孩子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排泄系统,还要掌握反应速度,更需要一定的自控力与忍耐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排泄系统的成熟,也需要孩子不断地学习。

【关键词】幼儿如厕策略

难题一:孩子不会脱裤子

年轻的家长总嫌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经常包办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包括如厕时穿脱裤子。再者老人带大的孩子,幼儿自理能力有的会更差些。

应对策略是:

◎教孩子独立穿脱衣服

穿脱衣服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内容,可通过游戏、探索活动、穿脱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会穿脱衣服。也可设置供幼儿练习系纽扣、帮娃娃穿衣服的一些区角与材料。

◎家园共育,要求一致

告知家长科学培养孩子独立穿脱衣服的重要性,能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自己穿衣的过程,不包办。

难题二:“忘记”上厕所

有些孩子知道要到卫生间大小便了,但其表现常常因贪玩或全身心的投入当前活动而忘记了自身的生理需要,产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应对策略是:

◎多一点耐心和宽容——允许孩子偶尔尿裤子

如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意外都可能导致孩子反反复复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孩子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不是着急教训孩子。

案例分析

情景:4岁多的安吉早在一年前就能独自上厕所了。但每一两个月总会有尿裤子现象。每当这时她就对妈妈说:“不怪我呀,这是屁屁没有跟我说!”妈妈对此很不理解。

分析:安吉的这种反复和她受到的压力有关。她这种压力,来自于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三、四岁的孩子瞬间的注意力还有待提高,通常情况下孩子事先知道有便意,但信息传递到大脑常会慢半拍,出现尿裤子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当孩子聚精会神地在玩时,作为老师不妨提醒她:“安吉该上厕所了?”

◎教师及时提醒孩子如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驱使她忘记身体的感觉,常常是发觉自己要尿的时候已经尿了或者已憋不住。孩子一般在憋尿时会表现为脸红、夹着双腿,可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如厕。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科学地控制大小便次数。

学期初对小班孩子在家的如厕习惯进行调查,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安排孩子大小便的次数和时间。有的孩子因一时贪玩而忘记去小便,要及时提醒以防尿湿衣裤;也有的孩子以大小便为由不停地去厕所玩,应根据情况转移其注意力,防止产生尿频现象。

◎幼儿尿床、尿裤后慎用的语言——尿床后别埋怨和责怪

“你怎么又尿床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告诉其他人员:“某某今天又尿床了”等。对于幼儿来讲,尿床本身就会使他感到紧张、不安和羞愧,觉得犯了错误。这时,假如教师再把他最不希望公开的事毫无遮掩地揭示出来,甚至指责或嘲笑他,可以料想,这对幼儿的自尊心该是多么大的伤害。进而,也会不同程度的阻碍他的发展。

案例分析

情景:4岁的丽丽常让老师感到烦恼,白天活动时她什么事都没有,一切正常。可就是到了午休时,隔三差五就要尿床。

分析: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孩子到4、5岁还在尿床,她们并没有患任何疾病。可能是她睡得太沉,即使憋尿了也意识不到。作为值班老师每天临睡前提醒她上一次厕所,或者午休中间再叫她去小便一次。

难题三:换个环境不能轻松如厕——“幼儿不愿在园如厕”

有些孩子在家时已经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可到了幼儿园却总是尿裤子。什么原因呐?其原因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的状态是最放松、自在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心理上产生恐惧,难免会紧张,无所适从。甚至排斥老师,即使有大小便的需要,也不敢或不愿告诉老师,时间一长,大小便就解在身上了。因此,孩子在新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小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如厕“失调”。

案例:孩子在园如厕困难,您可曾想过?

现象A:我女儿在幼儿园就是不愿意大便,一直憋着,到家里就很正常,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憋不住了,拉在裤子上。

现象B:我儿子也是一样的,宁愿在外面的公厕大便,也不愿在幼儿园大便,要不就忍着回到家里再大便。

应对策略是:

◎教师要鼓励、耐心等待

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教师要告知家长一定要静心等待,除了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外,尽量避免问“你今天在幼儿园里尿尿了吗?”“你今天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孩子的焦虑心理,所以我们应给孩子一些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将孩子如厕真正当做一件平常事来看待。

◎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增进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幼儿初入园,教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神情,尽快帮他们适应幼儿园环境,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拉近他们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敢于对老师讲出自己的生理需要。

◎加强随机教育,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大小便姿势

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厕所环境、安全使用方法;其次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大小便姿势;第三要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用语,例如“小便”就是“尿尿”,“大便”就是“拉臭臭”等;第四老师的随机教育贯穿在日常的如厕活动中。

◎利用榜样的力量

利用一些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文艺作品感染幼儿,例如创编一些如厕儿歌和故事,孩子们学起来兴趣高,同时又会得到教育的启示。

难题四:家园大小便姿势的差异

孩子在家大小便,大多使用坐便器或尿盆,并且有父母的帮助。而在幼儿园,厕所设施与家中的不一样,男孩子小便还好一点,女孩子则困难多了。孩子如果没有掌握好先跨台阶再解裤子的顺序,很容易一脚踩进便池,从而造成如厕紧张。

应对策略是: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园同步教育,保证孩子在园在家生活规律的一致性。

难题五:穿着不当的衣裤

有些年轻的父母在为孩子选购服装时,往往追求漂亮而忽略了实用性。像有的幼儿穿背带裤,因其动手能力差,常常拨弄很长时间也解不开肩上的扣子。

应对策略是:穿结构简单的衣服

结构简单、容易穿脱的款式是最适合正在学习如厕的孩子穿着。例如:带松紧的裤装简单易脱最受孩子的欢迎。

难题六:短期不良的生理情况

孩子突受风寒或饮食不当时,都能引起拉肚子或肚子疼等生理反应,往往来不及上厕所就将大便解在身上。

应对策略是:及时关心孩子的身心状况,保证其健康成长。

幼儿学会如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园共育、配合一致,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  ;  

谈幼儿“如厕学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