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荧光探针论文_李洋,刘倩,李志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荧光探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纳米,探针,硫醇,敏感,多巴胺,凝胶。

纳米荧光探针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刘倩,李志英[1](2019)在《金纳米簇荧光探针对肉桂酸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AuCl_4·4H_2O为原料,2-巯基苯并噻唑为稳定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在微波功率195 W下反应2.0 min制备了水溶性金纳米簇。肉桂酸(TCA)通过氢键作用使金纳米簇(AuNDs)团聚,荧光强度降低,据此建立了金纳米簇作为探针检测肉桂酸方法。测定肉桂酸的最佳测量条件为:pH=6.0乙酸缓冲溶液、室温下反应50min,肉桂酸浓度在2.0×10~(-7) mol·L~(-1)~7.0×10~(-5)mol·L~(-1)与荧光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9.0×10~(-8 )mol·L~(-1),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回收率102.6%~98.3%。(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周山勇,张肖,耿孝元,明丽艳,宋良[2](2019)在《稀土纳米荧光探针用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超灵敏即时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位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之首。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不可以再生。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突发性强、病程发展快、致死率高、预后差、症状多样等特征。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实现急性心梗早期快速高灵敏诊断至关重要。心肌肌钙蛋白(包括cTnI和cTnT)作为心肌坏死后的生化标记物,目前市面上的检测主要包括即时检测技术(检测cTnI)和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T),前者检测时间15-20分钟,检测限0.05-0.11ng/mL,后者检测限0.01ng/mL,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束>35 min。为了更快速的实现cTn快速检测,达到及时准确治疗的效果,快速检测的时间仍然可以进一步优化。本研究设讣合成了高性能的稀上纳米探针,开发了基(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杨旭东,王生旭,曲淑岩,沈夕然[3](2019)在《温度响应性银纳米簇/聚合物水凝胶复合荧光探针用于Cr(Ⅵ)的高灵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c)为聚合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并结合紫外光辐照还原法,制备一种由羧基所修饰的温度响应性聚合物水凝胶纳米微球,并以其为模板来构筑纳米簇材料,所制备的新型Ag纳米簇/聚合物水凝胶复合荧光材料可实现温度和重金属离子Cr(Ⅵ)的双重检测,在生物成像、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祝媛媛,盛希群,刘艺,杨世芳,宋功武[4](2019)在《牛血清蛋白保护的铜纳米簇荧光探针检测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牛血清蛋白作为保护剂,合成了铜纳米团簇。基于Fe~(3+)对牛血清蛋白保护的铜纳米簇(CuNCs)的荧光猝灭作用,构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Fe~(3+)的荧光探针。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检测Fe~(3+)的线性范围为2. 5×10-8~4. 0×10-5mol/L,检出限为12 nmol/L。该探针对Fe~(3+)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9期)

李志英,李洋,郭红霞[5](2019)在《银纳米簇荧光探针对孔雀石绿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gNO_3为原料,聚乙烯亚胺(PEI)为稳定剂,2,4-二羟基苯甲醛为还原剂,在微波功率为260 W的条件下辐射80 s,合成水溶性银纳米簇(AgNCs),AgNCs在激发波长为432 nm,发射波长为539 nm下发射绿色荧光。孔雀石绿(MG)对AgNCs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且其猝灭程度与MG的含量成正比,由此建立一种快速检测MG的新方法。测定MG的最佳条件为:pH=5的HAc-NaAc缓冲体系,室温下反应20 min。MG浓度在8.0×10~(-8)~1.2×10~(-5) mol/L与相对荧光强度(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0×10~(-8) mol/L,回收率为97.0%~103.0%。将AgNCs探针用于水产品中防腐剂MG含量的测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如诗,李洁,乔云帆,胡坪,章弘扬[6](2019)在《(6,5)手性单壁碳纳米管近红外荧光探针检测多巴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葡聚糖-聚乙二醇双水相系统分离得到(6,5)手性单壁碳纳米管(SWCNT),并将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应用于多巴胺(DA)的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00 nmol/L,检出限为0. 82 nmol/L。将(6,5) SWCNT探针应用于人血清中DA的检测,回收率在92. 4%~105. 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3%,方法可用于人血清中多巴胺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8期)

孙江江[7](2019)在《芳香族化合物为碳源的纳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点是一类具有发射波长长、光稳定性好、毒性低、环境污染小、原料简单易得、合成步骤简单等优异性质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研究表明,表面钝化和功能化可有效控制碳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几年,碳点被应用于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纳米医药和光电催化等多种领域。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苯酚类化合物为碳源,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制备碳点,并基于所得碳点构建了可检测生物硫醇和铁离子的纳米荧光探针。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粒子的发展背景、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以水热/溶剂热合成荧光碳点的方法及荧光碳点的研究进展。第二章2,4-二硝基苯磺酸酯修饰的碳点用于活细胞中生物硫醇的成像分析。我们以3-二乙基氨基酚为碳源,在酸性乙醇溶液的条件下,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发射绿色荧光的碳点(g-CDs),然后将其用2,4-二硝基苯磺酰氯(DNS-Cl)修饰,得到了2,4-二硝基苯磺酰修饰的碳点(g-CD-DNS)。实验结果表明,g-CD-DNS在pH=7.4的缓冲液中几乎没有荧光。当向其溶液中加入生物硫醇后,由于亲核取代反应释放出g-CDs,导致反应体系在525 nm处的荧光强度升高。该方法测定GSH、Cys的检出限分别为69、69 nM(3σ)。基于上述原理,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检测生物硫醇的纳米荧光探针,该探针对生物硫醇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常见的氨基酸和生物分子不干扰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应用于血清样品中的生物硫醇的检测。此外,该探针还可应用于活细胞中生物硫醇的荧光成像分析。第叁章多羟基碳点的合成及用于水样中铁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我们以1,2,4-苯叁酚为碳源,在酸性乙醇溶液的条件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多羟基荧光碳点(P-CDs)。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了P-CD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我们发现中性条件下,P-CDs水溶液中加入铁离子可以使该体系荧光猝灭。P-CDs表面的多个羟基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非荧光复合物,导致荧光猝灭;同时,加入的铁离子诱导了P-CDs团聚为弱荧光的物质。我们认为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铁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基于上述原理,我们设计了一个高灵敏度检测铁离子的猝灭型纳米荧光探针。我们发现P-CDs的荧光信号变量(ΔF)与Fe~(3+)的浓度在0-140 nM浓度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Fe~(3+)的检出限为0.45 nM。且在谷胱甘肽存在下P-CDs对铁离子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常见的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不干扰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应用于水样中铁离子的高灵敏检测。(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靖诗[8](2019)在《上转换纳米晶和香豆素分子荧光探针材料及其生物传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荧光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在生物检测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传感器在生物蛋白检测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如:反斯托克斯位移,窄带发射,光谱易于调节等,最重要的是上转换纳米材料是利用红外光激发,获得可见光发射,红外光不仅仅具有大的组织穿透深度,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背景荧光,进而提高检测灵敏度。此外,有机荧光传感材料在离子检测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以香豆素衍生物为例,香豆素是一类优异的荧光分子,它们具有良好的平面扩大的π-π共轭体系,表现出优良的光学性质,以其为基础的探针分子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高荧光量子产率,优异的光稳定性等优点,在有机发光材料领域是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首先利用上转换纳米材料近红外激发的优点,结合银纳米颗粒与肿瘤标志物抗原抗体结合方式的优点,设计了卵巢癌肿瘤标志物CA-125传感器,利用一步合成法,获得了NaYF_4:Yb/Tm-聚醚酰亚胺(PEI)上转换纳米晶,通过其表面的氨基实现了肿瘤标志物抗体修饰,然后利用银纳米颗粒来标记CA-125肿瘤标志物,利用CA-125连接上转换纳米晶和银纳米颗粒,本工作的重要创新点在于: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光谱与上转换纳米晶的发射光谱具有很好的重迭,而且实现了很高的吸收效率,由于肿瘤标志物为中心的夹心结构可以是二者的距离小于10 nm,从而实现了高效了能量传递作用,我们通过荧光信号变化实现了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20 pg/ml。其次,我们探索了基于香豆素荧光团的铁离子探针。目前,因为有机荧光小分子探针以其优异分子设计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离子的高选择性,成为离子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而其荧光团主要是疏水性稠环结构,降低离子探针的水溶性,因此如何提高分子水溶性的是有机探针分子设计的关键问题。本论文从提高分子探针水溶性为出发点,采用“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设计理念,引入疏水的苯环结构作为内核,连接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香豆素探针分子,实现低聚物的高水溶性,通过分子设计进而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了铁离子的检测下限,达到皮摩尔/升(pM)水平。本工作中,我们通过大量实验探索了分子亲水部分与疏水部分的分子比重,明晰了提升水溶性的分子设计规律。由于水溶性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相容性,低聚物探针分子成功实现了细胞水平的铁离子检测,检测下限达到9 pM,而且,该探针分子可以实现太阳光激发下的裸眼检测,检测下限达到50μM。本论文通过设计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和香豆素低聚物小分子的生物探针,探索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新方法,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铁离子的检测下限,不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边孟孟,李小青,袁亚利[9](2019)在《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荧光探针检测啶虫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DNA-AgNCs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啶虫脒。方法以啶虫脒的适配体DNA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AgN03,合成发射波长为421nm的DNA-AgNCs。啶虫脒溶液与该纳米簇混合时,荧光强度降低,根据该现象检测啶虫脒。结果在37℃的条件下,啶虫脒于DNA-AgNCs体系中(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反应60 min后荧光猝灭,啶虫脒的浓度在5~200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μmol/L(S/N=3)。结论该检测方法较简单,易操作,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测定啶虫脒。(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寒[10](2019)在《GSH&pH双控药物传输纳米硅球的合成与应用及基于BODIPY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为了提高传统单一条件控制的药物传输体系的控制效率,我们以无机介孔硅纳米材料(MCM-41)为基底材料,通过表面修饰,实现pH与GSH双重控制药物传输体系;基于氟硼二吡咯(BODIPY)染料荧光团较强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和高量子产率等诸多特点,我们对其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两个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并对探针的荧光光谱性质、识别性能以及在实际样品中的测试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药物传输体系在医药研发以及生物应用方面等收到极大的关注,开发出各种新型的传输体系。本文分别以亚胺作为pH控制部件,含有末端炔基的二硫键为GSH控制部件,将这些官能团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修饰在介孔材料的表面。在进行药物装载后,通过金刚烷胺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识别作用和铜催化的点击反应实现双控环糊精的盖帽作用。通过一系列表征验证了了双控纳米硅球的成功制备。在释放验证试验中,归功于于β-环糊精在这正常条件或单一条件满足时未能脱离材料,很好起到了“盖帽”的作用。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亚胺键和S-S键都能够被迅速破坏断裂,导致β-环糊精的离去和DOX的释放。2.通过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在氟硼吡咯(BODIPY)的2位实现了醛基的修饰,成功的合成了一种用于赖氨酸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我们发现探针在测试体系(DMSO:H_2O=9:1,V/V)中可以很好的进行氨基酸的检测,最佳检测浓度为20μM。测试中的紫外和荧光强度变化都非常明显,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并且在十多种常见氨基酸中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3.以四甲基BODIPY为荧光团,通过对硝基的还原,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含有偶氮苯结构的四甲基氟硼吡咯衍生物。该探针由于偶氮苯结构的强吸电子作用将BODIPY自身的的荧光淬灭。同时,得益于偶氮苯结构自身对次氯酸根的敏感性,使得该探针的偶氮结构可以被次氯酸根迅速破坏,恢复荧光。通过一系列的条件筛选,发现探针在测试体系(EtOH:H_2O=1:1,V/V)中可以迅速的进行次氯酸根的检测,反应时间低于一分钟,最佳检测浓度为5μM,检测限为70 nM。反应前后体系的荧光变化非常明显,未加入次氯酸之前体系基本没有荧光,加入次氯酸后荧光强度迅速升高,为明亮的强绿荧光。一系列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探针是一种良好的次氯酸检测探针。(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纳米荧光探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位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之首。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不可以再生。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突发性强、病程发展快、致死率高、预后差、症状多样等特征。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实现急性心梗早期快速高灵敏诊断至关重要。心肌肌钙蛋白(包括cTnI和cTnT)作为心肌坏死后的生化标记物,目前市面上的检测主要包括即时检测技术(检测cTnI)和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T),前者检测时间15-20分钟,检测限0.05-0.11ng/mL,后者检测限0.01ng/mL,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束>35 min。为了更快速的实现cTn快速检测,达到及时准确治疗的效果,快速检测的时间仍然可以进一步优化。本研究设讣合成了高性能的稀上纳米探针,开发了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荧光探针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洋,刘倩,李志英.金纳米簇荧光探针对肉桂酸测定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2].周山勇,张肖,耿孝元,明丽艳,宋良.稀土纳米荧光探针用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超灵敏即时检测[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3].杨旭东,王生旭,曲淑岩,沈夕然.温度响应性银纳米簇/聚合物水凝胶复合荧光探针用于Cr(Ⅵ)的高灵敏检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9

[4].祝媛媛,盛希群,刘艺,杨世芳,宋功武.牛血清蛋白保护的铜纳米簇荧光探针检测铁[J].分析试验室.2019

[5].李志英,李洋,郭红霞.银纳米簇荧光探针对孔雀石绿的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9

[6].赵如诗,李洁,乔云帆,胡坪,章弘扬.(6,5)手性单壁碳纳米管近红外荧光探针检测多巴胺[J].分析试验室.2019

[7].孙江江.芳香族化合物为碳源的纳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刘靖诗.上转换纳米晶和香豆素分子荧光探针材料及其生物传感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边孟孟,李小青,袁亚利.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荧光探针检测啶虫脒[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10].张寒.GSH&pH双控药物传输纳米硅球的合成与应用及基于BODIPY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纳米的概念a()纳米尺度空间的范围;()...在人类疾病研究工作中的用途[1]银纳米簇-SAAP复合探针的构建及其肿瘤...聚合物胶束负载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相...(A)实时活体NIR荧光成像照片荧光取代测定琉基DNA探针在纳米金上组...

标签:;  ;  ;  ;  ;  ;  ;  

纳米荧光探针论文_李洋,刘倩,李志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