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在对存在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论思维在对存在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汤庆亮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一、思维在西方历史发展与现实中的作用

借助于自然语言,特别是借助于对于自然语言的语法分析来理解命题和推理,是从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以至近代一些时候是西方逻辑发展的传统阶段;17世纪莱布尼茨提出建立一种普遍的人工语言,使用数学一样的精确方法研究与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后来的布尔设计了一种命题逻辑演算;弗雷格构造了第一个谓词逻辑的演算系统;再经过罗素、希尔伯特、甘岑、哥德尔和塔斯基等人的工作,数理逻辑逐步得到产生与发展。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没有西方理性思维的发展,就没有今天越来越精致、严格与完备的逻辑学的繁荣。它的发展,对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语言学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辩证法思想在西方有着比较明显的发展脉络,从时间角度看,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出一种继承的连续性。亚里士多德用现实和潜能这对范畴从总体上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他认为在事物自身内部就包含运动变化的可能性,这是潜能;当事物的运动变化一经展开,就由潜能变为现实。他说潜能是一切动变之源。他还指出: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在有一个运动和静止(有的是空间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减方面的,有的是性质方面的)的根源。黑格尔在确立对立统一是事物前进运动的根源时,用否定之否定的形式来实现发展。因此在黑格尔对立统一的学说中,否定之否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此,西方哲学的发展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形态的更替,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都起了极其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唯心主义的思维仍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巨大的影响。即使其中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不能否定这些哲学家在思考哲学问题时所发挥的自己的意识的积极的能动作用。

二、思维在中国历史发展与现实当中的作用

中国哲学重视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主体把握对象不注重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论证;而更多地强调思维方式的体验性,即那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内在心灵的情感感悟活动。体验性中包含着直觉性和超越性。又如《墨经》中就有小孔成像等光学描述,但是其通过日用生活进行总结和说明,不像西方人那样将其抽象成为一种普适性的科学原理。中国人不擅长范畴划分、善于进行演绎推理。

虽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许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马克思主义强调思维在实践当中的能动作用,但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哲学思维模式,仍然影响了当代中国人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国人往往不是深入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抽象概括,并进而指导下一步的实践,而是用一种想当然的直觉作出下一步的决策。对现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中国哲学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人生的问题,对自然的关注也是基于“天”与“命”、“性”等的关系。面对复杂的社会中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是积极加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去改造,而是抱着“独善其身”的哲学观点去适应或者顺其自然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

中国哲学为国人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智慧的资源,对健全个体人格,提供个人精神境界起了重要作用。但其“道可道,非常道”的认识阻碍了对存在本质的进一步认识。

三、思维的能动作用与主体对存在本质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认为片面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并不是否定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在一个可允许的范围内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只要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合理因素,都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这种阐释并不是要像实证主义者和分析哲学那样企图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建立一条中间路线,而是试图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寻找看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另一视角,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笔者认为,存在的本质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剖。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现象存在的本质只能抹杀唯心主义的一定的积极作用。否则,实践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哲学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等一系列哲学观点是到目前为止对世界的一种最高形式的抽象。在这之下与科学理论之上还应该有一个或多个哲学抽象层次。否认这一观点,当今学术界“应用哲学”这一哲学名词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在科学理论与哲学观点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此,既然承认哲学抽象的层次性,也就承认了所分析的存在本质的层次性。而对存在本质的抽象层次相对越低,存在本质的多面性的可能也就越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存在的本质。

以目前人们的思维认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存在的多样性仍然有其合理性。在低层次范围内的对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各自哲学抽象,有利于指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进一步认识与改造。如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虽然统一于人化的自然世界,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仍然各有其特点。再如语言哲学与科学技术哲学,二者虽然统一于分析哲学,但仍各有其特征。这里我们可以把自然世界、人类社会、语言哲学与科学技术哲学分别认为是不同的存在。

四、研究思维的能动作用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思维与存在是辩证的统一体。我们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去研究哲学,也并不否认传统观点中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与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但思维又不等于精神,存在也不等于物质。思维的能动作用已经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古代缺乏演绎科学的方法,是我们没有发展出西方意义上的现代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也并不仅仅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近代以来,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与不重视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等原因,旧中国遭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这与我们重视理性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在当代中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又出现了片面发挥意识的消极的能动作用的现象。唯心主义现象又有所抬头。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就不能真正科学地对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决策与解释,这势必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新我们的思维,在合理范围内不断地发挥创新思维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会继续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走向前进。

参考资料:

【1】孙正聿《哲学通论》第8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2版。

【2】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尹鑫《思维创新艺术导论——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标签:;  ;  ;  

论思维在对存在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