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互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学,中西文化,雅各,艾略特,墨子,郭沫若,天主教。
文化互释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1](2017)在《叙事交汇与文化互释——阿来《蘑菇圈》与《叁只虫草》的互文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文性的理论视域下,笔者将阿来的《叁只虫草》和《蘑菇圈》合构为一个统一的叙事体系,在叙事话语、人物身份以及文化意蕴等方面展开阐释与观照。经蘑菇与虫草所构建、绵延的虫草社会和采集文化,表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度拷问,显现出两个文本话语粘连的复杂形态。阿妈斯炯和桑吉一老一少,两种生命景观相互迭加,展现了藏族人民厚重但又充满希望的民族形象,在喟叹焦虑与敞开胸怀中,显示出两人相同的民族文化认知和不同的现实路径。同时,作品也昭示着阿来的文化身份与内在精神的融合视像。(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7年06期)
杨育华[2](2015)在《文化互释语境下的墨子耶稣伦理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质文化互释语境下,存有一种凸显的悖论和义理:两种完全不同质的文化符号,其形态、结构全然不一,却反映着同质性精神。此精神折射的正是人类生存伦理之道抑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归是人性根源性的良善动机。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和耶稣的"博爱、公义、超越"等伦理思想当属此类现象。前者以人为核心,后者以神为本源。尽管其核心点不同,但社会伦理功能的实践指向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种互释绝非单向攀援和比附,也非各说自话,各弹自调,而是籍此寻找人性伦理道德的真谛。(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杨育华,王彩霞[3](2009)在《中西文化互释与世界根源性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西方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既不是争夺话语权及同化的问题,也不是消融各自的特色,而是基于和谐在文化差异中分享与互尊。惟有正视这一点,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和思想资源才可能通过与西方经典的相互诠释来与西方文明沟通与交流,并追寻到当今世界根源性精神;进而发现一个为人类理性所能认同的共同的真理与价值标准。恰恰是通过对中西文化元典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文化的冲突不可怕;它是进化的一个条件,但是你必须共同融合才能产生新的文明。(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09年04期)
杨慧林[4](2009)在《理雅各之“道”与艾略特之“言”:语言理解中的文化互释》一文中研究指出No culture or tradition could stay in its original state,and it is even true in speaking of our own languages.As Jacques Derrida's description of the acts of literature and acts of religion, translation is also an act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because of its form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our mutual-understanding into a new set of discourse.And hermeneutically,in terms of Paul Ricoeur,"discourse is an event of language".(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期刊2009-11-06)
宋旭红[5](2006)在《文化互视与自我镜像——利玛窦译名政策背后的中西文化互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明末清初天主教来华暨中西文化首次实质性相遇的“第一接触点”,利玛窦的译名政策受到中国奉教士人的拥护。从文化互释的角度来看,利玛窦与中国信徒之间关于译名政策的高度默契是以彼此对对方的误读和对自己文化的调适为基础的。该政策最终的成与败提示我们:异质文化间的对话与交融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方能有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伍世昭,李江山[6](2003)在《中西文化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谈论郭沫若早期诗学时 ,坚持文化互释的立场 ,乃基于“五四”时期中西两种文化在郭沫若那里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事实。文章认为如此方能逼近对象的真相 :其“自我表现”说、“无目的”论、“人格冲动”说、文学的“功利性”等诗学话语建构就建基于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上 ;中国当代诗学建设亦能由此得到某些启示。(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文化互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质文化互释语境下,存有一种凸显的悖论和义理:两种完全不同质的文化符号,其形态、结构全然不一,却反映着同质性精神。此精神折射的正是人类生存伦理之道抑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归是人性根源性的良善动机。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和耶稣的"博爱、公义、超越"等伦理思想当属此类现象。前者以人为核心,后者以神为本源。尽管其核心点不同,但社会伦理功能的实践指向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种互释绝非单向攀援和比附,也非各说自话,各弹自调,而是籍此寻找人性伦理道德的真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互释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波.叙事交汇与文化互释——阿来《蘑菇圈》与《叁只虫草》的互文性解读[J].当代文坛.2017
[2].杨育华.文化互释语境下的墨子耶稣伦理观比较[J].管子学刊.2015
[3].杨育华,王彩霞.中西文化互释与世界根源性精神[J].管子学刊.2009
[4].杨慧林.理雅各之“道”与艾略特之“言”:语言理解中的文化互释[C].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2009
[5].宋旭红.文化互视与自我镜像——利玛窦译名政策背后的中西文化互释[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
[6].伍世昭,李江山.中西文化互释中的郭沫若早期诗学[J].文艺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