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胜琴(张家港市南沙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随着社会宏观变迁和教育体制改革,“困难学生”的内涵进一步的丰富,任何一种对学生学习生涯造成重大、长远影响的“困难”,都可以将学生纳入到对应的“困难型”范畴。解决困难学生问题不能仅依赖学校,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通力配合,本文基于教育范畴下主要的困难学生类型,针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困难学生;家庭教育;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013-01
狭义层面,教育中所指的“困难学生”界定标准,多是从智育角度出发,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即典型的“学习困难型”学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增多,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层面,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客观、全面的看待,并引导父母从家庭教育角度指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
一、困难学生概念界定及内涵研究
(一)学习困难型学生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困难”也是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障碍,存在较为广泛,学术界、教育界对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在近三十年来,“学习困难”方面研究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中都是一个热点。但就表现差异来说,学习困难型学生的成因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为“智商问题”。一般意义上的“学困生”分为三种,(1)智力方面。主要是由于先天智力禀赋低于平均水平,从而导致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方面不及其他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2)性格方面。一些“学困生”的智力正常,但性格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自暴自弃,学习方法不得要领等,造成学习成绩持续处于低位;(3)行为方面。此类“学困生”心智正常,学习方法没有问题,但行为散漫、缺乏上进心,并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二)社交困难型学生
社交困难型学生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具有严重的自我封闭、孤僻等行为表现。之所以将“社交困难型学生”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当今90后、00后甚至10后实际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信息社会之中,网络的广泛应用,重构了现代人的社交方式,学生群体更愿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展现自我,特别是当现实与理想存在严重落差的情况下,会转向网络世界寻求慰藉,久而久之就发展成现实中的社交困难,在与教师、同学、家长等交流中,不善言辞、行为木讷,缺乏莘莘学子应该有的活力,甚至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宅文化”,长此以往,个人在现实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自卑心理加重,学习缺乏动力。
二、困难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对策
综合以上三种困难学生,从教师角度出发,在家庭教育指导层面寻求“共同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对策,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整体上,包括以上三种(但不限于)困难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存在如下问题。
(一)正视家庭教育理念缺陷、引导家长提升自身素质
什么是家庭教育?相信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家长都是一头雾水或者一知半解。事实上,中国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一种传统文化,可以将其称之为“家训”或“家风”,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但是,基于城市化发展的大前提,传统乡土社会所构建起来的家族、宗亲等社会纽带已经大面积瓦解,个体家庭脱离了传统的姓氏、血缘等关系构建的组织保护,直接与整个社会接触,这种力量是不对等的,尤其是学校教育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职能不断让位于学校教育,从而很大程度上,城镇居民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不过是“学校教育辅助”部分。同时,一些从农村环境迁徙到城市生活的“新市民”,他们虽然还保留着“家风”、“家训”的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习惯,但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快也会消失殆尽,从茫然到盲从;整体上,基于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大部分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理念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价值与学校教育是对等的,但在教育指导对象上,存在一些区别,概括地说,主要是伦理教育、婚姻教育、两性教育等,这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是一种缺陷,无法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客观看待困难成因、理性实施因材施教
客观上,困难学生的形成诱因不同,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要“因材施教”,抓住问题的结症所在,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困难,从而将学习、生活带入正规。但现实中,对于困难学生的干预过大、手段生硬,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对于学习型困难学生,一些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归结为学生“贪玩、不努力、玩游戏”等原因,因此采取高压监督模式。又例如,对于经济困难型学生,一些家长教育指导方法不够爱护,指责学生上学是浪费钱,或者反过来不停地苛责自身,同样会造成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再例如社交困难型学生,家长缺乏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了解互动的方法,结果是又将孩子推向更加封闭的“深渊”;理性地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困难学生”而言,除了智力遗传等方面的缺陷无法改变之外,其他不足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但在此基础上,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按照教育职能的空间区分,包括学校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前者属于有组织、有规划的教育指导,而后者则是个性化、特色化的,因每个学生的家庭而已。因此,需要双方积极配合,尤其要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监督、批评、鼓励。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价值,在于指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实现有效的配合,形成“家园互动”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莫军华.论多元化资助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家校合力育人范式的构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05):67-70.
[2]唐亭婷.“90后”高职人际交往困难学生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研究及改善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9):73-74.
[3]冯志成.对贫困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5(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