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困境论文-钟媛婷

传承困境论文-钟媛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承困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越边境,红木雕刻工艺,传承困境,成因

传承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钟媛婷[1](2019)在《中越边境口岸红木雕刻工艺传承困境成因探析——以广西凭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木雕刻手工艺的传承困境,本文通过在广西边境城市凭祥实地访谈红木加工厂的雕刻大师、商家以及消费者,认为传统消费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矛盾、商家与雕刻师造假以及雕刻师自身的局限性是红木雕刻手工艺的传承困境成因,解决红木雕刻工艺传承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延续产业。(本文来源于《地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黄娜娜[2](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将继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建立民族信心。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充分发挥继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困境和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金晓飞[3](2019)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经费投入匮乏;传承人短缺、素养偏低;传承方式单一,形式上的传承;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的困境。应从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行校园传承,建立校园传承机制;建立多级赛事体系,促进项目规范发展;对项目进行改编,充分发挥其健身作用;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的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期为推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朝晖[4](2019)在《回眸与审思:地方民族高校活态教学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瑰宝,表现了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民族生活的记忆与活态文化基因。面对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传承途径单一、部分偏远地区的满族民俗或"冷门"项目所获支持力度较小等现实困境,本文对新型民族本科院校活态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14期)

马知遥,刘智英[5](2019)在《论叁喻文化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及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传承有其特有的模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我们探索出了3种文化传承模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持续性发展与延续,传承是其重要的一环。论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文化传承模式的特点分析,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以及传承人在不同文化传承模式下出现的困境,为当下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新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喜山,邓凤莲[6](2019)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的文化生态学审视——以土家族耍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耍耍集舞蹈、武术、巫术、歌唱于一体,是流传于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民间的一种原始祭祀性的身体运动。全球化、现代化以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境正在恶化,"传统文化的损毁和消失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传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文化整体观对于把握体育文化变迁的动因和规律往往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借用文化整体观理论观照耍耍的传承困境和出路,往往能够得出全面的、有说服力的结论。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有关土家族耍耍的县志3册(宣恩县志、来凤县志、恩施县志)、文件(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文件56页)、图片(200余张)、视频(100余分钟)等;国内、外相关专着(3本);博、硕学位论文(16篇);期刊论文(25篇)等。2)田野调查法按照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先后3次到恩施州及宣恩县进行实地调查,总时间为8天。3)深度访谈法主要采用无结构访谈方式。访谈的对象主要有:非遗中心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体育局的领导、民族宗教局的领导、工作人员,耍耍的传承人(董兴林及其家人),耍耍的爱好者,耍耍文化产品的开发者,土家文化(耍耍)的研究专家等。研究结果:1)耍耍传承中面临的主要困境:a)传承主体各自为政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民间传承人等耍耍的叁个主要传承主体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协同困难的问题。b)传承目的冲突混乱耍耍各传承主体的传承目的存在冲突相悖的情况。c)传承场域彼此区隔在耍耍的传承中,出现了传承场域"扩大"与"缩小"并存的奇特现象。d)传承内容繁杂不一耍耍的传承内容存在"多样随意"的问题,不同传承主体往往传承着不同的"耍耍"。e)传承手段相离互异耍耍的传承手段并未有效整合。2)耍耍传承困境的文化生态学分析受文化社会学家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启发,审视土家族耍耍的传承问题,也要将其放在一定区域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中,去探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a)打开的自然生境难以承载耍耍的原态生存,在现代化的猛烈冲击下,当前逐步开放的自然生境已无法承载耍耍的原始形态,迫使耍耍的自发传承转向自觉和人为干预传承。b)科技水平的提高冲击着耍耍的有序传承科学技术在耍耍原生态传播地区的发展,迫使耍耍迅速服务于当地人们短期而现实的生产、生活需要,这是造成当前耍耍传承表层化、功利化局面的一个原因。c)市场经济的渗入加速耍耍的功利传承产生于农耕文明和自然经济中的耍耍,随着现代化被迅速纳入世界市场和商品经济中,这一巨大的转变是促使耍耍传承变迁的根本原因。d)各异的组织目标使耍耍的传承流于形式,"人类社会组织的演变趋势,大约是由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进化。"民间、国家和社会作为耍耍传承的叁个主体,在传承目标方面难以统一,恰是造成耍耍"都传承"变成"无传承"的重要原因。e)变化的价值观期冀耍耍内涵的时代转换,对耍耍时代功能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是造成其现代流变和传承困境的又一重要原因。3)耍耍传承困境的出路耍耍传承困境的出路最终也要具体通过对各传承要素的调试来实现。a)理顺机制,使耍耍的传承主体权责明确今后,首先要明确各传承主体的传承权责;同时,建设监督平台,让叁个传承主体能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充分、平等的对话。b)沟通协调,使耍耍的传承目的统一多样在加强各传承主体联席商议、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最基本的传承目的作为底线,把耍耍的原真性作为对各传承主体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民间个体、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才可以根根各自传承目标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传承行动。c)打通界限,使耍耍的传承场域异地共享一方面,在"场域"缩小的乡村场域,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主体应该在组织资源、财物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规范耍耍在城镇、景区、学校等场域的传承行为;同时,努力实现耍耍各传承场域的资源共享。d)交流互融,使耍耍的传承内容有机互联苑利在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时提出了"异人、异地、异品"的构想。可以对不同传承内容的耍耍进行安排。同时,定期的交流是必要的。e)扬长避短,使耍耍的传承手段多元包容首先,在所有传承场域,都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来扩大耍耍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发挥组织优势。第叁,保护耍耍的"家族-师徒"式传承。研究结论:土家族耍耍的传承变迁是因其内、外文化生态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个连续而必然的过程。当前耍耍传承中出现的问题,是因其文化生态变化后各传承要素未能及时调适的结果。可见,整个体育非遗的变迁是必然的,绝对保持体育非遗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我们处理好体育非遗传承中各传承要素及其文化生态变量的"坚守"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潘晓波[7](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水流域指长江的支流汉水所流经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在渊源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整体性的文化系统和文化结构,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其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是我国民俗文化演变的一个缩影。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与丝路文明在地域、民俗特色等方面存在诸多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拟从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入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进行探讨,分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困境,研究如何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快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中去?如何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与中国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如何在协同发展中寻求保护与传承。这些对于当前我国城市文明的建设与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当前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的传承困境主要体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汉水流域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也未能幸免,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思想流变,缺乏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汉水流域沿线人口也不例外,从而导致了地域变迁、人口流动,缺乏文化传承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各地政府及单位积极筹备、积极申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申报结束后,绝大部分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完全停留在目录展示的喜悦上,失去了申报伊始的激情,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总体呈现出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各地政府及社会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价值及意义认知度不够,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针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支持下,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可借鉴"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以陕西为起点,节选优秀的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项目为代表,充分发挥民俗特色,以点带面,带动其他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旅游产业不断的飞速发展,在旅游产业中融入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能够有效的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同时对诸多濒临灭绝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起到一定的宣传、保护作用;汉水流域沿线城市可通过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追寻其与古丝绸之路的渊源与价值,开展"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与丝绸之路的传播"等学术对话与交流,让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充分认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了解其民俗文化的魅力;汉水流域沿线城市资源充沛,集设计、制造、销售等为一体,可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以汉水流域民俗体育为主题,依托陕西的源头优势及武汉自贸区的优势,共同建立汉水流域民俗体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相关的休闲、度假、养生及户外特色民俗体育形态,打造"一带一路"的汉水流域民俗体育产业基地;在"一带一路"教育活动大背景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行教育国际化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我们可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有机的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汉水流域民俗体育项目,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挖掘、培养优秀的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是以陕西为起点,以汉水流域为核心的地域性民俗体育文化,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贸易畅通"和"人心想通"具有诸多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体育学术的对话与交流、体育旅游及体育产业建设等几个方面。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要积极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去,我们可以以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为主题,开展国家及城市间的学术对话,不断提升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精选汉水流域特色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建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圈。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也离不开与经济相互融合。我们应当抓住"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依托"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以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为载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使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不断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郑小倩,刘柯,王道杰[8](2019)在《“志行风格”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表示要"让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成为了当今我国足球发展中的又一命题。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已然出现了非常优秀、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志行风格"。它是"中国体育界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体育精神",指的是容志行在训练中的勤奋刻苦,在生活中的谦逊随和,在比赛中的公正冷静等等优秀品质,成为了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意义的足球精神文化。但"志行风格"却在其传承过程中意外遇冷,本研究目的旨在立足于当代对"志行风格"重新解读,分析"志行风格"的所遭遇的传承困境,拟提出纾解路径。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南昌大学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馆和卓越亚马逊网等下载及购买了关于"志行风格"的各种期刊和书籍,并筛选出部分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2.2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搜集到的"志行风格"的文献资料予以归纳整理,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拟出"志行风格"的传承路径。2.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足球高水平运动员、专业足球教练、及教授进行访谈,与其就"志行风格"传承现实进行交流,并听取意见,将访谈结果进行归纳,用以后期深入研究。研究结果:3.1"志行风格"精神符号本文对"志行风格"重新解读,将其精神符号根据自身特点总结为:敬业、友善、公正叁个部分。第一,"志行风格"是律己奋斗的敬业精神,容志行时刻不忘磨炼自身的技艺,对待自己始终严要求、高标准,且将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代入到技术训练之中。第二,"志行风格"是宽以待人的友爱精神,容志行不仅球技令人赞叹,更让人称道的是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比赛中对待对手,时刻保持着友好的态度;在集体中保持谦逊、听从指挥,带领队友共同进步的良好品格。第叁,"志行风格"是尊重规则的公正精神,容志行反对在比赛中发生冲突,他相信裁判的公正执法;更反对在比赛中运用粗野的动作伤害对手来获得胜利。3.2"志行风格"传承困境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也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这叁种形式进行,本文通过这叁个方面来分析"志行风格"所遭遇的传承困境。首先是物质传播区域狭窄,我国"志行风格"物化成果存在数量较少,且传播辐射范围小的问题。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乏力,我国仅有宏观视角上提出的指导性文件,没有具体的实施准则,且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水平整体不高使得足球制度建设缺少法律方面的保障。最后是足球精神教育缺失,足球精神价值没有得到正视。3.3"志行风格"纾解路径依据上文分析的"志行风格"在传承中遭遇的困境,本文拟从物质、制度、精神叁个方面提出具体纾解路径。一方面,增强物化传播辐射,继续加强"志行风格"物化,增强"志行风格"物化传播辐射,扩大"志行风格"传播范围,例如利用体育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建立"志行风格"文化长廊,实现"志行风格"在特定空间内的传播,或在公共体育场馆、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设立"志行风格"壁画、雕塑、人物事例展板等实物。另一方面,建设完善制度体系,从国家、社会、校园叁个层面,足球规则体系与规范足球运行模式两个方面着手建设制度文化,首先由国家推出足球文化管理制度、督促立法,其次中国足球协会完善足球文化管理,最后校园重视校园内足球文化制度建设。除此之外,重视足球精神教育,提高对足球精神文化的重视,实现足球精神文化教育的价值,从教育路径以及足球精神文化自身发展两方面来解答,足球训练队及校园都要将其纳入正规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平时的课程及训练中,都要进行足球精神的贯彻与传播;此外,"志行风格"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研究结论:"志行风格"的物质传承有物化成果种类多、但数量少、且较集中在广东地区的特点,这使得"志行风格"的传承仅局限于小范围,而没有实现大面积的传播。"志行风格"传承缺乏制度助推,我国缺少宏观把控的体育文化管理制度,除此之外体育法规也不够完善,这都是导致"志行风格"传承乏力的重要原因。足球精神的价值没有被正视,足球精神教育在目前我国的足球教育、足球训练中存在普遍缺失,这也是"志行风格"传承遇冷的根本原因。那么要为"志行风格"寻找传承路径,就要从这叁个方面着手。首先丰富"志行风格"物化成果;其次,建设完善体育文化管理制度体系;最后,正视足球精神价值,重视足球精神的教育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喜山,邓凤莲[9](2019)在《历程、困境与出路:新中国70年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从"无"到有、从散乱到体系、从缓慢起步到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独特发展道路。总结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体育非遗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认知体育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国模式"和践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3.1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历程3.1.1松散传承保护阶段(21世纪以前)国际社会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被国家提上日程,大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使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展示、发展与弘扬,为我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世界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纳入国家传承保护体系(1)传统体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以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标志,我国开始纳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话语体系。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体系。(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有计划"地传承保护2005年至2009年,新中国首次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性非遗普查活动,期间,国家、省、市、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被逐步建立起来。2006年至今,我国先后公布了4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节遗产项目,其中体育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约有196项。(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有效"地传承保护随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我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期保护成果被巩固下来,标志着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有效"地传承保护起来。3.2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3.2.1对概念的认识不明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并没有单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门类。当前学界对"体育非遗"的称谓众说纷纭:"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3.2.2特色传承方式面临挑战白晋湘等学者认为:体育的"身体活动"属性,要求独特的"口传"和"身授"相结合的"师-徒制"传承制度。但当前,"师-徒制"面临着"师父垂老、后期无人"困境。3.2.3保护境遇不平衡首先,同一种类内部各项目发展不平衡。其次,不同种类体育非遗项目发展不平衡,部分舞蹈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引起必要关注。3.2.4对外影响有限陈小蓉等学者认为我国各级各类体育非产的总数量已超过1000项,但其中除了很少数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外,大量的项目在国内尚且处于"深山人不知"的状态,不利于传承保护的广泛开展。3.2.5传承保护主体彼此隔离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叁个保护主体之间缺乏有效而稳定的沟通机制:政府主体主导过多,社会和民间主体参与过少,而且社会与民间主体的主动性不足、依附心态严重。3.3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未来发展建议3.3.1加强对体育非遗本质的认识首先,不能用西方国家传入的"体育"概念来解释我国的全部"身体运动";其次,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应该认定为"身体运动"。3.3.2对传统传承范式进行创造性转换传承是最好的保护。传统的"师-徒制"可以结合时代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师-徒制"等传统传承保护方式重新回归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3.3.3先发展带动后发展首先,借助一些发展好的项目已经建立的资源和平台,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其次,重视一些非知名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4以文化自信扩大体育非遗的影响力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充分展现中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的"勇猛顽强、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出神技艺、包容并蓄"的文化特征。3.3.5明确多元传承保护主体的权责民间主体应主要负责传承原生态的体育非遗;社会主体不能对体育非遗进行过度改编;政府主体在体育非遗保护中担当主导地位的同时"简政放权";打造平台,实现各保护主体平等、公开对话。研究结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存量丰富但曾流逝严重,依靠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和资源优势,建国70年来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还存在概念认识不清、传统传承模式没落、发展不均衡、对外影响力有限、保护主体权责不清等问题。加强本质认识、创新传统传承模式、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立足文化自信传承保护、明晰保护主体权责等是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可持续健康传承保护的保障。(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唐艳[10](2019)在《历史记忆与民间想象:论中华武术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记忆的追述中,武术文化在构建审美体系的同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亦或是在民间想象的勾勒中,意想与虚构仍存在有些空余需要填补,有些裂痕需要弥合,有些论证需要整合。故本文将从历史记忆与民间想象两方面对武术进行"遗存与意象"的阐释,试图以"传统即经典"的说辞体现出文化的深层断裂与视域融合,并加以反思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以武术发展的未来走向留给读者一个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思考空间。研究目的:1.1厘清武术历史记忆"有限性"之思,传统文化镜像和集体记忆勾连缺乏重构社会理论学家常用一些新的词语概括当代武术的特征,如"身体本质"、"逻辑原点"、"追根溯源"、"原象构建"。无论这些词汇在不同时期有何区别,往往以凸显传统武术的臆想问题为主。对于传统文化镜像的审视,武术与历史的融突求和仿佛是"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不断对往事进行虚幻的描绘,衍生出一系列伴有色彩性的武侠神话。但随之社会形态的发展延伸,传统武术开始进行科学性预判,发现历史神话是由多种案例相互构成的知识组合,拼凑成极具特色的神秘故事,其故事包蕴着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知识、方法和相关理论。无论是历史传奇还是神秘故事,它们的本质均是对过去历史的集体记忆,覆盖了哪些历史记忆被固化为历史意象,又有哪些成为百姓口耳相传的神话,还有哪些曾被一度遗忘,都使我们把关注点从客体转移到主体,并且从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进行反复探索的境界,这无可厚非地牵扯到事实是否具有"真实性"。1.2阐释武术民间想象"趋同性"之惑,意识形态意指和自然辩证符号表述不清关于传统武术意识形态的表述,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囊括生活的"真实性"、"现实性"观念,其内涵既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外延亦有着可伸缩性,两者促成了中国古典历史记忆的开放型结构。至今,古籍中武术神话大多已失去了以往过程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仅遗存符号般的文化空壳。即使是尚存于形态较原始的、自然中所谓"活态"的武术神话,亦可能在历史的衍变中掺杂诸种后世的人类心理或思维等因素,从而导致性质的不"纯",使神话传说陷入类似真实与虚构的两难境地。作为人类想象意识的初开或未全开时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原型,其中遗留着较多的是初级意识的原始特质、形式及程序等,如同拼合和模糊的集合体,相当于"混合"因素的综合体,需要靠直觉传感与整体把握的方式进行认知和信息传递,因此要分析寓意深重的神话,对于现代人们对其进行口述仍有一定难度。1.3挖掘武术传承发展"稳定性"之弊,文体特性和文化内涵双向目标融合不够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特性,在记忆的指导下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解读不仅是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一种态度融合,也是建立在中华武术新意之上。在这集合体中,传统性不断地积累,现代性不断地更新,从而使中华武术赋有鲜活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即蕴藏着传统,亦"活"在现代。双向目标是具有多重结构效应的概念,既横向关联个人、社会与群体,又纵向关联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呈现的活生生历史,在现实中行动的历史,也是人类同其历史进行对话和迂回的中间环节。因此,研究和分析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方法: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在历史记忆与民间想象的视域中,试图探骊中华武术在传承空间中的发展现状与现实困境。研究结果:对历史记忆的剪辑与拼接过程中,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得到社会群体相应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历史记忆的内驱力下,最终探索出中华武术的文化渊源和审美源头。从民间想象的叙述过程对历史记忆进行考察,试图分析其中的"传统与现代"深层断裂的现象问题。研究结论:中华武术作为文化的窗口,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底蕴的一种身体文化范式。从审美的普遍性来看,不同文化具有通约性,亦有文化公分母、文化常数的因子。国家正是因为有不同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公分母,才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传承与发展的空间上进行相互包含、相互理解。通过对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之间的借鉴与学习,能够辨识出现代生活中传载了一些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相反,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如果出现断层,就其"文化"而言是适合中国的,就其"对象"而论是保有作为一种身体自身的存在物,具有其特殊的独立性,在主体的感知下成为它是与中国特色风格、精神、智慧相符并且有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的一项文化。因此,博大的文化总是从其他文化学习思想观念之间相互碰撞与融合,不断相继传承并激励各自朝不同道路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传承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将继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建立民族信心。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充分发挥继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困境和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承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1].钟媛婷.中越边境口岸红木雕刻工艺传承困境成因探析——以广西凭祥为例[J].地域文化研究.2019

[2].黄娜娜.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出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

[3].金晓飞.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

[4].李朝晖.回眸与审思:地方民族高校活态教学传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民族博览.2019

[5].马知遥,刘智英.论叁喻文化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及突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刘喜山,邓凤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的文化生态学审视——以土家族耍耍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潘晓波.“一带一路”背景下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郑小倩,刘柯,王道杰.“志行风格”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9].刘喜山,邓凤莲.历程、困境与出路:新中国70年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10].唐艳.历史记忆与民间想象:论中华武术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标签:;  ;  ;  ;  

传承困境论文-钟媛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