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风情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情,歌舞,回族,高腔,丽水,济宁,水地。
风情剧论文文献综述
贺倩[1](2018)在《《六十种曲》风情剧时空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人毛晋所辑录的《六十种曲》包含了众多风情剧,有《南西厢记》《幽闺记》《明珠记》《玉簪记》等二十八种。本文所选风情剧是指男女主人公以相识为开端,经过与父母或社会的长期斗争,最终喜结良缘、捍卫婚姻的作品。这些风情剧繁盛于元明剧坛,深受百姓喜爱。本文以《六十种曲》风情剧的时空意识为切入点,对其时空艺术作整体分析。笔者将从作品中时空和空间的选取来阐述风情剧的文化内涵、审美特性等内在规律。文章绪论部分先从《六十种曲》及古代戏曲时空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作出综述,以此寻求本次论题的突破口,随后针对《六十种曲》风情剧的时空艺术这一研究薄弱的论题来分析操作可行性,并探讨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一章归纳《六十种曲》风情剧的时间艺术特点及处理方式。尽管二十八种剧目情节不同,但是它们的时间具有相似性。风情剧的时间选取特点主要为季节的选择与故事情节相呼应、特殊节日与社会风俗相结合。这些特殊时间节点的选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成为了戏曲中重要的一环。由于剧本时间与舞台表演时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剧本时间在舞台上的处理技巧,主要涉及的处理方法为剧作家选取经典关目、为跳跃性时间设置空白或采用曲词、宾白代替等。第二章归纳《六十种曲》风情剧的空间艺术特点及处理方式。在风情剧中,常常出现的空间有墙角、花园、战场、寺庙、闺房、异域等类型。这些空间的选取不仅是戏曲剧情的需要,也是作品主旨的体现,展示了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随后笔者从单一空间、多重空间、虚拟空间等方面总结了它们从剧作家的脑海向舞台实际搬演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处理方法。第叁章着重分析《六十种曲》风情剧中时间和空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共分为叁节。第一节从叙事模式层面分析时空在情节方面的具体体现,并以此形成了戏曲所特有的才子佳人离合悲欢的叙事模式。第二节从审美体验层面分析戏曲时空意识中抒情、写意、叙事叁位一体的艺术美。第叁节从时空选择的角度阐述元明风情剧的“情理”主旨,这些作品主要经历了“以理至上——情理统一——生死至情”的主题演变过程。《六十种曲》风情剧将时空的选择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展现了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并且体现了剧作家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思想转变。通过作品与舞台风情剧中时空意识的探讨,作品的时代文化特征便可窥知一二。(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翠兰,陈岩[2](2015)在《新剧目 新样式 新风格——观大型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家就在岸上住》是由济宁市艺术团有限公司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是一部反映运河文化的民俗风情剧,精彩的杂技、绚丽的舞姿、优美的琴书、变幻多彩的灯光……都让这部情景剧赢得了众多观众青睐,我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深深地被本剧的恢弘场面和创新意识所折服。纵观近年来舞台上所呈现剧目。大部分追逐华丽、本末倒置,丢了传统、盲目创新、只顾评奖、忘却观众,如此新剧不仅唱不响、留不住、传不开,往往还(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5年06期)
张兆勇[3](2013)在《李渔风情剧简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渔的传奇遵循快乐原则,他的剧可以称为风情剧。这些传奇剧有的被学人注意,有的被忽视,探讨起来也没有对接历史。今天要捡起来,第一关键是要让它回到李渔的时代。李渔时代是转型时代,此时士人的遗民情绪逐渐隐去,新的困惑逐渐云起。李渔的意义在于用戏曲切入了这些新问题,从而再现着风情与理趣。(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32期)
[4](2011)在《魅力沙湖 演艺纷呈 原创回族花儿风情剧《回乡婚礼》落户沙湖》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风情令人神往,塞上沙湖让人陶醉。为回报广大游客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沙湖的支持与厚爱,国家5A景区、中国王牌景点、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沙湖向广大游客震撼推出回乡歌舞表演、鸟表演等项目,为广大游客奉上一场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本文来源于《宁夏画报(生活版)》期刊2011年04期)
俞晓娟[5](2009)在《回族“花儿”风情剧放歌京城》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8日晚,大型原创回族“花儿”风情剧《尤素夫的尼卡哈》亮相北京宁夏大厦演艺大厅。在尽享各色清真美食之后,一台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以回乡婚礼为主题的演出让首都观众耳目一新。整台剧目通过舞蹈、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演绎了一对回族青年的婚恋过程,(本文来源于《西部时报》期刊2009-11-20)
李佑球[6](2007)在《明代风情剧生旦人物设置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明代风情剧中生旦人物设置模式、生旦双方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作者在剧本中积极增加旦角人物数量,表现出好色的意识;同时又积极将这种意识隐入传统婚姻观念之中,表现为在理性的状态下的放纵。这种矛盾意识对传奇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造成了明后期传奇剧本艺术的平庸。(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肖永奎[7](2006)在《打造原生态民俗风情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通讯员肖永奎)17日,由土家农民宗本宁投资创作的大型民俗歌舞剧《列牙毕兹卡》(我的土家族),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毕兹卡演艺厅演出,首次把遗存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原生态民俗风情搬上了舞台。 五峰为古代巴人繁衍生息之地,民族文(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06-04-24)
段华[8](2003)在《平庸的伟岸 炽烈的冷嘲——论都市风情剧《老骆轶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下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标题 ,自知犯了“二律背反”之大忌。但想起《雷雨》中周朴园对于鲁侍萍之“真诚的虚伪” ,仿佛看见曹禺先生向我投来不屑而宽容的一瞥 ,虚弱的心似乎又踏实了许多。吴傲君新作《老骆轶事》中的老骆实在平庸。岂止是平庸 ?在特定的场景中还显得(本文来源于《剧本》期刊2003年11期)
王文杰[9](2002)在《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初读四幕歌舞风情剧《畲山风》脚本,到欣赏《畲山风》二度音乐创作,再到观看该剧搬上舞台在景宁首场演出,我均享受到了先睹之快。《畲山风》二度进京演出,代表浙江省参加中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02-02-21)
刘增智[10](1999)在《打开山门晋京城 丽水飘来《畲山风》——评浙江丽水地区大型歌舞风情剧《畲山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畲族共7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皖五省的山区,而浙江丽水地区,则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该民族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文字,对自己的历史沿革、文化、风貌仅靠口头流传,加上太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使人们对畲族概况了解鲜为人知。可喜的是,1998年11月,应国务院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邀请,浙江省丽水地区《畲山风》剧组晋京演出,使首都观众大开眼界,大饱耳福。一个半小时的舞台时空,观众领略了畲族的古朴纯正、山林风味和祭祖、婚丧、赛歌、服饰、民间歌舞、秘语等丰富多彩的习俗。其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本文来源于《歌曲》期刊1999年01期)
风情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家就在岸上住》是由济宁市艺术团有限公司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是一部反映运河文化的民俗风情剧,精彩的杂技、绚丽的舞姿、优美的琴书、变幻多彩的灯光……都让这部情景剧赢得了众多观众青睐,我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深深地被本剧的恢弘场面和创新意识所折服。纵观近年来舞台上所呈现剧目。大部分追逐华丽、本末倒置,丢了传统、盲目创新、只顾评奖、忘却观众,如此新剧不仅唱不响、留不住、传不开,往往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情剧论文参考文献
[1].贺倩.《六十种曲》风情剧时空艺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张翠兰,陈岩.新剧目新样式新风格——观大型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有感[J].人文天下.2015
[3].张兆勇.李渔风情剧简评[J].名作欣赏.2013
[4]..魅力沙湖演艺纷呈原创回族花儿风情剧《回乡婚礼》落户沙湖[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1
[5].俞晓娟.回族“花儿”风情剧放歌京城[N].西部时报.2009
[6].李佑球.明代风情剧生旦人物设置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
[7].肖永奎.打造原生态民俗风情剧[N].湖北日报.2006
[8].段华.平庸的伟岸炽烈的冷嘲——论都市风情剧《老骆轶事》的思想价值与审美取向[J].剧本.2003
[9].王文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N].中国文化报.2002
[10].刘增智.打开山门晋京城丽水飘来《畲山风》——评浙江丽水地区大型歌舞风情剧《畲山风》[J].歌曲.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