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大会议网上直播好!(论文文献综述)
张钰科[1](2021)在《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地方人大工作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是工业革命后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给传统人际交流方式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带来深刻变革,广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张国全[2](2021)在《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司法公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是法治建设最重要衡量的标准之一,公众对于司法的高度信任、信心和认同是司法工作成功的标志和价值。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是司法公众认同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刑事裁判如果不被公众认同,不仅不能发挥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还会损害司法公信力。从整体上讲,司法大数据(包括历年的上诉率、抗诉率、改判率等)显示刑事裁判整体上的公正性没有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因为自身“狱者,天下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的特点,个案极易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与参与,导致公众“以偏概全”并对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度产生质疑。因此,在刑事裁判公正性整体上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何解除个案导致公众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产生怀疑,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主体的角度,涉及法院(刑事裁判的主体)、公众(对刑事裁判进行评价的主体)和媒介(对刑事裁判进行解读及传播的主体)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刑事裁判司法公众认同度的关键。具体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公众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各类媒介基于商业或者其它因素而进行的炒作。因此,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全面分析,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思路与方案。基于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基础的前提下,本文从法院和法官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在法院层面,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提升涉及法院的权威、法官的职业形象、司法权行使过程的透明度、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等诸多因素。因此,法院应从制度方面,结合法院权威的因素,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裁判、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等内容。在法官层面,主要包括法官品质、法官能力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其中,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能力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官薪酬、晋升、法官惩戒是解决法官品质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完善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及法官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公众是刑事裁判的评价主体,但公众并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集合体。公众可以分为个人类型的公众与人际类型的公众两种类型。论文重点研究个人类型的公众。在行为模式上,个人类型的公众存在“暂时性群体”的特征,即个体在群体中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这一点,在其对“天理和人情”诉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媒介主体方面,无论是司法大数据,还是调研结果,都证实媒介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媒介是连接公众与法院的中间载体,是将法院刑事裁判解读给公众的主体。媒介主要包括媒体与律师。媒体具有公共性与逐利性两个特征,后者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本文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及职业伦理建设两个方面,对强化媒体的公共属性和规范媒体的逐利属性进行了论证。刑事裁判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两次传播,律师是两次传播的意见主导者。律师在两次传播中具有双重性,其庭外慎言义务是提高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的现行规定及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坤[3](2020)在《县级人大监督绩效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主要有四项职权,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监督权。人大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基本职权,其实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和处理的强制性权力,目的是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县级人大在监督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开创了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县级人大在监督绩效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发挥权力机关应有的效力,主要表现在监督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监督的刚性约束还不足、监督议题选定还不够科学、监督成员能力还有待提升等方面。只有正视以上的问题和短板,并寻找到提升县级人大监督绩效的途径,才能为完善县级人大监督工作体系提供参考。本文在对蔡甸区人大及其监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提升的对策措施,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目前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处于中等水平;人大监督在“绩”方面的分值较高,在“效”方面的分值较低;“监督对象明确的监督行为”的绩效分值较高,“监督对象不明确的监督行为”的绩效分值较低。(2)影响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度障碍、方式障碍、选题障碍、能力障碍等四个方面。(3)要提升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应从四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建设;逐步加强监督的刚性约束;监督议题选定要更加科学;人大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张燕[4](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吴欢欢,吴丹,王造兰[5](2019)在《“互联网+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互联网在未来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全面建设和应用互联网作出了重要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建设"网络强国""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通过"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人大工作在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推
郭道久[6](2017)在《民意表达与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机制创新——对“开放式决策”的一种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开放式决策就是将决策过程向公众公开,在公众广泛参与和表达意见的基础上实现民主决策。杭州较早实行开放式决策,以市政府常务会议开放决策为起点,逐步扩大到其他决策形式,并建立起相应的法制保障和程序规定。开放式决策以公开、透明、参与为特点,真正做到向公众公开,在决策中吸纳民意。这一决策不仅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还能促进公民有序参与,缓解社会矛盾。当然,它在参与内容、形式、反馈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就吸纳民意这一点而言,开放式决策已经将决策民主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其更符合民主决策的本意;所以,开放式决策是值得关注和肯定的,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并实现制度化,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迈进到新的阶段。
李店标[7](2016)在《论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建构》文中提出立法辩论是国外议会法案审议的一项重要机制和必经程序。人大立法辩论制度不仅在我国当前法律文本中几乎处于缺失状态,而且在当代立法实践中也存在定位上的偏差。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缺失的原因在于传统立法观念的消极影响、人大立法审议的条件制约和人大立法能力有待提升。通过必要性、可行性和可能性的论证可以发现,我国不仅已经具备了建构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条件,而且建构人大立法辩论制度也是必然趋势。突出中国特色、确立先行模式和强化规范构造应是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建构的基本思路。
王娟娟[8](2016)在《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信息通讯不断的进步,电子人大应运而生。人大门户网站是电子人大最主要的形式,为服务人大机关、联系人大代表、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全国人大门户网站也就是“中国人大网”,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的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载体,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入手,结合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现状进行分析,对今后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首先,笔者通过对人大门户网站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在国内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核心要素、具体细则以及关于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有效评估方法。评估中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重点主要放在门户网站核心指标以及性能指标两方面,划分为三个层级,同时对不同层级的指标进行加权。其次,本文落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来,深入分析现在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现状,寻找目前门户网站存在的不足与薄弱处。、通过目前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得出诸如工作程序不透明、信息技术运用消极、数据服务效率以及网络技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等多方面原因。最后,从制度、管理和技术多个层面为今后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李晓静[9](2015)在《数字媒体下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形形色色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日益成为信息的集散枢纽。网络民主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借助互联网实现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互联网给现代民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也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民主也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形式,在网络民主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实践者,如何依法有效履行职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运行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代议制理论和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清晰界定了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的内涵,并对人大代表履职的内容和保障机制进行了概要的分析。在传统媒体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的媒介平台较为单一,人大代表借助传统媒体同选民进行互动的行为也比较贫乏。数字媒体的应用普及弥补了我国人大代表履职保障制度的一些不足,人大门户网站、个人博客、微博、电子邮箱、微信日益成为代表履职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的在方便人大代表履职的同时,也给人大代表的履职带来了一些困扰,如网络参与的直接性给带来履职带来的冲击,“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的信息虚假性以及网络“群集效应”造成的信息绑架等。为此,需要提高代表履职的素质、规范网络参与秩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来提高代表的履职质量和效率。
何涛,吴临芳[10](2014)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35年发展纪事》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35年前,山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在全省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暨山西人大设立常委会35周年的重要时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何涛,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二、人大会议网上直播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大会议网上直播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地方人大工作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
(二)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中山“互联网+人大工作”的创新实践 |
(一)率先建立实时在线预算监督联网系统 |
(二)开发人大代表履职管理系统 |
(三)开展民生实事落实和专题询问全媒体直播 |
(四)探索开展立法网络听证 |
(五)联动打造“实体+网上”代表联络站 |
地方“互联网+人大工作”的路径优化 |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互联网+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
(二)坚持开门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
(三)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人大网络监督 |
(四)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尽责 |
(五)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
(六)坚持守正创新,增强人大宣传的感染力 |
(2)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许霆案件引发的公众认同问题 |
一、许霆案的基本事实 |
二、许霆案一审判决引发的舆论反响与争议 |
三、许霆案终审判决与公众认同的回归 |
第二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内涵解析 |
一、认同与公众认同 |
二、公众认同与制度认同 |
三、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三节 常识、常理、常情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常识、常理、常情理论述评 |
二、常识、常理、常情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 |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二章 公众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公众、媒介与刑事裁判的基本关系 |
第二节 公众的类型及对刑事裁判的不同诉求 |
一、公众的界定因素与类型划分 |
二、公众的分类 |
三、个人类型公众对天理与人情的诉求 |
四、人际类型公众对于国法的诉求 |
第三节 个人类型公众暂时性群体的特征 |
一、暂时性群体 |
二、个人类型的公众与暂时性群体 |
第四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因素与生成机制 |
一、刑事裁判的公众关注内容 |
二、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
三、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
第五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提升途径 |
一、提高司法权威 |
二、提高法官品质和司法能力 |
三、规范司法传播媒介 |
四、强化律师慎言义务 |
第三章 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础 |
第一节 权威与司法权威 |
一、权威 |
二、司法权威 |
三、法院权威的调查分析 |
四、司法权威的困境 |
第二节 完善立法是确保司法权威的制度基础 |
一、立法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
二、部分立法的目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
三、部分立法的技术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
四、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对立法问题的缓解 |
第三节 完善人身保护令制度是提升司法权威的必要举措 |
第四节 促进量刑规范化是提高司法权威的重要路径 |
一、量刑规范化的实践作用 |
二、量刑规范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量刑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
第五节 健全法院与公众交流机制是提高司法权威的工作渠道 |
一、贯彻执行《人民陪审员法》 |
二、建议引入“法庭之友”制度 |
第四章 法官品质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一节 法官品质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
一、法官品质是影响司法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
二、基层法院法官公众认同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
三、当前法官品质的问题不容忽视 |
第二节 刑事裁判说理制度的完善 |
一、刑事裁判说理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二、刑事裁判说理存在的问题 |
三、刑事裁判说理的完善 |
第三节 法官管理与培训制度的完善 |
一、建议实行非公务员化管理制度 |
二、完善职业安全保障 |
第四节 法官奖惩制度的完善 |
一、对法官的薪酬激励 |
二、对法官晋升的激励 |
三、对法官的惩戒 |
第五节 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 |
一、王桂荣玩忽职守案引发的问题 |
二、法官职业豁免制度 |
三、法官职业豁免制度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四、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五、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六节 法官心理健康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白山中院精神病法官案及分析 |
二、积极建立与完善法官心理健康机制 |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 |
一、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理论 |
二、司法与公众的天然隔膜 |
第二节 媒体与刑事案件的两次传播 |
一、媒体的公共性和逐利性与信息传播 |
二、媒体与司法公开 |
第三节 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 |
一、媒体、公众与司法的基本关系 |
二、媒体的新闻自由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 |
三、媒体两次传播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
四、自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
第四节 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影响 |
一、新闻报道引起公众质疑刑事裁判的因素 |
二、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积极影响 |
三、媒体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消极影响 |
第五节 通过媒体传播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通过媒体传播促进法院实质性公开 |
二、利用社交媒体开放系统形成答疑与释疑机制 |
三、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合理限制 |
四、依法规制媒体审判 |
五、对媒体不当报道追究的法律责任 |
六、规范媒体报道内容与加强媒体职业伦理建设 |
第六章 律师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键媒介 |
第一节 律师、意见主导者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二节 律师的慎言义务 |
一、律师的慎言义务 |
二、暂时性群体与律师慎言义务 |
第三节 我国有关律师慎言义务的规定 |
第四节 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的基本模式 |
一、美国的相对自由模式 |
二、英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
三、德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
四、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律师慎言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加强律协“管理”职能 |
二、完善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
三、改进律师惩戒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 |
“刑事裁判法官认同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司法认可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县级人大监督绩效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人大监督理论基础的研究 |
1.2.2 关于人大监督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
1.2.3 关于人大监督绩效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人大监督对策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1.2 人大监督 |
2.1.3 绩效 |
2.2 理论分析 |
2.2.1 县级人大监督的依据 |
2.2.2 县级人大监督的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 |
2.2.3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的方式和内容 |
2.2.4 县级人大监督的特征 |
3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及其监督现状 |
3.1 蔡甸区人大概况 |
3.2 蔡甸区人大监督现状分析 |
3.2.1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
3.2.2 审查批准预决算 |
3.2.3 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 |
3.2.4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
3.2.5 询问和质询 |
3.2.6 特殊问题调查和撤职案审议 |
3.3 蔡甸区人大监督情况总结 |
4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评价 |
4.1 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评价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方法 |
4.2 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评价 |
4.2.1 监督绩效评价指标调查及其分值确定 |
4.2.2 监督绩效测算及其分析 |
5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提升对策 |
5.1 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的影响因素 |
5.1.1 监督制度还不完善 |
5.1.2 监督刚性约束还不足 |
5.1.3 监督议题的选定还不够科学合理 |
5.1.4 监督成员的履职能力还有待提高 |
5.2 蔡甸区人大监督绩效提升对策 |
5.2.1 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建设 |
5.2.2 逐步加强监督的刚性约束 |
5.2.3 监督议题选定要更加科学 |
5.2.4 人大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互联网+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加快政治信息的广泛传播 |
(二)互联网的开放互动提升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 |
(三)互联网的公开透明提高人大工作的行政效能 |
二、互联网时代人大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
(一)对改变思想观念提出新要求 |
(二)对增强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 |
(三)对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
三、“互联网+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一)浙江:网络平台创新代表履职 |
(二)广东:现代化手段创新履职形式 |
(三)重庆:信息化建设带动人大工作新效能 |
(四)南京:“三位一体”提速增效进入快车道 |
四、“互联网+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信息化与日常工作融合,实现人大工作的高效运转 |
(二)科学性与参政议政融合,拓展政治参与互动空间 |
(三)主动性与队伍建设融合,不断提升人大干部队伍素质 |
(四)互动性与联系群众融合,不断创新网络工作载体 |
(6)民意表达与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机制创新——对“开放式决策”的一种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动选择与被动适应:开放式决策的缘起 |
(一)什么是开放式决策 |
(二)开放式决策为什么会出现 |
二、开放式决策的运行模式 |
三、“开放式决策”的民主内涵 |
(一)开放式决策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 |
(二)开放式决策做到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 |
(三)开放式决策充分发挥了媒体在民意表达和参与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
四、“开放式决策”的效果与不足 |
(一)“开放式决策”的积极效果 |
(二)“开放式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
五、“开放式决策”的完善与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进展 |
(8)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电子民主 |
2.1.2 代议制民主 |
2.1.3 网络政治 |
2.1.4 电子人大 |
2.1.5 网络民主和代议民主及电子人大的关系 |
2.1.6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 |
2.2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主要原则 |
2.2.1 前瞻性原则 |
2.2.2 “用户至上”原则 |
2.2.3 透明性原则 |
2.3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基本要素 |
2.3.1 信息披露 |
2.3.2 接收与反馈 |
2.3.3 沟通与对话 |
2.3.4 设计与经营 |
2.3.5 责任与管理 |
2.4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评估方法 |
2.4.1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评估核心指标设计原则 |
2.4.2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评估核心指标系统设计 |
2.4.3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评估的网络技术性能指标设计 |
2.4.4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评估全面指标加权评测方法 |
第3章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现状透视 |
3.1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现状的评估 |
3.1.1 基本合格的总体达标率 |
3.1.2 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分布 |
3.1.3 关于评估内容的说明 |
3.2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信息公开内容的空乏 |
3.2.2 数据服务质量与效率低下 |
3.2.3 人大主体对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态度消极 |
3.2.4 网络基础建设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
3.3 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3.3.1 思想观念的偏差 |
3.3.2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3.3.3 总体规划的滞后 |
3.3.4 组织保障的薄弱 |
第4章 推进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的对策思考 |
4.1 转变人大主体观念 |
4.1.1 服务网民 |
4.1.2 加强履职能力 |
4.2 推进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法律化制度化与标准化 |
4.2.1 完善法律法规 |
4.2.2 完善制度落实 |
4.2.3 建立标准规范 |
4.3 加强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管理与监督 |
4.3.1 统一建设和加强管理 |
4.3.2 完善评估体系 |
4.4 制定全国人大门户网站的安全规范和总体发展规划 |
4.4.1 统一领导安全规范 |
4.4.2 总体发展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数字媒体下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数字媒体下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
2.1.2 数字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
2.1.3 网络民主的含义与特征 |
2.2 相关理论的启示 |
2.2.1 代议制理论 |
2.2.2 人民代表大会制理论 |
2.2.3 媒体的政治功能 |
2.3 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内容 |
2.3.1 人大代表的基本内涵 |
2.3.2 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义务 |
2.3.3 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 |
第3章 数字媒体下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现状透视 |
3.1 全国人大代表借助数字新媒体履职的现状 |
3.1.1 借助人大网站实现履职过程电子化 |
3.1.2 个人博客成为人大代表展示履职活动的重要平台 |
3.1.3 政务微博促进人大代表与选民互动的常态化 |
3.1.4 电子邮箱成为人大代表收集选民意见的常规方式 |
3.1.5 微信的普及开创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模式 |
3.2 数字媒体对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作用 |
3.2.1 增加人大代表与会履职的民意含量 |
3.2.2 完善人大代表的履职保障 |
3.2.3 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自主性 |
3.2.4 促进人大代表履职活动透明化 |
3.3 数字媒体下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困境 |
3.3.1 虚假网络民意影响人大代表履职的客观性 |
3.3.2 网络参与的全面性模糊了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
3.3.3 数字媒体的开放性弱化了人大代表的地位 |
3.3.4 数字鸿沟加大了人大代表整合民意的难度 |
3.3.5 数字媒体下人大代表履职随意性较强 |
3.4 数字媒体下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困境的原因分析 |
3.4.1 人大代表的个人素质有待提升 |
3.4.2 我国互联网治理体制不完善 |
3.4.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对滞后 |
第4章 完善数字媒体下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对策思考 |
4.1 树立人大代表的信息化观念 |
4.1.1 鼓励代表学习提高履职技能 |
4.1.2 标准化运营以明确身份认同 |
4.1.3 持续发声保持互动的及时性 |
4.2 构建人大代表和公民网络参与的基本规范 |
4.2.1 政府引导网络参与的议程设置 |
4.2.2 培育公民参与型文化 |
4.2.3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
4.2.4 实行注册参与 |
4.3 创新人大制度建设 |
4.3.1 完善电子人大制度建设 |
4.3.2 规范人大代表对数字媒体的使用 |
4.3.3 丰富人大人大代表与网民互动的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人大会议网上直播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地方人大工作创新[J]. 张钰科. 人民之声, 2021(08)
- [2]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D]. 张国全.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3]县级人大监督绩效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D]. 赵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5]“互联网+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J]. 吴欢欢,吴丹,王造兰. 人大研究, 2019(11)
- [6]民意表达与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机制创新——对“开放式决策”的一种解析[J]. 郭道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论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建构[J]. 李店标.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8)
- [8]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建设研究[D]. 王娟娟. 湖南大学, 2016(03)
- [9]数字媒体下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D]. 李晓静. 湖南大学, 2015(03)
- [10]山西省人大常委会35年发展纪事[N]. 何涛,吴临芳. 人民代表报,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