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规范城镇建筑物名称和楼门牌管理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冯思佳[1](2020)在《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城市风貌更新的需求日益明显。城市绿地景观风貌作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是对于城市绿地景观表达的专项研究。城市绿地不仅可以稳定生态环境、降低城市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美化了城市形象、为城市打造个性名片做出了很好的宣传。目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具有单一化、趋同化的问题,城市居民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地区整治不够到位,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依然是我们的建设目标。温岭市城市周围多低山丘陵,城市内水网密布,自然特征明显。本文以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归纳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的构成要素、原则和特征,探索出一套对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特色规划的理论框架,并期望能够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对其他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规划起到借鉴意义。研究得出结论:从国内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出发,结合温岭市的概况,从自然、人文等多方面分析出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研究的优势和劣势,遵循规划原则从提升(对原本面貌欠缺的绿地进行景观提升)和新塑(对面貌不符合城市发展及绿地建设少的街道进行重新建设和规划绿地)两方面进行绿地景观风貌的塑造。提出森林围城、生态优先,青山融成、碧水贯城,绿园满城、共享发展,因地制宜、展现特色四个规划策略,解决城市内绿地保护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进行分类梳理,并根据每一类别相对应的城市功能的不同再一次进行细致规划设计。根据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分别从道路街道景观、分区景观特色、城市边界景观、城市景观节点、地标景点五方面对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做出详细规划研究。对于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创新性景观表达,有助于温岭市挖掘城市特色,塑造现代化山水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刘天山[2](2020)在《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购买能力的普遍提高,私家汽车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因此地下车库成了居住区设计中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城市化率的快速推进,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在耕地红线必须坚守的情况下,政府和开发商将目光聚焦到山地资源上,兴建了大量的山地居住区。而山地居住区也因其拥抱自然、回归生态的设计理念,受到了购房者的大力追捧。山地居住区建设和停车问题的结合,催生了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的问题。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受山地地形的限制,在规划布局、竖向设计、平面设计、采光通风设计、景观设计和消防疏散设计等方面,与一般平坦地居住区地下车库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工程实践较多,理论研究的成果却不足,工程实践往往都是参照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来摸索设计的。因此,如何结合山地地形,有效利用高差变化带来的优势来设计地下车库,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改善地下车库的停车环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从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展开,从法规和工程实践方面探讨了地下车库设计内容及手法,然后分析了山地地形给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地下车库设计带来的影响,并与一般居住地下车库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两方面的研究,对徐州市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展开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劣势。最后,根据理论研究、对比分析研究和实例研究的结果,吸纳现有工程实践中的优点,并对现有工程实践中的不足进行优化,从而完成了对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的研究,以期为后来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117幅,表18个,参考文献73篇。
王晨锘[3](2020)在《赣中传统民居适宜性生态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浪费、风貌丧失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在建设中急需加以正确的设计引导。农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在提高其“生态性”建设的同时,需兼顾一定的“在地性”和“经济性”。几千年来,传统民居在适应地域气候、利用地方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生态经验,同时很好地营造了地域风貌特征,这些经验在当代可以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发展和应用。本文从生态视角出发,以江西赣中地区的传统及新建民居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出一套既能满足现代居民生活、生产需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民居设计策略体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并界定了相应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梳理了整体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及应用案例研究。首先解析了传统民居适宜性生态策略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基础,进而选取了多个相似气候区基于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实践案例,对其借鉴的传统民居原型及具体应用的生态策略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如何研究及应用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策略提供参考。第三部分为村落及民居现状调研。结合先导性调研、仪器实测、居住满意度主观评价,梳理传统及新建民居的居住现状及居民的居住需求,对比新旧民居在生态性能上的优劣,引出对传统民居生态价值的研究及应用意义。第四部分为赣中传统民居特征及生态策略解析。通过面、线、点的层次分析手法,从村落选址、规划布局、民居单体及材料营建四个方面入手,对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及生态策略进行深入解析。对同一策略的多种做法进行归类并结合模拟软件从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其生态性能的优劣,为进一步提炼适宜性生态策略奠定基础。第五部分为赣中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优化更新及在当代的设计应用研究。通过相应的应用原则及思路,对前文调研、模拟分析所得的生态策略作进一步的筛选、优化、更新、补充,最终建立基于赣中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汇总表。第六部分为本文的一些相关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丁瑶[4](2019)在《社会关系结构对农村房屋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房一直以来被看作是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程,除国家划定区域的宅基地需要通过审批流程外,农房在建设的过程中由农民自己把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农民自身安全意识的缺乏和相关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房质量难以保证。数次灾害中,农房受损较为严重,使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虽然不断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并且加强管制力度来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但是收获甚微。而由于我国农村差序格局的社会状态,农民个体行为和认知受他人影响严重,所以农房质量参与方所形成社会网络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房屋质量。为了研究农房质量参与方的影响情况,本文通过梳理和研读大量文献,结合初步调研情况,首先建立了农房质量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部分农村进行了入户调研,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农房质量情况定量化。同时借助成熟的社会网络理论及方法,对农房建造各参与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由此生成统建农房质量参与方整体社会网络和自建农房质量参与方个体社会网络,再通过Ucinet软件关系网络测度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依次对整体网络关系结构与统建农房质量的相关性,以及个体网络的关系强度与自建农房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经过定性和定量的双重验证最后得出了政府部门对统建农房质量影响较大;户主与村委会、与其他村民的关系强度对农房质量有显着正向影响的结论。并且针对统建农房和自建农房质量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在政府引导帮扶的条件下,以村民自治来解决农房质量问题的对策建议。
李魁[5](2019)在《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等能耗逐步增加,我国的能源短缺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农村住宅建筑面积居全国建筑总面积的首位,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能耗高、农村既有住宅大多是非节能建筑,因此对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对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主要集中于城镇住宅,鲜少涉足农村住宅、尤其是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而且农村住宅具有独特性、无法照搬城镇住宅的节能改造方案和经验,这导致我国对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构建美丽乡村的不断推进和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要求,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终将加快实施步伐。因此,亟需加强对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研究,以期提高节能改造的管理水平。本文以寒冷地区的农村既有住宅为研究对象,以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在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操作经验,比较了不同的节能改造模式,分析了我国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特性和不足;以河南省新郑市的四个行政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为例,通过现状、技术方案、配套政策、融资途径、实施流程、成效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情况;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节能改造分析,提出完善当前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对策,即:创建现状数据库并加以应用、形成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完善规范政策和激励政策、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拓宽融资途径、通过招投标管理和宣传教育以完善实施流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杜林[6](2018)在《乡土文化在柏林沟古镇规划中的保护与传承》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意见及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乡土文化伴着古老的农业文明应运而生,它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民族上进心和向心力的根本力量,是全华夏民族得以生息繁衍的精神依托和智慧之门。然而对于乡村规划而言,乡土文化不被重视,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乡土文化保护机制不全、乡土人才缺失、传承载体淡化、乡村规划模仿城市、不注重文化特色、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建筑设计等方面。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乡村规划实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及乡村规划等概念入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乡村规划相关理论及乡村建设实践,借鉴英国、日本等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出乡土文化在乡村规划的表现手法。最后以柏林沟古镇规划运用乡土文化为例,通过古镇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规划设计策略,旨在探索乡土文化在乡村规划的表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乡村规划涉及乡土文化的各要素,包括山水风貌、镇区保护、老建筑、农业生产、共有建设文化及特有精神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广元乃至全国的乡村规划中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穆大伟[7](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谢大伟[8](2015)在《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演进过程,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加快新疆的城镇化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新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占地面积也将急剧扩张,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出现了“城镇化用地”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建立科学的城镇土地利用体系,实现新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首先,本文对城市化、城镇化及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合理利用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城镇化的基础理论及土地利用的相关基本理论,并对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主题内容总结。然后介绍新疆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新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疆不仅城镇化率较低,而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最后是回顾新疆土地利用的历史及新疆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并重点了分析了新疆城镇土地利用的状况。其次,对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通过对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新疆城镇土地投入产出综合指数整体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东疆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北疆,南疆最低。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角度,对新疆居民点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分析,以此提高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再次,分析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首先揭示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规模、产业结构、政府供地行为、土地政策等对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以及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是土地粗放利用的重要根源,制度的不完善为土地的投机行为提供了空间,也加剧了土地的粗放利用。然后总结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成功经验,得出对新疆城镇化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的启示。最后,对新疆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依次对新疆人口、城镇用地面积进行预测,并提出新疆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强调发展新疆的三大城市群,根据绿洲经济的特征,设计出适度开发型、重点开发型和限制开放型三种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最后提出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如何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如何从根本上破解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规划、财税、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新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为新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措施。
吴咏如[9](2015)在《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房地产从1991年起步,经历了起步→推进→发展→调控等阶段,终于在1998年结束分房制度以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2003年“地王”的频频出现及房价的不断推高,使政府意识到房地产市场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而事实上,房地产市场除2008年稍有趋冷外,2009年以后在应急和投资两大动力之下,催生了巨大的泡沫,价格亦是不降反升。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中充当着重要的“推手”角色,实际也亦是如此,但是,在房地产信贷中,银行承担了大多数的风险。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的相关立法也日趋完善。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品种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种信贷产品的实践中对商业银行来说都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存在的具体风险,剖析了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必须拓宽房企融资渠道,完善房地产融资体系;同时还要完善房地产法律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征信体制,提高信贷违约成本;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商业银行自身对于风险防范方面,要加快房地产信贷产品创新;严格信贷准入的资料真实性审查;明察关联关系,防范担保虚化风险;加强贷后管理,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杨耀淇[10](2014)在《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在我国东部平原高潜水位地区的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都十分重要,在高潜水位地区的煤炭资源与地表耕地和村庄存有高度重合,这便形成了煤-粮复合区和压煤村庄区。在高潜水位的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了地表的下沉导致潜水位出入地表,大量耕地积水,粮食减产甚至绝产,良田失去了粮食的生产能力,同时由于高潜水位地区的人口密度大,村庄密集,煤炭开采引起的压煤村庄搬迁的用地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压煤村庄搬迁是当前政府和煤炭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是制约矿区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根据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政策,设计出了围绕压煤村庄搬迁用地为中心的“占-补”平衡用地新理论模型。本研究根据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先对搬迁占地和补地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占-补”用地新理论要求构建了基于PSO的压煤村庄搬迁用地调控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AHP-CA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模型;最后本研究以山东某矿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同时结合开发的压煤村庄搬迁辅助决策系统,设计出研究区的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最优方案。方案结果表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不但能够满足压煤村庄搬迁用地指标需求,还能够保证区域空间内粮食产量不降低,最终实现能源安全、社会安全和粮食安全共赢的局面。
二、关于规范城镇建筑物名称和楼门牌管理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规范城镇建筑物名称和楼门牌管理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城市绿地 |
1.4.2 城市风貌 |
1.4.3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
1.4.4 山水城市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1.5.3 研究启示 |
2 相关理论概述与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城市意象理论 |
2.1.2 景观美学理论 |
2.1.3 场所精神理论 |
2.1.4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 |
2.1.5 关联耦合理论 |
2.2 案例研究 |
2.2.1 青岛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
2.2.2 新加坡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
3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要素和特征 |
3.1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构成要素 |
3.2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特征 |
3.2.1 审美性 |
3.2.2 地方性 |
3.2.3 可变性 |
3.3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原则 |
3.3.1 生态性原则 |
3.3.2 整体性原则 |
3.3.3 系统性原则 |
3.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3.5 社会性原则 |
3.3.6 因地制宜原则 |
3.4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类型 |
4 温岭市绿地景观风貌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 温岭市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自然资源 |
4.1.3 人文资源 |
4.1.4 社会经济 |
4.2 温岭市城市绿地现状 |
4.2.1 温岭市城区概况 |
4.2.2 温岭市城市绿地 |
4.3 温岭市城市景观要素资源 |
4.3.1 自然景观要素资源 |
4.3.2 人文景观要素资源 |
4.4 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优劣势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5 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格局构建 |
5.1 规划目标 |
5.2 规划定位 |
5.3 生态敏感性分析 |
5.4 规划结构 |
5.5 规划策略 |
5.5.1 森林围城,生态为先 |
5.5.2 青山融城,碧水贯城 |
5.5.3 绿园满城,共享发展 |
5.5.4 因地制宜,展现特色 |
6 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营造 |
6.1 道路街道景观 |
6.1.1 温岭市道路与交通设施附属绿地现状 |
6.1.2 道路街道景观风貌分类规划 |
6.2 城市边界景观 |
6.2.1 以山体为边界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
6.2.2 以河流为边界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 |
6.2.3 城市天际线 |
6.3 分区特色景观 |
6.3.1 湿地生态区 |
6.3.2 活力新城区 |
6.3.3 历史老城区 |
6.3.4 山地保护区 |
6.3.5 创新工业区 |
6.4 城市景观节点 |
6.4.1 公园绿地 |
6.4.2 广场绿地 |
6.4.3 道路交叉口 |
6.5 地标景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研究 |
2.1 地下车库分类 |
2.2 一般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内容及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3 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特异性分析 |
3.1 山地地形特征 |
3.2 山地地形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 |
3.3 山地地形对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调研与分析 |
4.1 调研概述 |
4.2 国基城邦 |
4.3 南湖尚苑 |
4.4 开元蓝庭 |
4.5 绿地湖语墅·尊樾 |
4.6 陶瓷厂危房改造小区 |
4.7 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研究 |
5.1 场地竖向分区设计 |
5.2 地下车库剖面形态设计 |
5.3 地下车库接地形态设计 |
5.4 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 |
5.5 地下车库平面优化设计 |
5.6 地下车库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
5.7 地下车库自然采光通风设计 |
5.8 地下车库景观设计 |
5.9 地下车库消防疏散设计 |
5.10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赣中传统民居适宜性生态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
1、农村住宅建设及能耗现状 |
2、相关政策、标准的引导 |
3、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审视与应用 |
4、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传统民居生态策略 |
2、江西赣中传统民居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
1、研究对象 |
2、研究范围 |
五、研究方法及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第1章 相关理论及应用案例研究 |
1.1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理论研究 |
1.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2 相关概念辨析 |
1.1.3 传统民居生态思想 |
1.2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应用研究 |
1.2.1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在应用中的问题 |
1.2.2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应用方法 |
1.2.3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应用案例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赣中民居实态调研及现状分析 |
2.1 赣中民居生成背景解析 |
2.1.1 封闭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多元并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 民居现状先导性调研 |
2.2.1 调研概况 |
2.2.2 调研方法 |
2.2.3 现状调研及对比分析 |
2.3 民居室内热环境实测 |
2.3.1 测量对象及方法 |
2.3.2 实测数据分析 |
2.4 居住满意度主观评价 |
2.4.1 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 |
2.4.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赣中传统民居特征及适宜性生态策略解析 |
3.1 村落选址与生态布局体系 |
3.1.1 选址布局特征 |
3.1.2 村落生态体系 |
3.1.3 村落生态组团 |
3.2 民居单体与生态要素解析 |
3.2.1 民居形制及演化过程 |
3.2.2 平面组织及空间营造 |
3.2.3 独特的采光通风形式 |
3.2.4 地方材料及营建技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赣中传统民居生态策略优化更新及应用研究 |
4.1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现代应用原则及思路 |
4.1.1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现代应用原则 |
4.1.2 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现代应用思路 |
4.2 赣中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的优化更新 |
4.2.1 顺应自然的整体设计 |
4.2.2 建筑单体的优化更新 |
4.2.3 营建体系的优化更新 |
4.2.4 能源技术的补充利用 |
4.3 基于赣中传统民居的生态民居设计策略汇总 |
4.4 现代生态民居的建设发展启示及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成果及结论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赣中民居居住满意度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社会关系结构对农村房屋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现有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农村房屋质量的研究 |
1.2.2 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 |
1.2.3 有关工程社会学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自建房 |
2.1.1 农村自建房的定义 |
2.1.2 农村自建房的类型 |
2.2 农村统建房 |
2.2.1 农村统建房定义 |
2.3 房屋质量 |
2.4 农村社会网络 |
2.4.1 社会网络的定义 |
2.4.2 农村社会网络的定义 |
2.4.3 农村社会网络的特点 |
2.5 主要研究方法 |
2.5.1 层次分析法 |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2.5.4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三章 农村房屋质量评价 |
3.1 农村统建房的质量现状 |
3.2 农村自建房质量现状 |
3.2.1 统规自建房现状 |
3.2.2 其他自建房现状 |
3.2.3 农村自建房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
3.3 农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评价方法概述 |
3.4 调研结果的计算分析 |
3.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4.2 统规统建农房实例质量综合评价 |
3.4.3 统规自建农房实例质量综合评价 |
3.4.4 零星自建农房实例质量综合评价 |
3.5 农房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5.1 质量参与人对质量的影响 |
3.5.2 建筑材料对质量的影响 |
3.5.3 施工工艺对质量的影响 |
3.5.4 地理环境对质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统建农房质量参与方社会关系结构对质量的影响 |
4.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4.2 统建农房质量参与人的社会网络研究 |
4.2.1 节点分析 |
4.2.2 关系网络的生成 |
4.2.3 关系网络分析 |
4.3 统建农房质量和社会关系结构相关性 |
第五章 自建农房质量参与方社会关系强度对质量的影响 |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2 自建农房质量参与方社会关系强度研究 |
5.2.1 问卷设计 |
5.2.2 关系网络成员的确定 |
5.2.3 关系强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4 关系强度值的确定 |
5.3 社会关系强度对自建农房质量的影响研究 |
5.3.1 自建农房质量和关系强度的数据分析 |
5.3.2 自建户主关系强度对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云南省农房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社会关系对农村房屋质量的影响分析 |
6.1.1 社会关系对统建农房质量的影响分析 |
6.1.2 社会关系对自建农房质量的影响分析 |
6.2 统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和对策 |
6.2.1 统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 |
6.2.2 统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的解决对策 |
6.3 自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和对策 |
6.3.1 自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 |
6.3.2 自建农房质量管理现状的解决对策 |
6.4 研究建议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局限性和不足 |
7.3 可能的创新点和相关展望 |
7.3.1 可能的创新点 |
7.3.2 相关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统建农房质量各参与单位关系强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户主与自建农房质量参与方关系强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附录四: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程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 |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研究与实践 |
2.3 国内研究与实践 |
2.4 国内外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与不足 |
3.1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 |
3.2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特性 |
3.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新郑市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情况 |
4.1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 |
4.2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
4.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 |
4.4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融资途径 |
4.5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实施流程 |
4.6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成效 |
4.7 本章小结 |
5 改善现有节能改造的对策 |
5.1 创建节能改造的现状数据库 |
5.2 完善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
5.3 完善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 |
5.4 拓宽节能改造的融资途径 |
5.5 完善节能改造的实施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土文化在柏林沟古镇规划中的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土文化没落 |
1.1.2 乡村规划缺失 |
1.2 选题意义 |
2 概念界定 |
2.1 乡土的概念 |
2.2 文化的概念 |
2.3 乡土文化的概念 |
2.4 乡村规划的概念 |
2.5 乡土文化与乡村规划 |
3 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 |
3.1 国外乡村规划研究 |
3.2 国内乡村规划研究 |
3.3 乡村规划理论 |
3.3.1 乡村规划的设计方法 |
3.3.2 乡村规划的类型 |
3.3.3 乡村规划的原则 |
3.3.4 特色乡村规划 |
3.4 乡村研究 |
3.4.1 乡村研究综述 |
3.4.2 农业生产 |
3.4.3 农村生活 |
3.4.4 农民生计 |
3.5 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 |
3.5.1 英国乡村建设实践 |
3.5.2 最美乡村范本的日本合掌村 |
3.5.3 台湾乡村旅游——寂静的产业革命 |
3.5.4 江南水乡古镇周庄 |
3.5.5 丽江古城 |
4 乡土文化在柏林沟古镇规划中的运用 |
4.1 规划综述 |
4.1.1 柏林沟古镇保护规划 |
4.1.2 柏林沟古镇的乡土文化 |
4.1.3 乡土文化在柏林沟古镇保护规划综述 |
4.2 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保护 |
4.2.1 山水风貌 |
4.2.2 镇区保护规划 |
4.2.3 老建筑 |
4.2.4 农业产业 |
4.3 精神形态乡土文化的保护规划 |
4.3.1 风俗习惯 |
4.3.2 “金钱棍” |
4.3.3 邻里关系 |
4.3.4 川剧《岚桥祭水》 |
4.3.5 农耕文化展示 |
4.4 乡土文化在古镇规划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研究 |
1.2.2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关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
1.2.4 关于土地空间扩展的研究 |
1.2.5 文献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与城市化 |
2.1.2 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土地合理利用 |
2.2 城镇化的基础理论 |
2.2.1 田园城市理论(分散发展) |
2.2.2 卫星城理论(分散发展) |
2.2.3 有机疏散理论(分散发展) |
2.2.4 聚集经济理论(集中发展) |
2.2.5 世界城市理论(集中发展) |
2.2.6 城市群理论(集中发展) |
2.2.7 紧凑城市理论(集中发展) |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 |
2.3.1 集约基础:区位理论 |
2.3.2 集约理由:土地稀缺原理 |
2.3.3 集约目标:土地可持续利用 |
2.3.4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5 集约依据:节约集约用地理论 |
2.4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主体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状况 |
3.1 新疆经济综合发展状况 |
3.1.1 新疆自然资源状况 |
3.1.2 新疆城乡经济发展状况 |
3.1.3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3.2 新疆城镇化发展状况 |
3.2.1 新疆城镇化现状 |
3.2.2 新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考察 |
3.3.1 新疆土地利用的历史回顾 |
3.3.2 新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 |
3.3.3 新疆各地区土地产出状况 |
3.3.4 新疆建设用地现状与变化 |
3.3.5 新疆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1 新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思路 |
4.2 新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指标权重确定 |
4.2.4 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
4.2.5 新疆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4.2.6 新疆城镇土地生产效率收敛性检验 |
4.2.7 小结 |
4.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分析 |
4.3.1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4.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第五章 新疆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5.1.1 占用耕地矛盾突出,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5.1.2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闲置比较严重 |
5.1.3 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规划的约束力欠缺 |
5.1.4 集体建设用地未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粗放 |
5.1.5 产业集聚度低,土地综合效益低下 |
5.1.6 城市土地以地表开发为主,立体空间开发不足 |
5.1.7 城市土地房屋容积率较低,容积率指标制定滞后 |
5.2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城镇人.增速影响集约利用 |
5.2.2 产业结构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3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4 集约技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5 土地政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6“半城镇化”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 |
5.2.7 城镇规模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8 政府供地策略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2.9 土地投机行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
6.1 国外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制度 |
6.1.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制度 |
6.1.2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制度 |
6.1.3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利用制度 |
6.2 国内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与探索 |
6.2.1 成都市城乡统筹与土地改革的经验 |
6.2.2 上海“老浦西”和“新浦东”的建设启示 |
6.3 国外先进经验及国内实践经验对新疆的借鉴 |
6.3.1 借鉴要考虑区情及发展阶段 |
6.3.2 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较小的用地代价更值得借鉴 |
6.3.3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 |
6.3.4 更加重视城市土地用途管制 |
6.3.5 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
6.3.6 细化土地管理法规,实行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
6.3.7 普遍重视土地的集约利用 |
6.3.8“老浦西”经验借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预测及集约用地模式设计 |
7.1 新疆人口预测 |
7.1.1 新疆人口增长状况 |
7.1.2 新疆人口预测模型 |
7.1.3 新疆人口预测分析 |
7.2 新疆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与紧缺性分析 |
7.2.1 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筛选 |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3 预测模型构建 |
7.2.4 新疆城镇用地需求预测 |
7.2.5 新疆城镇用地紧缺性分析 |
7.3 新疆城镇布局及集约用地模式设计 |
7.3.1 新疆城镇化战略及城市群 |
7.3.2 新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模式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8.1 加强对土地的总量控制,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及耕地保护要求 |
8.1.1 设定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范围,逐步压缩征地规模 |
8.1.2 统筹建设用地与农地总量安排 |
8.1.3 提高农业用地比较利益,控制城镇向农业用地蔓延 |
8.1.4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增加耕地数量 |
8.2 加强规划管理,提高用地水平 |
8.2.1 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积极做好规划公开工作 |
8.2.2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集体土地利用效率 |
8.2.3 合理安排城镇内部发展空间,实现城镇土地高效利用 |
8.2.4 改变兵地分割局面,实施城镇体系区域整体规划 |
8.2.5 以交通规划和交通方式引导土地开发利用 |
8.2.6 改变城市规划中容积率及建筑密度控制方式 |
8.2.7 做好新区的土地规划,控制新区的数量和规模 |
8.3 改革土地收益和税收制度,推进土地财政转型 |
8.3.1 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 |
8.3.2 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
8.3.3 改进征收管理体制,提高征缴效率 |
8.4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
8.4.1 减少或避免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
8.4.2 推进新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8.5 加快土地整理步伐,有效控制城镇外延扩展 |
8.5.1 建立推进土地整理的法律制度 |
8.5.2 规范整理企业用地 |
8.5.3 积极利用土地置换政策 |
8.5.4 完善城镇土地储备制度,加快老城区改造 |
8.6 改革土地利用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
8.6.1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
8.6.2 完善土地租赁、抵押、转让二级市场 |
8.7 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我国房地产信贷及立法概述 |
2.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及立法概况 |
2.1.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概况 |
2.1.2 我国主要房地产法律法规 |
2.2 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种类及发展历程 |
2.2.1 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种类 |
2.2.2 房地产信贷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导向 |
第3章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法律风险分析 |
3.1“假按揭”的法律风险 |
3.1.1“假按揭”的法律属性及法律关系 |
3.1.2“假按揭”案例分析 |
3.1.3“假按揭”中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 |
3.2 正常按揭贷款的法律风险 |
3.2.1 来自借款人的风险 |
3.2.2 来自抵押物的风险 |
3.2.3 来自开发商的风险 |
第4章 商业银行商品房开发贷款法律风险分析 |
4.1 抵押权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竞合 |
4.1.1 竞合的主要表现 |
4.1.2 抵押权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竞合实例 |
4.1.3 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实现对银行贷款产生的影响 |
4.2 在建工程抵押的法律风险 |
4.2.1 在建工程抵押行为概述 |
4.2.2 已抵押在建工程上新增商品房预售引发的法律风险 |
4.2.3 项目建成后追加在建工程抵押的法律风险 |
4.3 集团内关联公司互保形成的法律风险 |
4.3.1 关联公司相互担保行为概述 |
4.3.2 集团内关联公司互保引发的法律风险 |
第5章 我国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
5.1 我国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
5.1.1 房企融资渠道单一 |
5.1.2 房地产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法律体系不完善 |
5.1.3 征信制度不完善 |
5.1.4 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披露不透明 |
5.2 防范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的相关建议 |
5.2.1 拓宽房企融资渠道,完善房地产融资体系 |
5.2.2 完善房地产法律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
5.2.3 完善征信体制,提高信贷违约成本 |
5.2.4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5.2.5 银行自身防范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的对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为保障能源安全,煤炭开采具有必性重性 |
1.1.2 我农用地刚性需上升,土地供需重紧张 |
1.1.3 煤炭开采引发压煤庄的人地矛盾尖锐 |
1.2 压煤村庄用地存在的问题 |
1.2.1 用地粗放低效,庄面貌脏、乱、差 |
1.2.2 用地标重紧缺 |
1.2.3 搬迁选局困难 |
1.2.4 搬迁新征地困难 |
1.2.5 传统“占-补”用地有足 |
1.2.6 缺乏用地理论体系支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究目标 |
1.3.2 理论意 |
1.3.3 现实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外究现状 |
1.4.2 内究现状 |
1.4.3 内外究综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究内容 |
1.5.2 究方法数据来源 |
1.5.3 技路 |
1.6 本章小结 |
2 压煤村庄搬迁用地理论研究 |
2.1 压煤村庄用地基础理论 |
2.1.1 土地稀缺理论 |
2.1.2 土地供需理论 |
2.1.3 人地矛盾理论 |
2.1.4 土地控制理论 |
2.1.5 系统工程理论 |
2.1.6 土地约利用理论 |
2.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占补平衡理论研究 |
2.2.1 “占-补”平衡本理论概念 |
2.2.2 “占-补”用地的制度体系 |
2.3 压煤村庄搬迁新“占-补”地用地理论模型构建 |
2.3.1 搬迁建用地标获取方式 |
2.3.2 压煤庄“占-补”用地新理论提出 |
2.4 “先占后补”理念和“先补后占”理念的耦合关系 |
2.5 压煤村庄的新“占-补”用地理论运行研究 |
2.5.1 “RF-OL”理论运行 |
2.5.2 “OF-RL”理论运行 |
2.5.3 新“占-补”用地理论运行 |
2.6 本章小结 |
3 搬迁占地和补地影响因素研究 |
3.1 压煤村庄搬迁占地和补地内涵 |
3.1.1 压煤庄搬迁占地内涵 |
3.1.2 压煤庄搬迁补地内涵 |
3.2 压煤村庄搬迁占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压煤庄搬迁占地分析究 |
3.2.2 压煤庄搬迁占地主影因素算 |
3.3 压煤村庄搬迁补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压煤庄搬迁补地分析究 |
3.3.2 压煤庄搬迁补地主影因素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的数量调控研究 |
4.1 基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数量调控的基本原则 |
4.1.1 究目标 |
4.1.2 本原则 |
4.2 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数量调控的研究 |
4.2.1 调控的内涵和功能 |
4.2.2 调控的主内容 |
4.2.3 “占-补”用地调控的必性 |
4.2.4 面向生态文明的“占-补”用地数量调控配置 |
4.2.5 压煤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数量调控的效 |
4.3 基于 PSO 算法的“占-补”用地调控应用模型构建 |
4.3.1 算法的本原理 |
4.3.2 算法的本流程 |
4.3.3 算法的优势 |
4.3.4 于算法的压煤庄搬迁数量调控优化应用模型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 AHP-CA 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模型研究 |
5.1 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的发展需求及基本原则 |
5.1.1 空间选局的发展需 |
5.1.2 压煤庄选局的本原则 |
5.2 层次分析法和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 |
5.2.1 次分析法的本原理 |
5.2.2 元胞动的本原理 |
5.3 基于 AHP-CA 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研究 |
5.3.1 压煤选搬迁局的本思 |
5.3.2 于 AHP-CA 选局的思路与方法 |
5.3.3 于 AHP-CA 压煤庄选局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案例研究 |
6.1 巨野县概况 |
6.2 研究区概况 |
6.2.1 交通地理位置 |
6.2.2 地理情况 |
6.2.3 会经济情况 |
6.2.4 土地利用情况 |
6.2.5 压煤庄普查情况 |
6.2.6 压煤庄已开展情况 |
6.2.7 究压煤庄建(构)筑物特征 |
6.3 研究区的时空影响 |
6.3.1 究时空塌陷预 |
6.3.2 究压煤庄 |
6.4 压煤村庄搬迁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开发 |
6.4.1 系统计 |
6.4.2 系统主功能 |
6.5 研究区“占-补”搬迁用地方案设计 |
6.5.1 究内“占-补”用地数量调控优化 |
6.5.2 究内“占-补”用地选局优化 |
6.5.3 究内“占-补”新理论搬迁用地方案计与分析 |
6.6 方案效益分析 |
6.6.1 方案可行性分析 |
6.6.2 经济效分析 |
6.6.3 会效分析 |
6.6.4 用地效分析 |
6.6.5 生态效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四、关于规范城镇建筑物名称和楼门牌管理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岭市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研究[D]. 冯思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山地居住区地下车库分析与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刘天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赣中传统民居适宜性生态策略及应用研究[D]. 王晨锘. 天津大学, 2020(02)
- [4]社会关系结构对农村房屋质量的影响研究[D]. 丁瑶. 云南大学, 2019(03)
- [5]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D]. 李魁. 郑州大学, 2019(07)
- [6]乡土文化在柏林沟古镇规划中的保护与传承[D]. 杜林.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2)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8]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 谢大伟.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9]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D]. 吴咏如. 南昌大学, 2015(03)
- [10]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D]. 杨耀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2)
标签:建筑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